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可吸收支架打破药物洗脱支架不败金身生物可吸收支架(BioresorbableScaffold,BRS)被认为是冠心病介入领域的第四次 革命,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其功能初期起到支撑作用,然后在体内逐步全部吸收,恢复血管自身舒缩功能。自1977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开始,再狭窄和血栓问题就一直是临床医生和科学家着力解决的难题。金属支架解决了血管的弹性回缩,但存在永久存留所带来的支架血栓、再狭窄 和新生斑块等一系列问题,生物可吸收支架(BioresorbableScaffold,BRS)实现了由“血管再通”到“血管再造”的 革命性变化。2019年10月17日,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成功为一患者实施了“经皮冠状动脉内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介入治疗,填补 了我院技术的空白,标志着我院心内科冠脉介入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患者,男,60岁,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冠脉造影示前降支中段9 0%狭窄,给予植入生物可吸收3.5×24㎜支架1枚,术后心绞痛缓解,患者非常满意。生物可吸收支架(BioresorbableSca ffold,BRS)其优势:1.可以完全恢复血管自身弹性、应变力、生理剪切力及传导功能;2.BRS除了可预防血管的即刻弹性回 缩外,携带的抗增殖药物可解决收缩性重塑和内皮增殖;3.BRS优势显现于完全吸收后,理想状态表现为恢复血管生理弹性功能;4.晚期的管 腔面积增加,减少了晚期贴壁不良;5.恢复血管的内皮功能;6.可克服因金属支架内皮化不全所致的晚期和极晚期血栓(stentthrom bosis,ST)发生,对再次血运重建(介入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策略选择更为优越。生物可吸收支架无可比拟的优势,引领PCI进 入“可降解时代”,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在不远的将来,人类心血管介入治疗将有可能全部进入可降解时代,全部实现狭窄血管的完全再造,给 广大患者重筑生理化的心脏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