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期末总复习(完整版)
2019-10-28 | 阅:  转:  |  分享 
  
期末总复习



教学目标:

1.知道实验室中简单的实验操作

2.知道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掌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变化



知识点梳理:

实验操作

物质的构成

分子

原子

离子

化学式以及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计算

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物质

空气和氧气2.水3.碳及其化合物4.金属

资源的利用

1.燃烧和灭火



教学内容:

知识点一、实验操作

【例1】(2014北京东城期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闻气体气味D.加热液体 【例2】(2014北京海淀期末)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方案 目的 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 证明碳与氧化铜能发生反应 证明金属锌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强 证明燃烧的条件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知识点二、物质的构成

【例3】(2014北京东城期末)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则不能D.分子可构成物质,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知识点三、化学式以及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计算

物质质量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 25g x 5g 5g 反应后 8g 23g 5g 8g 【例4】(2014北京东城期末)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9g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该反应中,丙物质一定作催化剂

D.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丙、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例5】(2014北京东城期末)氢氧化钠(NaOH)和过氧化钠(Na2O2)的固体混合物样品12g(所含杂质不含钠元素),其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7.5%。将样品加入足量水中,氢氧化钠溶于水,过氧化钠可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g。

计算该样品中:(1)钠元素的质量。(2)过氧化钠的质量。

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知识点四、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物质

【例6】(2014北京东城期末)金属和金属材料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冬天取暖用的暖气片有铸铁材料、铜铝材料等多种。这主要利用了金属的性。

(2)铁生锈的条件是,因此,铸铁暖气片通常在表面刷漆以防铁被腐蚀。

(3)生产、生活中对钢铁的需求量特别大,在炼铁炉中,CO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4)新型材料纳米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的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纳米级铁粉遇氧气无需加热就能燃烧,生成物的化学式为。

高温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



当堂练习:

基础演练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氖气

2.铜丝常用于制作电线,是因为铜具有

A.抗腐蚀性B.较大密度C.导热性D.导电性

3.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BCD

4.下列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A.支持燃烧B.无色气体C.难溶于水D.密度比空气大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蒸馏水 C.食盐水 D.大理石

6.某品牌紫菜的营养成分表显示,每100g紫菜含钠291mg,这里所说的钠是指

A.元素B.单质C.分子D.原子

7.下列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

A.镁B.铁C.铜D.钢

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不正确的是

A.碳酸钠NaCO3B.氯化铁FeCl3C.氧化镁MgOD.氢氧化钙Ca(OH)2

9.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10.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金属资源的是

A.回收易拉罐B.寻找金属代用品C.防止金属的腐蚀D.过度开采金属矿物

11.检验集气瓶内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

A.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瓶口??????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C.将燃着的木条接近瓶口????????D.靠近瓶口扇闻气味

12.化学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A.元素种类B.分子种类C.原子个数D.原子质量

13.右图是水受热蒸发的微观示意图,不能依据图示进行判断的是

A.水分子向各个方向运动B.加热后水分子间隔变大

C.水分子之间有间隔D.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

14.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漂白剂。其中氯元素(Cl)的化合价为

A.-3B.+1C.+3D.+5

15.下列实验安全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该先验纯

C.眼睛里不慎溅入药液,立即用水冲洗D.碰倒燃着的酒精灯,立即用湿布盖灭

16.如右图所示,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b中的气体是氢气

C.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4P+5O22P2O5B.2Fe+6HCl2FeCl2+3H2↑

C.2KClO32KCl+3O2↑D.Cu+H2SO4CuSO4+H2↑

1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a+表示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

B.CO32-表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碳酸根离子

C.表示氧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

D.H2O2表示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过氧化氢分子

19.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的最佳方法是

A.点燃混合气体B.通过灼热的CuOC.通过灼热的炭粉D.通过足量的水

巩固提高

1.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甲乙丙丁

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

B.乙实验中酚酞溶液变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铁能与硫酸铜反应,又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有X、Y、Z三种金属单质,进行如下实验:

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气泡,Y不反应;

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铜溶液中,Y没有变化,Z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Y可能是金属铜或银B.X的金属活动性不可能比Z强

C.三种金属中最不活泼的是Z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

3.已知:Cu2(OH)2CO32CuO+H2O+CO2↑。加热一定质量含杂质的Cu2(OH)2CO3固体(杂质不分解,也不参加反应)。该过程中某些量随加热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4.水和蛋白质均为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素。

(1)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素。在雨水、河水、自来水、蒸馏水中,属于纯净物是

。居民家中的自来水一般需煮沸后方可饮用,煮沸可以达到的目的是(填字母序号)。

A.杀菌B.降低水的硬度C.除去固体杂质

(2)氨基酸组成了蛋白质。物质A是一种氨基酸,其名称是α-丙氨酸,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注:“”表示碳原子,“”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或==”表示原子之间相互连接)。则α-丙氨酸属于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其中所含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若H、N、O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3、-2,则C的化合价是。

A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A+15O212CO2↑+14H2O+2X↑,X的化学式是______。

5.下列反应中所涉及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根据图示及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图甲是A、B、C、D四种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3种不同的小球分别代表3种不同的原子)。已知B、D为常见的气体燃料,则A、D的化学式分别是。[来





甲乙

(2)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在Ⅰ中加入一定量固体和过量的液体后(药品可自选),塞紧胶塞,立即打开止水夹。

①若Ⅱ中盛放的是无色液体,观察到Ⅱ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液体变浑浊。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浑浊又变澄清,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若Ⅱ中盛放的是足量锌粒,观察到Ⅰ中的液体变为浅绿色,一段时间后,反应仍在进行,关闭止水夹。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随堂检测:

1.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蜡烛燃烧 C.食物腐败 D.动物呼吸

2.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SO2C.KClD.NaOH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 B.铁丝 C.酒精 D.红磷

3.下列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A.冰 B.干冰 C.二氧化硫 D.五氧化二磷

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空气B.水C.高锰酸钾D.二氧化锰

5.生活中常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铁的

A.导电性B.导热性C.延展性D.有金属光泽

6.硒在光照下导电能力提高近千倍,可用作静电复印硒鼓的材料。元素周期表中“硒”的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硒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A.是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34C.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D.元素符号为Se

7.下图所示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称量固体 D.加热固体 8.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

A.闻气味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察颜色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9.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A.1个铁离子:Fe3+B.3个氧分子:3OC.氧化镁:MgO2D.2个氮原子:N2

10.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11.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防毒面具中使用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作用。

(2)灯泡制作过程中常充入氮气作保护气,其原因是。

(3)眼镜是人们常用的护眼工具,右图是一款变色眼镜的示意图:

①图中所标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

②该款变色眼镜的玻璃里加入了溴化银(AgBr)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Br2)和银,玻璃颜色变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氧化铜在反应中起______作用。

12.水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1)将浑浊的河水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_____,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自来水洗衣服时,肥皂不易起泡沫且产生浮渣,说明该自来水是(填“硬水”或“软水”)。

(4)某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超氧化钾(KO2)与水反应的实验。

①补全化学方程式:4KO2+2H2O=4+3O2↑[来源:学+科+网Z+X+X+K]

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13.某同学在电视寻宝节目中,看到一些铜制文物上有绿色的锈迹,并对绿色锈迹产生了探究兴趣。

【查阅资料】

①绿色锈迹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易分解。

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③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NaOH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固体和水。

④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解在稀硫酸中。

【发现问题】

查阅资料后,该同学将少量碱式碳酸铜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现试管中的固体由绿色变成黑色,同时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

为了进一步确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黑色固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该黑色固体可能是①碳粉;②;③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设计方案】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述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与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②正确 探究二: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还会生成CO2和H2O。

【进行实验】选择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依次连接装置A→B→→(填“C”、“D”)。

步骤三: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明显现象后,停止加热。

【解释与结论】

①当观察到,说明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CO2和H2O,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Cu2(OH)2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

上述装置中A的作用是。









14.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1所示。现取40片该药剂制成粉末,将100g盐酸分成5等份逐次入(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所得数据如图2所示。计算:该补钙剂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习题:

1.某品牌高钙奶中的“钙”是指

A.原子B.元素C.分子D.单质

2.下列化学用语中,能表示“2个原子”的是

A.2HB.2Na+C.Cu2+D.Mg

3.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数目B.原子质量C.物质种类D.元素种类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加热液体 5.已知C-14的原子中,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6 B.8 C.12 D.14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7.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H2+Cl22HClB.2KClO32KCl+3O2↑

C.2HI+Cl22HCl+I2D.2CO2+2Na2O22Na2CO3+O2 8.在高温条件下,甲、乙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物质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

C.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1∶1 D.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是14∶3

9.番茄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维生素C能有效预防牙龈出血,它遇空气和加热都易引起变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熟的番茄可以补充大量维生素C

B.维生素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C.鲜榨的番茄汁密封保存可减少维生素C的流失

D.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含量约为30%

10.一氧化碳不仅可作燃料,还能作化工原料。

(1)浴室内不能安装直排式燃气热水器以防CO中毒。产生CO的原因是______。

(2)CO可作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此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____。

(3)工业上用CO通过化合反应制备甲酸钠(化学式为CHO2Na),其主要流程如下:







①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②第一次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③合成甲酸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11.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下列铁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填序号)。







(2)铁制品容易锈蚀,预防铁生锈的措施有______(写1条即可)。

(3)“湿法炼铜”的原理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某生铁和钢的样品中,主要元素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

Fe C S 生铁 95.94% 3.52% 0.06% 钢 98.97% 0.45% 0.03% ①结合数据及炼钢示意图分析:生铁炼钢时通入过量氧气的目的是______,气体a的成分是______。

②若钢样中硫元素以FeS的形式存在,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S+O2______+______。



12.为验证某碳酸钙样品的纯度为98%(样品中的杂质与稀盐酸不反应),小组同学设计如下两个实验。

【查阅资料】

①无水CaCl2可作干燥剂②2NaOH+CO2Na2CO3+H2O

【进行实验】

实验均取10.0g碳酸钙样品和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

序号 实验装置 主要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来源:学§科§网]

实验1 ①读取反应前电子天平的示数(m1)

②将过量的稀盐酸全部倒入烧杯中

③待反应停止后,立即读取电子天平的示数(m2) 测得样品纯度的平均值为93.8% 实验2 ①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装入药品

②称量反应前烧杯和烧杯中液体的质量(m3)

③迅速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④待反应停止后,立即称量烧杯和烧杯中液体的质量(m4) 测得样品纯度的平均值为25.0%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中,判断反应停止的依据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造成m2
(2)实验2中测得的样品纯度小于98%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碳酸钙没有完全反应B.排出的CO2没有完全被NaOH溶液吸收

C.反应容器中CO2有残留D.NaOH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

【反思与改进】

为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对实验1装置进行改进(如下图所示),测得样品纯度的平均值为97.6%。

(1)反应前后,两次称量整个装置及药品的总质量。在第二次

称量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2)装置中的“无水CaCl2”能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其原因

是______。





















































10















二氧化碳















铜片



FeCl2、H2





HCl和纳米级粉





倾倒液体B.过滤C.加热液体D.熄灭酒精灯







向某方向运

动的水分子



a



b















点燃



ABCD



34Se



78.96



“XX”牌

有效成分:CaCO3

净重:100g

100片/瓶



+2



MnO2



点燃







NaOH溶液



NaOH溶液







空气



一定条件



高温



喷淋



一定条件



焦炭



混合物



CO2、CO、N2



甲酸钠



CO、N2



A.不锈钢餐具B.铁锅C.曲别针



管式炉







O2



气体a





炼钢示意图











3



高温







1







5







3



电子天平



样品



稀盐酸





止水夹



样品



稀盐酸



20%的

氢氧化钠

溶液



稀盐酸



无水CaCl2



样品



a



b







献花(0)
+1
(本文系紫气东来众...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