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物理学科创新实验室配套设备建设方案
2019-10-09 | 阅:  转:  |  分享 
  
物理学科创新实验室建设方案





一、功能

物理专用教室是开展初中物理课程相关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及实验探究与制作、展示活动的场所。

物理专用教室需满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要求,提供必要的仪器、设备、工具、材料等课程资源,方便学生熟悉并操作实验仪器设备,学习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要求

基于初中物理学科学习特点,在物理实验室中创设安全、实用、富有科技和文化内涵的实验环境,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满足学生观察体验、实验探究、合作学习等多样化学习需求。

(一)选址

物理仪器室、准备室应邻近物理实验室设置。

(二)面积

物理专用教室使用面积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中?7.1的有关规定。

(三)布局

1.功能区域

物理专用教室在保证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区域的基础上,宜设置互动体验区、信息查询区、加工制作区、作品展示区等。各区域可独立设置,也可混合布置。

2.布局要求

室内设备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中?5.1?和?5.3?的有关规定。

(1)书写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1.00m~1.10m。

(2)沿墙布置的实验桌端部与墙面或壁柱、管道等墙面突出物间宜留出疏散走道,净宽不宜小于?0.60m;另一侧有纵向走道的实验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物间可不留走道,但净距离不宜小于0.15m。

(3)桌凳、橱柜、台等应根据不同教学模式的需求进行布局,确保不影响室内空间和走道的安全。实验桌纵横排列时,应符合如下要求:

人单侧操作的,两实验桌长边间的净距离不应小于?0.60m,中间纵向走道的宽度不应小于0.70m;四人双侧操作时,两实验桌长边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30m,中间纵向走道的宽度不应小于?0.90m;超过四人双侧操作时,两实验桌长边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50m,中间纵向走道的宽度不应小于?0.90m。最前排实验桌的前沿与前方书写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50m;最后排实验桌的后沿与前书写板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11.00m;前排边座座位与书写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最后排实验桌之后应设横向疏散走道,自最后排实验桌后沿至后墙面或固定物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20m。

(四)环境

1.通风与空气调节:

室内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优先采用自然通风。采用机械通风时,新风量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有关规定。仪器室、准备室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小学设计规范》GB50099?中10.1.10?的有关规定。

2.采光:室内采光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的有关规定。桌面采光系数不小于?2.0%。窗户应安装遮光窗帘。

3.照明:室内照明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桌面维持平均照度不应小于?300lx,照度均匀度不小于?0.7。书写板面维持平均照度不小于?500lx,照度均匀度不小于?0.8。照明功率密度不大于?9W/㎡,眩光值不大于?16,显色指数不小于?80。

4.噪声控制:室内噪声控制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的有关规定。

(五)基础设施

1.墙地面:地面应采用耐磨、防滑、易清洁材料,应有防潮处理。实验室、准备室地面应设密闭地漏。墙面应预留空调管洞。

2.强电:演示台电源插座、学生实验桌电源插座、空调电源插座及照明电源均应分设不同路。电源插座应采用安全型,电源插座数量及位置满足教学设备配置使用需求。学生实验用电宜采用可伸缩上方供电方式。

3.弱电:室内应覆盖无线网络,预留网络、广播、有线电视端口,端口数量和位置按设计要求配置。

4.给排水:室内应设置给排水设施。水槽、水嘴宜集中设置。排水口应有水封装置,具有防堵、防臭功能。准备室应设置给排水设施。

5.安全:室内应设置消防设施和急救箱。

三、设备配置目录

物理专用教室整体配置清单 第一部分:多媒体设备配备 序号 名称 1 紫光科教王物联网教学一体机 2 IRS光脉冲电子白板系统 3 音箱系统 4 紫光实物展台

第二部分:基础设施设备 序号 名称 单位 1、教师演示控制 1 可移动讲台 张 2、学生实验操作及学习区 1 物理学生实验桌 张 2 实验凳 张 3、控制系统 1 智能系统控制柜 台 2 顶装智能控制平台 套 3 学生端分组控制系统 套 4 远程控制系统 项 4、电源及照明系统 1 智能摇臂升降系统 套 2 便捷式功能操作系统 个 3 多功能电源 个 4 学生电源 个 5 智能照明 套 6 照明线路 项 7 供电线路 项 5、吊装式综合供给系统主体 1 飞碟式主体构架 组 2 飞碟式主体辅助构架 组 3 飞碟式主体辅助构架 组 4 飞碟式主体辅助构架 组 5 飞碟式主体辅助构架 组 6 飞碟式外观装饰功能板 1200550mm 组 7 450750180mm 组 8 750750180mm 组 9 660550mm 组 10 飞碟式主架装饰封板 组 11 安装调试 套 12 系统安装辅件 项 第三部分:护眼灯照明系统 序号 名称 单位 1 LED护眼教室灯 盏 2 LED护眼黑板灯 盏 第四部分:物理实验室仪器设备 普教仪器(详见附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1 普教仪器 批

物理探究实验仪器设备配置 1、教师端传感器和配套实验器材 序号 名称 单位 1 数据采集器 台 2 便携式数据终端 台 3 无线接口 个 4 传感器无线发射模块 只 5 传感器数据显示模块 个 6 传感器转接模块 只 7 专用充电器及备件 套 8 力传感器 个 9 分体式位移传感器 套 10 一体式位移传感器 套 11 小量程位移传感器 套 12 旋转运动传感器 套 13 光电门传感器 个 14 加速度传感器 个 15 微力传感器 个 16 多量程电流传感器 个 17 多量程电压传感器 个 18 微电流传感器 个 19 磁感应强度传感器(专用) 个 20 磁感应强度传感器 个 21 温度传感器 个 22 压强传感器 个 23 G-M传感器 个 24 声波传感器 个 25 声级传感器 个 26 电子罗盘传感器 个 27 相对光照度分布传感器 只 28 静电计 个 29 二维运动接收器 套 30 DISlab软件包 套 31 数字化实验评测系统 套 32 多用力学轨道 套 33 智能机械能守恒实验器 套 34 斜面上力的分解实验器 套 35 向心力实验器 套 36 无线向心力实验器 套 37 高灵敏线圈 套 38 智能力盘 套 39 匀强磁场螺线管 套 40 多向转接头 套 41 电学实验板 套 42 逻辑电路实验器 套 43 摩擦力实验器 套 44 平抛运动实验器 套 45 二维平抛运动轨道 套 46 二维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验器 套 47 二维单摆实验器 套 48 DIS超级模块 套 49 安培力实验器 套 50 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器(动生E=nBLV) 套 51 智能无线力学轨道系统 套 5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器(感生E=n△Φ/△t) 套 53 智能电源 套 54 电磁定位板 套 55 光学套件 套 56 电磁波传播实验器 套 57 交互式可编程数字化实验采集系统 台 58 扩散式空气消毒机 套 59 自动控制执行器 套 60 磁力固定座 套 61 附件 套 62 铝合金箱 套 2、学生端 1 台 2 电流传感器 个 3 电压传感器 个 4 微电流传感器 个 5 磁感应强度传感器 个 6 力传感器 个 7 分体式位移传感器 套 8 光电门传感器 个 9 温度传感器 个 10 压强传感器 个 11 声波传感器 个 12 声级传感器 个 13 相对光照度分布传感器 只 14 多用力学轨道 套 15 斜面上力的分解实验器 套 16 力的分解合成实验器 套 17 机械能守恒实验器 套 18 向心力实验器 套 19 平抛运动实验器 套 20 高灵敏线圈 套 21 匀强磁场螺线管 套 22 摩擦力实验器 套 2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器(动生E=nBLV) 套 24 电学实验板 套 25 逻辑电路实验器 套 26 多功能学生电源 套 27 光学套件 套 28 多向转接头 套 29 附件 套 30 铝合金箱 套

献花(0)
+1
(本文系智慧教育装...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