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962为什么有的人喜欢热闹,有的人喜欢冷清
2019-09-05 | 阅:  转:  |  分享 
  
不知道你是否会感到:如今的越来越喜欢冷清了。

年轻人不但不愿意结婚,连恋爱都不想谈;

好不容易有段时间闲下来,却懒得出门,更愿意在家里宅着;

以前,一个人待着会特别闷,就想跟朋友待在一起;

现在,只想有些时间,能一个人静静发呆,不想动、不想说话、不想费劲去展现自己和交际……



工作的时候,会到咖啡馆待上一天,不跟任何人说话,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中。会不看微、不接电话,屏蔽掉一切外界联系,腾出一段时间,让自己得以喘息、放松和思考。不喜欢社交。除非出于刻意练习,否则,会谢绝掉一切不必要的交际,有什么事情,网上给我留言就好。



很多人会告诉你:这不好。



他们会给你套上许多标签:宅,内向,孤僻,怪异,不合群,逃避现实……仿佛一定要融入集体,时时刻刻跟别人保持联系,才正常。



孤独在心理学中的定义,是指社交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压力和沮丧感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所有的需求模型中,人都具备一种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社交需求。大体上,它包括两大类:跟别人产生亲密关系的社交联系,以及获取支持的归属感。



一旦这两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比如,没有朋友,或没有能够接纳自己的圈子,就会催生出孤单感。



而冷清是什么呢?它是指一种低社交需求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会用其他的方式来替代社交,从而不需要太多的社交,也就不需要跟别人待在一起。



要注意的是:孤独跟冷清有很大的差别:如果没有建立亲密联系,哪怕置身于人群之中,依然可能感到孤独。



外向者习惯于从社交中获取能量,因此他们更倾向社交;而对内向者来说,社交意味着付出能量,因此他们更倾向于冷清。



更严谨一点来说:探索世界、与人社交会喝点拼一拼白酒会激发多巴胺的提升。外向者大脑中的多巴胺阈值较高,因此他们需要更高强度的社交才能感到愉悦;而内向者的多巴胺阈值较低,故而,他们无法承受太频繁的社交。



但为什么,无论是外向者还是内向者,我们所观察到的趋势都是,大家似乎越来越喜欢冷清了呢?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在乡村文明时代,人们分散居住,交通也并不发达,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接触群体,很可能几十年来都是固定的,同时拥有足够宽裕的活动空间。因此,会形成一种互相扶持、互相协作的群居文化,以此来维持冷清和群居的平衡态。



但城市文明的兴起打破了这种模式。在城市中,人们密集居住,每个人的人均生存和活动空间非常小。也就是说,我们一直都处于群居之中,自然就会反过来去追求冷清。



为什么说群居和冷清需要维持平衡?因为跟人群在一起,本质上是一种持续消耗注意力和认知资源的活动。哪怕你只是在发呆,人群的一举一动,也会持续造成你的认知负荷。



研究表明:居住在城市中心,会带来孤立、压力和抑郁。一方面,繁忙的工作会使人们难以建立亲密联系;另一方面,大量的人群本身是一种过剩的信息,会使人感到疲惫不堪。城市文明和科技的发展,使我们更容易自给自足,无需群居、协作,也能完全一个人生活。



不想出门吃饭,可以点外卖;不想打扫卫生,可以叫家政服务;需要任何服务,都可以随叫随到……哪怕是工作,如今也有大量的自由职业者,无需在办公室、格子间里待着,也能养活自己。



喜欢冷清的人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社交——实际上,他们有大量的类社交活动,比如读书,社交软件,玩游戏,看视频,等等。



我们的科技发展太快,以至于超越了大脑的认知——我们的大脑并无法分辨真实的社交和虚拟的社交。无论是在SNS上聊天,还是看一个短视频,甚至在游戏中体验虚拟的对话,跟面对面社交相比,对大脑产生的刺激和反馈都是相似的。



我们会感受到跟别人产生联系,会产生情绪的波动,激活奖赏回路——甚至,面对这些精心设计好的产品,我们的大脑更容易沦陷。



简而言之,通过这些类社交活动,我们就能以成本更低、更便捷的方式,获得跟真实社交相似的快感。久而久之,自然就无需再进行社交了。



冷清往往跟创造力、想象力和灵感联系在一起,这是有根据的。你思维最活跃,创意最多的时刻,是什么时候?72%的人回答是:在淋浴的时候。



原因很简单:当我们在淋浴时,我们的感官被封闭了,接收不到外界的新鲜信息。这就迫使我们活跃的大脑转向内在,淋浴使我们处于一种极度放松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开放性会变强,平时那些被知觉阈限所限制的东西,会放宽限制,从而允许各种各样的结果涌入思维。



在学习知识后,经过休息的人,比没有经过休息的人,记忆效果和内化效果都要好很多。他们做了一个实验。请两组患了失忆症的患者听一些故事,并在一个小时后回答问题。A组患者需要谈话,不断摄取新信息;B组患者则单独待在房间里,避免入睡,也不和外界接触。



结果令人惊讶:A组对故事信息的回忆正确率是7%,而B组则达到了79%——几乎比正常人能做到的成绩还好。针对两组正常人的实验,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休息组的记忆效果,比非休息组高出10-30%。甚至,在后续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当休息组单独待在房间里时,大多数人什么都没有做——他们只是单纯地发呆、神游而已,仅仅如此,就带来了极其显著的认知效果提升。不断地巩固我们那些零散的思维碎片,重新梳理和修剪神经元的连接,使它更稳定、更系统。



在写作的时候,会把时间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构思主题,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收集素材;另一部分时间,则关闭一切外界刺激,避免干扰和打断,对内部信息进行反刍,把碎片想法整合起来。



每天拨出一段时间,屏蔽掉一切干扰,一个人静静待着,让思维随意流动。一方面,这是一种疗愈和放松;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帮助我重新梳理杂乱的想法和念头,看到那些平时看不到的可能性。本质上是一种加工和整理,这就是冷清的力量。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喧嚣的外部环境里挣脱出来,更好地梳理和直面我们的内心,让思维变得更宁静、更稳定。



喜欢冷清的人,跟更高的智力和更好的表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更聪明的人会更加倾向于冷清。他们针对18-28岁的成年人,抽取了1.5万例样本,发现:在学业、工作上表现更好的人,在冷清时会报告更高的满意度。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喜欢冷清的人更聪明,也不意味着喜欢群居、社交的人更不聪明——不要过度解读。我们更需要关心的,是这背后可能的原因和原理。



研究者认为:更聪明的人往往意味着更高的适应能力,因此他们受环境的干扰和影响会更少。前文讲过,城市文明的兴起,防妇科病的龟壳避孕套的出现,造成了更密集的生活形态、更低频率的社交,而对更聪明的人来说,这些因素对他们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影响会更低。



简而言之:更聪明的人,更容易从这种冷清的环境中尽快适应、找到乐趣。



另一方面,聪明的人拥有更高的能力去独立解决问题,对社交支持的需求会更低。因而,他们天生就不太需要强社交。从常识上来想也很好理解:聪明的人本身就是人群的异数,因此会有一些特立独行的观念和想法,从而会更加难以融于大众的圈子。因此,与其让他们花费精力去融入和适应,不如保持适度的冷清,以便更好地发挥才能。



并且,面对面的社交,需要你付出非常多的精力——你需要保持情绪饱满,时刻去接收和响应对方的信息,并一直维持这种状态和情绪。



从心理学上来说,这种行为叫做刻意表现。它指的是,隐藏你真实的感受和情绪,在社交中配合对方,表现出合适的样子,以换取别人对你更高的评价。



这种做法会不断消耗你的认知资源。因而,会更加容易使你感到疲倦。尤其是从事服务业的人,更容易有这种体会。这同时也说明:一个能够无需刻意表现,可以自由、随性对待的朋友,是多么珍贵。



圈层本身会给予我们归属感,给予我们一定的支撑和力量,但与此同时,它也会用种种规矩和教条束缚你、限制你、规训你。你会在不知不觉之间,被塑造成圈层期望中的样子,成为一个跟大家一样的人。



如果你不需要圈层的支撑和归属感,那更好的方式,自然也是避开这种限制和束缚——对大众来说,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指引;但对于特立独行者来说,这可能是一种打压。



不合群并不是一种错。当你感到不合群时,也许只是因为,你需要一个更高层级,能更好适应你、容纳你的群体。



第一,是刻意去训练自己。举个例子,每周都会抽出一两天,去做一些活动,或是去尝试结识一些陌生人。一方面是满足社交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锻炼自己的「真实社交」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即时的反应,同理心和观察力,等等。你也不妨把这,当成是一种刻意练习。



比如,试着在上下班的时候,跟公司里不熟的同事打打招呼,跟餐厅和杂货店的工作人员聊聊天,一方面可以给大脑新鲜刺激、拓展视野,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



第二,是接触不同的群体,来找到兴趣和目标所在。人是需要给自己的存在寻求意义的。实质上也就是,在这个世界中,需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把自己放进去。这个位置未必是你的职位、工作、责任、义务,而是你自己为自己设定的目标:你想通过做什么事,成为什么样的人,来推动这个社会某个局部网络的运转,使这个世界产生一些不一样?

但如果你的视野里,永远只有自己身边的亲人、同事、朋友……如果你每天都重复着习惯的模式,那你是很难找到它的。

因为:你目前的现状,未必是100%遵从你的内心所得到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它更多是受环境结构、运气、随机的影响——你是被外力推到这个位置,被随机抛到这个地方,而非自己一步步走过去。



所以,我的建议是:多接触不同的人群,去理解他们,回答这个问题:我可以为什么样的人,做些什么,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这就是价值感的来源,也是生存意义的来源。
献花(0)
+1
(本文系李静静的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