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广东名桔之一的砂糖桔,其果皮、果肉及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 37.下图分别为细胞结构和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①保护组织;②输导组织;③分生组织;④营养组织。 (1)水稻苗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而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少, A.①④③B.③④②C.①②③D.①④② 主要是因为[](填标号)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28.铅是一种在生物体内难以被分解和排出的物质。在一个受铅污染的生态系统中,发现有甲、乙、 (2)控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现象 丙、丁四种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经检测,它们体内残留的铅含量情况如下表,那么四种生的物质存在于[](填标号)。 (3)切洋葱时会闻到一种辣味, 物之间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该物质存在于[](填标号)中。 生物甲乙丙丁 (4)在有氧的情况下,将有机物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 铅的相对含量0.046.000.4961.00 同时释放出有机物中的能量供细胞利用的结构是[](填标号)。 A.乙→丙→丁→甲B.丁→乙→丙→甲C.甲→丙→乙→丁D.甲→乙→丙→丁 (5)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所用的液体是()。 29.下列细胞中的物质,分子比较大,属于有机物的一类是() (6)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 ①水②糖类③蛋白质④无机盐⑤核酸⑥脂类⑦氧. 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填标号)。 A.②③⑤⑥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④⑦ (7)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图应该是()图(填A或B)。 30.小张同学在观察人血永久涂片时,显微镜处于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下列操作组合中正确的是() A.大光圈凹面镜B.大光圈平面镜C.小光圈平面镜D.小光圈凹面镜 31.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农田生态系统B.湖泊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32.细胞分裂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化是() A、两个新细胞壁的形成B、细胞质平均分成两等份 C、染色体D、细胞膜的形成 33.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要使视野变亮,可通过调大光圈和使用凹面镜来实现 A图B图C图 B.将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向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38.推理探究实验: C.从显微镜箱中取出显微镜时,应该双手握住镜臂,避免零件脱落 (1)观察下图①表示细胞(),使细胞数量增多。 D.盖盖玻片时,应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水滴,然后缓缓放平,避免气泡产生 (2)视野甲变为视野乙图,操作办法是把标本向()平移。 34.某同学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以下修改意见正确的() A.左右两侧的温度都应设置为25℃ 位置鼠妇数量光照土壤潮湿度 B.左右两侧都应设置为黑暗环境 纸盒左半部10只明亮干燥 C.左右两侧的土壤潮湿度应该相同 纸盒右半部10只阴暗湿润 D.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
35.使用显微镜观察某一细胞时,选择下列哪种组合所观察的物像最大() (3)提出问题:干燥环境影响鼠妇生活吗? ①5×目镜②10×目镜③10×物镜④40×物镜 ①实验变量是()。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②实验结束后怎么处理鼠妇呢?()。 二、综合性学习(每空1分,共15分) 温馨提示: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只交答题卡。学会检查。妥善保管本试卷。 36.图一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瓶,瓶中装有水草、小鱼、田螺和河水、砂石等, 图二是生态瓶中不同生物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
(1)这个生态瓶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瓶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流动的。 (2)图二中A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A代表的是生态瓶中的()。 (3)图二中的C可以分解A、B体内的(),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所以C是分解者。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