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分段练习一、填空题。(10分)《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字?,号??,晚年又号???,吉州庐陵人,北宋??家、? 家,“”之一。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欧阳修因上书为等政治改革派辩护,被贬为滁州太守。《醉翁亭记》写于他到滁州上 任的第二年,作者在文中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美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现了作者的??以及??。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7分)饮少辄(??)醉?林霏()开?岩穴暝()山肴(??)伛偻(??)野蔌()?觥( )筹交错三、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2分)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B.才美不外现。C.属予作文以记之。? D.醉翁之意不在酒。四、阅读理解。(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 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17分)2.翻译下列句子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文中哪句话概括描述了滁州地理环 境的特征??4.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远景???5.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近景???6.文中表现醉是表象、乐是实质的是哪句话? ???7.“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什么意思????8.太守在文中的自号是什么?????9.概括本段的大意:? ?10.指出下列句中的“之”所指代的具体事物。(4分)①名之者谁??(?)②山之僧智仙也。?(?)(二)若夫()日出而林 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 )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 语。2.翻译下面的语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3.用简洁 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文中是这样描写春季的景色的:?5.文中是这样描写秋季的景色的:6.本段文字中含有一个成 语,请把它概括出来,再说说它现在的意思是什么??7.“乐亦无穷”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参考答案一、欧阳修永叔 醉翁六一居士政治家文学家政治理想旷达抱负二、(zhe2)?(fei1)?(ming2)?(yao2)?( yu3)??(su4)???(gong1)三1、命名、取名2、靠近3、情趣4、散开5、特别6、到?7、清8、遮盖9 、酒杯10、不久四、D五、阅读理解。(一)1.①林木茂盛的样子②情趣2.①它,代亭(2)、的3.环滁皆山也。4.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也。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6.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7.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向8.醉翁9?写了醉翁亭的 自然环境和命名的缘由。(二)1(1)季(2)开花,这里指滋长2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3.写了山间朝暮和四时之景。4.野芳 发而幽香5.风霜高洁6.水落石出。到了一定时候,事情真相就彻底暴露,真相大白。7.山间朝暮、四时之景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