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5][46][47]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国家重点技工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 (人社部发[2013]9号)2013.1.28[EB/OL]. http://www.mohrss.gov.cn/gkml/index3.htm [48]万文涛.品德结构理论及其对德育工作的启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2) [49]谈儒强.德育新视界:大德育观与潜在课程[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第20卷第2期 2002年3月 [50]朱灿明.大德育观——职业教育的灵魂[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第5期 [51][52]周清生.普通高中德育内容体系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9月 [53]谈儒强.德育新视界:大德育观与潜在课程[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第20卷第2期 2002年3月 [54][55]冯建军,傅淳华.多元文化时代道德教育的困境与抉择[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 科学版),第45卷第1期,2008年1月 [56]广东省技工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EB/OL]. http://www.chinajob.gov.cn/TrainingSkillAccrenitaTion/content/2008- 11/11/content_104647.htm [57]教育部.关于开展高职高专教师资队伍专题调研的通知(高教司函[2000]36号)2000.3 .23[EB/OL].http://www.moe.gov.cn/HLFtiDemo/search.jsp [58](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赵玮等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59]曹必文.学校德育环境建设刍议[J].教育探索,2011年第10期(总第244期) [56]王培炎.浅论学校德育环境建设[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第20卷第2期,2005年6月 [61][62][63]郎朋. 论学校德育制度建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第29卷,2013年第1期(总313期) [64]李淑湘,张贵贺.“三维目标”德育评价系统之构建[J].辽宁教育,1998年第06期 [65][66]叶国驹.德育评价量化与德育工作序列化研究[J].教育导刊,1987年第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