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
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台湾省学生入学考试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荀子》描绘了周代的葬丧制度,“天子棺椁十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与这一丧葬制度直接相关的是
A.世袭制B.井田制
C.奴隶制D.分封制
2、汉代察举制由州举茂才,郡察孝廉,地方官员都必须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唐宋的科举制则由个人自由申请,再由朝廷统一组织考试,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客观上
A.加强了中央专制集权B.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
C.阻碍了儒家思想传播D.推动了中央官制改革
3、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唐政府推行两税法的直接目的是
A.打击地主豪强B.增加政府税收
C.保障农民利益D.扩大国有土地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词句,描写了古战场景色。该词的风格属于
A.婉约派B.田园派
C.建安派D.豪放派
5、明清时期江南一些地区,“民间于秋成之后,家家纺织,赖此营生,上完国课,下养老幼”。这放映出该地区
A.形成专业生产B.农业生产衰退
C.赋税负担减轻D.民众生活艰难
6、清代雍正时期,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加强的措施是
A.设置驻藏大臣B.册封达赖喇嘛
C.任用藏人担任官吏D.设置理藩院
7、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这是因为他
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B.主动了解西方国家情况
C.领导了著名的“虎门销烟”D.开展了自强求富的运动
8、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发展,出现一批著名实业。其中,晚清状元张謇创办的企业是
福新面粉公司B.启新洋灰公司
C.南通大生纱厂D.滦州矿务公司
9、抗站时期,日伪出版的教科书以“中日亲善”“共存共荣”等谬论为基本思想,其企图是
A.掠夺沦陷区的资源财产B.限制人们的人身自由
C.肃清根据地的抗日力量D.泯灭中国人的民族意识
10、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这放映了
A.土地改革的推行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工作重心的转移D.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
11、1985年,我国取消统派购后,农产品不再受原来经营分工的限制,实行多渠道直线流动。它有力地推动了
A.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B.农业向商品化的方向发展
C.农村移风易俗的开展D.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革
12、文艺复兴时期,提倡复兴古典文化,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是
A.但丁B.彼特拉克
C.马基雅维利D.莎士比亚
13、1628年,英国议会向国王呈递《权利请愿书》,重申征税必须经过议会批准的原则,和平时期不能随意在居民家中驻军,不能不经议会判决随意捕人。据此可知,英国议会旨在
A.限制国王权力B.反对征税
C.宣扬君权神授D.反对战争
14、北美独立战争期间,促使战争形势出现转折的是
A.波士顿倾茶事件B.萨拉托加大捷
C.莱克星顿枪声D.约克镇战役
15、19世纪中期,英国放弃贸易保护政策,转而采取自由贸易政策。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英国
A.已经完成工业革命B.建立起日不落帝国
C.具备保护海上航行的能力D.急欲打开闭关锁国国家的大门
16、1889年颁布的日本宪法规定:天皇总览统治大权,内阁辅佐天皇,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帝国议会,裁判所负责司法。这表明,其政治体制主要效仿的是
A.德国B.英国
C.俄国D.美国
1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首都圣彼得堡更名为彼得格勒,英国也有类似的更名。上述更名的共同原因是
A.重建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B.两国相继发生王朝更替
C.英俄即将缔结军事同盟D.表明与当前主要敌人对立
18、20世纪30年代,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后,德国和意大利共同
A.出兵莱茵非武装区B.侵略埃塞俄比亚
C.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D.肢解捷克斯洛伐克
19、一位历史学家说,时尚的美国进口货还包括大众化的汽车,沃尔特·迪斯尼的动画片,爵士乐,流行舞曲,许多欧洲年轻人随着查尔斯顿舞和探戈舞的旋律从一次战争跳到另一次战争。他描绘的现象发生在
A.19世纪50~80年代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20世纪20~30年代D.20世纪40~50年代
20、图一是1961年原英国殖民地加纳首都阿克拉城中的一景。并立的两张照片中,一位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一位是加纳总统恩克鲁玛。这反映出
A.加纳对宗主国首脑保持了原有的尊崇
B.原殖民地与宗主国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C.西方殖民体系已经完全崩溃
D.两国首脑具有同等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每题15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太子)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据《汉书》
回答:
(1)根据材料,说明汉宣帝与太子的分歧。(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武帝前后汉朝统治思想的变化。
22、阅读下列材料
晚清时期,八旗,绿营仍是重要的兵制,湘淮采用募兵制。胡燏芬指出,湘淮各军武器装备混乱,阵法陈旧,“同属一军,而此营与彼营之器不同,前膛后膛,但期备数,德制奥制,并作一家”,“攻守之法,又沿旧习”。而日本明治政府在全国推行国民义务兵役制,张之洞也讲到,“日本用兵,皆效西法,简练有素,饷厚械精,攻取皆有成算”,而“我军则仓卒召募以应之,心既不齐,械亦不足,技又不习”,加上“积习已深,将领以克扣为故,常以应酬为能事”,甲午战败并非偶然。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回答: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中清朝失败的军事因素。
三、问答题:本大题3小题,任选2题,每小题30分。
23、简述“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内容,并分析推行摊丁入亩的意义
简述1931~1937年国民政府对中国共产党和日本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5、概述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影响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