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楚人楚地楚情——信阳人的情结
2019-12-01 | 阅:  转:  |  分享 
  
“春申君”黄歇后话



《“春申君”黄歇考释》连载完了,关于黄歇的历史考释大概就是这些。



我在做这些考释的时候,主要是对作为信阳“十大名片”之一的黄歇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事实非常感兴趣,就想有一个系统的考证,通过考证对这一信阳引为自豪的历史人物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黄歇坐像(潢川黄国故址)

我们对一个历史人物的了解,首先我觉得应该是对他所处的历史环境、历史背景和历史影响力有所了解,然后才能谈得上对人物的认识和评价。因此,对黄歇所处的那个楚国最后的时期,以及秦收拢六国最终走向大一统的那个时代,尝试着做一番梳理。希望通过系统全面的梳理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黄歇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在中国由封建制到专制独裁转变过程中种种历史演变环节。例如,“战国四君子”、“窃符救赵”、“毛遂自荐”、“亡羊补牢”、“奇货可居”、“问鼎中原”、“合纵连横”、“屈原沉江”、“惊弓之鸟”,原来这么多形象的历史典故、这么栩栩如生的情节故事,都发生在黄歇所在的时期。把这些故事典故融汇在一起,就能从朦胧到清晰读出黄歇生平时代所发生的变化。黄歇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楚国普通人逆袭奋斗获得“成功”的一生。他出生时“黄国”已经灭亡400年,在他的印象里大概没有“黄国”的“祖国”概念。试想一下您对清王朝的“康乾盛世”有印象吗?那距今还没有400年。您对清王朝或北洋政府有印象吗?那距今仅百年。您对中华民国会有认同感吗?那至今尽管仍存在着台湾的壳壳。现在的年轻人10年一代,哪里还知道文化大革命?因此,黄歇也就是一个与屈原一样生于楚国末期的楚国人,既不是黄国人,也不是信阳人。我们以他为信阳名片,只是因为他的籍贯可以归拢到这里罢了。黄歇与“孟尝君”田文、“信陵君”无忌、“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君子”。四君子又称“四公子”,其实他们中只有黄歇一个人是平民出身,其他都是王公贵族,地地道道的“公子”。黄歇,唯独黄歇没有显赫出身,是靠自己逆袭奋斗取得成功的。而且,我们也能看到这些所谓的“君子”,其实都处在社会伦理变换的转折时期。那时候奉行的是“弱肉强食”、“能者为王”的社会哲学,连君王都被礼崩乐坏的倾轧改变了,哪里还有多少君子之风?计谋权诈下,又何尝能够领教多少这些“君子”的榜样力量?



楚军破阵图

那个时代其实是个建功立业的时期,秦国君臣倒是有很多值得炫耀的丰功伟绩,而作为与秦国比肩的楚国,到了黄歇所处的时期已经绝少英雄豪杰,君臣皆为莫可奈何的末世形象。从口碑正面来说,倒也可以说黄歇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对战争似乎是反感的,对战争带来的创伤和对黎民百姓的摧残有切肤痛感。不过,我们看下去,看不到他为平民百姓做了些什么,只看到他忧国忧君的情节,那也是为了他的个人抱负,绝少有屈原那样的愤世嫉俗和深思熟虑的爱国悯民情怀。



灭鲁,似乎是他的“武功”和对楚国的贡献。在那个争疆掠土为荣的时代,黄歇一生经历了三代楚国君王,除了保住太子完出奔继位立下的“功劳”外,并没有太多建功立业的历史记载。“三君子抗秦救赵”解围邯郸,也没见黄歇的杰出所在,只留下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权谋和平原君“毛遂自荐”的侠义。而且,他保住的这个太子完,也不是什么值得楚国拼命保住的有为君王,跟秦相吕不韦保下的“奇货”异人子楚不能同日而语。毕竟,秦庄襄王继承了秦顷襄王并留下了“太子”嬴政,而且秦庄襄王虽为政仅三年,也同样东征西讨,攻城略地,较好地衔接了秦昭襄王和秦王政。而黄歇也就是在楚庄襄王和楚考烈王间做了一次冒险,如果说同样的“借腹”偷渡,吕不韦为中国贡献了一个“秦始皇”,而黄歇却引来了国破家亡的杀身之祸。



黄陵黄歇英姿(安徽寿县)

黄歇一生77年,与楚考烈王形同父子,辅佐27岁的考烈王达25年。考烈王待他倒是不薄,封他“春申君”,赐地“淮北十二县”。甚至后来在日暮途穷时,还由着他把封地改封到“江东”,“因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可是黄歇却没有再建寸功,只是倚老卖老吃老本。在这25年里,考烈王对黄歇言听计从甚至任他行政,黄歇如果是雄才大略之人自应广施抱负,可是他甚至到老才找到一次“合纵”的机会。最终还失败而归,被迫再迁寿春。在这二十多年里,他都是苟且偷生,耽于宫廷,维持残局。



犹豫彷徨、优柔寡断,大概是黄歇的大忌。司马迁说他“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不仅对荀况封“兰陵令”治鲁地他不放心,朝令夕改,而且对大势缺乏判断,心存侥幸,最后作茧自缚后果自食,丢掉性命。我想,这也许就是他在那个时代不能担当大任,不能领导他国击退强秦的缘由所在了?本可大展宏图助君王恢复大业,励精图治的大好时机,作为楚相他却令楚国在这最后几十年间只好勉力维持,坐吃山空了。



黄国纪念堂(河南潢川)

也许黄歇原本就是太子完的师傅,也许不是。即使不是,十四五岁就质秦的太子完也和黄歇一道度过了十年时光。一个43岁的人陪着一个十几岁少年达十年辰光,如果说楚考烈王不是有雄才大略的国王,不能像秦王嬴政那样赢得天下,作为“太子太傅”黄歇的作用当然不容忽视,简直可以说是蹉跎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考烈王的无能与黄歇不能建功立业是有直接关系的。皮日休说“无王术而有霸略者,可以胜人国;无霸略而有忠烈者,亦足以胜人国。”楚国这时是怎么了?楚考烈王既无王术亦无霸略,黄歇既无霸略又不足以称“忠烈”,所以他问“春申之道,复何如哉?”有这样的王、有这样的人扶助王廷,焉能有什么出息?



纵观“春申君”的一生,可以看到他作为一个历史人,工心计、有坚持,抱残守缺亦能委曲求全。有统领“合纵”的欲望,却无施展宏图的才智;有悲悯创伤的仁慈,却无战胜图强的雄心。养士蓄才,原来都是些炫富耀贵的锦囊饭袋;迁延拖宕,竟均是耗强楚趋弱邦的苟延残喘。他成功,得于精心设计,献身赌一把果然获得成功。他失败,亦因受人蛊惑设计精巧,结果移花接木弄巧成拙,葬送了自己。如果说他有什么历史功绩的话,大概就是“春申君”的封号了。楚国问鼎中原的雄心已经泯灭,争霸中原的前景日益淡薄,反倒是向南发展有了前途。北方已经是成熟的文明发展之地,而南方尚处于蛮荒之际,大有开掘空间。前任楚王“宣威盛世”已经有了削吴灭越的大好基础,后来者只消坐拥天下领功受禄即可南方宣威称霸。所以,黄歇要了江东之地,到吴都故地去经营自己的天地了。可惜的是以垂垂老矣的身躯,还能做多少功业?况且,史籍对此语焉不详,远没后世唐朝的陈元光父子开漳辟土那般记录详实,有稽可考。



河南信阳黄国纪念馆(潢川黄国故址)

《黄歇考释》完全是站在尊重历史的角度做些叙述,并无渲染虚化。此文就是将黄歇所处的历史面貌原原本本展示出来,没有任何褒贬修饰,依据史实考证进行合理推敲。不加置评,原汁原味呈现给对此一段史实感兴趣者,借以引起大家探讨的兴趣,是为初心,原生态的呈现、探究,可为消闲添一点佐资而已。倘若《甄嬛传》一般敷衍开去,恐怕亦能出神入化,演成更大的风花雪月或刀光剑影也未可知呢。

































7

















献花(0)
+1
(本文系老豆天地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