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基础题
2019-10-28 | 阅:  转:  |  分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基础题本文选自《孟子译注》。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朝代)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亚圣”,与孔
子并称为“孔孟”。解释加点词语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
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
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默写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上天磨炼人的好处是什么: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所以上天要降下重大的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困苦。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使
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用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的能力。人恒过,然后
能改: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内心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
个人的心情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
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相当的国家和祸患,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1
献花(0)
+1
(本文系张泽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