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精编版)
2019-10-28 | 阅:  转:  |  分享 
  
第五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

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3.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4.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条原则,能初步掌握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5.学会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知识点梳理: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

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

例如:以2H2+O22H2O

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

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2H2+O22H2O

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三、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

四、方程式的配平

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

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3.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五、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依据:利用化学方程式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且质量比呈正比例关系。

六、计算步骤:

①设未知数;②根据题意写出方程式;③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比;④列出比例式,并求出未知数;⑤答

注意:

①由于方程式只能反应物质间的质量比,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各个量必须是质量。

②由于方程式中各物质是纯净物,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③单位必须统一。



课程内容讲解:

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例1.(2014年广西桂林)二硫化碳(CS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S2+2O2?==CO2+2X,

据此推断X的化学式为(????)?

A.S2O6???B.SO3???C.SO2????D.S??

例2.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则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例3.在反应A+3B==2C+3D,已知2.3gA和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则生成的D的质量为______。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

例4.化学反应:A+2B=C+D,5.6克A跟7.3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克C。现要制得0.4D,则所需A的质量为(?)

A.5.6克???B.11.2克????C.14.6克????D.无法计算

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

例5.(2015?宜昌中考)在炼铁工业中,常用石灰石将铁矿石中的杂质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除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SiO2X+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

A. CaSiO4 B. Ca2SiO3 C. CaSi2O3 D. CaSiO3 例6.(2015?呼和浩特中考)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和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B. 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 C. 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D. 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4:7 知识点四: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例7.(2015?泸州中考)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NaOH+H2SO4=Na2SO4+H2O B. Fe+2NaCl=2Na+FeCl2 C. 6HCl+Fe2O3=3H2O+2FeCl3 D. 3KCl+Al(NO3)3=AlCl3+3KNO3





知识点五: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例8.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有酒的气味的可燃性液体。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8CH3OH+nO2mCO2+2CO+16H2O。若反应生成3.6g水,请计算:

(1)m值是;(2)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规范计算步骤)



当堂练习:

【基础演练】

1.(2014年黑龙江齐齐哈尔)84消毒液是一种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化学式是NaClO)。他的消毒原理是:2NaClO+CO2+H2O=X+2HClO。则X的化学式为?()

A.NaCl?????B.?NaOH?????C.Na2CO3????D.Cl

2.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在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的种类B.原子的数目C.分子的种类D.分子的数目

3.下面是一些学生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凡是跟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B.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分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

4.(2015?咸宁)咸宁城际铁路的建成将进一步推动我市经济的发展,在修建铁路的土石方爆破中要用到黑火药,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NO3+3C+SK2S+3CO2↑+X↑,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的化学式是N2 B. 黑火药在混合物 C. KNO3中氨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D. KNO3属于氨肥 5.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一定改变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巩固提高】

6.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遵守,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

7.在化学反应:2A2+3B2=2C中,C的化学式是()

A.ABB.AB2C.AB3D.A2B3

8.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2H2O,则X的化学式。

9.写出下列各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甲烷(CH4)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2)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10.根据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写出所提供的任意3条信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堂检测:

1.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而且还有部分镁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镁(Mg3N2),由此可推知,12g镁在空气中燃烧后所得产物的质量为()

A.等于20gB.小于20gC.大于20gD.无法确定

2.将mg硫在ng氧气中燃烧,所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下列答案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m可与n相等,也可不相等)()

A.一定等于(m+n)gB.一定小于(m–n)g

C.可能是小于或等于(m+n)gD.以上答案都正确



A.1、2、3 B.2、4、1 C.4、8、2D.4、4、1

4.?()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4 36 20 11 反应后质量/g 25 20 16 待测 A.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乙一定是氧化物

C.待测值是20????????D.反应生成的甲、丁质量之比是l:1

5.R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3”价,则下列化学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2R+3H2SO4=R2(SO4)3+3H2↑B.4R+3O22R2O3

C.R+2HCl=R2Cl2+H2↑D.2R+6HCl=2RCl3+3H2↑

6.在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④⑥D.①③⑤

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

A.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

B.一定小于铁丝的质量

C.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

D.不能确定

8.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可读作()

A.铁加氧气等于四氧化三铁

B.三个铁加两个氧气等于一个四氧化三铁

C.铁和氧气点燃后生成四氧化三铁

D.铁加氧气点燃等于四氧化三铁

9.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该物质一定含有()

A.氮元素和氧元素

B.氢元素和氧元素

C.氮元素和碳元素

D.氮元素和氢元素

10.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S+O2SO2↑

B.4Al+3O22Al2O3

C.P+O2PO2

D.Mg+O2Mg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习题:

1.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

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

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元素

2.(2014年吉林中考)浓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4R↑+O2↑+2H2O,则R

的化学式?(?)?

A.NO2?? ??B.N2O????C.N2??? ?D.NO?

3.根据反应3NO2+H2O=2HNO3+X,推断X的化学式为(??)

A.N2?? B.NO? ?C.N2O3?? D.N2O5

4.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在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5.如图所示,反应前天平平衡,取下此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其倾斜,使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这一现象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6.在催化剂作用下,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两种无色无害气体。

7.(2015?南平)已知化学反应Al2O3+2NaOH=2R+H2O,推断R的化学式是()

A. Na2O B. Al(OH)3 C. NaAlO2 D. NaAlO 8.(2015?桂林)淀粉是一种白色不溶于水的粉末.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能量

(1)淀粉的组成元素是氧、、.

(2)列举淀粉的两个物理性质:、.

(3)写出葡糖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9.(2015?泸州?10)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

(2)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从图中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



A.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氧原子的核内的质子数为16

C.氧元素有O2和O3两种单质

(3)图2是硫化氢(H2S)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7

















献花(0)
+1
(本文系紫气东来众...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