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祛湿利水方之藿香正气散
2019-11-08 | 阅:  转:  |  分享 
  
藿香正气散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大腹皮30克,白芷30克,紫苏30克,茯苓30克,藿香90克,白术60克,法半夏60克,陈皮60克,厚朴60克,苦桔梗60克,甘草75克。

【用法】:为散,每服6~9克,生姜、大枣煎水调下。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症见发热恶寒,头痛,胸隔满闷,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气等。

【方解】:本方以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其中发热恶寒,头痛为外受风寒;胸隔满闷,恶习呕吐,脘腹疼痛,肠鸣泄泻,舌苔白腻为内伤湿阻,皆为本方主症。外感风寒,湿浊带阻,升降失常,气机不运,故胸隔满闷,脘腹疼痛,肠鸣泄泻,恶心呕吐,舌苔白腻,为湿浊内旺之象。治宜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方中藿香用量较重,既能辛散风寒,又可芳香化浊,醒脾和中,辟秽止呕,为君药。白芷、紫苏辛温发散,理气宽胸;半夏曲降逆止呕,燥湿和胃;厚朴行气除满,苦温燥湿,共为臣药。佐以陈皮理气燥湿;大腹皮行气利湿;茯苓、白术健脾利湿;桔梗宜肺利气,助解表化湿,姜、枣调和脾胃。甘草调诸药,助枣、姜益气调中,为使药。

【按语】:本方以胸腹胀闷,恶寒发热,呕吐泄泻,舌苔白腻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胃肠型感冒,急性肠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妊娠恶阻、慢性结肠炎等。如见食滞,胸闷腹胀,可去甘草、大枣之腻滞,加六曲、鸡内金以消导积滞;如见恶寒无汗,表邪偏重者,可加荆芥、防风;如湿邪较重而见苔厚垢腻,可用苍术代白术。

本方辛香温燥,病情偏热及阴亏者禁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有阻止离体肠管收缩,抑制胃肠推动功能和体外抗菌作用。

【附方】:

藿香正气水(《常用中成药》),由本方去桔梗,而制成酊剂。功效、主治与本方同。

藿香正气片(《常用中成药》),由本方去白芷、白术、大腹皮、桔梗、加苍术、生姜、木香、制成片剂。其功效、主治与本方同。

藿香正气丸(《常用中成药》),由本方加生姜、红枣、制成丸剂。其功效、主治与本方同。

二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辩》),由本方去紫苏、大腹皮、白术、半夏、桔梗、甘草、加木大豆黄卷、防己、通草、薏苡仁构成。功能渗利湿浊。主治身痛、湿阻脘闷,便溏等症。

一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辩》),由本方去紫苏、半夏、白术、桔梗、甘草、加茵陈、杏仁、神曲、麦芽构成。功能理气、化湿、消滞。主治三焦湿郁,或兼食滞,或发黄疸等症,脘腹胀满。

不换金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本方去白术、紫苏、茯苓、大腹皮、加苍术构成。功能化湿解表,调中止呕。主治湿浊内停,兼有外感之症。

四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辩》),即本方去白术、紫苏、大腹皮、半夏、桔梗、甘草、加草果、神曲、山楂构成。功能有化湿消食。主治湿阻,食滞,脘腹胀闷等症。

五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辩》)即本方去紫苏、半夏、白术、桔梗、甘草、加苍术、谷芽构成。功能温寒化湿。主治寒湿中阻,腕闷、便溏等症。

三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辩》),由本方去大腹皮、紫苏、白术、半夏、桔梗、甘草,加滑石、杏仁构成。功能清利湿热。主治湿困化热,脘腹胀满,苔黄,尿赤等症。

献花(0)
+1
(本文系千機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