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刘向军:不畏迷雾遮望眼,狠斗粗心一闪念
2019-10-17 | 阅:  转:  |  分享 
  
不畏迷雾遮望眼,狠斗粗心一闪念——谈科技文阅读题的解答河南宏力学校刘向军2012·1·3语文高考科技文阅读题由两类文章组成:
一类是自然科技文,一类是社会科技文。多年来,在全国一卷中,科技文的题型都由单项选择题组成。无论是平时的高考摸拟训练还是高考场上的实
战都表明,学生在解答科技文阅读题时普遍容易出错,普遍有一些惧怕心理。科技文阅读题为什么这么难做?科技文阅读题之所以这么难做,关
键在于它把平时我们习惯的以粗读为主的阅读方式通过单选题型变成了像数学一样讲求高度精确的精读模式了。这种精细、精确、精致的考察方式很
容易使得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努力在面对一个个选择题时付诸东流。如果说学生在解答散文主观阅读题时,可以也必然地存在着某些模糊性、笼统性、
游移性的话,这在应对单选题型的科技文时,则必然会给考生带来致命的灾难。科技文阅读题到底难在哪里?如前所述不难看出,科技文阅读题
的命题者和答题者真正是“斗心眼”、“斗机智”、“斗敏锐”的双方。从根本上说,社科文的做题原则就两个字:对照!严格审视选项的词语
、句子、句间关系,和题干做对照,和文本定向区域作对照!一般地,我们对于科技文阅读题中的命题技巧有如下重要共识:1.对照·范围错
位即以偏概全,或以全统偏,表现为或整体与部分错位,或局部与全局错位,或个别与一般错位,或选择与兼备错位。命题者把文本中某些重要词
语前后的修饰、限制或补充词语作了偷换。此类常见的词语有:“一些”“某些”“几乎”“全都”“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
之一”“有时”“或者”等。由于我们一般在阅读过程中习惯于关注核心语而易于忽略其修饰语、限制语或补充语,这就很容易使得我们掉进命题者
似乎漫不经心设下的陷阱。2.对照·无中生有这种陷阱是指命题者在选项中所编制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根本就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
。按道理说,这类设陷阱的方法是很低级的,可为什么我们还容易掉进这类陷阱中呢?一个原因在于多年的阅读习惯使得善良真诚的我们在无意识中
习惯于相信写在纸上的都是真实的,而一时间忘了命题者为了选拔淘汰的需要,会玩弄一些“残酷”“狡诈”的手法。还有一个原因是,命题者在选
项中“诱惑”了考生的联想生发能力,而考生眼前选项中所含有的以及由此生发的内容,却是试题文本中所没有的。这是命题者“最损”“最狠毒”
的命题招数。3.对照·张冠李戴这是指命题者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张冠”只能戴在“张头”上,戴在“
李头”上绝不可以。在科技文阅读中不讲什么温良恭俭让。如果考生心存善念,觉得似乎大概或许也可以的话,那就栽了。4.对照·因果混乱
此类命题技巧一般有两种表现情形:一是因果颠倒,或一本正经地把“因”说成“果”,或温情脉脉地把“果”说成“因”;二是强加因果,就是
把文本中原本没有因果关系的不动声色地表述成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普遍存在于客观事理和文本语句中的逻辑关系,但由于我们一般习惯于关注单
个的语句,而容易忽略语句之间语意流的细微变化,所以这类陷阱坑人不少。5.对照·主次颠倒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有一个谁主谁次的问
题,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这些情形同样给命题者迷惑考生提
供了良机。我们在阅读中一般习惯于笼统地谈“矛盾”,谈“原因”,谈“表现”,觉得只要与事物发展相关就都是有道理的,但在单选题中,必须
严格地区分出一二三来。6.对照·时态混乱这种命题技巧主要是命题者在选项中把“未然”(事物即将出现或可能出现的情况)表述或推断成
“已然”(事物已经产生的情况),或是把文本中事物发展的前后顺序在命题表述时做了某种颠倒。考生要对科技文中“目前”、“将会”、“已经
”、“大概”、“也许”、“可能”等命题者十分青睐的词语有足够的警觉。7.对照·推断无度这是指命题者所编制的选项虽与文本有关,但
还不足以做出选项所表述的某种推断。这种错误推断的主要成因,一是文本中用以支撑选项推断的条件原本就不充分,而命题者暗中把它当作充分的
条件在选项中作推断表述;二是文本中的必要条件被命题者当作必要且充分条件在选项作推断表述。推断无度,推断失控,推断远离文本,甚至推断
无据,是这一类命题技巧下经常呈现出来的逻辑问题。上述七个方面,是命题者最常玩弄的七大“伎俩”,了解它们对于解题者而言是十分有益的
。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此之谓也。如果说上面七种关乎解题者与命题者的攻防技巧过于繁琐的话,我们可以更简洁地概括其在对照时的共性
:有没有?是不是?所谓“有没有”,即考生要冷静地质疑选项:选项所言在眼前的这一个文本中到底有没有相应的依据?所谓“是不是”,即
考生要毫不含糊地质疑选项:选项所言与眼前的这一个文本中的相关表述本质上到底是不是一回事?这其中有两个方面:一是选项中某个有所修饰的
、限制的、补充的概念和文本中的相关概念到底还相同吗?二是选项中各个短语或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文本中相关的逻辑关系到底还相同吗?在
比较选项和文本的过程中,考生必须要有一个“侦破高手”的心理状态,不放过选项中的任何一个蛛丝马迹,敏锐地揭穿命题者设下的圈套;考生必
须要有一个“冷面杀手”的心理素质,冷静冷漠冷酷地逼视命题者对文本的种种温柔的扭曲,不为迷惑所动,果断理智地出击。几句口诀:切分
判断点,逐点做对照。词句与关系,半点不马虎。如果我们反思一下平时在解答科技文阅读题中种种出错的情形时就会发现,每次犯错最主要的
原因几乎无一例外地与考生自己的粗心大意、心浮气躁有关,与自己在考场上答题时那一瞬间飘忽的思绪、侥幸的心理有关。因此,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科技文阅读题训练的精髓的话,那就是:不畏迷雾遮望眼,狠斗粗心一闪念。
献花(0)
+1
(本文系三驾马车19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