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8-3-23道德经的现代解读
2019-11-28 | 阅:  转:  |  分享 
  
《老子道德经的现代解读》

一、道论“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其中的三个“道”字到底指的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老子说过“吾道甚易知、甚易行也”。道从古至今就指向人们行走的道路,道路引领人们到达目的地,有道路的地方人们才可以行动,而且行动遵循的存在的基础就是道。引申出来就是生命或生活的基础就叫“道”。“道者,不可须臾离也”,人离开了道路就寸步难行,生活中人脱离了“道”也就是违背了生存或生活的自然规律,必定难以生存。

那么第二个“道”字并非可以说道的意思,不是“道是可以说的意思”,这个道在古文中是动词,张校长理解为是“体道、悟道、证道、行道”的意思,也就是说首先要体验到道在你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地存在着的,我们生活在道中,可是我们不自知,也就是“无知无欲”,所以体会不到道的存在。我们应当有意思地去体会道德伟大,做到“有知有欲”;其次还应当领悟到哪些才是正道,而不能去走偏道,所谓“违天之道,无妄之行”,违反了天道,执着于错误的虚妄的行为会遭到天谴的。也就是觉悟到道的存在、道的原则;悟道后还要行道,要依道行事;最后还应证道,去证明你所行的道是正确的。老子在道德经里多处用到了“常”字,如“知常,容;不知常,妄作凶”,这个常字就是常识、正常的意思。而“非常道”的“常”字经与帛书版比对,原来应当是“恒”字,应为“非恒道”,用常字替代恒是为了避汉文帝刘恒的名讳。张校长解读为:人要有觉知力,应当觉知到这世界是无恒的,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的。万物一直处于阴阳转化的状态,没有永恒不变的时刻。“恒”字的写法是竖心旁,那就是人心的妄念,人要追求永恒,那是妄念。万物虽然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但始终不离开道的原则。

二、名论“名可名,非恒名也。”名是什么?名就是名相,相是本体的表现形式,名就是一个思维的概念的意思。我们人就是活在自己的概念中,也活在他人的概念之中,而不是活在真是的本体当中。人和动物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活在意识和概念的表象世界中,而动物则是活在自然世界里的。人有了智慧就有了主观意识,为了区分辨别万物就人为制造了各种概念。而由于每个人说受教育启蒙程度不一,对概念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所以容易受到概念的误导蒙骗。所以人不能执着于名相,执着恒名就产生虚妄。比如公务员一心追求职务职级这个名相,而不去思考为了这个虚妄的名你失去了多少快乐、平和的人生意义。最后得不偿失。

现代商业营销就是名相的营销手段,也就是商家利用各种虚妄的概念来诱导你购买。比如衣服的本真功能就是蔽体保暖,可是商家操作这件衣服是名牌,广告语要你跟上时尚。于是为了时尚这个虚妄的名相,你就掏腰包了。

三、有、无论“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世界本来是混沌的,人们为了认识它就人为区分出了“有”和“无”的名相,有和无本来是没有的,也是人制造出来的概念,以此来认识世界。比如黑板上空无一物的时候就是混沌无极,当画上一个圈后,圈里可以叫他“有”,圈外就是“无”,两者是同时产生的,只是称呼概念不同而已。

所谓“一动分阴阳”,人心一动马上就会出现阴阳两面。阴阳合一就谓之同,阴阳平衡了就和谐了,就达到了众妙之门的玄同境界。“有、无”、“阴、阳”本来是不存在的,那是人为分出来的,分出“有、无”、“阴、阳”是为了观察其界限,认清事物,因此分是为了不分,不分是为了分清。要在思维上学会分,但在行为上(如待人接物时)又不要有分别心,要合一。

四、美、善论“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已。”张校长解读美是象形字,上羊下大,羊长大了可以卖了就心情好,所以古文美就是心情愉悦的意思,而不是漂亮的意思。善是指技能超越一般人的意思,而不是真善美的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要都去追求一些天下共同追逐的东西,否则的话就会出现不好的局面和后果。因为这样的话就有违“立身中正”、“阴阳和谐”的天道。我的理解:这句话的重点是“天下皆知”,也就是说用唯一的统一的标准要求大家去做某些事情,那么就有违天道,每件事物都有其阴阳两方面,某一方面做的太极致了就会出现事与愿违的另一面,所谓“物极必反”。而,“美、善”等名相老子只是举例说明,没必要过多去考究。

五、“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的解读。张校长解读“相”,他认为应为“象”,而不是一些学者理解的互相的意思。我的理解是:这里的“相”还是指的是名相的相,这样解读可以和上面的“名可名,非恒名”相符。“有无”的名相是根据此刻它是存在还是灭失来判断的;“难易”的名相是人做成事后才能判断的;“长短”之名相,是根据事物的形状状态来区分的;“高下”之名相,是根据水自上而下流,能装载承接水的地方则为下来区分的;“音声”的名相(古代音是指自然物体的声音。声是指人发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频率来区分的;“先后”之名相,是根据谁追随谁来区分的。“恒也”,是指判断区分的标准应当以当下的时间、地点等作为固定的依据,否则因为阴阳变化而无法作出恒定的判断。而且,我认为“恒也”是对以上例子的总结,而不是仅仅针对“先后相随”这句话的。老子举这些日常生活中人们容易误判的具体例子就是为了进一步说明“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的原则。

六、“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圣人正因为了解了上述道论,故不去执着于一面,不去刻意求它,它反而存在了。人们应当学会区分分别同一事物的阴阳两方面的智慧,学会分是为了不分,就是做事的时候不要持有分别心。

知识点:

1、《道德经》中所指道德并非现代所说的仁义道德的概念,道是指宇宙世界所遵循的秩序和规律;而德则是对道的运用和表现。道是基本原理,德是运用技术。合道必合德,背道就离德。

2、中国哲人关注的是人文关怀,西方哲学家搞的是所谓的宇宙的最高原则等终极关怀问题。

3、佛、儒、释、道学是一门学问,与佛教、儒教、道教则是信仰。佛学家是专研佛教的学者,而佛教徒可能对佛教教义一知半解,只凭自己的信仰就去相信它。

4、《金刚经》中的“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是参证无我的境界。

5、“凡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等正是阴阳论的观点。

6、一动生阴阳,地阴天阳,天地合一,天地生四象,四象分八卦,再后三十六,其后就是易经中的六十四爻。

7、老子道德经理论的特征就是要阴阳平衡,不要有分别心,不能执一端,过执的话就偏了、不平衡了,就不能认识掌握全面的世界。我以此解读“天下皆知美,为美,恶也。”这句话就是:美不美世人应当有能力去分别,但不能抱有分别心去一味地追逐寻求所谓的美,否则的话就会偏离天道。

























献花(0)
+1
(本文系尧乡逸仙北...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