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双预控学习基础知识
2019-12-06 | 阅:  转:  |  分享 
  
双预控学习基础知识

1、什么是“双预控”

“双预控”是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

2、什么是“风险”

“风险”是指:不确定性的影响。

风险大小取决于危险源对目标的影响程度。

3、什么是“危险源”

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和状态(或行为)。

危险源又叫危险有害因素。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如突发的事故事件等。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如:毒物对身体的慢性危害、噪声、粉尘等。

4、什么是“风险分级四色图”

风险分为四级即:低风险(蓝色)、一般风险(黄色)、较大风险(橙色)、重大风险(红色)。

低风险:车间、员工应关注,各工段、班组负责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是否制定控制措施并保存记录,应通过监视确保风险可接受。

一般风险:基层单位(车间上级单位)、车间应关注,所属车间应制定控制措施,努力降低风险,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的控制措施。

较大风险:部室、基层单位应关注,基层单位应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基层单位负责管控措施的落实,并监督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重大风险:企业、部室应关注,部室对重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必须定防控措施、定责任人员、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具体由安全主管部门、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

5、什么是“隐患”

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工,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重大隐患20条--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献花(0)
+1
(本文系山水88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