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学编排是在学生学习加法之后,利用相同数相加的式题,进而引出对乘法运算的介绍。这样编排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教师不仅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还要特别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练一练等多种活动学习知识。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材第47页的内容。
1.学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
3.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重点:知道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难点:能用加法和乘法算式表示同一个内容。
课件、小棒、常规学具。
1.活动引入。
师:伸出你的小手,一只手有五根手指,数一数,两个同学的小手合起来是几根?
教师有意识地说:5根,5根,5根,5根,有4个5。
2.初步感知相同加数。
课件出示算式:
2+4+5=4+4+4=6+6+6+6=
6+5+8=5+8+1=2+2+2+2+2=
提出要求:观察这些加法算式,谁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引导:加数一样的分一类,加数不一样的分一类。
老师将加数一样的排成一行。
4+4+4=6+6+6+6=2+2+2+2+2=
师:数一数,几个4相加?几个6相加?几个2相加?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加数相同的例子,今天老师跟大家进游乐园去找一找。
1.教学第47页例1。
(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例1小飞机图。)
师:认真观察,他们在玩什么?(旋转小飞机。)
师:每架小飞机里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玩旋转小飞机?你们能列出加法算式吗?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生:列式3+3+3+3+3=15。
(课件出示小火车图。)
师:每个车厢有多少人?有几个这样的车厢?那就是几个6?你们能列出加法算式吗?
生:列式6+6+6+6=24。
(课件出示过山车图。)
师: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你能写出加法算式吗?
生:列式2+2+2+2+2+2+2=14。
师:观察这几道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师:数一数它们分别是几个几相加?它们都是好几个数连续相加,写起来方便吗?为了更简便地表示像这样的连加算式,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
师:2+2+2+2+2+2+2=14,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
师: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老师总结板书。
列式3+3+3+3+3=15,相同数是3,相同数的个数是5,3×5=15读作3乘5等于15。
列式6+6+6+6=24,相同数是6,相同数的个数是4,6×4=24读作6乘4等于24。
列式2+2+2+2+2+2+2=14,相同数是2,相同数的个数是7,2×7=14读作2乘7等于14。
2.教学第48页例2。
师:仔细看图,一组气球有几个?有几个5?你能连起来说一句话吗?
生:出示3组气球,每组气球有5个。
师:你能用最简单的话来表示吗?(3个5。)
师: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呢?(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呢?)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列式:5+5+5=15(个),5×3=15(个)。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表示呢?你们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乘法各部分的名字吗?
老师板书总结:
5 × 3 = 15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因此算式是5×3=15,读作5乘3等于15。
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叫乘号,乘号的写法是左斜右斜“×”。
教材第48页“做一做”。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对乘法的第一次系统了解与认识。教材在编排上紧紧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学生熟练而喜爱的游戏活动,首先给学生呈现出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情况,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从而建立乘法的意义于头脑之中。教学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以学生的活动内容提供同数相加的情况,引出乘法运算;二、进一步沟通相同数相加与乘法的联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材结合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完成操作、观察等探究性的活动,使学生能够加深对乘法的理解和认识。
第2课时5的乘法口诀
教材第52页的内容。
1.使学生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知道编制口诀的方法。
2.使学生记住5的乘法口诀,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数学文化。
重点:使学生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概括并记住5的乘法口诀。
难点: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
课件。
师:我们每天做几次眼保健操?(2次。)那5天做几次眼保健操呢?(指名回答。)
生1:加法计算:2+2+2+2+2=10(次)。
生2:乘法计算:2×5=10(次)。
师:“2×5”表示什么意思呢?(指名回答。)
师:根据乘法表示的意义,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5的乘法口诀。
1.教学第52页例1。
(1)1×5。(课件出示一盒福娃。)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福娃。)一盒有多少个?(5个。)几个5?(1个5。)
师:1个5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写作1×5或5×1。因为1个5还是5,所以1乘5(或5乘1)得5。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可以根据1×5=5或5×1=5编成一句口诀。(解释口诀:一五得五,表示1乘5或1乘等于5,我们习惯把较小的数放在前面。)
(2)2×5。(课件再出示一盒福娃。)
师:现在有几盒?(2盒。)几个5?(2个5。)
师:2个5相加得10,谁能写出乘法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5=10;5×2=10。)这表示什么意思?(2×5=10或5×2=10。)表示2个5相加是10,你能根据我们刚才编口诀的方法给这两个乘法算式也编一句吗?(解释口诀:2个5相加可以简单地说成“二五”,得数是10,可以直接说成“一十”,编成口诀“二五一十”。“得”字在什么情况下用呢?也就是积不满10的情况下,它是起到占位置的作用。)
(3)3×5,4×5,5×5。(课件分别出示3盒、4盒、5盒福娃。)
师:一共有多少个福娃?用乘法算式怎样写?试着编出它们的口诀。
小组内讨论,指名回答。老师板书5的乘法口诀。
(4)小结:5的乘法口诀有5句。上面的乘法算式,可以用这些口诀来计算。
2.识记口诀。
师:5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五句口诀,一边读一边想,这里面藏了什么小秘密?怎样才能很快地把它们记在心里呢?
小组内讨论。(指名回答。)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下一句口诀比上一句口诀的得数多了5?(引导学生从口诀的意思说。)
3.熟记口诀。(学生自由背,同桌互背。)
1.开火车对口令:5的乘法口诀。
2.分组合作玩读口诀游戏。(4个人一组。)
“一五得五”,伸一只手;
“二五一十”,伸两只手;
“三五十五”,两个同学合作伸出三只手;
………
3.教材第52页“做一做”以及第53页“练习十”第3、4、7、8题,指名回答。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能把5的乘法口诀背下来的一起站起来背一背。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用5根小棒摆图形,初步感知几个5的含义,让学生在这节课的开始有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2~4的乘法口诀,所以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教师应给学生留下较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初步知道了口诀的意义、来源和用途。在写乘法算式和编乘法口诀时,带着学生解决一个,剩下的留给学生完成,增加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独立学习编口诀的过程,可以更深刻地领会口诀的意思。
第3课时2、3、4的乘法口诀
教材第54~55页的内容。
1.经历2、3、4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理解这些口诀的意义和结构。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记忆这些乘法口诀并会用它们来计算有关乘法计算题。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利用乘法口诀正确、迅速地计算。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重点: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难点: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课件、小棒。
开火车对口令:5的乘法口诀。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口诀。
1.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例2主题图。(学习2的乘法口诀。)师:这是两副乒乓球拍每副有几个球拍?一副表示几个2?用乘法怎样列式?你能编出口诀吗?两副有几个球拍?用乘法怎样列式?你能编出口诀吗?让学生自己试编口诀教师板书。(2个2相加二二得四。)再让学生齐读口诀记忆口诀。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例3主题图。(学习3的乘法口诀。师:这里每束有几个气球?有几束?应该用几个几表示?怎样列乘法算式?怎样编口诀?让学生自己试编口诀教师板书。练习:教材第54页“做一做”。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例4主题图。(学习4的乘法口诀。)师:说说豆沙汤圆是怎样排列的?自己对照图形写出乘法算式编出四的乘法口诀。把书上的算式和口诀补充完整。(提醒:积是十几时把“得”字去掉。)小结1~4的乘法口诀。师:同学们这么厉害自己都能编口诀了那你知道1×1等于多少吗?引导学生根据“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来推理由此可以知道“一一得一”。教师板书1~4的乘法口诀。师:观察1、2、3、4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按顺序背再同桌互相背诵乘法口诀。
1.开火车对口令:2、3、4的乘法口诀。教材第55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说出得数并计算。吃饭时每人需要一双筷子人需要()根筷子。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有什么评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2、3、4的乘法口诀你能背出它们吗?指名学生背2、3、4的乘法口诀。
2、3、4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习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先复习5的乘法口诀说一说5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相差几为2、3、4乘法口诀做好铺垫。在探究2、3、4的乘法口诀时特别是学3的乘法口诀时对学生半扶半放让学生通过用3根小棒摆一个汉字让学生主动学习列出乘法算式根据乘法口诀编写口诀学生很快就编出“一三得三”同时激起学生的兴趣。对2、4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编口诀这样设计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体现了教学的一般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第4课时练习课(2、3、4的乘法口诀)
教材第56~57页的内容。
使学生熟悉2、3、4乘法口诀巩固2、3、4的乘法口诀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重点:使学生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难点: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课件、小黑板。
1.开火车对口令:2、3、4的乘法口诀。填一填。5×3=◆×5=10□×5=25■×2=104×◆=201×5=□△×5=155×○=30算一算。(1)两个乘数都是5它们的积是多少?(2)摆一个◇4小棒摆3个这样的◇要多少根小棒?列式计算。(1)2乘3得几?(2)3个4是多少?(3)5个3的积是多少?(4)两个乘数都是4积是多少?(5)一个乘数是4另一个乘数是3积是多少?
1.教材第56~57页“练习十一”第1题。(1)出示题目仔细观察图并说明图意。(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理由。教材第56~57页“练习十一”第2、3、7题。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教材第56页“练习十一”第4题。(1)观察图说说你的发现。(2)列式计算说说运用了哪句口诀。教材第57页“练习十一”第5题小动物过河。(1)仔细观察图明确:每只动物只有踩在与它自己身上算成得数相同的石头才能过河。
(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教材第57页“练习6题数字开花。(1)明确题目是要求用小圆里的数乘大圆里的数把得数填在相应的花瓣上。(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教材第57页“练习十一”第8题。(1)观察图说说你的发现。(2)列式计算说说运用了哪句口诀全班交流。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3、4的乘法口诀是后面口诀的基础本节课设计了较多的活动因为是练习课学生容易感觉枯燥。练习主要是让学生理解)(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第5课时乘加乘减
教材第58~59页的内容。
1.学会乘加、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通过乘加、乘减算式帮助学生掌握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
重点:了解含有乘加、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难点: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问题。
课件。
教师谈话:同学们去过游乐园吗?(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游乐园图。)游乐园里蕴含着许多的数学知识呢这节课我们一同去游乐园中寻找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出示4匹小木马每匹小木马上有3人。)师:仔细观察你从这幅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能够提出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指导学生提问:小木马上一共坐了多少人?学生列式:加法算式:3+3+3+3=12(个3×4=12(个)。师:加数相同我们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如果有一个加数不同那应该怎么办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乘加乘减。)
1.教学第58页例5。师:仔细观察有什么变化?看谁的小眼睛最亮?(走了一个人。)现在一共有多少人?能直接列乘法算式计算吗?请同学们讨论1:根据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用连加计算列式:3+3+3+2=11(个)。生2:前面3匹的人数一样可以列乘法算式加上另外2个人。列式:3×3+2=11(个)。生3:假设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是3人那就是4个3我们在假设时多加了一个人。因此算完后要把这个人减去。列式:3×4-1=11(个)。师:像3×3+2-1这样的算式有乘又有加或减的我们把它们称为乘加、乘减。这两个算式怎么算呢?思考:在3×3+2中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加2?在3×4-1中1?(小组讨论、指名回答。)教师小结。乘加、乘减的算式都是先算乘法然后再算加、减法。
1.教材第58页“做一做”。教材第59页“练习十二”第1题。对比上、下两题的形式使学生了解算式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
这节课你有什4×4可以通过4×3+4得到。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发现可以列式为3+3+3+2=11+=11也就是说当若干份中有一份与其它份的数量不同时可以先用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再加上不同的数。但是乘减算式4×3-1=11学生一下子是想不出来的。结合图意引导学生想:前面3个木马上的人数都是3个第4个为什么只有2个呢?生:我想3个走了一个。所以原来有4×3个再减去走的一个:4×3-1=11。学生能够想到比4个3少1。也就是说可以假设每份都相同先用乘法算再减去多的部分。同时结合摆小棒帮助理解边摆边说摆的过程帮助学生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第6课时6的乘法口诀
教材第60~62页的内容。
1.经历归纳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通过学生观察、谈论、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重点:编写6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正确计算。难点: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写出相应
课件、教学卡片。
1.看算式说口诀。2×2=4×2=3×1=4×4=3×3=1×1=2×3=3×4=3×2=5×2=4×1=1×2=根据口诀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二四五二十三五十五二三得六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探索6的乘法口诀比一比谁编得最好。
1.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例6情境图。师:瞧老师这里有一些豆荚请大家仔细观察一共有几个豆荚?每个豆荚中有几颗豆子?一共有多少颗豆子?同桌之间合作完成教材第60页例6的表格。
豆荚个数 1 2 3 4 5 6豆子颗数 6 12(先指导学生看懂表格再填写。)交流反馈说说为什么1下面填6下面填12……根据上面的表格你能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乘法口诀吗?学生自主探究编出口诀汇报交流。师板书:1×6=6一六得六6×1=6=12二六十二6×2=123×6=18三六十八6×3=184×6=24四六二十四6×4=24=30五六三十6×5=30=36六六三十六让学生说一说每句口诀的含义。指导学生多种形式读口诀。(同桌互相拍手读。)师:读记口诀哪句口诀最容易记?哪句口诀最难记住?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记住它?想一想相邻的两句口诀相差几?熟记口诀。(点名背、师生对口令。)
1.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1题。师:下次我们计算这些题目时就可以用口诀直接进行计算。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2题。师:你能用今天所学习的知识算出来吗?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2~5的乘法口诀”以后呈现的。由于他们已经具有2~5的乘法口6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熟练口算表内乘法是每个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应该是让学生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难点是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合作学习6的乘法口诀体现了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在操作中做数学的理念但应考虑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教学时把合作学习的要求分几步进行根据学生情况适时调整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内容。应多发挥学生的个性第7课时解决问题
教材第63页的内容。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历比一比、画一画、说一说等数学活动获得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表征数学问题的方法。感受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建立与运算意义之间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乐趣。)(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重点:区别用乘法和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难点: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课件。
1.根据加法算式写乘法算式。3+3+3+3+34+4+42+2+2+3直接列式。(1)5个3相加是多少?(2)一个加数是3另一个加数是5和是多少?师:我们已经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
1.教学第63页例7。(课件出示教材第63页例7。)师:认真观察这两道题目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题意。)师:这两道题中都有数字4和5它们的意思相同吗?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用图形方式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师:第(1)小题里的4表示有4排每一排是5表示4个5我们用图形表示你能画出4个5吗?学生合作用图形表示4个5。展示交流:■■■■■■■■■■■■■■■■■■■■。引导:这是几个几相加?用什么方法计算?你能列式吗?(板书算式。)师:第(2)小题也请你用相同的方法画出来再思考解决的办法。学生画图后展示交流:■■■■■■■■■。引导:这一题5表示一排的数量表示另一排的数量只有两排求两排合起来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师:先检查图画得对不对再看算式是不是正确地表示了图的意思。对比小结。师:观察两道题目的解决方法为什么第(1)小题用乘法?第(2)小题用加法?(学生相互交流得出结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求不同加数的和只能用加法。
1.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第1题。(1)说说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用什么方法解答?为什么?(3)独立解题。全班交流。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第2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需要用加法解决?
前面的教学使学生多少已经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问题。教学中让学生经历比一比第8课时练习课(解决问题)
教材第64~65页的内容。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寻找正确解题方法的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课件。
师:同学们~6的乘法口诀都学完了口诀的游戏好不好?师生对口诀复习1~6的乘法口诀。
1.教材第64页第4题。(1)说说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3)要求“3人一共要顶多少个碗?”用什么方法解决?为什么?(4)现在她们各顶了4个碗一个人还要顶几个碗?3人一共还要顶几个碗?(5)独立解题全班交流说明理由。教材第64页第5题。(1)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2)要解决“刘奶奶家养了多少只鸡”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信息?(刘奶奶家养了两种不同的鸡一种有3只另一种有6只。)(3)要解决“刘奶奶家养了多少只鸭子”这个问题需要用哪些信息?(4)独立解决问题集体订正。(5)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学生先独立提出问题并解答再全班交流。)
教材第65页第7~9、11题。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中注重用学生熟悉的事例(杂技演员顶碗和养鸡鸭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获得一些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材第66~67页的内容。
1.通过整理1~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熟悉口诀、熟记口诀。通过研究口诀表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复习用口诀解决问题的内容巩固学生
重点:通过整理1~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熟悉口诀、熟记口诀。难点: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件。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并且还学习了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块对这部分知复习1~6的乘法口诀。出示1~6的乘法口诀卡我们先来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老师出示卡片学生算出得数。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算式都用了哪些口诀?复习1~6的乘法口诀表排列规律。出示空白的乘法口诀表老师把有关1的乘法口诀全部摆在第一列的位置。组织小组进行汇报。师: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排列的结果?并说一说你们为什么要这样
1.口算练习组织完成教材第67页第1、2题。教材第67页第3~5题。
通过复习你收获了什么?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吗?)(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进行总结复习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构建知识网络。注意检查学生对乘法的含义是否都清楚乘法口诀是否记熟练。有效督促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复习巩固同时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