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人教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复习
2019-12-20 | 阅:  转:  |  分享 
  
单元一古代中国经济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原始社会晚期:形成独立的生产部
门夏商周时期: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三种经营形态(官、民、家)2.“重农
抑商”政策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一、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耕作方式的发展变化刀耕火种石器锄
耕(耜耕)铁犁牛耕原始社会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传统耕作方式形成青铜中耕2.土地制度的演变井田制原始社
会:氏族公社所有封建土地所有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瓦解时间: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税制改革(
直接)性质: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瓦解春秋开始,战国最终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此
外还有屯田制,均田制等)特点:封建社会:形成:战国时各国先后进行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①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②农民
占有少量或没有土地演变:曹魏:北魏至唐中期:屯田制均田制唐后期至明清: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高度集中。封建
土地国有制3.封建社会主要经济形态条件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形成时间:春秋战国①家为
单位——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基本单位②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自给自足——为满足自身生活需要和缴纳赋
税特点作用和影响(略)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地位:——小农经济多熟制南方稻麦复种制出现以连年种植制
为主耕作制度明清时期宋元时期隋唐时期魏晋南北朝春秋战国和秦汉阶段《农政全书》引进玉米、甘薯等,施肥、耕作技术都
有更大提高深入发展《农桑辑要》农作物品种交流广泛(占城稻),“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耧锄全面成熟曲辕犁南方育秧
移栽继续发展《齐民要术》江南开发轮作和绿肥种植成型萌芽,形成《氾胜之书》犁壁\耧车\耦犁垄作法(代田法\区田法
)农书其它耕作工具耕作技术历程(特点)4.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1.古代农业的第一个阶段是()A.刀耕
火种阶段B.简单模仿阶段C.石器锄耕阶段D.铁犁牛耕阶段2.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
命最早出现()A.商周时期B.战国时期C.春秋末期D.秦汉时期练习3.下列有关西周井田制的
认识,不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B.春秋时,由于铁农具使用,井田制被废除C.受田者只能世代
使用,不得转让与买卖D.它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4.春秋时期,直接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的因素是()
A.铁器的使用B.牛耕的推广C.各国税制的改革D.战争的影响练习5.下列关于唐朝
农业生产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制造了曲辕犁B.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C.南方水稻种植普遍采用育秧移栽等技术D.开始使用耦犁和犁耕法6.(2006年上海历史卷)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
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
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A.小农经济B.佃农经济C.庄园经济
D.商品经济7.考古人员在发掘一座古墓时,发现了许多农作物的种子,其中有玉米、棉花、水稻等。据此推断,这座墓的主人生活的
年代应是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1.产生发展概况二、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2.突出成就冶铜新时器时代:开始出现商周:繁荣(如司母戊鼎)春秋至秦汉:鎏金、镶嵌技术西周:已能制造铁器战国:铁农具
推广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春秋晚期:有钢剑魏晋南北朝:灌钢法冶铁炼钢冶金制瓷业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技术成熟,
形成产业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宋代:瓷窑遍布各地元代: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明清:瓷都—景德镇;彩瓷、珐琅彩顺序
:青(东汉)—白(东汉)—青花(元)—五彩(明)—珐琅(清)丝织业丝织中心—苏州、杭州工艺精巧,妆花缎、金宝地汉代:丝
绸之路明清:鼎盛时期3.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①地位:长期领先世界②分工:不断细化③部门:不断增多,④技术:不
断进步⑤布局:重心不断南移⑥规模:不断扩大(作坊——工场)⑦形态: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长期并存三、古代商业的
发展1.先秦时期商业的兴起商周时期春秋战国“商人”出现货币为贝类特点:商业由官府控制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特点: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2.秦汉时期商业的初步发展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秦:两汉商业中心:长安、洛阳等,官府对商
业活动严格限制,“市”与住宅区分开对外贸易逐渐发展(丝绸之路)4.隋唐:进一步发展柜坊和飞钱出现广州成为南方最大港口
商业城市:长安、洛阳等,市、坊分开,日中为市3.魏晋南北朝:相对缓慢对外贸易发展市舶使的设立5.两宋:繁荣城市商业繁荣,
市坊分开、日中为市被打破边境贸易繁荣(榷场)海外贸易发达纸币(交子)出现6.元代:继续繁荣城市繁荣:大都、杭州对外贸
易发达:泉州(世界第一大港)7.明清:出现商邦:徽商与晋商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的出现票号、走出国门经营
丝绸、铁器、茶叶、棉花、木材经营盐业致富晋商典当、走出国门经营茶叶、木材、粮食经营盐业致富徽商第三阶段
第二阶段第一阶段1、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达到空前繁荣2、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国外贸易全面发展3、类似银行的柜坊和类
似汇票的飞钱以及纸币很早就出现4、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征1.古代中国的各种手工业形态中出现
最早的是()A.家庭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2.下列各项,最能代表东汉冶铁技术进步的是()A.煤成为冶铁燃料B
.水力鼓风冶铁C.低温炼钢的技术D.发明灌钢法3.我们现在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是由于商朝人善于经商
,假如你是当时的商人,你最可能用什么货币进行交换()A.以贝作为货币B.以羊作为货币
C.以铜作为货币D.以铁作为货币4.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商业起源很早,并不断发展
②商业发展始终处在封建政府的压抑和控制之下③商品经济发展未能动摇封建经济制度④市场交换比西欧发达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练习1.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明代中后期萌芽机户雇佣机工商
人雇佣居民原因: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表现:雇佣关系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地区:江南地区部门:丝织、棉纺、冶铁
清代:继续发展手工工场规模扩大分工更细部门和地区增多评价:代表社会发展的趋势;稀疏又微弱;发展缓慢,不占主导地位。(
1)目的(2)表现(3)后果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直接:根本: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巩固封建统治3.“海禁”与“闭关锁国”(1)明代的“海禁”(2)清代的闭关锁国原因(直接)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根本)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客观)后果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献花(0)
+1
(本文系四柱知识 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