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家风家训诗词
2019-09-09 | 阅:  转:  |  分享 
  
1.《责子》(东晋)陶渊明白发被(1)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2),总不好(3)纸笔。阿舒已二八(4),懒惰故(5)无匹。阿宣行志学(
6),而不爱文术(7)。雍端年十三(8),不识六与七。通子垂(9)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10)。意思:这首诗
很直白很通俗,虽名为“责子”,但没有明显的责备教训。从内容和语气上看,陶公只是以父亲的眼光,闲看儿子们打闹戏嬉,很随意很随和地评价
老大阿舒比谁都懒,已经十六岁,没有半点当初自己寄希望他的“夙兴夜寐”的精神;老二阿宣快十五岁了,也不喜欢读书作文;老三阿雍、老四阿
端是对双胞胎,十三岁,却连个位数的六与七都分不清,最小的儿子阿通将近九岁,也只知在树上找果子吃。最后感叹说,这是命啊,没法子,不想
了,喝酒吧。从《责子》诗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在头发已经斑白,也感到身体日益衰老之时,最希望孩子们能有出息,可孩子们都惰贪玩不喜欢读书
。但诗人对儿子的责备、批评,不是板着面孔在教训,而是出以戏谑之笔,又显出一种慈祥、爱怜的神情。作者以诙谐的语句,漫画式的化夸大了儿
子的缺点,在叙说中又采用了一些有趣的修辞手法,读者读着忍俊不禁,可以想见作者下笔时的那种又好气、又好笑的心情。可以说,这是带着笑意
的批评,是老人的舐犊情深。仔细玩味其语句和手法,便会感到诗的首尾始终包含着陶渊明对孩子希望而不奢望、责备而不苛责的宽容父爱。从中,
也饱含着陶渊明望子成龙,期盼儿子们继承和弘扬“行志学”、“爱文术”、“好纸笔”的家风,实现家道兴旺的愿望。2.《诫族子》(东晋)谢
混康乐诞通度(2),实有名家韵。若加绳染功(3),剖莹乃琼瑾(4)。宣明体远识(5),颖达且沈隽。若能去方执(6),穆穆三才顺(7
)。阿多标独解(8),弱冠纂华胤(9)。质胜诫无文,基尚又能峻。通远怀清悟(10),采采标兰讯(11)。直辔鲜不踬(12),抑用解
偏吝(13)。微子基微尚(14),无倦由慕蔺(15)。勿轻一篑少,进往必千仞(16)。数子勉之哉,风流由尔振(17)。如不犯所知(
18),此外无所慎。意思:谢混(377—413)是谢安之孙,官至中领军、尚书左仆射等职。他少有美誉,是著名的文学家。谢混风流俊雅,
才思敏捷,享有“江左风华第一”的美称。在谢氏家族中,长者举行文义讲论,对家族子弟进行文学教育,基本形成一个家族传统。谢混这一代,家
族中有五个侄子:谢灵运、谢晦、谢曜、谢瞻和谢弘微。元兴元年(402—405)至义熙元年间,当时谢混擢升为中书令,他在京都建康乌衣巷
谢府内,和富有文才的亲侄们过从甚密,以文义赏会,称“乌衣之游”。他自己作诗追叙过这件事:“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侄。”一次归饮之馀,
谢混抓住时机,特赠诗《诫族子》,以奖劝、警诫成长中的谢家“芝兰玉树”(优秀子弟)。诗中谢混对这五个子侄都有教导、勉励和褒美之言,他
深切地希望子侄们重振风流,颇有乃祖之风。“数子勉之哉,风流由尔振。”谢混《诫族子》诗的最后一章,深切地希望子侄们重振谢氏家族的风
流,重铸谢氏家族的辉煌。诗中强烈地透射出谢混“风流由尔振”的期许:谢家弟子多才俊,重振风流定实现!从《诫族子》诗可以看出,六朝谢氏
家族文才辈出,满庭“芝兰玉树”(优秀子弟的美称)不是偶然的,是与其家族的重家风重文风及对子弟有意识的引导、培养分不开的。3.《送舍
弟》(唐)李白吾家白额驹(1),远别临东道。他日相思一梦君,应得“池塘生春草”(2)。意思:《送舍弟》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
送别诗,属古体诗。该诗读来没有悲伤之感,而是饱含对舍弟成为“吾家白额驹”的钦佩和赞美之情,其中更饱含着对舍弟永葆“吾家白额驹”良
好家风的期盼。李白十分重视继承南北朝山水诗创作的积极成果,对南北朝山水诗创作的奠基者谢灵运的山水诗极为仰慕,熟读于心,随口而出。他
在《送舍弟》一诗中,随手拈来谢灵运“池塘生春草”的名句,以示对舍弟的挂念,也以“吾家白额驹”的良好家风而自豪,言传身教中传递文明的
风尚,在潜移默化中涵养良好的家风,希望“吾家白额驹”,成为涵养良好家风的种子,世代永续。《又示宗武》(唐)杜甫觅句知新律(1),
摊书解满床。试吟青玉案(2),莫羡紫罗囊(3)。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应须饱经术(4),已似爱文章。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5)
。曾参与游夏(5),达者得升堂。意思:这是杜甫写给最喜欢的次子宗武的家训诗。诗中表达了对儿子宗武德行的要求,包含着杜甫对孩子的无限
期望。杜甫作为一代诗歌宗师,对儿子的期望是饱览经书,酷爱文章,成为自己的诗歌传人。早在宗武几岁时,杜甫就在《宗武生日》诗中说:“诗
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教育他自觉以传承家族优秀的诗歌传统,他鼓励儿子读诗做文,学有所成。同时杜甫还
给宗武指出学习作诗的路径,这就是“熟精《文选》理”。当他看到宗武学习作诗时感到欣慰,在兴奋之余,叮嘱宗武学习要专心,不要玩物丧志,
生活要有节律,更重要的,应当勤学儒家经典著作,要以曾参、子夏、子游那样的先贤为楷模,持之以恒。杜甫告诫宗武务必做到以下四点:一是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杜甫告诫宗武切莫无所事事,丧失斗志,应当熟读、背熟古诗,不要追逐浮华的外表的夸饰。这里用了两个典故。其
一,“青玉案”。张衡的《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缎,何以报之青玉案。”此处借代古诗,泛指前代诗歌。其二,“紫罗囊”。《晋书·谢玄传
》:谢玄在少年时喜欢佩带紫罗香囊,其叔父谢安很为他担忧,于是便以戏耍的方式,把香囊赢了过来烧掉,谢玄于是才罢弃恶心,一心向学。后来
诗人刘禹锡在《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中也化用杜诗:“学堂青玉案,彩服紫罗囊。”。二是“暇日从时饮”,告诫宗武空闲时间可以按时适
量饮酒,但不要经常醉酒耗费时光。暗示宗武“明年共我长”,暗示宗武个子不小,即将成年了。三是“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杜甫要求宗
武“饱经术”,就是希望他能够饱读儒家经书,酷爱诗歌文章。“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完善自己的修为,才能成为一个顶
天立地的好男儿。四是“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这一句是用了孔子十五岁志学的典故,意在激励宗武要尽早树立志向。“三千弟子行,曾参
与游夏,达者得升堂”,孔子门下弟子三千,但真正有贤能的也不过70余人而已,而真正做到“达而升堂”者则又少之又少。在孔门弟子中孝行首
推曾参,而子游和子夏则是文学的典范。杜甫从中选取了曾参、子游、子夏三人作为宗武效仿的榜样,意在以贤者的行为激励宗武应当树立远大志向
,达到登堂入室的境界,从而伟成国器。《送杨氏女》(唐)韦应物永日方戚戚⑵,出行复悠悠⑶。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⑷。尔辈苦无恃⑸
,抚念益慈柔。幼为长所育⑹,两别泣不休。对此结中肠⑺,义往难复留⑻。自小阙内训⑼,事姑贻我忧⑽。赖兹托令门⑾,任恤庶无尤⑿
。贫俭诚所尚⒀,资从岂待周⒁。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⒂。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⒃。居闲始自遣⒄,临感忽难收⒅。归来视幼女,
零泪缘缨流⒆。意思:韦应物,中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一首描写农家生活的五言律诗
《观田家》,是其代表作之一。《送杨氏女》是韦应物送女出嫁的诗作。全诗情真语挚,至性至诚。慈父之爱,骨肉深情,令人感动。诗人早年丧
妻,因为对亡妻的思念,对幼女自然更加怜爱。在长女出嫁之时,自然临别而生感伤之情。诗人怜其无恃,万千叮咛:“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诗人告诫女儿到了夫家,要勤俭持家,要遵从礼仪孝道。“贫
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这两句诗,已然作为嫁妆的千秋典范。我们从韦应物的为官清贫,可知这两句诗实为韦应物一生的体悟。据《旧唐书》载
,韦应物从唐肃宗广德二年(764年)起到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将近三十年间,除有短期在长安故园闲居,或在长安任官外,大部
分时间在作地方官吏。在地方官任上,韦应物勤于吏职,简政爱民,并时时反躬自责,为自己没有尽到贡任而空费俸禄自愧。他晚年任苏州刺史时写
给朋友的诗中说自己“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一派仁者忧时爱民心肠,感动着后世读者。苏州刺史届满之后,韦应物没有得到新的任
命,他一贫如洗,居然无川资回京候选(等待朝廷另派他职),寄居于苏州无定寺,不久就客死他乡,享年约在五十五、六岁。“贫俭诚所尚,资
从岂待周。”正是韦应物的为官感悟,在其大女儿出嫁时用作“精神嫁妆”。这既是作为父亲的韦应物对女儿的谆谆教导,也是他对女儿秉承家道
的殷殷期望。《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2)。临行密密缝(3),意恐迟迟归(4)。谁言寸草心(5),报得三春晖(
6)。意思: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他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
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可贵,孝敬母亲之心更切,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
母之诗。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
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为古今必读的教子名篇。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
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颠沛流淳,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此诗写的正是这样的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
而表现的,都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首诗开头两句,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
”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三、四句,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
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诗人的反问句,意味尤为深长。对于春天阳光般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
歌。这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是前四句诗意的生发,更是意境的升华,“仁孝之言”沁人心脾。最后两句,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
悬绝的对比,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深爱和孝敬,真有《诗经》“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行,昊天罔极”之意。“仁孝蔼蔼,万古如
新”,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8.十二时行孝文(1)(唐)白居易平旦寅,早起堂前参二亲。处分家中送疏水(2),莫教
父母唤频声。日出卯,立身之本须行孝。甘脆盘中莫使空,时时奉上知饥饱。食时辰,居家治务最须勤。无事等闲莫外宿,归来劳费父嫌憎。隅中巳
(3),终孝之心不合二。竭力勤酬乳哺恩,自得名高上史记。正南午,侍奉尊亲莫辞诉。回乾就湿长成人,如今去合论辛苦。日昳未,在家行孝兼
行义。莫取妻言兄弟疏,却教父母流双泪。晡时申(4),父母堂前莫动尘。纵有些些不称意,向前小语善谘闻。日入酉,但愿父母得长寿。身如松
柏色坚政,莫学愚人多饮酒。黄昏戌,下帘拂床早交毕。安置父母卧高堂,睡定然乃抽身出。人定亥(5),父母年高须报爱。但能行孝向尊亲,总
得扬名于后世。夜半子,孝养父母存终始。百年恩爱暂时间,莫学愚人不欢喜。鸡鸣丑,高楼大宅得安久。常劝父母发慈心,孝得题名终不朽。意思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
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
术上的最高成就。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国几千年里所形成、并延续至今的传统。《孝经》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谊也,民之行也”。孝成为
中国人心中天经地义的事。唐诗中有很多直接表达对忠孝的信奉和用以教化自家子弟。白居易的《十二时行孝文》就是其中的圭臬。唐人把善事
父母,在生活上照顾父母,视为孝中要义。《十二时行孝文》提出了十二时辰具体行孝的方法和内容,这些内容和方法,虽然细微而琐碎,但都容
易操作,皆可落到实处。诗中所提及,既要给父母提供充足的物质需求、家庭生活起居中对父母的如礼对待、照顾备至等物质方面的要求,也包括对
父母的态度、对其精神状况的关心、顺从父母的意志,发自内心的敬爱、扬名显亲带来的满足等精神方面的规定。“但能行孝向尊亲,总得扬名于后
世。”白居易在提出善事父母的具体要求后,以一种无可争辩的口气说,能够向尊亲行孝,一定会扬名于后世。因为“行孝”是天经地义的事,“
行孝”而扬名于后世,也是天经地义的。9.题弟侄书堂(唐)杜荀鹤何事居穷道不穷(1),乱时还与静时同(2)。家山虽在干戈地(3),
弟侄常修礼乐风(4)。窗竹影摇书案上(5),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6)。意思:杜荀鹤(846~904)
晚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杜少年时,因家境贫寒辍学,投奔九华山秀林峰,寄宿僧舍,苦读于山中,自诩是“江湖苦吟士,天下最穷人”。青年时
期,累举考不第。直到大顺二年(891)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第八名)。当时政局动乱,未就官职,还乡闲居。后入南唐,授为翰林学士。荀
鹤才华横溢,仕途坎柯,终未酬志,而在诗坛却享有盛名,自成一家。他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反对浮华,其诗作平易自然,朴实质明畅,清新
秀逸。著有《唐风集》(十卷),其中三卷收录于《全唐诗》。《题弟侄书堂》是杜荀鹤为侄子的书堂所题的一首七言律诗。诗句是对后人的劝勉
,情味恳直,旨意深切。“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诗人先叙侄子虽未入仕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
谨守礼道,勤奋修业。诗人以此来刻画书堂主人独特的精神风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信守儒家尊奉的道德规范,重视修身立德。对比之中既明弟
侄的勤勉好学,更显其卓然的高洁品格。“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这联则由人写到书堂之景:窗外绿竹摇曳,影入书案,远处泉水
潺潺,流入砚池。这联写景诗句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却又自然晓畅。“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尾联是对侄子的劝勉之辞,劝弟侄
莫荒废时光、学业。“寸功”极小,“终身事”极大,然而极大却正是极小日积月累的结果。杜荀鹤用“寸功”与“终身事”辩证道理警示弟侄,
在青少年时要抓紧时间读书,为终身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切不可面对宝贵的光阴,有一分一秒的蹉跎和懈怠。诗的最后两句,为后人广泛引用,
成为千古名句。送弟唐卢肇去日家无担石储(1),汝须勤若事樵渔(2)。古人尽向尘中远,白日耕田夜读书。意思:卢肇,字子发,
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卢肇出身贫寒,但能刻苦自励,勤奋好学。唐武宗会昌三年(843)癸亥科状元。卢肇相继任歙、宣、池、吉四州刺
史,励精图治。卢肇有奇才,诗、文、赋、书皆精通。《全唐诗》存其诗三十三首。卢肇一生,他虽然未能以状元之荣得到大用,但是,他之为官得
到老百姓的拥戴,为人嬴得世代传颂,为文留得千古流芳。“去日家无担米储,汝须勤若事樵渔。”卢肇家族自曾祖父、祖父起均以耕读传家,其
父卢华廷以执教于乡野为生计,家境贫困窘迫。卢肇《送弟》(《全唐诗?卷五百五十一》)自叹幼生活贫困,也告诫其弟及后辈们要记住自家“去
日家无担米储”的过去,要“勤若事樵渔”,笃志好学,自强不息。“古人尽向尘中远,白日耕田夜读书。”卢肇在《送弟》诗中希望弟及后辈们
要以耕读传家为己任,像古贤那样远离繁荣喧闹之地,一门心思“白日耕田夜读书”。在这方面,卢肇给其弟及后辈们作出了榜样。他勤奋苦读,“
夜无脂烛,则热薪苏,晓报冥顽,亦尝悬刺。”在会昌三年(843)应试中,皇天不负苦心人,卢肇高居榜首,独占鳌头。他这时候才二十五岁
。“桂在蟾宫不可攀,功成业熟也何难。今朝折得东归去,共与乡间年少看。”(卢肇《成名后作》)他为自已真才实学考取功名感到自豪,愿以
自已的成功而激励家乡少年。据史料记载,卢肇的后辈们也秉承家传,发奋攻读。他的长子文秀亦是在咸通六年名登金榜考取进士,官授长安令与宏
文馆学士。另一儿子卢融卢邈考取进士,曾任秦州上邽县尉、江南西道观察使。卢肇家族可谓“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11.赠内⑴(唐
)白居易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⑵。他人尚相勉,而况我与君。黔娄固穷士⑶,妻贤忘其贫。冀缺一农夫⑷,妻敬俨如宾。陶潜不营生,翟氏自爨
薪⑸。梁鸿不肯仕⑹,孟光甘布裙。君虽不读书,此事耳亦闻。至此千载后,传是何如人。人生未死间,不能忘其身。所须者衣食,不过饱与温。蔬
食足充饥(7),何必膏粱珍(8)。缯絮足御寒(9),何必锦绣文。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我亦贞苦士,与君新结婚。庶保贫与素,偕老
同欣欣(10)。意思:《赠内》,白居易的赠妻诗。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作者新婚时,表达了与妻子白头偕老
的愿望,同时教育妻子安贫守己,勤俭持家,以清白的家风遗传给子孙。全诗分四段。第一段为开头两句:“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说明已
经是夫妻的事实了,从此要生死在一起了。第二段从第三句到第十四句,共十二句,教育杨氏向古代的贤妇人典型学习。一下子列举了黔娄妻、冀缺妻、陶潜妻和梁鸿妻四个典型,这些都是贫贱夫妻的榜样,妻子操持家务,敬夫如宾,希望杨氏能以她们为榜样,继承好传统。第三段从第十五句到第二十二句,共八句,由典型转入现实生活,说明怎样过安贫的日子,衣食温饱即可,不要追求奢华生活,粗衣蔬食,勤俭持家。第四段为最后六句,要杨氏谨记祖上遗训,与他一起过贫苦日子,保持杨家清白的家风。全诗如叙家常,以古比今,从远到近,不厌其烦,苦口婆心,通篇为妻子讲家训,核心是“庶保贫与素”“清白遗子孙”。诗人认为,夫妻斯守一生,应互敬互爱;要以历史上的模范夫妻为榜样,不应着眼于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是要尽情享受相濡以沫的无限幸福。诗人的妻子虽然仅仅是一位“不读书”的女子,但是诗人却没有看不起她,而是盛赞其“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并表明自己要与其“偕老同欣欣”。诗中所体现出来的夫妻观,在当时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是具有多么巨大的进步性啊!这种互敬互爱、同甘共苦、白头偕老的高尚夫妻观,即使是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也同样闪耀着光辉。
献花(0)
+1
(本文系licuii3c77o...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