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读书心得
2019-10-29 | 阅:  转:  |  分享 
  
《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读书心得偶然间和班主任老师聊天,说到学生考试成绩的问题,话说一次考试,学生没有考好,家长质问老师说:“我家孩子为什么没
有考好?”还有一位父亲,打电话问老师:“为什么我儿子考试得了几分?你怎么教的?”面对这样的家长,我想说一句,老师是传授你知识的,教
给你方法的,但却不是你学习上的全职保姆,除去孩子休息时间,不能全天看护你学习。孩子在学校学完知识后,是要有一个巩固的过程的,对于自
制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家长就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了。面对上些把所有问题和责任都交给老师的家长,我想起一本书:《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
》。这是一本难得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恰到好处的著作。读后感触颇多,很想与大家分享,希望和大家一起在孩子的教育上相互补充不足,共同进
步,为孩子的成长共同创造美好的环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亲情的纽带,使家庭教育具有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
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
应该尽好教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当好孩子的首任老师。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不可忽视,我记得我的孩
子三岁的时侯,我总是要求他读书,每天拿出几本要求他读,可是我在他身边是却时常看手机,所以孩子给他拿书他也是不看的,总是打开电视在看
动画片,偶尔也会凑过来看我的手机;朋友圈里有位杨老师,她的女儿刚满三岁,她朋友圈里每天都是她女儿读书的照片,她说,不知道她在看什么
,但是每天睡觉前都要学着妈妈的样子,拿着一本书一页一页的翻。我想这就是家长给孩子树立的榜样,这种影响包含了与教育相促进和相矛盾两方
面,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时可能是有利的、积极的,有时可能是不良的、消极的。所以,父母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的
基本保证。家庭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是寓教育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孩子的模仿力、可塑性极强,父母是孩子首先学习的对象。父母生活的态
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时刻影响着孩子,孩子的言行举止真实地反映父母教养子女的态度,“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这是通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
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而实现的。因此,为人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德高尚,自己就不要做违背道德准则的事;如果希望孩子尊重
师长,自己首先必须尊重他人、孝敬老人;如果希望孩子有责任心,自己应当对家庭负责、对孩子负责;如果希望孩子好学上进,自己就应该提
高自身素质,注重知识的学习积累和更新;如果希望孩子守秩序、守规则,自己就不要闯红灯跨栏杆、开“后门”。优秀的父母都是以自身开朗
豁达的个性、民主平等的作风去影响孩子,在言行上做孩子的好榜样,从生活中培养孩子好习惯,从启发中引导孩子学会宽容他人、感谢生活和
珍惜幸福。环境改变了教育,而教育则改变了一切!《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一书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它让我们深深明白了“只有不懂教的家长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这句话的含义,让我们共同阅读这份每个家长必做的家庭作业。书中有一个栏目“父母课堂”中的几句话值得借鉴——
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确实,没有天生的成功
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才能扮演好家长这个角
色,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有基本的保障。总之,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个生活场所,是孩子最重要的生活基地,家庭教育是任何教育所不能代替
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延伸、扩展和提高。要真正了解一个孩子,首先要了解其家庭,要做到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首先要做到孩子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再次感谢《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给我提供的帮助和启迪。真心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孩子的父母,希望家长朋
友能够积极参予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家校共建,把孩子培养好。最后祝愿天下的父母都成为家庭教育的首任优秀教师,培养出成功的孩子。
献花(0)
+1
(本文系小杨说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