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孔子庭训
2019-10-13 | 阅:  转:  |  分享 
  
孔子庭训---说说父亲的启蒙有一天,孔子的学生陈亢问老师的儿子伯鱼:“你在令父那里学到了什么密传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啊!有一次我父
亲一个人站在堂上,我快步经过堂下的中庭。他就问:‘你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就说:‘不学诗,无以言。’我回去后便开始学诗
。又有一次他依然一个人站在那,我又快步经过堂下的中庭。他问道:‘你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就说:‘不学礼,无以立。’我回
去后便开始学礼。我私下里只听到这两番教训。”陈亢退下后高兴地说:“我问一件事却得到了三方面的收获:一是应该学诗,二是应该学礼,三是
知道君子并不偏爱自己的儿子。”陈亢从常人偏爱自己孩子的常情出发,以为孔子教育自己的儿子也可能和教育他们这些学生不同,会有所偏爱,会
有什么秘传。殊不知,孔子是一位坦荡荡的君子,他曾对他的学生说,他对他们毫无隐瞒。伯鱼的回答,正好印证了孔子的话,孔子教育学生和教育
儿子是一视同仁的。孔子之所以重视诗,是因为“不学诗,无以言”。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是《诗经》的黄经时代,形成了一个赋诗言志的社会风
尚。清人劳孝舆在《春秋诗话》中说:“从朝会聘享到事物细微,都引用《诗》来判断得失。上至公卿大夫,下至奴仆贱夫,所有的论说,都引用《
诗》来畅发自己的目的。”可见,“不学诗,无以言”并无丝毫夸张的成份。孔子之所以重礼,是因为“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如果不学礼,就
会无所措手足,不懂如何待人接物,又怎能立身处事,在社会上立足呢。孔子说为学要“博文约礼”,又说学习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都
是强调要以礼立身。春秋时代虽然是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但贤士大夫们也在寻找救世之方,他们普遍认为,只有恢复周代的礼乐制度,才能挽救当
时的社会。他们对礼看得特别重,“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
(效法之意)之”。认为礼可以经纶国家,安定社稷,序列民人,利益后嗣。由于礼有这么重要的作用,而且又是天经地义的,所以人们应该去效法
它,践行它。孔门庭训,诗礼传家。诗是用来“言”的,指向的是言语表达,即要学会说话;礼是用来“行”的,指向的是行为习惯,即要学会做人
。学会说话,学会做人,这是孔子庭训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我们做父亲该如何启蒙孩子,也可从中大受教益。
献花(0)
+1
(本文系ZBY子不语0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