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库顶板行车道路加固专项方案编制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施工扣式 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本工程设计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及主体、装饰阶段总平面布置图工程概况由于地块一、地块 二地下车库面积较大,地下车库外围施工场地狭窄,在进行住宅楼上部主体结构、砌筑和装饰施工时,运输材料汽车必须要经过地下车库顶板,故在 地库顶板设置6米宽行车道路。汽车运输材料主要是钢筋、模板、钢管、商品砼、砌块等。地下车库顶板板厚为250mm,框架柱为5005 00mm,砼强度等级为C35,典型跨度为7.86m,地下车库高度为4.3m.为了不造成地下车库顶板因施工荷载或堆载大于顶板设计 荷载时,顶板挠曲变形或裂缝,故本工程要对地下室顶板进行支撑加固,拟采用钢管排架+型钢支撑在行车道路下面-1层范围撑顶,将受力传到基 础底板。行车道路尽量选择图纸上设计的消防通道路线。地库顶板行车道路具体范围见附图。三、地下车库顶板加固方案加固原则本加固措施以满 堂钢管排架以及型钢支撑位主要受力,地下室顶板承受部分重量荷载为原则。加固方法本加固措施采用原地库模板扣件式钢管排架,钢管型号为φ4 83.0,加固范围为地下室顶板,立杆间距为800800mm,横杆步距为1500mm,第一步横杆距地面200mm,在顶板下部处采 用高强度钢顶托作竖向支撑,顶托顶设双钢管顶撑楼板(未拆除原有模板排架不得拆除,已拆除区域按照上述方案恢复)考虑到行车荷载较大,除钢 管排架外,在每跨顶板范围内另加设不少于4根型钢支撑,型钢立杆采用16#工字钢,顶部横杆采用12#槽钢直接顶住板底砼或者木方。立杆顶 部与横杆焊接牢靠。搭设部位:地库顶板所有行车道路区域。四、顶板加固计算(一)顶板加固计算1、1、运输车辆相关参数:序号名称自重(T )最大额定载重量(T)轴间面积(㎡)前轴质量(T)后轴质量(T)1砼罐车14.216.02.5(4.35+1.35)8.221. 02自卸汽车108.01.953.905.812.2注:仅考虑运输砖、砼车辆行驶顶板上。砼罐车(后轴质量÷后轴面积)根据上表相关 的参数反应其后轴质量最大、且后轴的有效面积最小,故取后轴进行荷载计算。2110÷(2.51.35)=62.2KN/㎡自卸汽车( 总质量÷轴间面积)1810÷(1.953.9)=23.7KN/㎡因砼罐车的荷载值大于自卸汽车荷载值,故取砂浆罐车荷载值进行验算 。钢筋加工厂及料场堆场施工现场所进钢筋盘圆按22KN考虑,9米长条直钢筋按45KN考虑,计算中按纸条钢筋进行计算则:钢筋摆放采用 三道20#工字钢(2001007)计算中按1500mm宽的槽口内衣、二层摆放3捆,第三层摆放2捆,按最大不超过三层且总计为8捆 进行计算,则面荷载为:Qe=8MMAX/bL2=(84580.3)÷(91.51.5)=42.67KN/㎡(4)顶板允许 设计荷载:根据设计图纸说明,地下车库顶板设计活荷载为50KN/㎡(不含覆土厚)。满堂脚手架计算书根据已计算出砼罐车满载时的荷载值 为62.2KN/㎡,对顶板加固区域整体满堂架进行验算。考虑结构顶板设计允许承载能力,700700mm间距满堂钢管架的设计荷载=6 2.2-50=12.2KN/㎡.2.1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 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钢结构设 计规范》GB0017-20032.2架体参数满堂脚手架长度L(m)45满堂脚手架宽度B(m)8脚手架搭设高度H(m)3.3纵横向水 平杆步H(m)1.5立杆纵距La(m)0.7立杆横距Lb(m)0.7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单扣件扣件抗滑移折减系数1立杆布置形式单立杆 平台横向支撑钢管类型单钢管立柱间纵向钢管支撑根数n0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a(m)0.2立杆计算长度系数u2.37 7纵向钢管验算方式三等跨连续梁横向钢管验算方式三等跨连续梁2.3荷载参数脚手架钢管类型Φ4833.0每米钢管自重(KN/M)0. 033脚手板类型木脚手板脚手板自重(KN/㎡)0每米立杆承受结构自重标准(KN/M)0.1621材料堆放荷载(KN/㎡)12.2施 工均布荷载(KN/㎡)0平台上的集中力(KN)0立杆轴心集中力(KN)02.4设计简图搭设示意图:2.5板底支撑(纵向)钢管验算钢 管类型Φ483钢管界面抵抗矩W(cm3)4.49钢管界面惯性矩ICM410.78钢管弹性模量E(N/mm2)2.06105钢管 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205纵向钢管验算方式三等跨连续梁横向支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下三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 载p取板底支撑钢钢管传递最大支座力。2.7立杆承重连接计算横杆和立杆连接方式双扣件双扣件抗滑承载力12扣件抗滑移折减系数1双扣件抗 滑承载力设计值RC=121=12KN≥R=10.074+0=10.074KN2.8立杆稳定性验算2.9立杆支撑面承载力验算结论: 通过以上设计验算,材料运输(重量30T)在顶板上的行驶路线范围、安放拆塔作业区域,按本方案搭设满堂脚手架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支撑, 能确保地下室顶板结构安全。质量安全措施车道顶板加固材质及其他的安全技术措施扣件的螺栓拧扭力矩值控制40~50N.m,最大不应大于6 5N.m.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立边缘长度不应小于100mm。材料的具体选用要求如下:刚才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 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抵押流体输送用焊接钢 管》GB/T3092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Q235A级钢的规定,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裂纹 的钢管。新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 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外径、壁厚、断面等的偏差,应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 11的规定,旧钢管的检查在符合新钢管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表面修饰深度应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 规范》(JGJ130-2011)表8.1.8序号3的规定,当修饰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2)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 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D、当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抽样检测。E、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新 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1)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 必须更换;2)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4)满堂钢管脚手架搭设的一般规定1)在立柱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向水平方向应按纵 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横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距离,在满足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横杆 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各设一道水平横杆。2)、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φ48 3.0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并应采用2个旋转扣 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3)严禁将上端的钢管立柱与下端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横杆上。4)立柱、纵横向水平杆、剪刀 撑等重要杆件的垂直偏差、水平偏差、质量等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规定。5)竖向连续剪刀撑 宽度宜为4~6m,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50°。2、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1)脚手架搭设或拆除由符合劳动 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经考核合格,领取《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专业架子工进行,操作人员应该持证上岗,操作 时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2)搭设过程中划出工作标志区,禁止行人进入,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严禁在无人指挥下作 业,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务必先告诉对方,并得到允许,以防坠落伤人。(3)脚手架搭设作业时,逐跨和逐步的进行搭设,矩形周边脚手 架宜从其中的一个角部向两个方向延伸搭设,确保已搭部分稳定。3、脚手架上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1)架上作业人员应做好分工和配合,传递杆件应掌握好中心,平稳传递,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引起人身或杆件失去平衡,对每完成的一道工序,要相互询问并确认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工作人员应佩戴工具袋,工具用后装与袋中,不要放在架子上,以免掉落伤人,架设材料要随上随用,以免放置不当掉落。(2)在进行撬、拉、推等操作时,要注意采取正确的姿势,站稳脚跟,或一手把持在稳固的构建或者支持物上,以免用力过猛导致身体失去平衡或把东西甩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