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发展心理学复习知识结构覃瑞
2019-10-27 | 阅:  转:  |  分享 
  
发展心理学复习知识结构覃瑞

(QQ2407890597)

个性社会性发展

婴儿期 幼儿期 童年期 青少年期 老年期 个性的发展 自我 1-3岁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是以儿童可以用代词“我”来标示自己为重要特点的。 幼儿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正处在所谓的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这一阶段个体显著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是学习角色的最重要的时期。角色意识的建立,标志着儿童的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高中阶段自我意识获得了高度发展。

自我同一性的建立 成年初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成年初期关心内部世界,对外界的看法更加深刻而广泛,这种对外界的关心是建立在以探讨自我为核心的基础上的,成年初期自我意识的发展,在质与量上都与以前有显著差异。自我意识的发展促进了成年初期自我的形成。自我的形成是以自我同一性确立而获得安定的心理状态为标志的。

成年中期的自我意识:

荣格认为成年中期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日益关注。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即知情意三种形式。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自我意识的形成往往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





气质的发展:

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布雷泽尔顿气质三类型说:活泼型、安静型、一般型

巴斯的活动特性说:活动性婴儿、情绪性婴儿、社交性婴儿和冲动性婴儿。

卡根的抑制-非抑制说:抑制型和非抑制型 自我认识:

自我概念:幼儿对自己的描述仅限于身体特征、年龄性别,喜爱的活动,还不会描述内部心理特征。小学儿童自我描述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向比较抽象的心理术语的描述发展。

自我评价:由顺从到独立、由笼统到细致、从关注外部行为到关注内心品质、评价稳定性逐渐增加 自我概念:高中生的自我概念已趋于稳定。

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能力在高中阶段才开始成熟。但相对而言高中生易出现自我评价偏高的倾向,导致自负,随着年龄增长,自我评价与实际表现会趋于一致。 自我体验:由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体验(愉快、愤怒)向社会性情感体验(委屈、自尊、羞愧感)不断深化、发展,同时又表现出易受暗示性

3岁儿童还不明显,转折年龄在4岁,5-6岁大多数已具备。

3岁左右产生自尊感的萌芽 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评价的发展有很高的一致性,随着儿童的理性认识的增加和提高,他们的情绪体验也逐步深刻 有较强的自尊心。 青少年自我意识的一般特点:

①从关注外部世界到内部世界;

②自我的分化:分化出客体我与主体我,理想我和现实我,个体我和社会我

③自我的矛盾性:理想我与现实我不一致,理性我高于现实我;个体我与社会我之间的矛盾;在不同关系背景中青少年会把自己分化为多重角色,当整合这些多重角色时可能会导致矛盾。

总之,高中生在自我意识的诸成分上都获得了高度发展,并趋于成熟。 自我控制:3、4岁还不明显,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到有自我控制能力的转折年龄在4-5岁。5-6岁儿童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总的来说,幼儿的自控能力还是较弱的。 一般个性特点 口唇期(0-1) 肛门期(1-3) 前生殖器期(3-6岁) 潜伏期(6-11) 青春期(11或13开始) 婴儿期(0-2) 儿童早期(2-4) 学前期或游戏期(4-7) 学龄期(7-12) 青年期(12-18) 成年早期 成年中期 成年晚期 气质类型 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2-4岁出现第一个反抗期,主要指向身体方面的,即反对父母对他们身体活动的约束。 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个性和社会性有了新的发展。 初中生个性特点有二:不平衡性;极端性或偏执性。

第二个反抗期针对某些心理内容,初中

高中生:价值观的确立、自治需求。 成年初期:心理的两极性。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稳固;

成年中期的人格发展;

成年晚期:个性有所变化、个性持续稳定多于变化。 性别角色认同和性别化 性别认同:

2岁能分辨照片上人的性别,不能确定自己的性别。

2.5-3岁知道自己的性别,不能理解性别的坚定性。

3-5岁儿童还不能理解性别的坚定性。

5-7岁儿童理解性别的坚定性 青年期 成年期 备注:

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包括正确使用性别标签;理解性别的稳定性(长大后不变);理解性别的坚定性(不因发型服装改变);理解性别的发生学基础,知道男女间生理上的差别。

性别角色标准:社会成员公认的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等,反映了文化或亚文化对不同性别成员行为适当性的期望。

性别角色认同:性别角色认同是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知觉和信念

性别角色偏爱:指对与性别角色相联系的活动和态度的个人偏爱。 性别角色标准:

2.5岁都有一些关于性别角色标准的知识,3.5岁更多。

6岁之前大多数儿童性别角色标准的观念是刻板的、严厉的。 对于性别角色心理维度标准的认识要到学龄期以后才能获得,且比幼儿性别角色标准要灵活的多。 性别化行为的发展:

性别偏爱最早表现在对玩具的选择上。14-22个月就出现。 进入幼儿园后,儿童一般都喜欢从事与性别相符合的活动或中性活动,他们经常分为男女不同的游戏小组。 社会性的发展 情绪 1个月左右出现社会性微笑;3-4个月出现愤怒、悲伤;6-8个月出现依恋,并随之产生对陌生人的焦虑及分离焦虑;1.5岁左右伴随自我意识和交往、认知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惭愧、自豪、骄傲、内疚、同情等。

依恋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鲍尔比和艾斯沃斯划分了三个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3岁) 与自我意识相关的情绪 初中生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性特点。

①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

②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

③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初中生的消极心境:烦恼突然增多;孤独;压抑 成年中期:更年期情绪变化

成年晚期情绪、情感特点:

①比较容易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冷落感、孤独感、疑虑感、忧郁感、容易产生不满情绪、老朽感。

②情感体验深刻而持久

③各种“丧失”是情绪体验的最重要的激发事件。 同伴交往 一般特点:

婴儿从出生后的后半年起即开始出现真正的同伴社交行为。

阶段:

以客体为中心阶段、

简单交往时期、

互补性交往阶段。 一般特点:

幼儿开始主动寻求同伴,喜欢和同伴共同参与一些活动,与同伴的交往比以前密切、频繁和持久。儿童从事社会性程度较高的合作性游戏大大增多了。 一般特点:

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儿童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儿童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儿童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一般特点:(初中)

与同伴的关系(1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2朋友关系日益重要3选择朋友的标准时共同的志趣、追求、苦闷、烦劳、性格相近,总之能互相理解3与异性的关系,彼此对对方逐渐发生了兴趣)



友谊:

儿童早期的友谊一般是脆弱、易变的,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有共同的兴趣和喜爱的活动以及拥有有趣玩具的基础上。 塞尔曼友谊发展的五阶段:

第一阶段(3-7):游戏同伴关系没有友谊概念

第二阶段(4-9):单向帮助阶段

第三阶段(6-12):双向帮助阶段

第四阶段(9-15):亲密的共享阶段

第五阶段(12-):友谊发展最高阶段 异性交往:3岁起偏爱同性同伴。 儿童更多的与同性别伙伴玩耍的趋势随年龄增加而加强。 对异性发生兴趣,最初以相反的方式表达,到初中阶段后期男女生开始融洽相处,产生好感 对异性的态度日趋成熟,恋爱,结婚 其他 儿童对教师的态度,对自己喜欢的教师报以积极反应,极为重视教师的评价;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予以消极反应,对其评价作出相反的反应

亲子关系是依恋安全和信赖降低1相处的时间减少2处理的日常问题类型变化3父母与儿童开始具有解决冲突的选择性模式4纪律约束和控制力增强5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6岁前由父母控制,6-12岁共同控制,12岁儿童自己作出重要决定 与成人的关系(1感情上的脱离,依恋2行为上的脱离,独立3观点上的脱离,自己分析和判断4父母的榜样作用消弱,开始评价权威) 道德发展 皮亚杰 前道徳阶段(2-4) 道德实在论(5-7) 道德相对论(8-11) 青少年时期 对偶故事法、临床法 科尔伯格(两难故事) 前习俗水平(他律道德阶段、工具性目的和交换阶段,服从于惩罚定向) 习俗水平(人际遵从阶段;维护法律和秩序阶段) 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普遍的伦理,以自觉的方式) 幼儿道德认知发展,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前习俗水平,晚期向自律道德阶段转化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就是协调性。逐步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总之品德从习俗水平向原则水平过渡,从依附性向自觉性过渡,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过渡,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 从前习俗思维向习俗化的推理水平转变,不断超越对外部奖励与惩罚的考虑,开始对权威人物提供的道德标准表示出一种真正的关注,对人类关系和谐与公平的法律作出认真的思考,成为法律的维持者,会有一定的个体差异。 侵犯行为

2岁左右产生物主意识,有了占有感,为一特殊目的指向特殊人的真正侵犯活动出现在4岁左右,身体攻击在4岁达到顶点。对受到进攻或生气的报复倾向,3岁时有明显增加。随年龄增加,身体攻击减少,言语攻击增多。5岁后侵犯行为开始减少。尽管随年龄增加侵犯行为减少,但敌意攻击却略有增加。

性别差异:男孩的身体侵犯和言语侵犯都比女生多

亲社会行为

1岁前对他人的伤心以哭反应;1岁开始有安慰他人的行为;1.5-2岁已能主动提供帮助。一般认为亲社会行为在幼儿期显著增长。 攻击性行为

小学生攻击性明显减少。越来越善于区分偶然和有目的的激怒行为,常宽容他人的无意识伤害行为,对有意识的攻击行为也常还之以言语攻击而非身体攻击。但在他人的动机模糊、不明确时,仍然缺乏良好的辨别能力。

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道德意志行为

在外部力量的作用下,小学儿童的道德意志控制力和自觉性会明显表现出来,但还不能完全离开外部的检查和督促。

道德行为习惯:小学是培养最佳期

小学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水平呈马鞍形,低年级和高年级高,中年级低。

认知发展

感知觉 婴儿期 幼儿期 童年期 青少年期 成年期 视觉:胎儿期开始,2-4个月颜色知觉发展的很好了。

听觉:胎儿期开始。定位能力出生后5分钟就有,到2或3个月时,这一反应近乎消失,4到5个月又重新出现。

味觉、嗅觉和触觉均在胎儿期就出现。 知觉的研究方法:偏好方法、习惯化与去习惯化、脑电等生理指标。

客体知觉: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违背预期范式

知觉恒常性:研究方法为习惯化去习惯化和工具性条件作用和泛化

深度知觉:偏好方法、伸手行为、对逼近物体的反应、视崖。 幼儿 童年 青少年 成年末期(老年)

视觉减退、听力下降,味觉、嗅觉和皮肤觉迟钝。 记忆 婴儿

再认:胎儿末期就有了听觉记忆,出生后有再认表现

长时记忆:新生儿末期已具备特定的长时记忆能力,第一年末,多数婴儿表现出对熟悉位置的长时记忆

操作条件反射:3个月婴儿可对操作条件反射的记忆保持4周之久。

客体永久性:9个月甚至更早具有,是回忆能力的证据

延迟模仿:标志着婴儿表象记忆及再现能力的初步成熟 幼儿

记忆容量的增加;

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幼儿初期的儿童无意识记占优势,幼儿晚期有意识记和追忆能力才逐步发展起来,有意识记的出现标志着儿童记忆发展上的一个质变。 童年

目的性:有意识记和有意重现逐渐占有主导地位。

青少年

成年初期:机械记忆能力有所下降,成年初期的前一阶段是人生中逻辑记忆能力发展的高峰期,有意记忆、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记忆容量也很大。

成年末期(老年):

①机械识记减退;

②记忆广度下降

③规定时间内的速度记忆衰退

④再认能力较差

⑤回忆力显著下降 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发展:幼儿初期儿童的记忆还带有很大的直观形象性,词的逻辑识记的能力还很差。语词记忆随语言能力发展,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 内容:词的、抽象的记忆在迅速地发展着。

方法:机械的、逐字记忆

记忆策略的形成:复述—部分幼儿可以使用复述策略;

组织(系统化)—幼儿通常不能自发的将项目分类,但有些情况下可以

元记忆的形成:幼儿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记忆能力,但并不是对元记忆一无所知。在一些情况下能辨别不同任务的难易程度。4岁儿童意识到舌尖效应。

方法:意义的、理解的识记逐渐占有主导地位。

元记忆:对自己的记忆能力较准确的估计 思维



















































































婴儿

感知运动阶段 幼儿期

前运算阶段 童年期

具体运算阶段 青少年

形式运算阶段(初中) 成年期

皮亚杰 思维方式:直觉行动思维



一般特点:具体形象性是主要特点;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言语在思维发展中作用增强。 一般特点: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仍带有很大具体性;这一发展过程存在不平衡性;过渡存在关键年龄(三四年级);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仍需完善; 一般特点: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思维的抽象逻辑性

①思维是假设的、形式的、反省的(皮亚杰)

运用假设,组合分析。批判性和监控性。

②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初中主要是经验型,初二开始向理论型转化,高二这种转化逐步完成,意味着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

③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初一开始掌握辩证逻辑的各种形式,但水平较低。初三辩证思维迅速发展,是一个转折时期。高中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已趋于占优势的地位。 成年初期:

思维方式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成年初期的后阶段是表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时期。

成年末期:

老年期,概念学习、解决问题等思维过程的效能呈现衰退的趋势。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思维 问题解决:采用启发式搜索策略的问题解决行为在3个月就产生。12个月以前能利用工具解决问题,并获得了手段-目的分析策略。

模仿:6个月婴儿可模仿

因果性认识:意识到因果关系

范畴分类:3个月婴儿已开始形成各种不同范畴,能区分动物和家具,也能做进一步区分,如能将椅子与睡椅,猫与鸟、狗与马区分。



概括能力:

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

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

概括的内涵往往不精确。 概括能力:从对事物外部的感性特点来概括到对本质属性的概括。具体的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直观形象水平(低年级)、形象抽象水平(中年级)、初步本质抽象水平(高年级) 概念的掌握:

幼儿初期概念掌握的广度和深度很差,只能掌握比较具体的概念而不易掌握比较抽象的性质概念、关系概念、道德概念。

幼儿晚期,才有可能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

分类:皮亚杰认为幼儿采用主题分类,提出儿童概念发展经过,主题概念-链概念-充分必要特征基础上的概念

4岁以下儿童大部分不能分类。6、7岁儿童逐渐能按事物的功用和本质特点来分类。儿童由不能分类-依感知特点分类-依生活情境分类-依功能分类-依概念分类 概念的发展:

概念逐步深刻化;

概念逐步丰富化;

概念逐步系统化

分类能力的发展:

①绝大多数小学生是从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功用特点来说明分类依据的。中高年级学生能从本质上说明分类依据的人数增加。

②三四年级是字词概念分类能力发展的转折点;

③四年级起,儿童出现组合分析分类的表现,五年级这种能力有明显发展。 概念的发展:

初一大多数是用功用性的定义或具体的描述水平,向接近本质的定义或作具体的解释水平转化。初二三年级学生大多数人达到接近本质的定义或作具体的解释水平,或者是由这两类水平向对概念作本质定义的水平转化。初二是掌握字词概念的转折点。高中生更多的人达到接近本质定义和本质定义水平,还能较正确的对社会概念、哲学概念和科学概念作出定义。

分类能力:初中生对概念的分类处于能正确分类,仅能从外部特征或功用特征上说明分类依据到能从本质上说明分类依据转化。高中生则大部分能做到,所掌握的概念日益成为有系统、完整的概念体系。 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等往往比青少年强。 智力的发展:

成年初期:获取知识的有效性方面没有更大发展,但知识运用能力发展。由于知识的获得及应用在这个年龄阶段形成了良好的有机结合,固该阶段智力结构中的诸要素在基本保持稳定的同时,仍向高一级水平发展。

成年中期:晶体智力继续上升,流体智力缓慢下降;智力技能保持相对稳定,实用智力不断增长。

成年晚期:智力有所衰退,但并非全部减退。

推理:3岁儿童基本不能推理,4岁开始发展,5岁大部分可以,6、7岁全部可以。

间接推理:幼儿只能在一些有限的、熟悉的事物范围内,不很自觉的运用演绎和归纳。 推理:

(1)直接推理:先掌握直接推理。有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年级,四五年级间有一个思维发展的加速期。

(2)间接推理:小学儿童逐渐学会了在较广泛的知识范围内,学会从一般到特殊,从特殊到一般,从特殊到特殊,比较自觉的掌握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推理:

初一开始具备各种推理能力,但属初级水平,特别是假言、选言、复合、连锁等演绎推理和运用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差。高一取得了明显进步。高二基本成熟。

运用逻辑法则的发展:初中基本已经掌握并能运用逻辑法则,高二已趋于成熟。 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思维品质是思维发生和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包括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①敏捷性的发展(运算速度提高,正确迅速能力水平的分化越来越明显);②灵活性的发展(一题多解的解题数量增加、灵活解题的精细性增加;组合分析水平不断提高);③深刻性的发展(三四年级是运算中思维深刻性发展的转折点);④独创性的发展(表现在独立性、发散性和有价值的新颖性上) 初中生的思维品质:

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

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

思维的自我中心再度出现







生理和活动发展

生理发展 婴儿期(0-3) 幼儿期(3-6、7) 童年期 青春期 成年期 大脑结构 脑重与头围

大脑皮层:①胎儿67个月脑的基本结构已具备;

②出生时脑细胞已分化,细胞构筑区和层次分化已基本完成,大多数沟回都已出现,脑岛已被临近脑叶覆盖,脑内基本感觉运动通路(脊髓和脑干)已髓鞘化(白质除外)

③此后皮质细胞迅速发展,神经元密度下降且相互分化,突触日益复杂

④2岁时,脑及各部分的相对大小比例已接近成人,白质已基本髓鞘化,2岁后脑细胞停止增殖。额叶表面积增长率有个增长高峰。

在母亲怀孕第4周,胚胎第一个形成起来的就是神经系统。 脑重与头围:7岁脑重接近成人;脑重增加不少神经细胞大量增殖的结果,而是神经细胞结构复杂化和神经纤维分支增多、长度伸长的结果。

大脑皮层:①神经纤维继续增长;②额叶表面积增长在5-7岁明显加快,此后维持在一稳定水平;③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也逐渐完成。6岁基本完成所有皮层传导通路的髓鞘化。 大脑:13岁左右是脑发展的第二个加速期,12岁左右额叶区内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以及该皮层区与大脑其他皮层区的联系已经完成,标志着脑结构在形态上发育基本成熟

身体外形:身高增长的第二个高峰(第一个在1岁左右),男生13岁进入加速期,14岁左右达到生长高峰。女生分别为9岁和12岁。体重高峰期与此接近。头面部发生变化。

内脏机能:心血管系统出现了第二次生长加速。心率、脉搏开始减慢。肺活量比青春期前增加1倍多。

性的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性激素的增多;性器官发育;

性机能的发育:月经初潮年龄10-16岁,男性12-18岁首次遗精。



女性更年期45-55岁之间男性更年期50岁左右 大脑机能 脑电:

①5个月胎儿出现脑电,8个月后呈现与新生儿相同脑电图,脑电开始具有连续性和初步的节律性,形成睡眠和觉醒的脑电图。其中同步α波是婴儿脑成熟的标志;

②新生儿出现α波的原型,皮质投射区还记录到对各种感觉运动刺激的诱发电反应

③出生后5个月是婴儿脑电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脑电逐渐皮质化,伴随产生皮质下的抑制。12-36个月期间,婴儿脑电活动逐渐成熟

皮质中枢:发展最快的区域是脑干和中脑

大脑单侧化、脑的可塑性和修复性 脑电:

θ波多于α波—数量基本相同—除额叶外θ波被α波取代;

脑区成熟顺序:脑电的变化表示,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皮层抑制机能:大脑皮质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发展前提之一是大脑神经纤维髓鞘化。3岁前儿童内抑制发展很慢,从4岁起,开始蓬勃发展

5-6岁之间是脑发展的第一个加速期 活动发展 新生儿反射 婴儿动作的发展 游戏的种类及其发展 学习 眨眼反射、觅食反射、游泳反射、惊跳反射、强直性颈部反射、行走反射、巴宾斯基反射、防御反射、定向反射、瞳孔反射、吞咽反射等

2个月胎儿:利用头或臀的旋转,使身体弯曲离开刺激,这是最早的胎动

3个月胎儿:巴宾斯基反射、吸吮反射、抓握反射

5个月胎儿:防御反射、吞咽反射、眨眼反射、强直性颈反射 规律:从整体到分化;从不随意动作到随意动作;具有一定方向性和顺序性

顺序:头尾、近远、大小原则

3翻6坐8爬12走

影响因素:

①生理的成熟是动作产生的基本条件

②环境提供的运动机会和刺激的丰富性

③父母是否有意识训练

④文化环境 游戏的发展:

①游戏的内容反映了幼儿对现实生活的模拟和想象能力,范围从熟悉的日常生活逐步扩大到生产劳动、社会生活;从反映外部活动到反映人们的关系、情感及道德,主题更加鲜明,情节更复杂和完整。

②游戏的形式反映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从模仿性游戏到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到有规则的游戏。从不会分配角色到能分配角色,甚至带别人玩,组织能力得到发展。

③游戏时间逐渐延长

④游戏的集体性也随年龄逐渐增强,从独自一人的游戏发展为合作的游戏。 小学儿童的学习特点:

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

学习态度(老师、集体、作业、评分)

小学儿童的学习障碍



语言的发展

婴儿期 幼儿期 童年期 青少年 成年 语言的发展 句子的发展

单词句(1-1.5);

双词句(1.5-2);

完整句(2-3) 句子的发展

简单句到复杂句;

陈述句到各种形式句子;

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书面言语的发展:

书面言语的掌握包括一定顺序,包括识字、阅读和写作三个过程。在整个小学时期,最初书面言语落后于口头言语,二三年级书面言语逐渐赶上口头言语,四年级书面言语相对于口头言语表现出优势。 词汇的发展

先理解词后说出词。1岁开始说词,1.5岁起命名骤增 词汇的发展

词汇数量增加(幼儿最快);

词汇内容丰富和深化;

词类范围的扩大(名词、动词、形容词、虚词);

积极词汇的增长 内部言语的发展:

童年期儿童内部言语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出声思维阶段、过渡阶段、无声思维阶段。 语音的发展

4-6个月呀呀语 表达能力的发展

对话言语到独白言语;情境言语到连贯言语

言语形式的发展

从外部言语(有声言语)向内部言语(无声言语)过渡,并有可能掌握书面语言。

婴儿 幼儿 童年期 青少年 成年 社会认知 自我中心 心理理论:

研究范式,错误信念任务

3岁儿童无法完成,5岁儿童可以完成,4岁是心理理论形成的关键年龄。 儿童社会性认知发展的趋势:①从表面到内部,即从对外部特征的注意到更深刻的品质特征的注意;②从简单到复杂,从问题的某个方面到多方面、多维度的看待问题;③从呆板到灵活的思维;④从对个人及即时事件的关心到关心他人利益和长远利益;⑤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⑥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思想。

塞尔曼角色采择5阶段理论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3-6岁),不能认识到不同观点;社会—信息角色采择(6-8岁),不能理解差异;自我反省角色采择(8-10岁),能预测他人行为;相互角色采择(10-12),能客观的分析和反应;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12--15),运用社会系统

对社会关系的认识:同伴关系、权威关系。 备注:所谓社会认知,是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识,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识,与认知能力的发展相适应。

























献花(0)
+1
(本文系重庆覃瑞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