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浅析早醒型失眠症的研究进展_张影
2019-11-19 | 阅:  转:  |  分享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第19卷第66期
71

到从中医五神角度辨析、论治早醒型失眠症具有重要意义。说服力的研究依据与研究结果,或经过探索发现早醒型失眠症的
[12]
周某等提出心神、肺魄、脾意、肝魂、肾志不安于舍的不寐内在病机后,却不能提供有效的诊疗方案,导致研究停滞。(4)常
特点分别为迟寐、眠浅易醒、睡前多思纷纭、梦扰纷纭、早寤五种,将各种辨证学说体系混为一谈,如运用营卫学说解释其发病病机,
临症可依据上述特点选用各类安神药,如心肝血虚不养神之不寐却又兼杂脏腑学说理论,导致研究结果仅变为自圆其说,未能为
可选酸枣仁,精气不足神失所养之不寐可选柏子仁,肝火痰瘀扰神本病的治疗提供思路与方向。(5)早醒作为失眠症一种特征性表
[13]
之不寐可选珍珠母、石决明等。后有张某等通过研究发现五脏现,其出现本身便具有时序性特征,但研究本病时,常忽略了导致
神乱对睡眠皆有影响,然受心神影响更大,而在治疗方面,运用养本病发生的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等,将机体独立于社
神、调神、安神三大法及其子法治疗失眠,又对前文周某所述内容会之外,单纯关注机体内在环境的变化,未能从更系统的角度认
加以补充,提出从肾藏志论治疗早醒型失眠时多用六味地黄汤、黄识本病。
[14]
连阿胶汤等。另有张某依据《续名医类案》中所云:“人之安睡,因此,笔者认为研究早醒型失眠症的基础在于认识到其发生
神归心,魄归肺,魂归肝,意归脾,志藏肾,五脏各安其位而寝”理的时序性特点、社会性特点及心因性特点,进行规范、合理的大样
论,根据失眠症临床表现及主诉的不同,提出夜寐早寤分属于五神本数据研究,给出客观化、量化、精准化的研究依据与研究结果,探
之志不安于肾所致并提出中医不寐五神分型法。索出其发病机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诊疗方案,观察各种治疗方案的
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探索出最佳方案,为更多学者提供诊疗本病
2早醒型失眠症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的思路与方向,也可为建立全新的失眠症诊疗体系提供灵感。
早醒作为失眠症的一个类型,因其具有明显的特征性表现,在
参考文献
临床中极易被发现与观察,故有学者通过临床观察与研究发现,早
[1]任建宁.从“阳与阴、动与静”探究入睡困难与早醒的机制及针刺治疗
醒型失眠症的发生与某些疾病间存在密切关系。
[15]
体会[J].河北中医,2018,40(11):1729-1732.
如苏某等通过观察5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情况,发现
[2]朱瑶,柳红芳.从中医古籍中的睡眠理论探讨早醒的病因病机及辨证
早醒为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一种常见类型,且早醒与患者每
治疗[J].北京中医药,2013,32(04):256-258.
日使用左旋多巴的剂量呈负相关,其发生原因可能与帕金森病患
[3]谢小红,温立新,张金付.基于“六经病欲解时”理论治疗早醒型不寐[J].
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的退行性改变、运动障碍及发作性肌肉
新中医,2018,50(11):238-241.
[16]
强直诱发觉醒有关。徐某等通过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常伴早
[4]卢博.乌梅丸加减治疗早醒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D].长春中医药大
醒症状,其机制可能是因抑郁症有“思维迟缓、情感低落和意志减
学,2018.
退”,致白日兴奋被压抑,当夜间内抑制下降时,兴奋便被释放,引
[5]孙梁.病机与证候并重的阴阳分治法治疗早醒型失眠的临床研究[D].
[17]
起过度警醒,故睡眠总时间缩短。韩某等总结出抑郁症患者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早晨皮质醇水平增高,早醒时间随皮质醇水平升高而延长,早醒[6]刘平.炙甘草汤加减治疗中老年早醒性失眠35例[J].内蒙古中医
[18]
药.2010,29(18):11.
症状也更严重。王某等通过研究发现,早醒作为睡眠质量自评
[7]张转喜,李宇涛.不同类型失眠的中医病因病机探究[J].国医论
量表中的一个分项值,与抑郁自评量表总分值呈显著正相关,这便
[19]坛,2014,29(01):12-14.
表明早醒可作为抑郁症发生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刘某等通
[8]杨帆.老年人失眠的睡眠特点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
过完成氟桂利嗪治疗39例早醒患者的临床观察后,得出结论:本
药大学,2018.
观察证实氟桂利嗪对睡眠障碍的早醒症状有显著疗效,其机制尚
[9]王婷,王国华.王国华主任医师治疗凌晨早醒型失眠[J].吉林中医
不明确,推测可能与扩张血管平滑肌,改善脑循环及冠脉循环,并
药,2015,35(06):553-555.
抑制神经细胞膜受体依赖性钙离子通道开放,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10]张星平,徐争光,陈俊逾,等.肾不藏志不寐刍议[J].中医药学
有关。
报,2014,42((06):1-3.
[20]
另有赵某等通过运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30例失眠症患者,[11]滕晶.基于中医学“五神”理论构建失眠症新的辨证理论体系浅谈[J].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06):893-894.
经后期观察与研究发现,给予脑电α波和θ波反馈训练后的失眠
[12]周培敏.从“五神”论不寐的辨证论治[J].陕西中医,1999(08):353-354.
症患者早醒情况明显改善,其机制系前期脑电睡眠研究结果:人们
[13]陈怡西.张觉人教授运用五神脏理论治疗失眠的经验探讨[D].湖北中
在睡眠初期出现θ波时常伴困倦感觉,故进行θ波反馈训练可
医药大学,2012.
增加这种脑电波,从而改善早醒等失眠症。
[14]张星平,范秀芳,邓宁,等.中医不寐五神分型诊断法[J].中医杂
志,2011,52(24):2092-2093.
3总结
[15]苏敏,刘春风,罗蔚峰.帕金森病睡眠障碍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临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发现部分学者已经注意到失眠症本身便
床神经科学,2005(03):279-282.
具有特征性临床表现这一事实,早醒便为其中一个类型,若能探索
[16]徐捷,赵鹏,张心保,等.抑郁症的早醒与睡眠脑电图的关系[J].神经
出失眠症这种特征性临床表现的内在发病机制,则对于临床治疗
疾病与精神卫生,2005(04):260-261+264.
失眠症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截至目前,有关早醒型失眠症的研
[17]韩惠民,崔光成,赵阿勐,等.抑郁症早醒与事件相关电位的关系研究
究仍未见明显突破,咎其原因,做出以下总结:(1)古籍中有关早
[J].心理科学,2011,34(06):1520-1523.
[18]王玥,朱国行.慢性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特点[J].中国临床神经科
醒型失眠症的论述并不多见,研究者通常是对本病做出临床经验
学,2011,19(06):601-605.
的总结,且这种总结亦仁者见仁,仅可为临床提供参考。(2)有部
[19]刘广军,刘广芹.氟桂利嗪治疗早醒39例临床观察[J].社区医学杂
分学者致力于进行相关临床研究,因其研究方案的不同,研究内容
志,2008(21):31.
的规范程度,结论亦有所不同,其中,缺乏临床大样本数据的分析
[20]赵红,周小东,张大振,等.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失眠症的疗效观察[J].
研究应引起研究者的关注。(3)通过经验发现特征后仅进行初步
华北国防医药,2003(04):260-262.
研究,未能进行深入探索,亦未能提出客观化、量化、直观化、具有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