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新韵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2019-08-22 | 阅:  转:  |  分享 
  
新韵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程宝庆第一部分为什么要研究、推广新韵第一节古韵已经失去协调诗词音韵功能一、大量不押韵现象,是古韵的第一弊端。《佩
文诗韵》是最典型的“平水韵”韵书——音韵学界称之为“切韵音系”的韵书。笔者做过统计,《佩文诗韵》106韵,共收9176字,其中入声
1569字。不包括入声字,按照普通话发音,不押韵的字4617个,占33.22%;另外,根据现代音韵学研究成果,入声根本就不是调类,
将其归入四声是个历史性的错误(另行讨论)。二、分韵苛细是古韵第二大弊端《佩文诗韵》共分106个韵部,分韵太细;其中有些韵部因可供选
择的字太少被称为“险韵”。如上平“三江”仅38字,“九佳”仅44字;下平“十五咸”仅41字;上声“三讲”仅9个字。分韵过细,严重的
限制了诗人的字词选择,束缚了诗人的情感、思想表达。三、分韵无规则是古韵的第三大弊端无规则则难以把握,常常让诗人出洋相,也导致许多诗
词爱好者对近体诗词创作望而却步。举例:按现代汉语发音很押韵的一东二冬不在一个韵部;十一真、十二文不在一个韵部;十三元、十四寒、十五
删不在一个韵部。但是,按现代汉语发音很不押韵的支、枝、之、资与垂、眉、悲、披却在一个韵部(四支);佳、娃、差、崖与柴、牌、街、怀在
一个韵部。至于入声,基本无规律可循,最难把握。第二节古韵是导致近体诗词日渐衰微的重要原因由于上述弊端,我们作为诗词爱好者,经常
感到作诗如同考古。虽然写近体诗的人看起来很多,但是,从年龄结构看几乎都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诗词学会开会,基本就是老年人的聚会。
这种现象,不能不让人为诗词文化的传承担忧!第二部分古韵与新韵的定义第一节古韵、新韵的定义古韵与新韵,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定
义:一是以韵书采用的基础语音为依据进行定义;二是以韵书成书的年代为依据进行定义。依据上述标准,我们应将以《切韵》音系作为基础语音,
且成书年代在1911年以前是韵书称之为“古韵”;我们应将以现代汉语普通话(或称国语)作为基础语音,且成书年代在1911年以后的韵书
称之为“新韵”。第二节古韵、新韵的代表作品《切韵》、《唐韵》、《广韵》、《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平水韵)、《佩文诗韵》、《词林正
韵》都属于古韵。元代的《中原音韵》是以当时的“中原之音”为基础语音编写的韵书,明代《洪武正韵》则是以当时的北方官话为基础语音编写的
韵书。虽然这两部韵书都不是《切韵》音系的韵书,但根据其成书的年代,它们都属于古韵。黎锦熙先生编写的《中华新韵》(1941年),白雉
山先生编写的《汉语诗韵》(1986),中华诗词学会编写的《中华新韵》(2005),杨发兴先生编写的《中华今韵》(2015),湖北诗
词学会编写《诗词通韵》(2016),拙作《汉语新韵》(2017)都属于新韵。第三节中国韵书发展史简表书名作者朝代或成书、时间备注
声类李登三国时魏国人史有记录,书已失传韵集吕静晋代史有记录,书已失传切韵陆法言隋代开皇年间原书失传,存有抄本唐韵孙愐唐代约在公元7
32前后大宋重修广韵陈彭年等北宋公元968年至1022年集韵丁度北宋公元1039年礼部韵略丁度北宋公元1067年增修互注礼部韵略毛
晃南宋公元1162年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刘渊南宋公元1252年(平水韵)韵府群玉阴时夫元代初不详中原音韵周德清元代公元1323年洪武正
韵乐韶凤等明代公元1375年佩文韵府张玉书等清代公元1711年国音新韵赵元任民国公元1922年佩文新韵黎锦熙民国公元1934年北平
音系十三辙张洵如民国公元1936年中华新韵黎锦熙民国公元1941年中华新韵中华诗词学会共和国公元2005年注:表中只列举了代表性较
高的韵书。《诗韵新编》因是黎锦熙《中华新韵》的翻版,故未列其中。第三部分新韵研究的核心问第一节新韵研究的核心问题,是韵部划分
依据与划分标准没有依据,就不能称之为科学;没有标准,就无所谓是非。大家都觉得应该推广新韵,新韵的版本也很多,但是,没有一个版本是大
家公认、权威性的。特别是中华诗词学会的《中华通韵(征求意见稿)》推出后,诗坛哗然,众说纷纭,谁也无法说服谁。为什么?——缺乏一个系
统、科学的理论依据,缺乏一个科学明确的分韵标准。大家都是在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甚至主观想象,做似而非的争论。事实上,从隋代陆法言的
《切韵》开始,《唐韵》、《广韵》、《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平水韵)、《中原音韵》、《词林正韵》、乃至黎锦熙先生的《中华新韵(1941
版)》、中华诗词学会的《中华新韵(2005版)》、《中华通韵(征求意见稿)》都没有解决韵部划分依据,划分标准这个核心问题。第二节
当代新韵研究中存在的偏差一、将“语感法”作为新韵研究的基本方法毫无疑问,《切韵》是用“语感法”编写出来的。这是因为当时的音韵学研
究水平还很初级,还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理论。但是,1500年以后,音韵学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科学,今天,我们已经不能继续使用这种原始
初级的研究方法了。江苏师范大学杨亦鸣教授的团队,在教育部举办的《中华通韵》课题验收会上就强调他们依据了“语感法”。如果一门科学是以
直感作为依据和判断标准,它就不能称之为科学。每个人直感是不同的,用“直感法”作为研究手段,必然出现结果的不稳定性和结果的非唯一性。
二、将“统计法”作为基本研究方法湖北诗词学会用统计前人、今人押韵大数的方法,研究新韵的分韵规律,这不能不说一个很聪明、很具有逻辑
性的方法。事实上,清中期戈载编写《词林正韵》就是运用此法。统计法的研究结果是十分精准的,其分韵方案没有大的问题。湖北版的《诗词通韵
》是一个很好的版本,比黎锦熙版的《中华新韵(1941)》好;比中华诗词学会《中华新韵(2005)》好。中华诗词学会目前推广的《中华
通韵》与之相比,就显得十分的粗糙,硬伤很多。但是,即使如此,统计法仍然没有能揭示——汉语语音之间互相押韵的原理,没有能解决韵部划分
的依据与标准这一课题。三、推崇“权威裁定法”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范诗银先生在武昌《中华通韵(征求意见稿)》座谈会上,面对众说纷纭
的意见时表示,当代没有王力,没有一个权威出来拍板是一件很遗憾的事。而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著名诗人星汉先生则反复强调没有必要征求意见
,他说:我们定了,教育部颁发了,《中华通韵》就成了法律(跟汉语拼音方案一样),你就必须遵守,否则你就违法。我想,如果王力先生在世,
他一定不会同意这种说法。音韵学是一门科学,如果学术上不过硬,用权力补台,这就不是学术范畴的问题了。因此,笔者对当前中华诗词学会在中
小学、在诗赛中强推《中华通韵》持强烈异议。四、专家不专业按照正常的学术逻辑,新韵研究应当集中全国最优秀的音韵学教授、新韵研究专家、
著名诗人和诗词理论家参与。但从中华诗词学会研究推广《中华通韵》的过程可以看到,《中华通韵》初稿是语言学家“长江学者”杨亦鸣教授的
团队完成的。杨亦鸣教授是研究语言学的,他的团队没有音韵学家,没有诗人和诗词理论家。而后中华诗词学会的课题组由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副会
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组成,有诗人但也没有音韵学家和诗词理论家。从前后《中华通韵》课题组成员的结构、学术背景、学术成果可以看出,所谓
专家并不专业。第四部分新韵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一节新韵研究的思路一、新韵研究应以音韵学理论为理论为依据;新韵属于音韵学范畴
的课题,当然要以音韵学作为理论依据。二、新韵应以现代汉语普通话作为基础语音;三、新韵研究应从揭示押韵的原理入手,进而揭示押韵的规律
,制定韵部划分的准则。第二节押韵原理一、什么是韵?《说文解字》中说:“韵,和也。从音员声。”可见,韵就是和谐的意思。二、押韵的定
义押韵是韵母之间相互谐音的现象,人们将韵母互相谐音的文字放在诗文固定的地方(一般在句尾),诗文读起来就十分顺口、悦耳,这种现象就叫
做押韵,又叫谐韵。三、押韵定理我们知道,文字的发音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例如:装其发音为zhuāng声母zh韵
母uāng韵头u韵
腹(主元音)a韵尾ng声调
-表示平声那么,声母、韵母和声调与押韵是一种什么关系呢?经过多年研究,笔者总结并归纳
出以下规律:押韵定理之一:语音之间是否存在押韵关系与声母无关,与韵母相关;比如:百(bai)、办(ban)、比(bi)、布(bu)
这些文字的声母都是b,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谐声关系,但并无谐韵关系。押韵定理之二:语音之间是否存在押韵关系与韵头无关,与韵尾相关;比如
:断(duan)、快(kuai)、官(guan)、广(guang)韵头都是u,但这些字音之间没有押韵关系。押韵定理之三:当两个韵母
的韵腹(又称主元音)相同时,语音之间存在押韵关系,但押韵关系并不完美;比如:奔(ben)、门(men)、分(fen)、根(gen)
与崩(beng)、萌(meng)、峰(feng)、登(deng)之间,拥有共同的韵腹(主元音)e,它们之间是存在一定的押韵关系的,
但是,它们之间的押韵并不完美。押韵定理之四:当韵母之间韵腹(主元音)与韵尾完全相同时,韵母存在完美的押韵关系。比如:奔(ben)、
门(men)、分(fen)、根(gen)之间拥有相同的韵腹(主元音)e,并拥有相同韵尾n,所以它们之间具有完美的押韵关系。同理,崩
(beng)、萌(meng)、峰(feng)、登(deng)之间拥有相同的韵腹(主元音)e,并拥有相同的韵尾ng,所以它们之间具有
完美的押韵关系。四、现代汉语押韵关系分析表根据押韵定理,我们用图表方式对声母、韵母是否存在押韵关系,押韵关系的远近加以揭示:现代汉
语押韵关系分析表韵目结构押韵关系备注声母无韵头无韵尾三等相关有押韵关系,但押韵效果比较差。韵腹二等相关有押韵关系,但不完美。韵腹+
韵尾一等相关具有完美的押韵关系!第五部分韵部划分标准及划分方案一、现代汉语韵部划分标准根据押韵定理之四,当韵母之间的韵腹(主元音
)与韵尾完全相同时,韵母之间存在着完美的押韵关系。因此,我们应将“韵腹(主元音)+韵尾”作为韵部划分的标准。二、韵母结构音素分析法
当韵部划分标准确定后,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判断韵母之间是否存在韵腹(主元音)相同、韵尾相同的关系。我们知道,组成语音的最小单
位(不可再分)叫做音素,笔者将韵母的组成结构拆开,逐一分析每一个音素在押韵中的作用。笔者将这一方法叫做:“韵母结构音素分析法”。以
下是笔者运用“韵母结构音素分析法”对汉语拼音全部韵母的分析结果:现代汉语韵母押韵关系分析表韵母国际音标注音符号主元音分析–i[?]
[?]-i并不是元i[i],而是[?]、[?]。-i是指zh[t?]、ch[t??]、sh[??]、r[?]、z[ts]、c
[ts?]、s[s]的整体认读形式。–i组并非含[i]这个音,因而不能将-i与i混淆。i[i]ㄧi发音为[i],不是[?]、
[?],与–i组没有相同的主元音。u[u]ㄨ汉语拼音方案中ü[y]为单韵母,民国时的拼音将其表达为复韵母iu;如果其为iu,则与u
[u]有共同的主元音u。既往韵书常将ü与i划入一个韵部,这是不正确的。因为ü即使分解为iu,其也是一个后响复韵母,其主元音应是u[
u],而不是i[i]。ü(iu)[y]ㄩa[a]ㄚa为单韵母;ia[ia]与ua[ua]为后响复韵母,其主元音为a。因而,三韵母
共有主元音a[a]。ia[iɑ]ㄧㄚua[uɑ]ㄨㄚo[o]ㄛo[o]为单韵母;uo[uo]为后响复韵母,其主元音为o。因而,
o[o]与uo[uo]共有主元音o[o]。uo[uo]ㄨㄛe[?]ㄜe发音为[?],不是ê[?],不应将e[?]与ê[?]混淆。
ê[?]ㄝie[i?]与üe[y?]同为后响复韵母,两者共有主元音ê[?],但不是e[?]。从注音符号看,前人已经发现了e与ê的
发音差别。ie[i?]ㄧㄝüe[y?]ㄩㄝai[a?]ㄞai[ai]为前响复韵母,其主元音为a[a];uai[uai]为中响复韵
母,其主元音也是a[a]。ai/uai共有主元音a[a],并且拥有相同的韵尾i[i]。uai[ua?]ㄨㄞei[e?]ㄟei[e
i]为前响复韵母,其主元音为e[?];ui(uei)为中响主元音,其主元音为e[?]。ei[ei]/ui(uei)共有主元音e[
?],并有相同的韵尾i[i]。ui(uei)[ue?]ㄨㄟao[ɑu]ㄠao[ɑu]为前响复韵母,其主元音为a[a];iao[iɑ
u]为中响复韵母,其主元音也是a[a]。ao/iao共有主元音a[a],并有相同的韵尾o[o]。iao[iɑu]ㄧㄠ现代汉语韵母押
韵关系分析表(续一)韵母国际音标注音符号主元音分析ou[ou]ㄡou[ou]为前响复韵母,其主元音为o[o];iu(iou)[io
u]为中响复韵母,其主元音也是o[o]。ou[ou]/iu(iou)共有主元音o[o],并有相同的韵尾u[u]。iu(iou)[
iou]ㄧㄡan[an]ㄢan[an]为前鼻音复韵母,其主元音为a[a];uan[uan]也是前鼻音为复韵母,其主元音也是a[a
]。an/uan共有主元音a[a],并有相同的前鼻音韵尾n[n]。uan[uan]ㄨㄢüan[y?n]ㄩㄢian[i?n]是一个
前鼻音复韵母,组成形式是ia+n(鼻韵母),而不是i+an。其主元音a发音是[?],不是a[a]。üan[y?n]也是一个前鼻音
复韵母,其组成形式是üa+n(鼻韵母),而不是ü+an,其主元音a发音是[?],不是不是a[a]。ian/üan共有主元音[?]
,并共有相同的前鼻音韵尾n。ian[i?n]ㄧㄢen[?n]ㄣen[?n]、un(uen)[u?n]、ün(üen)[yn]同为前
鼻音复韵母,其主元音为e[?],并且,它们拥有相同的韵尾n[n]。eng[??]为后鼻音复韵母,其主元音为e[?],其韵尾为后鼻
音ng(?)。eng[??]与en、un、ün的主元音相同,其微小差别在于韵尾一个为前鼻音,一个为后鼻音,因而,eng[??]与e
n[?n]具有一定的谐音基础。un(uen)[u?n]ㄨㄣün(üen)[yn]ㄩㄣeng[??]ㄥeng[??]为后鼻音复韵母
,其主元音为e[?],其韵尾为后鼻音ng(?)。ueng[u??]也是后鼻音韵母,其主元音是e[?],其韵尾也为后鼻音ng(?),
应与eng归为一韵。ueng[u??]ㄨㄥ现代汉语韵母押韵关系分析表(续二)in[in]ㄧㄣin[in]为前鼻音复韵母,其主元音是
i[i],韵尾是前鼻音n[n]。ing[i?]是后鼻音复韵母,其主元音也是i[i],韵尾是后鼻音ng(?)。in/ing主元音相同
,其微小差别在于韵尾一个为前鼻音,一个为后鼻音,所以ing与in仍然有一定的谐音基础。ing[i?]ㄧㄥing[i?]是后鼻音复韵
母,其主元音是i[i],由于韵尾是后鼻音ng(?),与en的韵尾有所不同。ang[ɑ?]ㄤang[ɑ?]、iang[iɑ?]、ua
ng[uɑ?]同为后鼻音复韵母,主元音都是a[a],韵尾都是后鼻音ng(?)。iang[iɑ?]ㄧㄤuang[uɑ?]ㄨㄤong[
u?]ㄨㄥong[u?]与iong[iu?]同为后鼻音复韵母,主元音都是o[o],韵尾都是后鼻音ng(?)。iong[y?/iu
?]ㄩㄥer[?]ㄦer是一个特殊韵母,是[?]的一个卷舌音,韵母中r不是元音,只是表示卷舌动作。er是一个不与任何声母相拼的单音
节韵母。《韵母主元音分析表》注释:前响复韵母、后响复韵母、中响复韵母、前鼻音复韵母、后鼻音韵母、ian的韵母结构及发音规则、ü
an的韵母结构及发音规则、er的韵母结构及发音规则等见《汉语拼音》(作者蓝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及《汉典》《
汉语拼音字母与国际音标对照表》。三、现代汉语韵部划分方案根据“韵腹+韵尾”的分韵准则,根据“韵母结构音素分析法”分析结果,现代汉语
应该划分为21个韵部,其具体分韵方案见下表:韵目包含的韵母一麻aiaua二波ouo三歌e四皆ieüe五支-izhichishi
rizicisi六儿er七齐i八微eiui(uei)九开aiuai十姑u十一鱼ü十二尤ouiu(iou)十三豪aoiao
十四寒anuan十五盐ianüan十六真enun(uen)ün(üen)十七庚engueng十八侵in十九青ing二十江ianganguang二十一东ongiong四、韵部数量与押韵效果的关系1、在遵循分韵准则的前提下,韵部划分越多,分韵越细(如21韵),韵部内押韵效果越是完美。但是,韵部划分过细,存在限制诗人用韵自由度的问题。2、在遵循分韵准则的前提下,韵部划分越少,分韵越宽泛,韵部内押韵效果越差(集合内要素太杂),诗人越是难以把握其分韵规律,越是容易出韵。3、儿韵因包含的字数很少,押儿韵的诗极为罕见。即使偶见儿韵诗词,也是凑韵之作,故儿韵被称为“死韵”。所以,儿韵单独成韵并无意义,建议将其划分到支韵中去。4、iu实为iou(见汉语拼音方案),而ü才是iu(见黎锦熙《中华新韵》目录)。如果ü是iu,则ü与u有共同的主元音u,应该划入同一韵部。所以,笔者认为,将现代汉语划分为19个韵部是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案。作者简介程宝庆,笔名北郊村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武汉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九州诗社常务理事。著有《汉语新韵》一书公开发行。
献花(0)
+1
(本文系北郊村人1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