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一章检测卷
2019-10-09 | 阅:  转:  |  分享 
  
第一章检测卷

时间:45分钟满分: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历史上把如图所示的长度定为1英寸,1英寸约为

A.2.5kmB.2.5mC.2.5dmD.2.5cm

2.小明骑着自行车上学,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A.路旁的树木B.小明背着的书包

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小明身边驶过的汽车

3.发育正常的小雷身高约1.7m,为了准确测量两手伸开的臂展长度,应选用的刻度尺是

A.量程0~2m,分度值1cmB.量程0~10m,分度值1dm

C.量程0~1m,分度值1cmD.量程0~15cm,分度值1mm

4.某同学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四次,记录数据分别为2.10cm、2.13cm、2.12cm、2.15cm,则此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2.125cmB.2.13cmC.2.14cmD.2.12cm

5.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

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

C.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D.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

6.如图所示是男子100米决赛冠军冲线瞬间的照片,照片右上角显示的时间为其成绩,根据这些信息



A.可知冠军跑得最快

B.可排出各选手的最终名次

C.不能求出冠军全程的平均速度

D.可知冠军跑完全程用的时间最长

7.骑自行车的人自西向东运动,固定在路旁的摄像系统两次拍照分别如图甲、乙,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以小轿车为参照物,货车与自行车都向东运动

B.以地面为参照物,货车、小轿车、自行车均在运动

C.以人为参照物,小轿车向西的速度大于货车的速度

D.以货车为参照物,小轿车向西运动,自行车也向西运动

8.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每格为1s(转动未超过一周)。下面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下滑的小车做匀速运动

B.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是13.3cm/s

C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2cm/s

D.以金属片为参照物,下滑的小车是静止的

9.小明骑自行车去书店,开始以2m/s的速度骑行了400m,然后又以5m/s的速度骑行了500m,则他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2.5m/sB.3m/sC.3.5m/sD.7m/s

10.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



A.135m/s

B.168.75m/s

C.2.25m/s

D.2.81m/s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1.单位换算:

(1)20m/s=km/h;(2)27mm=μm;

(3)1h=s;(4)28nm=m。

12.如图所示,用两把刻度尺A、B测同一物体长度,其中B尺的分度值是,则LA=cm,LB=cm。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甲”或“乙”)。



第12题图第13

13.如图所示的六架战机以相同的速度列队飞行。此时,若以战机下面的白云为参照物,战机上的飞行员是的;若以其中任意一架战机为参照物,其他战机是的。

1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甲中相邻两位置距离相等,由照片可知,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球的速度越来越大。(均选填“甲”或“乙”)



第14题图第15题图

15.重庆高速路网全面推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行驶得到了一定遏制。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进入测速路段后,乘客发现测速提示牌往后退,他是以为参照物。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在通过9.45km的测速区间用时270s,其平均km/h。根据该路段限速100km/h的规定,该车驾驶员受到了相应处罚。

16.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为m/s,当t1=50s时,甲、乙两车相距m。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0分)

17.(6分)小丽欲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她的实验步骤如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错误的步骤是,还缺少的步骤F是。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18.(6分)有两个同学,用下面的方法来测量小钢球运动的平均速度。



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条直线上标出A、B、C三个点,拿一根分度值1mm的米尺紧靠直线,A、B、C三点在米尺上对应的读数如图所示。

当小钢球贴着米尺运动经过A、B、C三点时,两同学用手表记下了小钢球经过A、B、C三点时对应的时间,如图所示。

则小钢球在通过AB、BC、AC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分别为:vAB=m/s;vBC=m/s;vAC=m/s。

19.(8分)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均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从A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 2 3 4 5 从A点开始的路程s/cm 0 4.00 16.00 36.00 64.00 100.00 相应的平均速度v/(cm·s-1) / 4 8 12 16 20

(1)物块5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cm/s。

(2)物块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实验前,小萌对物块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可能猜想:

①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②物

③物块的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④物块的平均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并推测:物块自A点开始计时的6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cm。

四、计算题(共18分)

20.(8分)如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什么?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李家沱需要多少分钟?

















21.(10分)如下表是福州至厦门D6201次列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请根据该

(1)列车从莆田到厦门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2)列车在7:55的速度为多大?

车站 里程/km 到站、发车时刻 福州 0 7:12 莆田 105 7:54 7:56 泉州 174 8:17 8:19 厦门 276 9:02

1.D2.B3.A4.B5.A

6.A7.D8.C9.B10.C

11.722.7×10436002.8×10-8

12.1mm2.12.11甲13.运动静止

14.甲乙15.小汽车12616.30450

17.(1)A(1分)C(1分)用细铜丝绕圈的长度L2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直径(2分)

(2)DEBF(2分)

18.0.030.020.024

19.(1)20(2)变速(3)②③144

20.解:(1)标志牌上的数字“40km/h”表示的意思:行驶40km/h(2分),“李家沱12km”是指从该标志牌到李家沱还有12km(2分);

(2)∵v=st,∴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李家沱至少需要时间t=(2分)=12km÷40km/h=0.3h=18min(2分)。

21.解:(1)从表格中可知列车从莆田到厦门行驶路程s=276km-105km=171km(2分);列车从莆田到厦门行驶的时间t=1h6min=h(2分),v=(2分)=≈155.45km/h(2分);

(2)由表可知,7:55时列车处于静止状态,故速度为0m/s(2分)。































第1页共6页

























献花(0)
+1
(本文系付秋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