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双缝干涉实验与波粒二象性(稿件)
2019-10-10 | 阅:  转:  |  分享 
  
4
量子三维常数理论
假如,在电子通过双缝之前,不进行任何观测;等到电子通过了双缝之后,
再立即打开观测设备进行观测;也就是说,电子通过双缝后再进行观测。实验结
果表明,即使是电子已经通过了双缝,电子依然会根据观测者的行为,来决定自
己的状态;也就是说,有观测者时,电子体现粒子性,而没有观测者时,电子体
现波动性。
根据量子三维常数理论,第一,每个电子只可能通过一个狭缝,而不可能同时
通过两个狭缝。第二,每个电子具有三种状态,波动性,粒子性,部分波及部分
粒子性(常见状态)。第三,一个电子通过第一个狭缝,还是通过第二个狭缝,跟该电
子运动路径有关.第四,对电子进行观测,将会改变该电子的运动路径.
4准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对于一个光子(真实的基本粒子)来说,体现部分波动性及部分粒子性。假设
许多水分子构成一个准粒子(水),则该准粒子(水)也会体现部分波动性及部
分粒子性。
对这个准粒子(水)进行水波实验,通过单缝向屏幕发射水波,则在屏幕上可
得到的是密度中心向周围递减的图案。
而通过双缝向屏幕发射水波,则在屏幕上得到的是一个条纹干涉图案。这是因
为通过双缝之后的水波会互相叠加(或抵消)。可见,准粒子(水)的运动过程
也体现部分波动性及部分粒子性。
献花(0)
+1
(本文系学习学习83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