配色: 字号:
治风方之牵正散
2019-08-03 | 阅:  转:  |  分享 
  
牵正散

【方源】:《杨氏家藏方》

【方源】:白附子、僵蚕、全蝎、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服3克,日服2次,热就送服。也可该做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酌情增减。

【功效】: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主治】:风痰阻络。症见口眼歪斜。

【方解】:本方证为风痰阻于头面经络所致。《巢氏病源》云:“风邪入于手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眼喎噼,言语不正,而目不能平视。”足阳明之脉挟口环唇,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阳明内蓄痰浊,太阳外中于风,风痰阻于头面经络,则经遂不利,筋肉失养,故不用而缓。无邪之处,气血尚能运行,筋肉相对而急,缓者为急者牵引,故口眼歪斜,此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噼不遂”(《金匮要略》)

本方症病机为风痰阻络,经脉不利,故治宜祛风痰,通经络,止痉挛。方中白附子辛温祛风只痉,尤长治头面之风,且能燥湿化痰,为主药。全蝎、僵蚕均能祛风止痉,其中全蝎善于通络,僵蚕兼有化痰之功,功为辅药。更用热酒调服,酒性善走,宜通血脉,助药势直达头面受病之所。诸药相合则力专效著,使风散痰消,经络通畅,则诸症自愈。

本方适用于风痰阻络之症。临床以猝然口眼歪斜,舌淡苔白为使用依据。若风邪上攻兼见头痛恶寒者,可加荆芥、防风、白芷,若风痰阻络较甚,兼见面部肌肉掣动者,可加蜈蚣、地龙、天麻等。

【按语】:本方药性辛燥,口眼歪斜偏于寒者较宜,若气虚血瘀或肝风内冬而致的口眼歪斜或半身不遂者,不宜应用本方。方中白附子、全蝎均为有毒之品,用量宜慎。

【附方】:

正容汤(《审视瑶函》),由羌活、白附子、秦艽、防风、胆南星、白僵蚕、制半夏、甘草、木瓜、茯神木、生姜构成。功能祛风化痰,止痛通络。主治仪容不正,口眼歪斜。

不换金丹(《成方切用》),由荆芥穗、炙甘草、天麻、防风、僵蚕、薄荷叶、川芎、羌活、白附子、乌头、蝎梢、藿香叶构成。炼蜜为丸内服,也可以末外涂喎出。功能化痰祛风,通络止痉。主治风寒外袭,痰多癃闭之中风口眼?斜。

献花(0)
+1
(本文系千機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