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克罗地亚狂想曲》,从一开始就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忧伤,那是一种绝望且渺茫期待,看得很压抑。先试听《克罗地亚狂想曲》。那是一种很奇 怪的感觉,明明很明快的旋律,正常情况下曲子会比较欢快,但还是能感到一种悲伤。于是单曲循环播放,我很确定,那种悲伤是曲子本身带来的。 上网搜索曲子的背景,原来是勾画战后克罗地亚的残垣断壁,与夕阳余晖相映的景象。很奇怪,至今我能记得该曲的旋律,并不是因为曲子本身的背 景故事,我所知道的结局已经很完美了,甚至完美到令人羡慕嫉妒,想取而代之。可能因为作为一个吃瓜观众全程围观故事的进展,那种焦虑、煎熬 ,让人产生一种参与其中的代入感。而正是这种参与感,这种围观后产生的艳羡、满足、渴望,才是我喜欢这种曲子的真正原因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