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部编人教版八上语文1《消息二则》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
2019-12-22 | 阅:  转:  |  分享 
  
部编人教版八上语文第一课《消息二则》资料汇编



相关常识

《消息二则》选自《毛泽东新闻作品集》,是1949年4月22日和24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两篇新闻(消息)。

毛泽东简介: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有《卜算子·咏梅》《七律·长征》《沁园春·雪》等名篇先后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

3.创作背景: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最后的决定性战役。在此之前,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已经胜利结束,国民党军已失去了战略防御能力,但仍有两百万军队据守长江以南。当时国民党借“和谈”之机,构筑长江防线,企图依托长江天堑,阻挡人民解放军。中共中央早已洞悉国民党政府的意图,组织百万大军逼近长江,分东、中、西三个集团,做好了渡江准备。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渡江战役于当天午夜打响。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在长江沿线千里战线上展开强攻,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江阴、镇江等城市,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4月23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政府垮台。接着,各路大军继续向南挺进。

4.新闻与消息:消息通常被人们称为新闻。实际上,“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指各种新闻体裁的总称,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狭义的“新闻”指的是消息。本课的两则“消息”,即狭义新闻。消息强调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本课两则消息写于同一天,前略后详:《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不到两百字,及时报道战况,并作出准确预判;《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分三路大军全面介绍渡江战役的情况,并解析取得胜利的原因。

5.消息的结构:消息在结构上有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背景六部分组成。标题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人物和主体事件),标题可以分三种:主(标)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引(标)题,在主标题之前,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副(标)题,针对主标题,是全文主旨的补充或延伸等。如:



标题、导语和主体是围绕新闻事件的三个连环套。标题最简洁,一个短语或一句话进行浓缩;导语略次之,一句话来概括;主体部分则详细叙述。三者关系类似于一组同心圆,这是新闻的结构特征。背景则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通常穿插在文中交代。如文中“国民党反动派经营……长江防线。”



内容主题

两则消息的标题就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从内容上讲消息(新闻)又包括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故、何事、如何,类似于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为例提炼如下:

人物:人民解放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午夜起

地点:芜湖、安庆之间

事件:南渡长江

原因:坚决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解放全国)

经过:我军万船齐发,渡过长江,直取对岸

结果: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写在战斗刚刚打响之际,将战况进行播报,将胜利的消息传到全世界,鼓舞我军的士气,给予敌人以沉重的打击。消息不在长,在及时准确。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我军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之时,就比较详细地介绍战斗的过程及取得的成果,总结并宣传此战役。新闻内容相对详实。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激动自豪的心情,显示了磅礴的气势和豪迈的气概,气度恢宏,极富感染力。

两则消息在传递事实的同时展现了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摧枯拉朽的革命精神。?

?

写作特点

明确的结构与强烈的情感:消息在结构上有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背景六个部分组成,两则消息的结构都非常明确,但固定的结构并没有限制情感的表达。两则消息在客观叙述中,还体现出明显的情感色彩,如文中褒贬色彩明显的用词,多次重复出现的“我”,都可以见出作者慷慨豪迈的革命情怀。

叙议结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中路军进展情况后,插入一段简要的议论,这种议论不仅交代了我军取胜,敌军失败的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由此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整个国民党反动政权必然覆灭的命运,从而深化了报道的主题。从结构上来看,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语言精练准确而生动鲜明。消息的语言强调客观性,如“冲破敌阵”“突破安庆、芜湖线”“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冲破”与“突破”词义有所区别,运用准确。又如,“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歼灭”和“击溃”区别明显。而文中语言在准确简洁地报道事实的同时,还包含了鲜明的主观色彩。描写我军“万船齐放”“突破敌阵”“占领”“进击”,而敌军则“军无斗志”“摧枯拉朽”“纷纷溃退”,对比鲜明。以书面语为主,穿插口语也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如“不想再打了”“都很泄气”,传神地体现了敌军士气低落的状态。





关键字词

经营jīngyíng:筹划、组织、管理。

溃退kuì?tuì:指失败而退却。?

泄气xiè?qì:泄劲?

督战dū?zhàn:在前线监督作战?

要塞yào?sài:筑有永久工事、准备长期坚守的国防要地?

业已yè?yǐ:已经?

摧枯拉朽cuī?kū?lā?xiǔ:?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

锐不可当ruì?bù?kě?dāng: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综合练习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0.选出本课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3-5个好词,把它们写在一段连贯合理的话中。

1.选出下列词语的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

A.要塞(sài)歼灭(jiān)锐不可当(dǎng)?

B.溃(kuì)退迂(yū)回大相径庭(jìng)

C.应和(hè)溜达(da)畏罪潜(qián)逃

D.抽噎(yè)泄(xiè)气神采奕奕(yì)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写作时间上,《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在先,追求第一时间将胜利的消息传播开来,鼓舞我军,打击敌人士气。

B.《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都由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背景六部分构成。

C.《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看“此种情况……都很泄气”,属“背景”部分,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并在结构上承上启下。

D.两文语言雅而不俗,规范正式之中见豪情,遣词造句凸显了作者的文学素养,是现代新闻的典范之作。



3.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请用短语简洁的概括下列内容:

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

经过:

结果:



4.“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经营、溃退”能否换成“构筑、败退”,为什么?(4分)



5.《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开头的小字“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属于消息的哪部分结构?有什么作用?(3分)





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练习(1)-(3)。(7分)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遂宣告覆灭。当天下午,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的那座美丽的凉亭里,毛泽东静静地看完登有解放南京消息的《人民日报》号外后,回到了办公室,挥笔写下了气冲霄汉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注释:

①钟山,即南京紫金山。苍黄,同仓皇,这里是突然的意思。

②沽(gū)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

③沧桑:《神仙传》中女仙麻姑对仙人王方平说,他们相见以来,东海已经三次变为桑田。沧海变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

(1)诗中与《消息二则》叙事内容相同的一联是:()(2分)

A.首联: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B.颔联: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C.颈联: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D.尾联: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2)诗中颈联运用了谁的典故?()(2分)

A.刘邦和张良????B.项羽和范增

C.项羽和项良????D.刘帮和韩信

(3)关于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苍黄”写出了进军之疾,“雄师”写出了军势之壮。?

B.“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即写出了多年征战终于要结束时的自豪和喜悦,也透出对美好未来的乐观昂扬的信念。

C.“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反用典故,通过议论道出人民军队要乘胜追击,痛击残敌,解放全中国的坚定信念。

D.“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活用古诗句,表达了征战多年之后,面对人世沧桑多变的悲伤与慷慨。结句深化主题。



7.按照消息的一般格式,以家庭或学校中的某事为内容,写一则消息。注意消息各部分的要求和及时、准备、真实三原则。(限200字以内)



参考答案:

1.A

2.D,文章语言雅俗并用,书面语与口语并用,生动传神。

3.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二十日夜起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

事件:横渡长江

经过: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先后渡江

结果: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不能,因为“经营”有“筹划、组织、管理”之意,更能够说明解放军的英勇善战。“溃退”表明是被打垮而混乱撤退,更能突出国民党军队败退的程度。两词对照,表达了对人民解放军赞扬和自豪之情,透出作者慷慨豪迈的情怀。



(2)B

(3)D

7.示例:

《午饭重现西红柿炒蛋》

(家里社X月X日讯)我家的午餐中终于又出现了阔别三日的西红柿炒鸡蛋。

20XX年X月X日,妈妈叫我吃午饭时,我惊喜地发现,已经三天不见的西红柿炒蛋重新出现在我家的餐桌上。爸爸欣慰地表示这两天的念叨起到了应有的效果。娇红地西红柿,金黄的鸡蛋,经过妈妈的巧手,现在它们悠悠地升腾着热气,轻轻地散发着甜香,就摆在餐桌中央。我和爸爸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这是近期家里生活质量稳步提升的标志之一。

只有妈妈冲我们翻了个白眼,说,拿你们是没辙了!







和语文在一起 七(上)课内资料汇编







献花(0)
+1
(本文系和语文在一...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