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部编版九年级下期历史第2单元教案
2019-10-14 | 阅:  转:  |  分享 
  
部编版九年级下期历史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教学活动设计课题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日期月日授课教
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
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
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
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重点难点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应用难点:对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突破方法: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学生有些非常熟悉,结合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等材料
,创设历史情境,加强对本课重点的分析、归纳和概括。通过设置问题,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师补充的历史资料讨论,从面突破难点。学情分
析初三学生已具备很多历史知识,较好掌握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教学中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
阅读和理解,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依据信息得出结论。鉴于本课的内容较为抽象,所以适当地选取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并将其结合在一起,以
利于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认识和理解问题。教具和教法教具:电脑及多媒体设备、自制教学课件、有关插图教法:情景导入法、自主学习法、问题
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练习检测法、线索总结法。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一组灯火辉煌的建筑
物。师:每当夜晚降临,华灯初上,我们便能欣赏到美轮美奂的灯光夜景,令人流连忘返,那么这么美丽的景色为什么出现呢?对,因为有了电。那
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看是电是如何应用的。生:学生认真听讲。…利用滚动播放图片的方式,能调动学生情绪,
渲染气氛,自然奖学生带入课堂。【讲授新课】电的应用师讲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时间、特点。多媒体展示“法拉第和他的电磁感应”图片
和材料:法拉第出生于英国新英格兰,他出身贫寒,主要靠自学成才。14岁时他跟一位装书兼卖书师傅当学徒,利用此机会博览群书。1831年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电磁感应定律是他的一生最伟大的发明。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为利用电提供了理论基础。问题:电是如何发明的?又是怎么进
入生产领域的?师讲述发现过程。多媒体展示“早期的发电机和电动机”图片。师讲述电力的应用过程。多媒体出示爱迪生的图片和资料:为了找到
合适的灯丝材料,爱迪生和助手对一千六百多种耐热材料分门别类地进行了几千次试验。1879年10月,他用一根经过碳化处理的棉线作灯丝,
研制成功了经久耐用的电灯泡。师讲述发明灯泡过程。多媒体出示图片和材料:“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爱迪生问题:图片中
的人物是谁?他有何美称?他为什么有这样的荣誉?你知道哪些有关他的事迹?他的话对你有何启示?过渡:电力的广泛应用同时也引起了交通工具
的巨大变化。师讲述有关电力交通工具的出现。多媒体展示电气工厂图片。师总结电力应用的影响。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师讲述内燃机发明的
地位和过程。多媒体展示卡尔本茨图片和资料。1885年,本茨制成用内燃机驱动的三轮汽车。尾部有一台单缸四冲程发动机,以汽油为燃料,时
速13千米/小时,是第一辆投入实际使用的汽车,卡尔·本茨因此被称为“汽车之父”。后来中国人根据本茨姓氏的译音,译为“奔驰”,巧妙而
恰当地表现出汽车的特征。师讲述第一台汽车发明过程。多媒体展示“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流水线、齐柏林飞艇和莱特兄弟的飞机”图片。师讲述汽
车制造业的革命、飞艇、飞机的发明过程,以及内燃机发明的影响。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师讲述化学工业的发展及新材料的出现过程。师讲述第二
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学生阅读材料和材料,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自主学习回答问题。学生自已写出答案,组内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其
他小组补充回答。通过对教材和材料的解读,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从现在做起,发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步步深入,引
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对比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练习测检】一、选择题1、“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出现这种生活场
景最早只可能在()A.文艺复兴时期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2、下列人物,被誉为“给
世界带来光明的科学家”的是()A.爱迪生B.贝多芬C.卡乐.本茨D.莱特兄弟3、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变
化。下列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B、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在马路上行驶C、人们外出旅游可以乘坐飞机D、人们可以上
网聊天4.下列哪项成就对汽车、飞机的发明产生了巨大作用A.发电机的出现B.内燃机的问世C.电灯的发明D.蒸汽机的改进
5.1931年,当“发明大王”逝世时,美国全国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位发明家是()A.瓦特B.爱迪生C.富尔敦
D.福特6.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新技术发明和应用方面走在其它国家前面的是()A.英国和法国B.德国和美国C.俄国和
日本D.英国和德国7.人类进人“电气时代”时,出现的交通工具是()A.汽船、火车B.汽船、汽车C.汽车、飞机D
.火车、飞机8.有些学者主张从能源角度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推进到“电气时代”的原因。他们关注的主要能源应是()A.风力
B.煤炭C.电力D.核能学生生自主完成回答。学生生自主完成回答。检测当堂掌握情况。检测当堂掌握情况。【课堂总结】学习总
结:(记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学到的方法和有疑惑的问题,也包括走过的弯路的反思!)作业设计1、主体作业:课后书面作业:相应习题。2、
分层作业:板书设计一、电的应用1、第二次工业革命(1)背景(2)时间(3)特点2、电的应用(1)标志(2)过程二、内燃机的新
的交通工具1、成就2、过程3、意义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1、过程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教学反思课题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
化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日期月日授课教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劳
动力结构变化、推行大众教育、城市化及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的基本史实。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培养学生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
神。同时也要谁认识事物的发展具有两面性这一辩证性特点。重点难点重点:推广大众教育、城市化难点:对科技推动社会进步也带来负责影响的理
解突破方法:因学生对本课内容比较熟悉,结合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等材料,创设历史情境,加强对本课重点的分析、归纳和
概括。通过设置问题,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师补充的历史资料,从面突破难点。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具备很多历史知识,较好掌握了分析问题
的能力。因而,在教学中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依据信息得出
结论。鉴于本课的内容较为抽象,所以适当地选取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并将其结合在一起,以利于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认识和理解问题。教具和教
法教具:电脑及多媒体设备、自制教学课件、有关插图教法:情景导入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练习检测法、线索总结法。教学
过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师: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
验到很多新的痛苦。这些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类是益呢?还是有害呢?让我们共同学习第6课——工业国家的社会变化。
生:学生认真听讲。…利用问题能调动学生情绪,渲染气氛,自然奖学生带入课堂。【讲授新课】多媒体展示材料:工业革命使有限的土地面积能够
供养更多的人口,刺激了欧洲人口在19世纪约为人增长。从1800-1914年,欧洲人口由1.9亿发展到4.6亿;同期美国人口从500
万增加到约1亿人。与人口成长紧密相连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西方社会不断城市化。在德国,1840年人口有10万左右的城市只有两
个,到1910年则达48个。英国1901年的人口统计表明,从事农业的人口只占工业企业雇佣的人口的20%左右。美国在1915年有40
%左右的人居住在工业地区。问题:从材料中能找到哪些工业革命后的变化?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多媒体展示马尔萨斯图片师讲述人口增长的原因和
代表国家。多媒体展示“英国女工”图片。师讲述劳动力结构变化的原因和代表国家。过渡: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推
行大众教育。师讲述大众教育出现时间、原因、代表国家、产生过程和意义。城市化多媒体出示19世纪英国城市图片师讲述城市化出现的时间、原
因和代表国家。多媒体出示图片,展示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的街道狭窄而拥挤,卫生条件极差,孩子们在垃圾堆上玩耍。师讲述城市化发展的进
程。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师讲述工业革命后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的情况。多媒体出示材料: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
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着纯金。在这里,人类的发
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美】阿萨勃里格《英国社会史》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认为“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
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学生阅读材料和材料,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自主学习回答学生自已写出答案,组内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其
他小组补充回答。通过对教材和材料的解读,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类比讲述,使学生明白教育对于科技发展和经济进步的重要
性。步步深入,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对比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练习测检】一、选择题1、右图反映的情景主要表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A.提高了生产效率B.拉大了贫富差距C.改变了生活方式D.加速了战争爆发2、19世纪中期,诗人查尔斯·波德
莱尔和沃尔特·惠特曼为各自的城市发出了吟唱:巴黎景象,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刺穿了清晨的烟霾,高楼沐浴在雾海,人们在工作间里妨受着痛
苦,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曼纳哈塔(即曼哈顿),人行道上挤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一百万人口,自
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音,热情好客,最勤劳和友好的年轻人,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两段诗歌表明()A.工业化给城市
带来的只有痛苦B.工业化污染城市环境成共识C.诗人们对城市工业化的看法不同D.工业化城市受到普遍欢迎学生生自主完成回答。检测当
堂掌握情况。【课堂总结】学习总结:(记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学到的方法和有疑惑的问题,也包括走过的弯路的反思!)作业设计1、主体作业
:课后书面作业:相应习题。2、分层作业:板书设计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1、人口增长(1)原因:(2)代表:2、劳动力结构变化
(1)原因(2)代表:3、大众教育:(1)时间:(2)原因:(3)代表:(4)过程:(5)意义:二、城市化1、时间:2、原因:3、
代表: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的加剧1、环境污染2、贫富分化的加剧教学反思课题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日期10
月15日授课教师李海龙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需要学生了解英国科学家牛顿和达尔文取得的贡献,掌握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
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2、过程与方法:认识到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
;通过对三个著名代表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
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这些著名代表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
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从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重点难点重点:科学的革命。列夫
·高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梵高和《向日葵》;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难点: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应突破方法:通过
多媒体辅以文字、图片资料。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分析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教学中应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从中获取有
价值的信息,并依据信息得出结论。可在教学中适当地选取文字资料、图片和影音资料并将其结合在一起,以利于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认识和理解问
题。教具和教法教具:电脑及多媒体设备、自制教学课件、有关插图教法:情景导入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练习检测法、线
索总结法。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演示视频贝多芬的艺术成就简介问题:你能说出贝多芬的哪些作品呢?材
料: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们们屈服。问题:当时贝多芬遇到了怎样的厄运?他是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播放《英雄交响曲》问题:哪一
首乐曲标志着贝多芬在艺术上和思想上的成熟?为什么?生:学生认真听讲。通过设置疑问,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
、自主学习,填表类别代表人物国别主要成就二、科学家师讲解牛顿的事迹、牛顿的三大成就。讲解达尔文的事迹及主要贡献。三、文学巨匠师讲解
巴尔扎克事迹和主要成就。设问:为什么说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教师讲解列夫.托尔斯泰的人生经历,渗透情感教育。师分析其历史
价值和地位。四、音乐美术大师多媒体出示贝多芬事迹材料。师讲解贝多芬的事迹,及艺术成就。渗透贝多芬的顽强精神,耳聋之后坚持音乐创作。
请学生欣赏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体会它的艺术魅力和价值。多媒体出示梵高的事迹材料。师讲解梵高的事迹和主要作品及其艺术价值。学生阅
读教材和材料,自主学习回答问题。学生阅读表格和材料,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步步深入,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
生自主学习,通过展示材料,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练习测检】一、选择题1.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作家是
()A.果戈里B.普希金C.屠格涅夫D.列夫?托尔斯泰2.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因为它的作
品()A.揭露了俄国农奴制社会的丑恶现象B.渗透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C.反映了19世纪后期俄国的主要社会现象D.吹响了俄国革
命的号角3.下列作品属列夫?托尔斯泰的是①《战争与和平》②《巴黎圣母院》③《安娜?卡列尼娜》④《复活》A.①②B.②③④C.
①②③④D.①③④4.世界名画《向日葵》的作者是()A.米勒B.列宾C.梵高D.莫奈5.“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
使我完全屈服。”这是谁的名言?()A.梵高B.贝多芬C.托尔斯泰D.施特劳斯6.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
作品是()A.《英雄交响曲》B.《命运交响曲》C.《月光曲》D.《合唱交响曲》7.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A.贝多芬—
—德国B.列夫?托尔斯泰——英国C.梵高——荷兰D.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8.下列作品不属于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是()
A.《战争与和平》B.《巴黎圣母院》C.《安娜?卡列尼娜》D.《复活》二、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
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贝多芬请回答:(1)贝多芬是哪里人?他有哪些著名的音乐作品?(2)他作品的特点是什么?学生生自主完成回答
。学生生自主完成回答。检测当堂掌握情况。检测当堂掌握情况。【课堂总结】学习总结:(记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学到的方法和有疑惑的问题,也
包括走过的弯路的反思!)作业设计1、主体作业:课后书面作业:相应习题。2、分层作业:板书设计类别代表人物国别主要成就教学
反思课题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教学目标1.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及影响2.掌握工业国家的社会变化情
况3.掌握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过程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爱迪生:①耐用的白
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放映机等②在纽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机和输电网时代:“电气时代”内燃机:①1876年,德国
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②1883年,德国戴姆勒研制成汽油内燃机③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汽车:①19世纪89年代,
德国人本茨制造出汽油发动机的汽车②1913年,美国人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汽车制造业革命化学:①19世纪60—80年代,人
们使用新方法生产产品,成本低,性能好②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③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
塑料工业诞生④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影响: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②使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③出现了垄断组织,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度④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
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知识拓展]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①同时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②科学和技术真正紧密结合③
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真题回眸]1.[2017·山东青岛]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给人间带来了火种,近代也有一位真实的“普
罗米修斯”,发明耐用碳丝灯泡,给人类带来便捷的“火种”,让人们告别了蜡烛和油灯。这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是(B)A.英国人
B.美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2.[2016·湖南邵阳]英军第一次使用了坦克……陆地的远程大炮、空中的飞
机、海上的战舰展开了全面和立体的厮杀。这种场景最先发生在(B)A.拿破仑对外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C.第二次世界大
战D.科索沃战争3.[2016·黑龙江大庆]19世纪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电
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能源进人人类的生活。电的发明(C)A.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B.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C.推动
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D.促进火车的发明4.[2016·湖北天门]1912年4月14日23点40分,泰坦尼克号豪华巨轮在北大
西洋撞上冰山,次日凌晨2点20分沉没。下列对于当时情况的场景设置中,符合史实的是(B)A.船上装有以核能为动力的发动机B.
嘹望员抓起话筒高喊“正前方有冰山”C.船长拿起手机拨打报警电话求救D.游客纷纷通过互联网向家人发送电子邮件5.[2016·湖南
永州]拜伦(1788年—1824年)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生活的时代,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B)A.他在报
纸上看到有关黑人奴隶买卖的广告B.他与欧洲大陆的朋友用电话交流写作心情C.他听说拿破仑当上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D.他乘坐轮
船到欧洲大陆各国旅游了解国情1.英国学者安德鲁·波特说:“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
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引起“又一次兴衰消长”的主要原因是(D)A.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
为世界工厂B.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市场的争夺C.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D.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
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文中“另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应指(C)A.珍妮机的发明B.火车机车的发
明C.电力的广泛应用D.飞机的发明3.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前两次科技革命中,美国人的发明是
(A)①汽船②碳丝灯泡③内燃机④计算机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4.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集中表现在(D)①新能源的发现和利用
②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③新通讯手段的发明④蒸汽机和新交通工具的改良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④
D.①②③5.下列一段与世博会相关的资料中,划线部分共有几处错误?(B)1851年,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
纺织机械、蒸汽机、汽车等各种工业技术成果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会上展出了
莱特兄弟的飞机。A.一处B.两处C.三处D.四处6.世界石油产量在1870年为八十万吨,到1900年达到二
千万吨,导致这一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B.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C.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D.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7.有些学者主张从能源角度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推进到“电气时代”的原因。他们关注的主要能源应是(C)
A.风力B.煤炭C.电力D.核能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70—1861年英国煤产量变化
1870—l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材料二在一个国家的内地交通方面,人们从未见过任何革命能够比得上英国在几年时间内所实现的
那种革命。谷物、煤炭、各种贷物的运输,几乎只需要以前所用的马匹的半数。商业旅行快了一倍以上。农业进步与商业进步并肩前进。一切都呈现
繁荣的样子。——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材料三英国艺术家约瑟夫·特纳画出了汽车的速度,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
船的噪音变成了音乐……当那个时代最有发明才能的机械师布鲁内尔出现在他设计的英国桥粱的开幕式时,乐队演奏:“好啊!英雄来了!。”——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材料四l931年,爱迪生逝世,全美各地同时熄灯1分钟以示哀悼;1999年l2月26日,爱
因新坦被20世纪的最后一期《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请回答:(1)材料一中,不同时期的煤炭、石油产量呈现怎样相同的变化?分别
简析带来这种变化的原因。上升幅度大煤炭用量的上升,主要是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石油产量的上升,主要是因为内燃机
的发明和大量使用。(2)根据材料二,列举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具体影响。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
动范围,加强了人于人之间的交流。(3)材料三、四表达了人们对科学和科学家怎样的思想情感?热爱、崇敬等感情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
会变化人口增长:①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900万增加到1800万②美国19世纪20年代人口约为1000万,1914年人口超
过1亿劳动力结构:①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②越来越多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③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为社会地位
提高创造条件大众教育时间:19世纪中期以后目的:为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最早:法国和德国发展:①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
资助的中等学校②1870年开始,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③1910年,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初等、中等、大学教育体
系作用: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城市化背景: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发展
:①开始,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规划,卫生、居住等状况很差②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卫生条件开始得到改善影响: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
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变化社会问题:①社会矛盾计划②环境污染1.19世纪后期,因果的有钱人以乘坐汽船游览泰晤士河为时尚。但这些巨大
的蒸汽轮船,在河中冒着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也使河水变得污浊不堪。这主要揭示了工业化带来(D)A.交通拥挤B
.住房紧张C.供水困难D.环境污染2.19世纪初,为英国农业劳动力人数仍多于工业劳动力人数,但到20世纪初,农业劳动力
人数已经不足工业劳动力人数的1/5。英国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C)A.劳动力素质提高B.劳动力不足C.劳动力结构
的变化D.农业发展落后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牛顿国籍:英国地位: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成就: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
析和微积分学著作: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作用: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达
尔文国籍:英国著作:1859年,《物种起源》观点:“进化论”作用:打破了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巴尔扎克国籍:法
国地位: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著作:《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作用:①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
会景象②给后人留下了伊布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列夫·托尔斯泰国籍:俄国著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
活》特点:①深刻揭露了俄国专制主义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榨②否定暴力革命,宣扬道德上的博爱地位:“俄国革命的镜子”贝多芬国籍
:德国作品:《英雄交响曲》,1804年,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熟特点: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表达出作者对自由、平等和博爱
的渴望梵高国籍:荷兰作品:《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特点:《向日葵》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2016·
江苏苏州]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的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谬论,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
。该理论是(C)A.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2
.[2016·江苏盐城]《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价19世纪某一事件时说:“它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同时又对生存
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这指的是(D)A.但丁及《神曲》B.马克思及《共产党宣言》C.牛顿及万有引力定律
D.达尔文及《物种起源》3.[2016·湖南株洲]音乐史上不朽之作《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最喜欢的交响乐。此曲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
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这里的“英雄”指的是(D)A.伏尔泰B.华盛顿C.达拉第D.拿破仑4.一部纪录片中这样评述:
“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上述两人的主要贡献分别是(B)A.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创制内
燃机B.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研制改良蒸汽机C.发明电灯、制造汽车D.提出相对论创造了火车机车5.他的“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
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权说。支持他的人称他为生物学上的牛顿”。这位科学家是(C)
A.法拉第B.爱迪生C.达尔文D.爱因斯坦6.有人说:上帝有三个苹果,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
被苹果“砸醒”后,牛顿发现了(B)A.地圆说B.万有引力定律C.相对论D.生物进化论7.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
提出,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是因为这一理论(A)A.摧毁了神创论B.引发了启蒙运动C.得到了马克思的
肯定D.富有创新性1.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化教育。其中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的国家
是(D)A.英国和美国B.英国和法国C.德国和荷兰D.法国和德国2.一位学者在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写道
:“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
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恩惠”是(C)A.汽船?火车B.电脑?手机C.汽车?飞机D.蒸汽机?内
燃机3.“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说
明牛顿的发现(D)?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C.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D.使人类开
始关注现实世界4.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表2反映了英、法、德、美四国实力的对比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表21860—1910年英、法、德、美实力变化表英法德美1870年工业产量位次12341913年工业产量位次342
1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殖民扩张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三次科技革命5.近现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质
量和生活方式。以下科技成果中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是(B)①汽船②摄影机③汽车④飞机⑤计算机⑥核电站A.①②
③B.②③④C.②⑤⑥D.③④⑥6.从1880年到1914年,西欧城市人口的比例几乎上升了40%。美
国纽约和费城在1820年各有居民10万人,到1870年,分别达到94万人和67万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B)A.新航路的
开辟B.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C.人口自然增长D.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7.小强同学将18世纪中期和19世纪70年代两次工
业革命进行比较,得出如下相同点,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A.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两次工业革命,人类历史进
入了“蒸汽时代”C.两次工业革命,英国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D.两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新交通工具是汽车、飞机8.美国作家哈特在其所著《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按对人类历史和人们日常生活影响的大小排序,牛顿位列第二。你认为作者这样排列的主要原因是(B)
A.他发现了浮力定律B.他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C.他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D.他创立了相
对论9.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牛顿和瓦特的贡献分别是(C)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创制
内燃机B.发明蒸汽机和提出进化论C.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改良蒸汽机D.提出进化论、提出相对论10.牛顿和达尔文在科学
上获得巨大成就的相同原因是(A)①都经过长期思考、勤奋得来②都有政府的大力资助③都吸收前人研究的成果A.①③B.
②③C.①②D.①②③11.如果你想了解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俄国社会的情况,可以阅读下列哪些文学作品(A
)①《战争与和平》②《安娜·卡列尼娜》③《复活》④《荷马史诗》?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12.以下是某同学在学完本单元后,写的一首赞美诗:“为了心中的艺术,您一生执着的无怨无悔,最恨的是耳聋
。音乐中您如在旷野里奔跑,忘记所有的苦难。痛苦便是您欢乐之源,艺术则是您战胜苦难的武器。”这位同学赞颂的人物是(B)A.牛顿
B.贝多芬C.爱因斯坦D.达尔文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图二
图三材料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比重(%)材料三(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
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
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四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
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
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世界通史》(1)根据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写出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
成果的名称。(3分)蒸汽机、火车机车(旅行者号机车)、飞机。(2)根据材料二,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变化: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重视并采用最新的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②美国内战废除了奴隶制度,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3)根据材料四,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1分)英国满足现状,坐享其成,不重视技术创新和应用,科技投入少等。(4)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获得什么认识?(1分)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进步、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崛起并永葆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和不竭之源;要与时俱进,激励、保护发明创造;重视人才,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苹果为什么竖直落地?为什么不向旁边,不向上面总是向着地面落呢?我想这一定是地球吸引它的缘故。苹果、月亮不都是一样吗?月球围绕地球转,无疑是地球的吸引力像一条看不见的绳索,在拉着月球。如果真如此,地球以及其他一切行星也肯定都被吸引着。那么,能否认为这种引力是作用于任何两个物体的物质的普遍性呢?———牛顿的主治医生斯库利的日记材料二我好像是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者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牛顿临终遗言材料三生物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为攫取生活的必需条件而斗争,而众多的后代不会绝对相同,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活竞争中取胜了,其他被淘汰了,这就是优胜劣汰。———《物种起源》序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牛顿已经发现了什么?牛顿已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2)从材料二我们可以看出牛顿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请列举三点。谦逊的精神,刻苦钻研的精神,热爱科学的精神等。(3)材料三是达尔文的什么学说?其核心内容是什么?生物进化学说。核心内容是自然界中存在着“物竞天者,适者生存”的客观规律。(4)人类社会是在竞争发展,谈谈你对当今社会的认识。人类社会也充满了激烈的竞争,我们必须学会生存,学会竞争,正确认识和对待公平竞争。因此为了参加竞争,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
献花(0)
+1
(本文系sunhuajin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