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
课题 第4课甜梦 课型 唱歌综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聆听能准确优美地演唱歌曲。
2.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牢固掌握四四拍弱起节奏的节奏特点,并准确找出弱起歌曲的强弱规律。
3.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和怀念之情。
4.结合乐曲欣赏,感受音乐旋律进行的特征;能够听辨出乐曲的主奏乐器,并感受小提琴、大提琴的音色特点及其表现力。 教学重点
1.学生在歌曲中掌握弱起节奏的特点、作用。
2.感受乐曲情绪,并体验宁静、安详的气氛。 教学难点 1.学生在歌曲中掌握弱起节奏的特点、作用,了解四重奏形式。
2.学生在演唱中唱准弱起节奏的旋律。 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基础练习
三教学过程
1.歌曲《月亮月光光》
2.聆听《小夜曲》
四、编创活动
五、小结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3.学习弱起节奏
1.?导入:观察歌谱,如我们为《月亮月光光》打拍子,从哪一个歌词开始强拍?学生找出歌曲第一小节的强拍
2.初听歌曲,为《月亮月光光》用四四拍律打拍子。
3.再次聆听,随歌曲用声音找出《月亮月光光》的强拍。
4.听伴奏,与老师合作。生唱出歌曲的强拍,师唱歌曲的弱拍。
5.继续与老师合作,老师唱歌曲的强拍.
6.学唱歌曲
小组学习
(1)?学习歌词
(2)讲解难点
装饰音
感情表达
1.解题:小夜曲原是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的爱情歌曲,是一种黄昏或夜间在室外演唱的歌曲或演奏的器乐曲。
2.复听《小夜曲》主题旋律。要求:大家看着书本上的图形谱,第一个音是Mi。
设问:你能听出是几个声部?主旋律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衬托乐器的演奏方法上有什么特征?
3.再听一次全曲。结合课本上的插图,简单介绍弦乐四重奏的形式。(两把小提琴,一把中音提琴,一把大提琴)
提出要求
月夜的美,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
听音乐拍手,师生问好
用《愉快的梦》旋律演唱LA要轻声演唱
边听边组织语言回答老师问题。
静听,进一步熟悉旋律
熟悉的画面,动听的曲子,此时此刻,你们感觉怎样?
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1)合着音乐读歌词
2)合着音乐唱词,有困难的地方,唱完后告诉老师。
有感情的读一读
小组汇报
怎样的情绪演唱怎样表现歌曲的意境。
欣赏《小夜曲》。了解作品:这是18世纪奥地利作曲家海顿所作《F大调第十七弦乐四重奏》中的第二乐章,音乐柔美、活泼动听。
聆听,讨论回答
(答案:主旋律由一小提琴演奏,衬托的乐器用拨弦伴奏,由四件乐器合奏。)
了解乐曲演奏形式及主奏乐器。
1.找出歌曲中的连线和延音线。
2.听辨旋律
通过学习歌曲,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和怀念之情。
进一步掌握轻柔唱法
情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创设情境,是学生深入体会歌曲的情感表达,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李,熟悉歌曲风格。
培养学生学唱歌曲的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理解乐曲。增强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扩大知识面
培养听辨能力
加深巩固
思想教育
板
书
设
计
第四课甜梦
月亮月光光小夜曲
台湾童谣
柔美、活泼动听
四重奏的形式:两把小提琴
一把中音提琴
一把大提琴
课
后
回
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