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诗词故事(下)
2019-11-20 | 阅:  转:  |  分享 
  
诗词故事(下)陈李杨辑许浑梦中作诗许浑,字仲晦(一作用晦),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晚年寓居润州丹阳,是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许浑
酷爱自然山水,也是慷慨悲歌之士,他的登高怀古之诗,已显现其壮怀。所以他作诗风格豪放壮丽,就像刚拉开强弓,机弦迅疾,都不注意罢了。许
浑早年曾游览天台山,抬头仰望瀑布,向旁远眺赤城山。在祥瑞的彩云中分辨方广寺,在陡峭的绝壁间步过石桥。他连日登山,尽览了深幽的胜景。
放声诵读孙绰的《游天台山赋》,高傲地产生了脱俗隐居的念头。他心存儒家建功立业的志向,再三地留宿在此,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因君命在身隐
居不成,辜负了自己当初的心愿。后来他白日做梦又去登山,只见凌空处有一座宫殿,他就问,有人回答说:“这是昆仑山。”不一会儿,他远远望
见有几个人正在饮酒,那些人还招许浑入席就坐,一直到黄昏才散席。有一位美女取出纸笺请许浑题诗,许浑还没写好梦境就消失了。后来许浑吟诗
道:晓入瑶台露气清,庭中惟见许飞琼。尘心未断俗缘在,十里下山空月明。有一天,许浑又梦见自己来到此山中,那位美女说:“你为何把我的名
字题写在人间?”许浑就把“庭中惟见许飞琼”改成“天风吹下步虚声”,美女说:“这就好了。”许浑才思翩翩,受到仙女的喜爱,仙女梦中想念
他,竟到如此地步。从前曹子建作《洛神赋》,人们认为他仅仅听说虚假传闻,因此说许浑遇仙之事也是荒唐远出事理之外,不可信从了。顾非熊因
诗得进士顾非熊,姑苏人,顾况之子,生卒年均不详。顾况老病,年十七岁的独子不幸亡故,魂魄不离其家。这让顾况悲伤不已,于是因作诗:老人
丧其子,日暮泣成血。老人年七十,不作多时别。其子魂魄听后深为感动,说:"爸,若我下辈子还能投生做人,一定再做您儿子!"没过多久,其
子魂魄不见,原来已被善解人意的幽冥阎王带走,被判来生依旧托生在顾家啦!不久,那死去的儿子,只觉得自己心境通明,睁看眼睛,看到熟悉的
屋舍,兄弟姐妹,站于床前;而对于顾况来说,这一日,他又新得了一个儿子。自然,这新生儿子正是那死去的孩子所投之胎。只是新子自生下来,
一直不会说话,急坏了诗人一家。直到七岁那年,这孩子跟哥哥一起在庭院中玩耍,哥哥捉弄他,结果把他搞急了,忽然开口:"其实我本是你的兄
长,干嘛老捉弄我?!"顾况一家惊异。那孩子这才叙述自己的前生,事事无误,弟弟、妹妹的小名呼之准确。这个孩子,就是顾况的小儿子、后来
的进士顾非熊。顾非熊少俊悟,一览成诵。性滑稽,好凌轹。为性格所累,受人排挤,连续三十年科考都名落孙山。因作赋落第后赠同居友人:有情
天地内,多感是诗人。见月长怜夜,看花又惜春。愁为终日客,闲过少年身。寂寞正相对,笙歌满四邻。会昌五年,(公元八四五年)放榜,仍无其
名。平时很少干正事的穆宗皇帝因为早闻顾非熊的诗名才气,于是发了怒,责问考试部门:顾非熊连续考了三十年,人的一生有几个三十年啊?你们
也太过分了吧?皇帝命令主管考试的官员把顾非熊的应考试卷呈上御览,并责令重新张榜。有了皇帝的关照,顾非熊终于中了进士啦。这一年,他已
经五六十岁了。当时,有人感慨地作诗如下赠送于非熊:愚为童稚时,已解念君诗!及得高科晚,须逢圣主知。花前翻有泪,鬓上却无丝。从此东归
去,休为坠叶期。顾非熊终于考试成功,在唐宣宗大中年间官至盱眙尉。当然,顾非熊并非官迷,他三十年困于考场,也并非仅仅为了能拿个通向仕
途的文凭;或者说,他仅仅为了出这口气罢了。加上他不乐奉迎,更厌鞭挞,所以为官不久,就弃之而去,回茅山跟亲爱的老父亲顾况一起隐居去过
其乐融融的生活了。在与朋友告别前,顾非熊思念万千,写下一首《成名后将归茅山酬群公见送》:此名谁不得,人贺至公难。素业承家了,离筵去
国欢。暮天行雁断,晓渡落潮寒。旧隐茅峰下,松根石上盘。王建作送顾非熊秀才归丹阳诗:江城柳色海门烟,欲到茅山始下船。知道君家当瀑布,
菖蒲潭在草堂前。郑畋题诗凤翔郑畋(tián)(825年-883年),字台文,荥阳人,唐朝宰相、诗人。880年(广明元年),黄巢起义
军进攻江浙,攻陷淮南数郡县。高骈只是让张璘控制要冲之地,自己闭城自守。唐僖宗这才想起郑畋说过的话,将他召回朝廷,任命为礼部尚书。不
久,郑畋出任凤翔陇右节度使。同年冬,黄巢攻陷长安,唐僖宗出逃。郑畋在斜谷(在今终南山)迎接皇帝,哭道:"大臣贻误陛下到如今这个地步
,臣是罪人,请陛下杀了我。"僖宗道:"这不是你的错。我先到兴元(今陕西汉中)暂避,你一定要坚守反贼进兵的关口。"郑畋回答道:"臣一
心报国,死而后已,请陛下不要担心东方的事情。但是许多事情来不及请示,请陛下准许臣便宜行事。"僖宗道:"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你看着办
吧。"郑畋返回凤翔(今陕西凤翔)后,召集将佐商议讨贼之事。众将都道:"贼军力量正强大,还是等到各地兵马都来到之后再说吧。"郑畋怒道
:"你们是劝我降贼吗?"说完晕倒在地,被救醒后却说不出话来了。这时,黄巢的使者前来,监军彭敬柔宴请使者。席间,众将皆哭,使者非常奇
怪。幕僚孙储道:"郑相公因风痹不能前来,所以我们都很悲伤。"郑畋得知后,喜道:"我就知道天下人都还没有背弃唐朝,贼子很快就要灭亡了
。"于是,郑畋刺破手指,用血书写表章,派人抄小路送给皇帝,并召集将领,晓以大义,歃血为盟。不久,黄巢派王晖招降郑畋。郑畋将王晖斩首
,派儿子郑凝绩去朝见皇帝。881年(中和元年),黄巢部将王璠前来攻打郑畋,郑畋派唐弘夫设下埋伏。王璠轻视郑畋是个文弱书生,放任军队
击鼓前进。郑畋多设疑兵,迷惑敌人,然后伏兵尽出,在龙尾坡(今陕西岐山东)大破敌军,斩首二万级,并擒斩王璠的儿子,声威震动京师。唐僖
宗得知后,对宰相盛赞郑畋,并任命其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充任京西诸道行营都统。当时,关中各镇还有数万兵马,只是在长安失陷后无
人指挥。郑畋便把他们召到凤翔,并与泾原节度使程宗楚、秦州节度使仇公遇、鄜延节度使李孝恭、夏州节度使拓拔思恭结盟,向全国发布檄文。此
时皇帝远在蜀地,音信难通,各地都认为朝廷难以复兴。等到郑畋檄文传到,天下震动,各藩镇都出兵勤王。黄巢惊惧之下,从此不敢再想西进之事
。不久,郑畋进位司空、兼门下侍郎、京城四面行营都统,并获赐御袍犀带。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他在凤翔陇右节度使任上写下马嵬坡:玄
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此诗对玄宗有所婉讽,亦有所体谅,可谓能“出己意”又“用意隐然”,在
咏史诗中不失为佳作。貌丑才高的罗隐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
家、思想家。但是,他却是典型的貌丑家穷,人神共愤的“钱塘丑才子”。罗隐由于生活在政治极端腐败的晚唐社会,又加上他仕途坎坷,十举进士
而不第,便化进取为愤怒,视功名如烟云,常常以激愤的心情、锐利的笔锋揭露现实的丑恶,批判政治的腐败,抒发胸中的愤懑。于是,作自遣诗: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罗隐至京师,应试不第。作者心灰意冷,后
又看见人民辛苦劳作在田间地头与部分朝廷官员不劳而获这样相对立的情景而产生的愤懑,作《蜂》诗以讽喻: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后来,罗隐投靠江东,受到钱镠(liú)礼遇之时。他尽管投靠了钱镠,选择“偏安江南”,但是他仍然思
念唐代国都长安,仍然不忘自己报效唐皇的理想。他很苦闷,但又无从发泄。作《鹦鹉诗》以排遣: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劝君不用分
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当初,罗隐以寒士身份赴举,路过钟陵县(今江西省进贤县),结识了当地乐营中一个颇有才思的歌妓云英。约莫十二年光
景他再度落第路过钟陵,又与云英不期而遇。见她仍隶名乐籍,未脱风尘,罗隐不胜感慨。更不料云英一见面却惊诧道:"怎么罗秀才还是布衣?"
罗隐便写了《赠妓云英》: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罗隐的诗名很大,就连当时的宰相郑畋和李蔚都
很欣赏他,但由于他的试卷里的讽刺意味太强,人也很狂妄,这使他在讲究谦虚的中国古代社会里非常孤立,考官们对他很反感。有次他投考时,正
遇上大旱,皇上下诏求雨做法,罗隐便上书进谏,说水旱灾害是和天地一样共存的,无法立即消除,他劝皇上应该用心祈祷,那么百姓的庄稼受灾再
重也会感激陛下的。最后说,先皇和大臣们都不能为陛下出力,何况做法的又是几个无名之辈,他认为此法不可取。罗隐的话太直率,有些讽刺的意
味,皇上当然也没有听他的。最终只能是穷困潦倒,所以,他干脆改名为罗隐,过起神仙般的与世无争的平淡生活。传说,地仙罗隐是“真龙天子”
。玉皇大帝怕他当了皇帝,会捣乱乾坤,就派天兵天将换了罗隐的仙骨。当时罗隐咬紧牙关,浑身的仙骨都被换掉了,只有牙床骨没换得去,虽做不
成皇帝,却留下了一张“圣贤嘴”。说来也怪,罗隐说什么就灵验什么,大家既想讨他说好话,又怕惹他讲坏话。89.吝啬的韦庄韦庄(约836
年-约910年),字端己,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有一位爱姬,资质艳丽,
兼善词翰。前蜀主王建听说后,以教宫女作词为借口,招入后宫终未放回。韦庄难抑万般思念之情,遂作《荷叶杯》一词,苦诉衷情:绝代佳人难得
,倾国,花下见无期。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闲掩翠屏金凤,残梦,罗幕画堂空。碧天无路信难通,惆怅旧房拢。这首词情意凄怨,人相传
播,一时盛行。韦庄爱姬传闻该词,伤心伤情,绝食而卒。真可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词人韦庄名满天下,而他的吝啬,与他的
诗词一样,毫不逊色。韦庄早年的经历比较坎坷,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年他才考中进士,这个时候他已经将近六十岁了。诗人韦庄
出身贫寒,从小就饱受贫寒的煎熬。穷的时候没人在乎,也没人关心,但是成名后虽然富裕了,他依旧保持俭朴的生活。所以他经常数着米粒来做饭
,用秤称好柴禾来烧火,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韦庄每次做饭,下多少米都有固定的分量;做饭烧的柴,也要事先称好;若是吃烤肉,哪怕是少了一
片他都会知晓。但是这样经常会被人耻笑,因为如此的节俭已经到了让人可鄙的地步。韦庄儿子在八岁夭折的时候,因为入葬了,所以他的妻子为孩
子穿上生前的衣服,让孩子走的体面些。但是却被韦庄剥了下来,只是用孩子原来睡的旧草席包裹着埋了。最后他把孩子掩埋之后,竟然还把草席带
了回来!可见他的吝啬有多让人匪夷所思!李频因诗得佳人90.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的赵佶宋徽宗赵佶(1082.05.05-1135.0
6.05),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他
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瘦金书的意思是美其书为金,取富贵义,也以挺劲自诩。他在位时将画家的地
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地位,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
意佳话,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画意境的发展。宋徽宗还亲自出题,一日,赵佶踏春而归,雅兴正浓,便以"踏花归来马蹄香"为题,在御花园举
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画考。许多画师虽有丹青妙手之誉,却面面相觑,无从下笔。有的画是骑马人踏春归来,手里捏一枝花;有的还在马蹄上面沾着
几片花瓣,但都表现不出"香"字来。独有一青年画匠奇思杰构,欣然命笔。画构思很巧妙:几只蝴蝶飞舞在奔走的马蹄周围,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踏
花归来,马蹄还留有浓郁的馨香。赵佶曾用"深山藏古寺"为题来考画院学生。第一个学生画了整个寺院,以及寺院四周的崇山峻岭。第二个学生画
了古寺的一角,背景上画了山峦起伏的密林。第三个学生没有画古寺,只画了深山阴谷中的一条石径,尽头一个和尚在溪边打水,大树掩没不知寺院
在何处?"深山藏古寺"着意在"藏"字上做文章,给人以"画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享受。赵佶诗、书、画、印独树一帜,可是为人、为君却糟糕
至极。在位时任用奸邪,坐失江山。靖康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底,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
艺工匠、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押送北方,汴京中公私积蓄被掳掠一空,北宋灭亡。宋徽宗听
到财宝等被掳掠毫不在乎,等听到皇家藏书也被抢去,才仰天长叹几声。?靖康二年(1127年)七月,宋徽宗派臣子曹勋从金偷偷逃到南宋,行
前交给他一件自己穿的背心,上写着"你快来援救父母"。宋徽宗将这几个字出示给周围的臣子看,群臣都悲泣不已。宋徽宗哭着叮咛曹勋,切记要
转告康王赵构"不要忘了我北行的痛苦",说着取出白纱手帕拭泪,尔后将手帕也交给曹勋说:"让皇上(高宗)深知我思念故国而哀痛泪下的情景
。"赵佶被囚禁期间,宋徽宗受尽精神折磨,写下了许多悔恨、哀怨、凄凉的诗句。《在北题壁》是他人生绝笔: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无独有偶,大约过了一百五十年左右,赵佶的后代南宋恭帝赵显,也步上了他的祖宗的老路,被元人俘到大都
,他也作了一首诗,怀念故国,悲伤凄黯,诗云: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91.偷金杯的女子宣和六年(1124)
元宵,宋微宗钦命整个京城放灯赐酒,与民同乐。在观灯的民众喝完酒后,宫廷侍卫就要收走酒杯。忽然,一个妇人吃了御赐酒,将金杯藏到怀里,
被侍卫喝住:‘这金盏是御前宝玩,休得偷去!’当下拿住这妇人,到得端门下。有阁门舍人且将偷金杯的事,奏知徽宗皇帝。圣旨道:普天同庆良
宵,休得惊吓妇人,要好生问取缘故。妇人奏道:‘贱妾与夫君同到鳌山下看灯,人闹里与夫相失。蒙皇帝赐酒,妾面带酒容,又不与夫同归,惟恐
公婆怪责,欲假皇帝金杯归家与公婆为照。臣妾有一词上奏天颜,这词名唤“鹧鸪天”: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观鹤阵笙歌举,不觉
鸳鸯失进傸。天渐晓,感皇恩,传赐酒,脸生春。归家只恐公婆责,也赐金杯作照凭。不过旁边的教坊乐官不服气了,他是掌管宫廷音乐的官员,认
为这个普通人家的女子怎么能即兴填词呢?于是提醒皇帝,这个女子可能提前准备好了话术,皇帝您可别轻信。皇帝于是让女人以被偷的金杯为题目
,以念奴娇为曲调,再填一首词。只见这个女子不慌不忙,又口占一首词:桂魄澄辉,禁城内万盏花灯罗列。无限坐佳人穿绣径,几多妖艳奇绝。凤
烛交光,银灯相射,奏箫韶初歇。鸣稍响处,万民瞻仰宫阙。妾自闺门给假,与夫携手共赏元宵,误到玉皇金殿砌。赐酒金杯满设。量窄从来红凝粉
面,尊见无凭说。假王金盏,免公婆责罚臣妾。宋徽宗听罢,龙颜大悦,不再怀疑,就把这个金杯赐给了窃杯女子。92.钱惟演一词成谶钱惟演(
977年-1034年9月3日),字希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大臣、文学家。钱惟演在洛阳任使相的时候,十分厚遇文士,谢绛、欧
阳修在洛阳供职,曾经一起登嵩山游玩,到达龙门的时候下起了雪,两人正在观赏山景,忽然见到有人骑马冒雪渡过伊水而来,原来是钱惟演派来的
厨子和歌妓,使者传钱相的口谕说:"登山辛苦,两位可以在山上多留一阵赏雪,府里公事简易,用不着急忙赶回去。"对下属无微不至的关心,尤
其是文人间那种心灵相通的意会,使欧阳修等人既感动又亲近。后来钱惟演贬谪随州,欧阳修等人送行,钱惟演席上赋词,使歌妓演唱,音节悲苦,
宾主都为之哭泣。欧阳修对钱惟演的知遇之情毕生没有忘记,在《归田录》里记下了钱惟演在洛阳对他说的话:"钱思公生长富贵,而平生惟好读书
,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后来欧阳修总结出读书时间的"三上"(马上、厕上、枕上),多半也是受钱惟演的启发。钱惟演一
生境遇尚算顺利,可是到晚年却谪居汉东,眼看行将老死他乡,心情自然是悲凉无限,所撰《玉楼春》词极其凄婉:锦箨参差朱栏曲。露濯文犀和粉
绿。未容浓翠伴桃红,几许纤枝留凤宿。嫩似春荑明似玉。一寸芳心谁管束。劝君速吃莫踌躇,看被南风吹作竹。每逢酒后自歌此曲,往往泪下。他
家中有一个歌姬惊鸿,曾服侍他的父亲吴越王钱俶,这时已是白发苍苍之年,听了这不胜哀伤的歌词,说道:"先王将薨逝的时候,预先为自己制作
了挽歌《木兰花》,辞意与这首词很相似,难道如今相公也将要死亡了吗?"不久,钱惟演果然死于随州,真乃一词成谶。93.桃李嫁东风郎中
张先93.张先(990-1078),字子野,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张先另有一雅号,为欧阳修所赠。范公偁《过庭录》记载:张子野《一丛花
令》在当时盛传,欧阳修特别喜欢这首词,只是无缘拜见这位比自己年长十七岁的前辈。有一次,张子野去拜访欧阳修,门人通报后,欧阳修慌慌忙
忙倒穿着鞋子出门迎接,说:“这就是‘桃杏嫁东风’郎中啊!”因此,成语中多了“倒履相迎”,而张先也获得了“桃杏嫁东风郎中”的雅号,其
词云: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
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沈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据《古今词话》记载:张先尝与一小尼私约。其老尼甚严,常常把小尼置于
一水中小岛的楼阁之上。俟夜深人静,其尼潜下梯;张先也划船登阁与之幽会。临别,子野不胜缱绻,遂作此词以述怀。如此风流佳话让人拍案惊奇
,捧腹大笑:自古文人多浪漫。张先一生诗酒风流,佳话频出。张先八十岁时仍娶十八岁女子为妾。婚宴上,张先春风得意赋诗一首:我年八十卿十
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苏轼即兴调侃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一树梨花压海棠"比喻老夫少妻,也即"老牛吃嫩草"的委婉的说法。张先老年寓居杭州,多为官妓作词,却把同为官妓的龙靓忽略了。于是龙
靓给张先写了一首诗索词:天与群芳千样葩,独无颜色不堪夸。牡丹芍药人题遍,自分身如鼓子花。张先随即作双调《望江南》回赠:青楼宴,靓
女荐瑶杯。一曲白云江月满,际天拖练夜潮来。人物误瑶台。醺醺酒,拂拂上双腮。媚脸已非朱淡粉,香红全胜雪笼梅。标格外尘埃。94.晏殊王
琪对句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从小聪明好学,5岁就能创作有"神童"之称。景德元年
(1004年),江南按抚张知白听说这件事,将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荐。次年,14岁的晏殊和众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晏殊轻松过关,受到真宗
的赏识,赐同进士出身。宰相寇准说道:"晏殊是外地人"皇帝回道:"张九龄难道不是外地人吗?"过了两天,在诗、赋、论考试时,晏殊据实上
奏道"这些题我曾经做过,请皇上改用别的题目吧。"真宗欢悦地改换了题目,晏殊援笔立就。他的真诚与才华更受到真宗的赞赏。授其秘书省正事
,留秘阁读书深造。他学习勤奋,交友持重。有一次,晏殊到扬州大明寺游玩,看到墙壁上留有许多游人题写的诗词,便慢慢地走上前去。壁上题诗
,是古时候的一种习俗。许多文人墨客,在游览了名胜古迹后,都要在那里题上几句诗,以抒发感想,或显示诗才。但大都是一些泛泛之作,平庸得
很。晏殊微微地眯着眼睛,缓缓地走着,命随从一首首地念着题词,但他不让念出作者的名字,目的是要以诗取人。晏殊细心地听着、品着,这时,
正在念这样一首诗:水调隋宫曲,当年亦九成。哀音已亡国,废沼尚留春。仪凤终陈迹,鸣蛙底沸声。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晏殊听罢,觉得诗
意清新深沉,不同凡响,便马上问作者是谁,随从回答说:“江都县尉王琪。”晏殊暗暗记在心中了。后来,晏殊特地宴请王琪,以便当面请教。晏
殊对他说:“我很喜欢做诗,每当想到好句子,就题写在自家的墙壁上,等以后一旦想到好句子,再把诗续写完。现在我有这样一句话:‘无可奈何
花落去’,我自己非常喜欢,可是,几年过去了,我也没能对出一句好诗来,您能帮我对上它吗?”王琪当即就说:“何不对‘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大喜过望,不由击节称赏,两人自此便成了莫逆之交。晏殊便以此联为基础,写下了《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上已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
独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梁园赋客多风采,莫惜青钱万选才。晏殊特别钟爱这一联,写完诗
,还觉意犹未尽,又以此联填了一首《浣溪沙》词: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然归来,小园
香径独徘徊。晏殊在京城做官时,纳了一个小妾。这小妾相貌漂亮,嗓音优美,歌唱绝伦,深受晏殊喜爱。晏殊与有名的词人张先交情很好,张先每
次写了新词,总要请晏殊品评一番。每当这时,晏殊就摆酒相待,并让小妾出来演唱张先的新词。张先隔三差五便有新词问世,因此也就三天两头地
到晏殊府上去。时间一长,晏殊的夫人开始吃醋,于是找了个借口,迫使晏殊把那个小妾卖掉了。过了几天,张先又带着新词来了,却不见小妾,晏
殊以实相告。张先听后,叫自己的仆人去找一位歌妓来演唱,同时他填出一首《碧牡丹·晏同叔出姬》:步帐摇红椅,晓月堕,沈烟砌。缓板香檀,
唱彻伊家新制。怨入眉头,敛黛峰横翠。芭蕉寒,雨声碎。镜华翳,闲照孤鸾戏,思量去时容易。钿盒瑶钗,至今冷落轻弃。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
。几重山?几重水?晏殊端着酒杯,品着美酒,听着新词。当歌妓唱到“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时,晏殊放下酒杯,拍着桌子
,悻悻然说:“人生不就是为了及时行乐吗?又何必去苦苦寻找那遥远的蓝桥呢?”于是他马上命人带着银子,又把那个小妾买了回来。风流才子宋
祁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
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有一天,宋祁宴罢归家,路过繁台街,正巧迎面碰到皇家车队,宋祁连忙让到路边。这时只听见车内有人叫
一声:“小宋。”宋祁心头一惊,急忙仔细瞧看,但见车帘轻撩,一位妙龄宫女正在面带微笑地看着自己。车队很快就过去了,而美人一笑却令宋祁
心旌摇曳,激动不已。宋祁呆若木鸡地站在原地,回味无穷。宋祁回家后久久不能忘怀,怅惘徘徊,挥笔写下一首《鹧鸪天》:画毂雕鞍狭路逢,一
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游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无奈没有鸿雁传书、鱼
传尺素,满腔情愫无处诉说。皇宫高深,戒备森严,而且宫女岂容染指,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然而,思念如春草铲尽还生,梦想犹皂泡闪亮即破,
宋祁终日闷闷不乐。这首《鹧鸪天》柔情丽语,风流妩媚,轻柔儇巧,很快就在京城开封传唱开了。后来传到了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
年)的耳朵里,仁宗皇帝也被深深感动了,就查问当时在车队里的宫女说:“是车上哪个女子叫的小宋?”有个宫女战战兢兢地说:“那天我们乘车
去侍宴,路过那里的时候有位大臣站在路边,就是那位名闻京城的小宋,我就禁不住喊了他一声。”说完,宫女娇羞惶恐地低下头去。宋仁宗听完哈
哈大笑,忙派人召来宋祁,问他有没有偶遇宫女后写《鹧鸪天》这回事。宋祁见状,羞愧难当,诚惶诚恐地跪在地上谢罪不已。宋仁宗接着调侃说:
“蓬山并不远啊,朕成全你俩。”说完就让宋祁把那宫女带回家了。96.群妓合金葬柳永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在当时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说法。说到“风流才子”,人们会说出一大串,但是,论
首屈一指的最纯粹的风流才子当属柳永。少年英俊,满腹经纶的柳永第一次参加进士考试,准备大展鸿图,光耀门楣。自以为中个状元是唾手可得
的事,于是,自负地作《长寿乐》一词:尤红殢翠。近日来、陡把狂心牵系。罗绮丛中,笙歌筵上,有个人人可意。解严妆巧笑,取次言谈成娇媚。
知几度、密约秦楼尽醉。仍携手,眷恋香衾绣被。情渐美。算好把、夕雨朝云相继,便是仙禁春深,御炉香袅,临轩亲试。对天颜咫尺,定然魁甲登
高第。等恁时、等著回来贺喜。好生地。剩与我儿利市。不曾想宋仁宗看重儒雅,而柳永却好为淫冶讴歌,故而名落孙山。激愤之余,柳永写下《鹤
冲天》词: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
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第二次参加进士考试,本已中式。恰逢宋仁
宗临轩放榜,皇帝故意将其黜落,并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自此功名路断绝,于是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而长期地流连于坊曲
之间,在花柳丛中寻找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寄托。柳永本来就丰姿洒落,人才出众;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至于吟诗作赋,尤其本等。还有一
件,最其所长,乃是填词。他缙绅之门,绝不去走;文字之交,半个没有。为青楼歌馆歌妓专心写词章,既捧红了歌女无数,也赚足了吃住有余,还
成就了北宋婉约派鼻祖,成了,妓院里供奉的行业神。不仅东京名妓如谢玉英、陈师师、赵香香争着和他卿卿我我,甚至为了得到他的赐词而争着包
养他,让他衣食无忧地从事词曲写作。有词史研究者还这样评价“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众多诗人词人中唯一一位肯为伎女歌姬写词的人”。柳永眠花宿
柳,靠青楼歌妓供养为生。不曾娶妻生子,也不曾攒下房产地契。最终年老才竭,在穷困潦倒中悲惨死去。催人泪下的是死后无人埋葬,还是靠对他
情真意切的众位歌妓凑钱,而入土为安的。出殡之时,东京满城的歌妓都来吊唁他,可谓是满城缟素,一片哭声。官僚中也有相识的,前来送葬。见
此情状,自觉惭愧,掩面而返。“群妓合金葬柳七”的佳话便由此传开,柳郎死后两个月,重情的谢玉英因悲伤过度也随他而去。《喻世明言》第十
二卷《众名姬春风吊柳七》也说,柳永死后,京城很多名姬每年清明节都自发去祭拜他,相沿成习,称之为“吊柳七”或“吊柳会”。97.周邦彦
敢给皇帝戴绿帽周邦彦(1056—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周邦彦是北宋著名
的美男词人,他与当时的青楼花魁李师师往来密切。有一次,宋徽宗生了点小病,李师师以为他不会来了,就悄悄地约了周邦彦。哪知道周邦彦刚到
不久,宋徽宗就来了。情急之下,周邦彦赶紧钻到床下躲了起来。宋徽宗特地给李师师带来了江南新进贡的鲜橙,李师师亲手剥了鲜橙二人分食。三
更时分,宋徽宗要回宫了,李师师还叮嘱他说“已经三更了,马滑霜浓,你要小心了。”这一切,都被躲在床下的周邦彦看见听到了。宋徽宗走了以
后,周邦彦钻出来,乘兴把他听到的写成了一首《少年游·并刀如水》: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
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这首词以女子的口吻来刻画情人相见的细微心理,深得李师师喜爱。天将拂晓,
周邦彦才独自匆匆归去。谁知有一次在与宋徽宗云雨之后,李师师的胆子越来越大,不但没把给皇帝戴绿帽的记录销毁掉,竟然忘情地把《少年游》
这首词当着徽宗的面唱了出来,宋徽宗一听,就明白那天在李师师家的事被人知道了。他问李师师填词的人是谁。李师师不敢隐瞒,说是周邦彦。于
是,第二天,宋徽宗就下令把周邦彦贬出京城。后来,宋徽宗又去李师师家的时候,李师师不在。过了一会儿,李师师回来了,但眼睛红红的,显然
是哭过了。宋徽宗问她去了哪里,李师师说送人去了。宋徽宗马上问她,是不是送周邦彦去了。李师师点点头。宋徽宗问:“他又写了什么东西没有
?”李师师说填了一首《兰陵王·柳》。宋徽宗让她唱来听,李师师就唱道: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
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来岁去,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
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宋徽
宗听了以后,觉得周邦彦确实是个人才,就赦免了他,还让他做了专管乐舞的大晟府提举,也算是人尽其才了。范成大出使金国范成大(1126年
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南宋朝廷商定赴金议和人选,诸大臣都心惊胆寒,没有一个敢去,使者人选只剩
下范成大了。范成大豪气干云,慨然应允,孝宗谓之曰:“卿气宇不群,朕亲加选择”,迁成大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充当赴金信使。范成大也
知道此行危险,早已抱定必死之心,说:“臣已立后,为不还计”,孝宗连忙说:“爱卿出发之后,我不会发兵进攻金国,也不会撕毁隆兴和议,爱
卿不会有生命危险,但是可能会风餐露宿、啃雪食毡。”到达燕山后,范成大秘密地写好接受国书详细仪式的奏章,放入怀中藏好。抵达金国首都中
都(今北京)后,朝见金国皇帝金世宗(完颜雍),范成大呈进国书,言词慷慨激昂。金世宗君臣倾听之时,范成大忽然说道:“宋金两国已经结为
叔侄关系,但是受书礼仪却没有定下来,我这里有章上奏,然后取出那份事前写好的奏疏。”金世宗大惊失色,说:“这里难道是献国书的地方吗?
”金朝朝臣“以笏标起之,成大屹不动,必欲书达”金国太子完颜允恭恼羞成怒,甚至想要当场杀死范成大,经越王阻止才作罢。回到会同馆后,金
国的小吏悄悄告诉范成大,有大臣主张把你扣留,范成大遂作《会同馆》以明志,诗曰:万里孤臣致命秋,此身何止一沤浮。提携汉节同生死,休问
羝羊解乳不!后来,金世宗虽然拒绝南宋所请,但也不想把两国关系彻底搞僵,就同意归还宋钦宗梓宫,并且允许南宋奉迁河南黄?陵。当时,有传
言说,金国“欲以三十万骑奉迁陵寝来归”,一时间,中外汹汹,荆、襄一带宋军将帅纷纷请求朝廷增兵,宰相虞允文沉着从容,说:“金方惩亮,
决不轻动,不过以虚声撼我耳”,虞允文所料不错,金国后来并没有利用这次机会南侵。《宋史》对范成大这次出使,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成大致书
北庭,几于见杀,卒不辱命。俱有古大臣风烈,孔子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者欤?范成大出使金国,踏上故国土地后,创作出了大量的诗歌
,还写了一本日记《揽辔录》,详细的记载了女真统治下中原百姓的风土人情。99.姜夔填词戏好友姜夔是南宋中叶的著名词人,他多才多艺,不
仅善于诗词创作,而且还擅长音律,更精通书法。姜夔自幼随父亲来往于长江中下游及江淮之间,那里的风土人情、社会风韵,都开阔了他的眼界,
再加上他自幼聪颖好学,更使他具有丰富的才学。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姜夔客游湖南,在那里见到了自己仰慕已久的福建老诗人萧
德藻。萧德藻非常赏识姜夔的诗才,便将自己的侄女嫁给姜夔,并带着他一起来到浙江湖州,在那里居住下来。在萧德藻的介绍下,姜夔认识了大诗
人杨万里。杨万里早就读过姜夔的诗,并称赞姜夔的诗风犹如陆龟蒙,他们交往日深,经常把酒论诗。一次,杨万里介绍姜夔带着自己的诗去见另一
位诗人范成大。仅仅初次见面,范成大便认为,姜夔的翰墨人品,都像晋宋的雅士,二人当下便成为至交好友。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姜夔
从合肥回来去拜访范成大。这是落雪的一天.他们把酒对饮,纵论诗词,谈得十分投机。酒后,范成大邀姜夔园中观雪赏梅。他们信步而行,姜夔不
禁吟起诗人林和靖的《山园小梅》一诗,当吟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时,不禁大受启发,制成《暗香》与《疏影》两首自度曲
。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
,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疏影苔枝缀玉,
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
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范
成大看到姜夔这两首词,十分赞赏,“把玩不已”。欣喜之余,还将一位名叫小红的歌女送给了姜夔。姜夔带着小红一路乘兴返回吴兴,路过垂虹时
,正逢天降大雪,漫天大雪纷纷扬扬,顷刻间天地一色,银装素裹。不消多大功夫,彤云散去,雪停初霁,艳阳下银白世界,令姜夔激动万分,他吟
诗道: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浓十四桥。姜夔年轻时有一个好朋友张仲远,张仲远经常出门去办事,他的妻子
疑心很重,好猜测别人。特别是每当家中有客人来时,她总是要反反复复地三番五次地盘问,别人写给她丈夫的书信,她也总是先偷偷看完以后,再
交给丈夫。姜夔发现张仲远妻子的这种性格,便想找个机会和她开个玩笑。于是他便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了一封信寄给张仲远。张仲远的妻子收到信
后照例要先看一遍,只见信上是一首《眉妩》:看垂杨连宛,杜若侵沙,愁损未归眼。信马青楼去,垂帘下,娉婷人妙飞燕。翠尊共款。听艳歌,郎
意先感。便携手,月地云阶里,爱民夜微暖。无限。风浪疏散。有时藏弓履,偷寄香翰。明日闻津鼓,湘江上,催人还解春缆。乱红万点,怅断魂,
烟水遥远。又争似相携,乘一柯,镇长见。张仲远的妻子看完这首词,不禁妒火中烧,正在气头上,张仲远回来了。妻子对他大发雷霆,一定要他交
待在外面招惹了哪个狐狸精。张仲远莫名其妙地看完那首词,更是一头雾水,不知如何解释。这下他的妻子更加确信,竟然对张仲远大打出手。张仲远躲闪不及,被妻子抓破了脸。姜夔以为张仲远一定会看出词是自己写的,于是他准备等张仲远上门来质问时,好好取笑他一番。可是,几天过去了,仍不见张仲远来。原来张仲远被妻子抓破了脸,怕被人笑话,已经好多天没有出门了。100.朱淑真的圆圈诗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朱淑真曾作一"圈儿词"寄夫。信上无字,尽是圈圈点点。丈夫开始不解其意,后于书脊夹缝见蝇头小楷《相思词》,顿悟失笑: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单圈儿是我,双圈儿是你。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月缺了会圆,月圆了会缺。整圆儿是团圆,半圈儿是别离。我密密加圈,你须密密知我意。还有数不尽的相思情,我一路圈儿圈到底。夫阅信,次日一早雇船回海宁故里。朱淑真的"圈儿词"实际是咏月诗的形象化表达,是抽象画的另一种形态。诗人的幽默含蓄风趣演绎得淋漓尽致。101.苏轼首创神智体神智体是一种近乎谜语的诗体,传为苏东坡首作,亦称"形意诗"、"谜象诗"。这种谜像诗体是"以意境作画写字,悟人悟己的一种修养学问"。相传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北方辽国派出了一位使者出使至大宋王国。这位辽国大使虽出自蛮夷之邦,却亦博闻多识,且汉字字写得极好。平日里闲时,他常去翰林院里,拿一些古里古怪的诗文来为难翰林学士。那些学士有大半答不上来,弄得本是礼仪之邦的大宋国君臣上下很是没有面子。神宗心急之下,请出大学士苏东坡来对付。这日,辽国使臣碰见苏轼,又来以诗文的问题相"请教"。苏东坡淡淡一笑,说:"写诗只是小菜一碟,只不过这读诗有点难,我这里有首《晚眺诗》诗,想请先生念一下。"这辽使心想:连首诗也不会读,这苏轼恐怕是徒有虚名吧。然而,这辽使一见苏轼示出诗,顿时呆若木鸡,横看竖看也看不出所以然来,不禁汗流浃背,急忙告退,从此再也不敢在汉人面前提这"诗文"两字。这首诗就是神智体的第一部作品。辽史终要弄个明白,只得厚着脸皮央求苏轼解释解释。苏轼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地念道: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瘦竹筇。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
献花(0)
+1
(本文系ZBY子不语00...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