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ISO9001,22000合一质量手册
2019-12-26 | 阅:  转:  |  分享 
  
目录

章节号 条款名称 ISO22000条款 ISO9001条款 页码 0.1 发布令 4 0.2 手册管理说明 5 0.3 手册修改页 6 0.4 企业简介 7 0.5 组织机构图 8 0.6 质量安全方针和目标 9 1 范围 1 1 1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2 12 3 术语和定义 3 3 12 4 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4 4 14 4.1 总要求 4.1 4.1 14 4.2 文件要求 4.2 4.2 14 4.2.1 总则 4.2.1 4.2.1 14 4.2.2 质量安全手册 4.2.2 14 4.2.3 文件控制 4.2.2 4.2.3 15 4.2.4 记录控制 4.2.3 4.2.4 15 5 管理职责 5 5 16 5.1 管理承诺 5.1 5.1 16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2 16 5.3 质量安全方针 5.2 5.3 16 5.4 策划 5.3 5.4 17 5.5 职责和权限 5.4 5.5 19 5.5.2 质量安全小组组长 5.5 5.5 19 5.6 沟通 5.6 5.5 19 5.7 应急准备和响应 5.7 20 5.8 管理评审 5.8 5.6 20 6 资源管理 6 6 21 6.1 资源提供 6.1 6.1 21 6.2 人力资源 6.2 6.2 21 6.3 基础设施 6.3 6.3 21 6.4 工作环境 6.4 6.4 22 7 安全产品的策划和实现 7 7 23 7.1A 总则 7.1 23 7.1B 产品实现的策划 7.1 23 7.2 前提方案 7.2 23 7.3 实施危害分析的预备步骤 7.3 24 7.4 危害分析 7.4 25 7.5 操作性 7.6 HACCP计划 章节号 条款名称 ISO22000条款 ISO9001条款 页码 7.7 预备信息、规定前提方案文件和质量安全计划的更新 7.7 28 7.8 验证的策划 7.8 28 7.9 可追溯性系统 7.9 7.5.3 28 7.10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2 28 7.11 设计开发 —— —— 7.12 采购 7.4 28 7.13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7.5 29 7.14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8.3 7.6 30 8 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验证、确认和改进 8 8 32 8.1 总则 8.1 8.1 32 8.2 验证和确认 8.2 32 8.2.1 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 8.2 32 8.2.2 单项验证结果的评价 8.4.2 32 8.2.2.1 顾客满意 8.2.1 33 8.2.2.2 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8.2.3 33 8.2.2.3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8.2.4 33 8.2.3 内部审核 8.4.1 8.2.2 33 8.3 不符合控制 7.10 8.3 33 8.3.4 撤回 7.10.4 34 8.4 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 8.4.3 8.4 34 8.5 改进 8.5 8.5 34 8.5.1 持续改进 8.5.1/7.10.2 8.5.2/8.5.3 35 8.5.2 管理体系的更新 8.5.2 35 附录1 各部门职能分解表 36 附录2 程序文件一览表 38





源自:http://bbs.foodmate.net/thread-320915-1-1.html

还有:ISO9000培训课件











手册编制说明



8888有限公司于2008年今年ISO9001:2000和ISO22000:2005标准编制适用于生产食品的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现由于IS09001:2000变更为ISO9001:2008及公司内部人事组织机构的变化,对原质量食品安全管理手册进行了修改,使体系的内容更具有适应性和合理性,在不影响公司提供满足顾客需求和法规要求产品能力的条件下,结合食品安全全球标准(BRC)(第五版)标准要求整合二个标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管理体系。体系文件以ISO9001:2008标准为纲,以GB/ISO22000:2006标准为目及结合参考BRC标准的特别要求为主线编制而成。

体系整合的基本原则

1.对二个标准的管理要求相同的部分,如“文件控制”、“记录控制”、“方针目标”、“组织结构和职责”、“人力资源”、“资源管理”(如设备管理)、“法律法规要求”、“沟通”、“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方面都进行整合。对ISO22000:2005标准的“安全产品的策划和实现”和ISO9001:2008标准的“产品实现”及相关控制内容进行了分别描述。

2.整合后的体系文件覆盖二个标准的内容,以二个标准中最高要求为准,适时参考BRC标准个别特别要求。只有二个标准的全部要求都满足,建立的整合性管理体系能够确保其质量管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规定的要求,能够实现组织制定的管理目标;

3.整合后的管理体系文件具有可操作性,保持文件之间的协调性和针对性,在具有可操作性的前提下,更方便操作;

4.整合有利于减少文件数量,便于文件使用;有利于统一协调体系的策划、运行与验证,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0.1颁布令



为了加强公司食品安全管理,确保向顾客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依据ISO9001:2000标准和ISO22000:2005标准,结合公司实际和适时参考BRC标准要求。2007年8月特制定了质量食品安全管理手册(A1版),现由于公司组织机构变更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由ISO9001:2000更新为ISO9001:2008,因此需对本手册进行修改,版本号改为B1。

本手册阐述了公司食品安全方针、目标,并对公司食品安全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引用了文件化程序,本手册适用于公司所提供的采购、产品加工、销售的全过程。

本手册是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法规性文件,是作为公司食品安全能力的证明及第三方机构认证的依据。它是指导公司建立并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动准则,也是公司对所有消费者的承诺。

现予正式颁布,并从2009年7月25日起实施,凡公司员工必须遵守执行。



总经理:

2009年7月20日



任命书



为了贯彻执行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加强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作的领导,特任命同志为公司质量管理者代表和食品安全小组组长。

除履行原有职责外,还具有以下的食品安全职责和权限:

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向总经理报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业绩及任何改进的需求;

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就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的联络工作;

对食品安全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管理食品安全小组,并组织其工作。



总经理:

2009年7月20日



0.2质量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管理说明

质量食品安全管理手册是公司食品安全管理纲领性文件和法规性文件。为保证质量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的正确性、完整性、统一性和机密性,需加强手册的管理。手册的管理包括手册的发放、宣贯、保管、修订、废止等内容,具体管理和要求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职责

人事行政部负责手册的发放、宣贯、修订、改版等工作。

食品安全小组负责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的编制,食品安全组长负责手册的审核,总经理负责批准。

发放管理的方法和要求

手册是公司食品安全管理法规性文件,需严格控制发放,并进行统一编号。

由人事行政部严格办理发放、登记和领用手续。

宣贯工作的方法和要求

宣贯工作由人事行政部负责编排培训计划,按规定的范围组织学习、宣贯、实施。

全公司各级领导要参与,并组织多种形式的宣贯活动。

使用和保管的要求

手册要妥善保管,做到不损坏、不丢失。

本手册不得私自外借,如顾客或相关方需要查看,应由人事行政部办理外借手续。

手册持有人调离或不再担任原工作时应向人事行政部交回原手册,并办理相应手续。

发现手册有明显差错或条文含糊不清。

各部门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实际情况及时提出对手册的修改建议。

废止工作的要求

人事行政部回收的旧版本手册属于作废文件,应及时进行统一处理。

为积累知识或追溯历史,具有保留价值的作废文件,应加盖“作废保留”印章,并隔离存放,生产和检验现场不得保留。

无保留价值的作废文件由人事行政部填写《文件申请单》,报管代批准后销毁。

0.3手册修改页

更改

序号 更改通知单编号 更改前页码

标识 更改后页码

标识 更改日期 更改人 批准人 备注 1 2009.1 A1 B1 2009.7.25

0.4企业简介



。。。。食品有限公司地处泰州高港科技创业园,毗邻宁通高速,交通十分便捷,占地100亩,总投资5000万人民币,主要生产、销售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实施完成分为三个阶段,建成后的。。。。有限公司将成为国内最大规模专业食品及用品的企业,2006年产值约9000万人民币。目前厂区第一、二、三栋车间(均为4000㎡)已完工并投入生产。新建两栋二层厂房,均为上层车间、下层仓库,以及三层的办公楼,即将投入使用。

公司专业从事食品、用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其品种繁多、款式新颖、味道香美、营养价值高,深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

现已成功的远销东南亚及欧美等发达国家,而且我们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公司本着以一切工作服从质量、科学管理、持续改进、以顾客满意为宗旨的质量方针,为广大宠物用品爱好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过程,我们获得了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颁发的出口商品质量信得过企业,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夹肉食品在美注册的荣誉称号,为行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我们衷心希望世界各地客商同我们建立商业关系,共同拓展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0.5组织结构图









0.6质量安全方针目标

质量安全方针是公司总的质量安全管理宗旨和方向,由公司总经理正式批准和公布,并采取各项措施,保证该方针能为全体员工理解、实施和坚持。

质量安全方针、目标和承诺

0.6.1质量安全方针

孜求不断满足并超越顾客的期望

方针的涵义是:提高管理水准,加强预防为主的思想,增强员工的质量安全意识,通过科学管理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始终以承担生产安全合法产品的义务和履行不断满足对顾客满意的责任为最终目标。

全体员工应深入理解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的内涵并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去,为提高公司质量水平而努力。



二、食品安全目标(总目标)

1.出厂产品检验合格率100%

2、、



1范围

1.1质量安全管理手册对本企业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作出整体规定,并申明能够:

a)符合质量安全方针;

b)符合适用的质量安全法律法规要求;

c)符合其他相关方的要求;

d)符合双方协定且与质量安全有关的顾客要求;

1.2质量安全手册是公司质量安全管理纲领性文件和法规性文件,满足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管理和第三方认证及官方验证的需求。

1.3本手册适用于公司。

1.4由于本公司产品稳定、工艺成熟,对于产品特性和工艺的更改按客户要求进行,故对7.3条款进行删减;以上对标准条款的删减,并不影响本企业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和责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2.2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2.3食品法典委员会(CAC):HACCP体系及其应用指南(1997)

2.4ISO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2.5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2.6《食品卫生通则》

2.7《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

2.8GB14881-94《食品生产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以下及GB/T19000给出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为方便标准的使用者,对引用GB/T19000-2008的部分定义加以注释,

3.1控制措施

能够用于防止或消除安全危害或将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行动或活动。

3.2纠正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3.3纠正措施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4关键控制点,CCP

能够施加控制,并且该控制对防止或消除安全危害或将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是所必需的某一步骤。

3.5关键限值,CL

区分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判定值。

3.6终产品

组织不再进一步加工或转化的产品。

3.7流程图

依据各步骤之间的顺序及相互作用以图解的方式进行系统性表达。

3.8食品链

从初级生产直至消费的各环节和操作的顺序,涉及食品及其辅料的生产、加工、分销和处置。

3.9质量安全

食品在按照预期用途进行制备和(或)食用时不会伤害消费者的保证。

3.10质量安全危害

食品中所含有的对健康有潜在不良影响的生物、化学或物理因素或食品存在条件。

3.11质量安全方针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安全宗旨和方向。

3.12监视

为评价控制措施是否有效,对控制参数实施的一系列策划的观察或测量活动。

3.13操作性前提方案

为控制质量安全危害引入的可能性和(或)质量安全危害在产品或加工环境中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通过危害分析确定的、必需的前提方案PRP(s)。

3.14前提方案

针对运行的性质和规模,而规定的程序或指导书;用以改善和保持运行条件,从而更有效地控制质量安全危害,和(或)为控制质量安全危害引入产品和产品加工环境、及控制危害在产品和产品加工环境中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

3.15更新

为确保应用最新信息而进行的即时和(或)有计划的活动。

3.16确认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3.17验证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3.18特殊过程

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已交付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

3.19HACCP计划

根据HACCP原理制定的,确保在HACCP管理体系中对显著危害进行控制的文件。

4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4.1总要求

4.1.1对食品安全组织应:

对产品相关的质量安全危害进行识别和评价,并采取前提方案和操作性前提方案、质量安全计划对其进行控制,使产品不直接或间接伤害消费者。

在食品链内(相关方、顾客、主管部门等)与质量安全有关的适宜信息进行沟通。

通过培训等方式使广大员工了解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更新的信息,确保满足本标准要求的质量安全。

对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定期确认、验证评价,并进行更新,以确保体系的活动和控制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

4.1.2对质量管理组织应:

a)用组织结构图、职能分配表和和工艺流程图对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各过程的描述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b)用程序文件、支持性文件作为控制过程有效运行的标准和方法;

c)提供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并监视过程的有效运作;

d)通过内审、管理评审、目标实现情况的检查、质量和安全的检查、对过程进行测量、监控和分析;

e)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本手册策划的要求,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4.1.3部分产品加工为外包,除按《采购控制程序》进行控制外,公司还对外包过程中工艺控制要求、原材料要求进行技术指导。

4.2文件要求

4.2.1总则

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形成文件的质量安全方针和目标;

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手册,提供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一致性的信息;

标准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文件:为进行跨职能的活动或过程规定途径,包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和其他包含程序的文件;

d)工作文件:为确保职能内的活动过程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的文件,规定了开展活动的方法。包括管理标准(各种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各种设备、工序的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标准(产品、技术、工艺规范或参数)等。

e)外来文件: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以及主管部门的管理规范文件,品管部负责收集、识别外来文件并进行发放等。

f)管理体系所要求的记录:如操作记录、产品和服务记录、过程记录和输出(如公文、通知、纪要、报告、公告等)。

4.2.2质量安全手册

本公司按ISO9001:2008及ISO22000:2005标准编制和保持本手册,其内容包括如下方面:

a.本公司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删减合理性、组织结构图、职责分配表、工艺流程、程序文件。

b.管理体系的各过程和相互关系在本手册的各章节中表述,并在相关程序文件和作业规范中更具体地描述。

4.2.3文件控制

人事行政部负责建立并保持“文件控制程序”,以制定和控制所有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并识别文件当前的修订状态,避免使用失效文件或作废文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4.2.4的要求进行控制。

对于文件的更改,在实施前人事行政部应组织评审,以确定其对产品安全的作用以及对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影响。文件控制应确保:

a.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的充分与适宜。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

b.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c.确保在使用处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d.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e.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f.防止作废文件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标识;

g.记录文件更改的原因与证据。

公司文件可为电子版本和纸张形式。电子版本为非受控文件。

4.2.4记录控制

人事行政部建立《记录控制程序》并组织各部门员工对管理体系运行的记录进行控制并保持。

各部门形成和保持的记录应清晰,并作相应的标识,保管方式便于检索;

《记录控制程序》中规定了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的控制。

5管理职责

5.1管理承诺

本公司总经理承诺:按ISO9001:2008、ISO22000:2005及BRC相关标准要求的建立和实施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并通过持续的改进,使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

本公司总经理通过以下行动,确保上述承诺得以实现:

a.通过会议、评审、报告、文件等方式将顾客的要求、法律法规的要求,传达到全体员工,使之充分理解这些要求,并在工作中确保这些要求的实现;

b.制定并批准书面的质量安全方针和质量安全目标,并采取措施使员工正确理解并贯彻执行;

c.定期进行管理评审,确保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d.为每项质量安全活动提供所需的资源。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总经理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目标,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得到确定、转化为要求并予以满足,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调查、识别并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确保组织的目标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联系起来;

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在整个组织中得到沟通,并采取满足要求的措施;

测量顾客满意程度并针对测量结果采取措施;

处理好与顾客的关系;

5.3质量安全方针

5.3.1总经理亲自主持制定质量安全方针,确保质量安全方针(见本手册0.6):

与公司的宗旨相适应;

包括对满足顾客、法律法规要求和持续改进的承诺;

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安全目标的框架;

总经理和食品安全小组应通过组织培训、宣传、会议等多种沟通形式,确保各级人员均理解食品安全方针,并将食品安全方针转化为自觉的行动结合于日常产品安全活动中;

总经理应定期组织对食品安全方针的适宜性进行评审,以保证食品安全方针能够持续地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食品安全方针的评审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结合于管理评审中进行。

5.3.2质量安全方针按本手册《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批准、发布、修改,按《管理评审程序》的规定进行评审。

5.4策划

5.4.1质量安全目标

5.4.1.1总经理亲自主持在公司各职能部门建立质量安全目标,具体内容见0.6《质量安全目标分解》,以确保实现公司的质量安全目标(见本手册0.6)。

5.4.1.2本公司和各有关职能和各层次上的质量安全目标都包含了满足质量安全产品的策划和实现,且目标是可测量的、在质量安全方针给定的框架内制定,并与质量安全方针保持一致。

5.4.2管理体系的策划

5.4.2.1最高管理者对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策划的开展和有效性负有领导责任。

5.4.2.2质量安全目标确定或更改后,最高管理者应授权管理者代表组织策划达到目标所需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为实现质量安全目标提供充分的体系保障。

5.4.2.3策划的结果满足4.1要求,并形成文件,包括质量安全手册、程序文件、支持性文件、质量安全记录等,这些文件对本公司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的管理进行了适宜的规定。

5.4.2.4策划项目和内容

a.实现目标所需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构成;

b.为使过程有序和高效,策划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及如何配备和组织工作,指导和控制、测量和监控等;

c.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所需的持续改进。

5.4.2.5当需要改进和更新现有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时,本公司将重新对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策划。

5.4.2.6为保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完整性,最高管理者保证任何更新都在受控状态下进行,保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在更改前、更改中、更改后均能始终适合其当时所处的环境。

5.5职责和权限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规定各项职责和权限并在组织内进行沟通,以确保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保持。

职责和权限应规定至公司各级员工,公司员工有责任向部门负责人汇报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问题,各部门负责人应采取适宜的措施改进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并做好记录。

5.5.1职责和权限描述

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工作,对本公司产品质量安全及质量安全体系负责;

负责制订公司的质量安全方针和质量安全目标,向顾客做出质量安全承诺;

对公司质量体系的建立、完善、实施全面负责,负责审批颁布质量安全手册和质量安全体系的重要文件;

公司组织结构及部门职责的确定,管理者代表及食品安全小组组长的任命。

为公司体系建立和实施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5.5.1.1总经理

F.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安全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5.5.1.2执行副总经理(管代/食安组长)

向公司员工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制定食品安全方针和确保质量/质量食品安全目标的制定;

主持管理评审和确保资源的获得;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并确保内部沟通;

建立渠道,确保内外沟通畅通。

5.5.1.3人事行政部

协助管理者代表,不断完善质量安全体系,负责组织质量安全手册和程序文件的修改或换版,确保质量安全体系正确、有效地运行;

负责文件和资料、人力资源的管理和控制;

负责内外部信息的沟通,配合处理质量安全纠纷和质量安全事故;

负责质量安全分目标和岗位责任的考核,监督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执行;

5.5.1.4业务计划部

负责销售合同评审和管理,顾客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

负责市场信息的反馈和顾客的投诉的处理,做好发货和顾客验收记录,要求可追溯性;

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

负责生产加工技术文件的编制工作;

负责不合格品的撤回工作。

5.5.1.5采购部

负责按公司的要求组织对供方进行评价。积极开拓新的供方,建立沟通渠道,权衡双方利益,并定期对供方的供货业绩进行评价,建立供方档案。

归口供方控制程序的管理,负责原材料、设备等的采购以满足生产要求

对采购物品不符合要求时,负责与供方联络退货、更换等事宜。

5.5.1.6品管部

制定质量、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经批准后实施;

负责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推行工作;

负责原、辅料入厂质量检验的执行及异常情况处理;

负责生产过程中质量的检验与记录;

负责成品、外协质量检验与记录;

负责原、辅材料,成品、操作人员各项微生物的检测,产品成份的检测;

化验室的管理,检验器具、测量器具的使用与管理;

收集和分析各项质量安全数据,以证实管理体系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质量安全体系有效性和改进方向;

负责内部审核工作。

部门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工作的考核、相关部门人员工作的考核;

5.5.1.7生产部

负责生产进度控制,生产任务的调配,订单的审核、登记、分发;

负责标准产能的制定,生产负荷统计和产销平衡调度;

负责生产现场管理的开展、标准生产作业方法的制定、实施;

负责生产现场财产管理、用料管理与控制;

负责制造成本、产品质量控制,质量自检;

负责生产过程材料、辅料、机械、工具的管理和控制;

负责现场物料消耗调查、研究、分析;

部门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工作的考核、相关部门人员工作的考核。负责标识管理,对质量异常处理与追踪,质量问题分析、报告,协同处理客户质量投诉。

5.1.8仓储部

负责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仓库的管理;

负责原辅材料批次的确定,并对进仓物资进行标识;

负责各类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分垛堆放;

做到先进先出;

负责定期对仓库物资进行质量、数量盘点。

出货管理、运输车辆安排;

呆料、滞料、废料报表编制,并经批准后处理;

滞销品、次品、废品报表编制,并经批准后处理;

5.5.1.9车间

根据定单和产能落实车间的生产任务,实现最大的效能产出和最高的利用率;

监督车间产品的数量及质量,协调工作进度;

解决工人在操作过程中的问题,维持车间的生产秩序;

具体落实工厂制度、5S、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车间的现场管理;

确保生产设备运行处于正常生产状态;

掌握生产现场的当前信息及数据反映生产技术部;

提出改进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等方面的建议。

5.5.1.10仓管员

核对货物的入库凭证,清点入库货物,与送货员办理交接手续安排货物的存放地点,登记保管账6资源管理

6.1资源提供

6.1.1为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过程的实施和持续改进、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实现质量安全方针和目标,公司确保提供适宜的资源。

6.1.2最高管理者负责提供公司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运行适宜的资源。

6.2人力资源

6.2.1总则

人事行政部建立和保持《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公司应确保质量安全小组成员及从事影响质量安全活动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

当需骋请外部专家时,专家的职责和权限应进行规定。

6.2.2能力、培训和意识

6.2.2.1控制要求

确定岗位和岗位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能力要求。

6.2.2.2人员配置

a.应根据岗位及岗位所需求配备所需人员;

b.配备的人员应具备受教育程度、培训效果、技能状况、工作经历等方面充分的资料,并能证明其能力满足岗位要求;

c.对各种岗位人员按岗位的需求适时的考评。

6.2.2.3培训

a.针对能力不符合岗位或能力需提高的工作人员,采取适当的、相应的培训方法对其培训,对于经培训后尚无法胜任的人员,考虑适当的工作调整;

b.根据公司发展需求,有计划的组织岗位人员培训;

c.以各种有效措施对培训人员进行岗位操作考核,并跟踪验证,以达到胜任工作的要求;

d.根据法律法规的适时要求,特殊工种须持有相应的资格认定书;

e.通过培训,增强岗位人员对自己工作与其它工作之间的关联性、重要性的认识、沟通的必要性,增强敬业心,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贡献;

f.建立人力资源的档案,保存有关培训、教育、技能和经历的记录。

6.3基础设施

6.3.1在进行产品策划、管理评审和拟定改进措施时,识别需补充或更新的设施。

6.3.2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设施包括:

a.公司办公用房、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

b.过程设施,包括硬件和相应的软件;

c.其它支持性服务,如运输和通讯和信息系统。

6.3.3生产部设备组负责编制《设备设施管理程序》,负责指导和组织车间对生产设备的维护管理,确保各设备和设施满足生产需要

6.4工作环境

为了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要求,从食品安全要求、生产流程、技术和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考虑,公司提供并由各责任部门管理适当的工作环境: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舒适,有利于员工的健康;

工作现场整齐:各岗位现场定期清理、整理、保持通道畅通,物料排列整齐,产品分类、分状态、分规格存放和标识;

工作现场清洁:工作场所周围经常清扫,保持清洁干净;

工作现场有序:各场所人流、物流顺畅,光线适度,空气流通,操作者保持精心、细心、全心全意精神状态;

安全消防设施齐备存放,禁止烟火,无任何安全隐患。

营造公司内部良好、融洽的工作氛围,加强员工之间的团结协作,鼓励员工发挥自己的潜能,开展创造性工作;

积极取得外界及客户的认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工作环境不仅限于厂区或建筑物内,还可能包括周边及外部区域情况,如邻居的活动、重要运输线路和涉及害虫出没和其他影响质量、卫生重要参数的地理位置。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要求中,有关与产品卫生控制有关要求各前提方案。

7安全产品的策划和实现

7.1A总则

本手册规定了生产安全产品实现所需的验证程序的建立和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并通过操作性前提方案和(或)HACCP计划的实现来实施控制措施,以保持和验证食品加工和加工环境的控制措施,以及一旦出现不符合而采取适宜措施来实现。

7.1B产品实现的策划

7.1.1本手册及相关的程序文件规定了公司现有产品的实现过程,因此只要对一些特定的产品、项目和合同(这些特定的合同、产品的特定要求与现有的产品不同)进行策划,策划的结果应形成质量计划。

7.1.2生产部组织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对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进行策划,产品实现的策划应与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

7.1.3在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可包括下列内容:

a.根据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确定产品的质量安全目标和产品应达到的要求;

b.确定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及其控制方法;

c.确定产品实现所需的文件和记录;

d.确定产品实现所需提供的资源;

e.确定产品实现过程所需实施的检验、评审、验证、确认及监控和测量活动。7.1.5质量计划

对应用于特定质量计划。7.2前提方案

7.2.1总要求

HACCP小组确定前提方案的内容,批准前提方案的内容,制定了《前提方案控制程序》以助于:

a)控制因工作环境而造成食品安全的可能性;

b)控制产品之间的交叉污染、产品的生物、化学和物理污染造成食品安全的可能性;

c)控制因产品和产品加工环境造成的食品安全危害。

7.2.2前提方案(PRP(s))应

a)与组织在食品安全方面的需求相适宜;

b)与运行的规模和类型、制造和(或)处置的产品性质相适宜;

c)前提方案都应在整个生产系统中实施;

d)前提方案应获得食品安全小组的批准;

组织应识别与以上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7.2.3当选择和(或)制订前提方案(PRP(s))时,食品安全小组应考虑和利用适当信息(如法律法规要求、顾客要求、公认的指南、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法典原则和操作规范,国家、国际或行业标准)。

《前提方案控制程序》规定了

建筑物和相关设施的布局和建设;

包括工作空间和员工设施在内的厂房布局;

空气、水、能源和其他基础条件的提供;

包括废弃物和污水处理的支持性服务;

设备的适宜性,及其清洁、保养和预防性维护的可实现性;

对采购材料(如原料、辅料、化学品和包装材料)、供给(如水、空气、蒸汽等)、清理(如废弃物和污水处理)和产品处置(如贮存和运输)的管理。

交叉污染的预防措施;

清洁和消毒;

虫害控制;

人员卫生;

其他适用的方面。

在《确认和验证程序》中规定了前提方案的验证策划及前提方案的更改策划,对验证及更改应作好记录。

前提方案的验证的策划,必要时应对前提方案进行更改。应保持验证和更改的记录。

7.3实施危害分析的预备步骤

7.3.1总则

食品安全小组应定期收集和保持分析食品安全的相关信息,并在受控状态下进行修改,修改应保持记录。

7.3.2食品安全小组

公司已确定了食品安全小组,食品安全小组由公司管理者代表任组长,成员具备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建立与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经验。且涉及公司各个部门及各职能。具体见《食品安全工作小组成员》。

7.3.3产品特性

7.3.3.1原料、辅料和

HACCP小组编制了《产地;生产方法;交付方式,包装和贮存条件;使用或加工前的

由食品安全小组每年一次对原材料的产品特性进行评审/更新,并保持记录。

7.3.3.2

HACCP小组编制了《产品描述》,内容包括对终产品特性描述.

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产品名称或类似标识;

b)成份;

c)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化学、生物和物理特性;

d)预期保质期和贮存条件;

e)包装

f)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标识,和(或)处理、制备和使用说明书;

g)分销方式。

由食品安全小组每年一次对终产品的特性进行评审/更新,并保持记录。

7.3.4预期用途

。7.3.5流程图、步骤和控制措施

7.3.5.1流程图

b)原料、辅料和中间产品投入点;

c)返工点和循环点;

d)终产品、中间产品和副产品放行点及废弃物的排放点。具体见HACCP文件的工艺流程,食品安全小组应通过现场验证流程图的准确性经过验证的流程图应保持。7.3.5.2加工步骤和控制措施的描述。7.4危害分析7.4.1总则



7.4.2危害识别和可接受水平的确定



a)在识别危害时,应考虑已确定工艺流程、产品描述、工艺说明,特定操作的前后步骤、生产设备、生产服务和周围环境、以及食品链的前后联系。

b)经验;

c)外部信息,尽可能包括与所论该类产品有关的流行病学和其他历史数据;

d)来自食品链中,与终产品、中间产品和食品链终端(消费阶段)食品的安全可能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信息。

针对每个已确定的食品安全危害,确定终产品中食品安全危害的可接受水平。确定的水平应考虑已制定的法律法规要求、顾客食品安全要求、经验以及顾客对产品的预期用途。应记录用于确定的证据和确定的结果。

7.4.3危害评进行危害评价,以确定消除危害或将危害降至可接受水平。7.4.4控制措施的和评价

食品危害,可通过预防、消除或降低到规定的可接受水平。

逻辑方法控制进行评审,按照操作性前提方案计划进行管理对分类

a)根据应用的强度,控制措施确定食品安全危害的效果;

b)对该控制措施进行监视的可行性(及时监视以便立即采取纠正措施的能力);

相对其他控制措施,该控制措施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位置;

该控制措施作用失效或重大加工不稳定的可能性;

一旦该控制措施作用失效,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

控制措施是否有针对性地制订,并用于消除可将危害降低到可接收的水平;

协同效应应在文件中规定所使用的分类方法和参数,并记录评价的结果。

7.5操作性

7.5.1生产部编制《操作性前提方案控制程序》并实施,品管部对卫生指标进行验证。控制措施主要包括:

a)解冻控制

b)烘干控制

c)原料处理控制

d)配料控制

e)染色(上色)控制等

7.5.2每个操作性前提方案涉及的具有职责和权限的控制措施的细节;

7.5.3对操作性前提方案的监视应作好记录。

7.6HACCP计划的7.6.1HACCP计划

应包括如下信息:

计划所要控制的危害

b)已确定危害将被控制的关键控制点;









g)监视结果的记录点。

7.6.2关键控制点

HACCP小组根据《危害分析控制程序》,确定关键控制点。

7.6.3关键控制点中关键限值的确定



在设计关键限值时应确保指定的食品安全危害得到控制。关键限值应可测量,食品安全小组应将选定关键限值的证据形成文件。

对于主观信息的关键限值,如对产品、过程、处理等的感官检验,应有指导书、检验规范和(或)教育和培训的支持。

7.6.4关键控制点的监视系统

对每个关键控制点应建立监视系统,由生产部负责监控,以证明关键控制点处于受控状态。有关键限值的测量或观察

a)测量或监测的结果;

b)所用的监视装置;

c)适用的校准方法;



e)与监视和评价监视结果有关的职责和权限;

f)记录监视要求和方法。

监视的方法和频率应能够及时识别是否超出关键限值,以便在产品使用或消费前对产品进行隔离。

7.6.5监控结果超出关键限值时采取的措施

在HACCP计划中规定关键限值超出时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并防止再次发生。

7.7预备信息的更新、描述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的文件的更新

为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在每次设计或重新设计后,危害分析前规定信息进行更新(即产品特性预期用途流程图加工步骤和控制措施必要时对计划以及组成操作性前提方案的程序和指导书进行任何更改应予记录。7.8验证策划

品管部编制《确认和验证程序》,规定验证活动的目的、方法、频率和职责、记录、验证活动应确认:

a)危害分析的依据(流程图、加工步骤、设备布局、周边环境、食品链情况)的更新情况(HACCP小组);

b)操作性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中的要素的有效实施情况;

c)前提方案实施的有效情况;

d)危害水平低于确定的可接受水平情况;

e)组织需要的其他程序执行且有效性情况。

相关部门记录验证的结果,并传达到食品安全小组,品管部根据验证结果进行分析。

当体系验证是基于终产品的测试,且测试的样品不符合食品安全危害的可接受水平时,受影响批次的产品应按潜在不安全产品处置。

7.9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系统

公司标识分为物品的标识、检验状态的标识。

7.9.1品管部负责所有标识的设计,生产部、仓储部负责标识的实施,品管部对其有效性进行监控;在产品加工、销售等阶段,组织对其进行追溯,防止非预期生产。

7.9.2品管部确定可追溯性,确定原料批、生产批、报检批号的编号方法。

7.9.3具体控制方法按《产品标识、追溯控制程序》。

7.10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业务计划部编制《与顾客有关过程的控制程序》

7.10.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顾客要求不仅指对产品/过程质量方面的要求(交付、交付后等活动的要求),还指规定或已知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业务计划部负责调查和了解,通过与顾客充分沟通,详细了解有关顾客所需货物的全部要求信息,不论顾客是否明确指出,只要对所需商品的交付、包装、质量等有利,均可作为顾客需求信息,同时包括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本公司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

顾客要求必须经业务计划部确认。

7.10.2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

业务计划部对顾客已确定的要求在合同(订单)接受或签订前进行认真评审,直到确认本公司有能力满足顾客要求时,方可承诺提供产品;

合同(订单)评审内容:

(1)确认顾客要求已明确且双方理解一致;

(2)即使顾客要求不能以书面表达,也应采用电话、信件、传真记录等形式进行确认;

(3)确认沟通过程中曾有过的各种分歧已经得到解决,顾客双方已达成一致意见;

(4)确认本公司有能力满足顾客的要求。

业务计划部应保存与顾客沟通活动的各种信息记录,包括合同评审记录;

无论哪一方面更改合同,业务计划部应重新与顾客沟通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方能修改合同并重新予以评审,并及时将合同更改信息传递至相关部门。产品要求评审详细内容按《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执行。

7.10.3与顾客的沟通

业务计划部负责在产品提供之前,提供之中,以及提供之后与顾客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

a)通过我们的客户介绍产品的有关信息;

b)产品销售过程中对顾客来信、来电、传真的问讯和咨询包括对订单合同执行情况、修订情况由业务计划部负责解答并做好记录;

c)对顾客反馈意见、顾客投诉、业务计划部专门收集记录,传递到相关部门,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

7.11设计和开发

本公司不进行设计和开发,具体原因见第1章《范围》。

7.12采购

7.12.1采购过程

1)根据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立《采购控制程序》,对采购活动进行必要控制,贯彻保质、保量、及时、优价的采购原则,确保采购的货物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

2)制定《采购控制程序》,规范供方管理标准,采取定期评价、选择的方式,确保向合格的供应商进行采购;

3)对供应商的定期评价、选择,主要依据供应商组织供货能力以及对后续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序来确定。

4)应保持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申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7.12.2采购信息

1)采购部依据生产部以及库存进行采购作业,注意采购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价格等,必要时应包括供方提供标准、体系状况、验收准则等。

2)采购文件资料要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同时采购文件发出前应由授权人员确认其采购要求是充分与适宜的

本公司若在供方处对采购的货物进行验证时,应在采购文件资料中说明和描述验证的方式和产品的放行方法;

采购资料、选择情况记录依据《记录控制程序》进行管理;

有关采购控制的具体要求按《采购控制程序》进行。

7.13生产和服务提供

7.13.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本公司通过以下方面实施生产和服务过程控制:

a)通过产品合同、订单、产品技术标准等明确产品特性;

b)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要求,编制并实施各工序作业指导书(工艺规程、检验规范)

c)配置适当的生产设备并进行维护保养;

根据需要配置必要的测量、监视仪器、量、检、工具等;

对生产过程重点工序处设立控制点进行适当的测量和监视;

规定产品放行方法、交付的条件、方法和手续,规定交付后应进行的售后服务活动等。

有关生产和服务过程控制、产品交付和交付后活动详细要求按《生产和服务运作控制程序》执行。

7.13.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本公司由于产品的特性故不存在特殊过程,但作为一个宠物加工企业我公司必须对本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CCP)加以严格控制。

对特殊过程每年应进行确认:

a)对过程参数进行事先验证、确认,保存验证、确认记录;

b)车间对过程按规定的相应作业指导文件实施监视;

c)对过程所使用的设备、设施按要求进行维护保养,并保存维护保养记录,执行《设施和设备的管理》的有关规定;

d)过程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e)在产品、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或出现质量安全事故时,再次对过程进行确认

7.13.3顾客财产

顾客财产主要是顾客提供的技术资料、包装材料等,由业务计划部负责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当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不适用的情况时,应报告顾客。生产部应建立《顾客财产明细表》,按《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对顾客财产的管理情况予以记录并保持。

7.13.4产品防护

本公司对采购的产品、半成品和成品,针对产品的符合性进行防护,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防护等,防止损坏、遗失、误用,并按合同有关要求对供应商提供货物的搬运、贮存、交付进行监督,以确保服务符合顾客要求。

7.14测量和监视设备的控制

7.14.1本公司根据顾客合同上有关的质量要求,配置所需要的测量和试验设备并按规定的检验标准与方法,对供应商提供的货物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进行鉴定和确认。

7.14.2品管部负责依照规定的周期或使用前对测量设备进行校正调整,并确认公司测量试验设备能够追溯至国家或国际标准,如无此类标准存在时,应以书面记载校正所使用的基准(如自校、检文件)。

7.14.3测量设备校正调整时,应妥善防护以免因调整不当而使其校正失效,在搬运、贮存、维修期间,应加以保护、防止损坏。

7.14.4建立检测设备唯一性标识,并对使用及校正结果予以记录。

7.14.5当检测设备偏离校正状态时,应对先前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以确保货物的质量。

7.14.6用于检测和监视规定要求的软件,在使用前也应对其满足预期应用的能力进行确认。

7.14.7测量和监视设备控制的详细要求按《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实施。





8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验证、确认和改进

8.1总则

质量安全小组应对验证、确认和更新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进行策划和实施。以证明符合本标准及组织关于质量安全目标的要求及确保在需要时对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更新。

策划还包括确定统计技术在内的适用方法及其应用程度。

8.2验证和确认

8.2.1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

8.2.1.1对于包括在操作性前提方案和质量安全计划中的控制措施组合的初步设计及随后的变更,组织应确认控制措施的组合能够达到已确定质量安全危害控制所要求的预期水平。确认活动应包括措施,以证实:

a)关键限值能够实现对指定的质量安全危害预期控制;

b)组合中的控制措施有效且能够确保控制确定的质量安全危害得到控制,并获得满足规定可接受水平的终产品。

8.2.1.2当确认结果表明上述一个或多个要素不能得到证实时,应对控制措施系统进行修改和重新评价。修改可能包括控制措施(即加工参数、严格程度、强度和(或)其组合)的变更和(或)原料、生产技术、终产品特性、分销方式、和(或)终产品预期用途的变更。

8.2.2单项验证结果的评价

应对策划的每项验证结果进行系统地评价,也包括内部审核。

8.2.2.1顾客满意

作为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公司应组织收集顾客对本公司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有关信息。

a)业务计划部负责收集用户对本公司的意见,人事行政部负责收集上级部门的要求。

b)业务计划部负责定期(每年一次)进行顾客满意率调查,发放《顾客满意率调查表》,回收率60%以上有效,收集相关意见和建议,以做统计分析。

c)业务计划部负责对上述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及本公司改进的方面,得出定性(形成资料)或定量的结果。当测量数据接近或低于质量安全目标的控制时,可采用排列图进行分析,寻找主要原因,经主管领导批准,开具《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给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并监督其实施效果;当调查表出现不满意项时,应对不满意的客户进行跟踪调查,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最终获得客户的满意。

8.2.2.2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a)公司规定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对的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和在适用时进行测量,这些方法包括监视工艺流程各步骤和参数(OPRP和HACCP计划中的控制措施的执行)、单项结果验证的评价、日常工作检查、定期工作监督、工作和能力考核、业绩考核、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等,以证实每一个过程持续满足其预期目的的能力。

b)当上述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发现有或可能不符合时,应采取适当的纠正/预防措施,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

c)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主要通过内部质量审核、管理评审、不合格品控制、质量信息反馈与分析等活动进行。

d)当策划结果未实现时,应适应的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并保持相应的记录;

e)对产品实现过程特别是生产和服务运作过程,在各工序的相应作业指导书中明确监视测量方法和内容,并分别以合格率、不合格数量和严重程度表述监视结果。

8.2.2.3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a)品管部负责制定并实施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规程。

b)进货检验:检验员依据检验规程对采购产品验证合格后允许办理入库手续并做好记录。

c)过程检验:各工序间以操作人员采取自检和互检相结合方式做到不合格品不转序、不放行,专检人员采取定期巡检方式抽查各工序产品质量,并做好巡检记录。

d)最终产品检验:检验人员依据最终产品检验规范对产品进行检验,合格后签发合格证,允许入库和出厂。

e)保持产品检验的记录,检验人员应经过培训,并得到授权。

f)当遇有特殊情况,需放行或交付未经检验或不符合规定产品和服务时应得到制造部主管批准,放行最终产品应得到顾客批准。

具体见《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监控程序》。

8.2.2.4当验证结果不能证明与策划的安排相符合时,组织应采取措施达到规定的要求。采取的措施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a)对当前的更新要求和沟通渠道进行评审;

b)对危害分析结论、操作性前提方案和质量安全计划的设计方案进行评审;

c)前提方案的评价;

d)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活动有效性的评价。

8.2.2.5验证结果应予以记录,以便对验证结果进行分析.验证结果应与质量安全小组沟通.

8.2.3内部审核

公司制定《内部审核控制程序》以确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是否符合ISO9001:2008、ISO22000:2005标准要求、是否符合公司的实际状况、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内容有:

按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程度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策划审核方案,包括审核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

审核员的资格要求,审核员在审核时保持独立性;

实施审核,审核结果的记录和报告的职责和要求;

出现不符合项的责任区域的管理者要采取改进措施;

审核员要跟踪这种改进的效果并递交验证结果的报告。

管理者代表负责将审核的情况汇报提交管理评审,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内容之一。

8.3不符合控制

8.3.1不符合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8.3.1.1对不合格品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标识、记录、隔离、评价和处置,必要时将信息传递给相关部门和主管领导以及供方。

8.3.1.2对于检验员判定的不合格产品,应出具不合格评审报告,一般不合格品由品管部组织部门进行评审意见,重大不合格品由管理者代表组织评审,并作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返工后的产品必须重新检验并记录在检验单上。

8.3.1.3在按上述不合格产品要求评价前,所有不合格的批次产品应在组织的控制下予以隔离。当不合格品已流入顾客时,由业务计划部应通知相关方,公司启动召回程序。

8.3.2纠正

只有操作性前提方案和关键控制点均得到有效的控制的产品,组织才能对产品进行销售。否则品管部应组织生产部、业务计划部对受影响的产品在销售前进行再评估,以确定是否对其进行适宜性的处理及评审的采取纠正的效果.

在已经超出关键限值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应为潜在不安全产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置。对未遵照操作性前提方案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应根据不符合原因和由此对食品安全造成的后果进行评价;并在必要时,按《

8.3.3.1总则

生产部应采取措施处理所有不合格产品,防止潜在不合格产品进入食品链,除非满足如下情况:

a)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已降至规定的可接受水平;

b)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进入食品链前将降至确定的可接受水平;

c)尽管不符合,但产品仍能满足相关食品安全危害规定的可接受水平。

对可能受不符合影响的所有批次产品应在评价前处于组织的控制之中,当产品在组织的控制之外,且被确定为不安全时,组织应通知相关方,采取撤回。

8.3.3.2放行的评价

符合下列任何条件时,不合格品才能在销售前作为安全产品放行:

a)除监视系统外的其他证据证实控制措施有效(如产品检测合格);

b)有证据显示,特定产品的控制措施的整体作用达到预期效果;

c)充分抽样、分析和(或)充分的验证结果证实受影响的批次达到了可接受水平。

8.3.4撤回

业务计划部编制《产品撤回控制程序》。

8.3.4.1为使不合格终产品在销售后,能够完全、及时地召回,组织编制了《产品撤回控制程序》,业务计划部负责产品的撤回。规定了:

a)经总经理授权有权限启动召回的人员和负责执行召回的人员;

b)通知相关方(如主管部门、顾客和(或)消费者);

c)召回产品及库存中相关产品的处理;

d)采取措施的顺序;

8.3.4.2在召回产品的处置之前(包括在被销毁、改变用途使用、按原有(或其他)预期用途确定为安全产品或返工),生产部负责对召回产品进行标识、隔离。

8.3.4.3召回的原因、范围和结果应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必要时组织应召回演习以验证召回方案的有效性,并记录结果。

C公司有能力满足已明确的要求,必要时应进行质量策划。

8.4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

品管部编制《数据分析控制程序》,确定质量管理安全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持续改进的可能性,各部门应收集验证活动结果的有关信息,包括顾客满意、产品要求的符合性、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和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供方的信息、在测量与监视活动中产生的数据。通过进行分析以达到下述目的:

a)确认体系的整体运行满足策划的安排,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和组织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b)识别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改进或更新的需求;

c)识别表明潜在不安全产品高事故风险的趋势;

d)收集信息,有利于策划内部审核方案;

e)提供证据证明已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对分析的结果和及产品生的活动应予以记录,并以报告的方式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同时也作为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更新的输入。

8.5改进

8.5.1持续改进

8.5.1.1通过采用沟通、管理评审、内部审核、验证结果的评价、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和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新,总经理应确保组织持续提高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为实现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本公司打算:

a.通过质量安全方针的建立与实现,营造一个激励改进的氛围与环境;

b.确立质量安全目标以明确改进的方向;

c.通过数据分析、内部审核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并做出适当的改进活动安排;

d.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其他适用的措施实现改进;

在管理评审中评价改进效果,确定新的改进目标和改进的决定。

8.5.1.2纠正措施

品管部编制《

b)当关键限值发生超出和不符合操作性前提方案时,应采取纠正措施。

对已发现的不符合,采用适宜的方式进行消除,并对不符合进行原因分析,防止其再发生.各部门对纠正及纠正措施情况进行跟踪和验证,评审其结果是否有效防止类似的不合格再发生.

8.5.1.3预防措施

品管部应确定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其发生。采取的预防措施应与潜在的问题的影响相适应。预防措施活动应包括:

a.识别潜在的不合格及其原因。

b.确定并确保所需的预防措施的实施。

c.记录采取措施的结果。

d.评审所采取的预防措施。

8.5.2管理体系的更新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及时得到更新,以确保质量安全。

8.5.2.1质量安全小组应每年评价和评估顾客反馈,包括有关质量安全的抱怨、审核报告和验证活动分析结果;继而提出对危害分析、操作性前提方案PRP(s)和质量安全计划的设计进行评审的要求。

8.5.2.8更新评价和评估活动的输入应包括:

a)内部和外部沟通情况;

b)有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其他信息;

b)验证活动结果分析的输出;

d)管理评审的输出。

8.5.2.9对体系更新活动应予以记录,并以适当的形式报告,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附录2职责分配表(质量管理体系)

标准条款 内容 总经理 人事行政部 采购部 仓储部 生产部 4.1 总要求 ★ ☆ ☆ ☆ ☆ ☆ ☆ 4.2 文件要求 ★ ☆ ☆ ☆ ☆ ☆ ☆ 4.2.3 文件控制 ☆ ☆ ★ ☆ ☆ ☆ ☆ ☆ 4.2.4 记录控制 ☆ ☆ ★ ☆ ☆ ☆ ☆ ☆ 5.1 管理承诺 ★ ☆ ☆ ☆ ☆ ☆ ☆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 ☆ ☆ ☆ ☆ ☆ 5.3 质量方针 ★ ☆ ☆ ☆ ☆ ☆ ☆ 5.4 策划 ★ ☆ ☆ ☆ ☆ ☆ ☆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 ☆ ☆ ☆ ☆ ☆ ☆ 5.6 管理评审 ★ ☆ ☆ ☆ ☆ ☆ ☆ 6.1 资源提供 ★ ☆ ☆ ☆ ☆ ☆ ☆ 6.2 人力资源 ☆ ★ ☆ ☆ ☆ ☆ ☆ 6.3 基础设施 ☆ ☆ ☆ ☆ ☆ ☆ ★ 6.4 工作环境 ☆ ☆ ☆ ☆ ☆ ☆ ★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 ☆ ☆ ☆ ★ ☆ ☆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 ☆ ☆ ★ ☆ ☆ 7.4 采购 ☆ ☆ ★ ☆ ☆ ☆ 7.5.1/2 生产和服务提供 ☆ ☆ ☆ ☆ ☆ ★ 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 ☆ ☆ ☆ ☆ ☆ ☆ ★ 7.5.4 顾客财产 ☆ ☆ ☆ ☆ ★ ☆ ☆ 7.5.5 产品防护 ☆ ☆ ☆ ☆ ☆ ★ ☆ 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 ☆ ★ ☆ ☆ ☆ ☆ 8.1 总则 ★ ☆ ☆ ☆ ☆ ☆ ☆ 8.2.1 顾客满意度的测量 ☆ ☆ ☆ ☆ ☆ ★ ☆ ☆ 8.2.2 内部审核 ☆ ★ ☆ ☆ ☆ ☆ ☆ ☆ 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 ☆ ★ ★ ☆ ☆ ☆ ☆ 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 ☆ ☆ ★ ☆ ☆ ☆ ☆ 8.3 不合格品的控制 ☆ ☆ ★ ☆ ☆ ☆ ☆ 8.4 数据分析 ☆ ☆ ★ ☆ ☆ ☆ ☆ 8.5 改进 ☆ ☆ ★ ☆ ☆ ☆ ☆ 注:“★”表示主要负责部门,“☆”表示协助部门。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职能分解表

标准条款 条款名称 总经理 食品安全小组组长 食品安全小组 人事行政部 生产部 品管部 业务计划部 采购部 仓储部 4.1 总要求 ▲ ○ ○ ○ ○ ○ ○ ○ ○ 4.2.1 文件要求 ○ ▲ ○ ○ ○ ○ ○ ○ ○ 4.2.2 文件控制 ○ ○ ○ ▲ ○ ○ ○ ○ ○ 4.2.3 记录控制 ○ ○ ○ ▲ ○ ○ ○ ○ ○ 5管理职责 5.1管理承诺 ▲ ○ ○ ○ ○ ○ ○ ○ ○ 5.2食品安全方针 ▲ ○ ○ ○ ○ ○ ○ ○ ○ 5.3策划 ▲ ○ ○ ○ ○ ○ ○ ○ ○ 5.4职责和权限 ▲ ○ ○ ○ ○ ○ ○ ○ ○ 5.5食品安全小组组长 ○ ▲ ○ ○ ○ ○ ○ ○ ○ 5.6沟通 ○ ○ ○ ▲ ○ ○ ○ ○ ○ 5.7突发事件准备和响应 ○ ○ ▲ ○ ○ ○ ○ ○ ○ 5.8管理评审 ▲ ○ ○ ○ ○ ○ ○ ○ ○ 6资源管理 6.1资源提供 ▲ ○ ○ ○ ○ ○ ○ ○ ○ 6.2人力资源 ○ ○ ○ ▲ ○ ○ ○ ○ ○ 6.3基础设施 ○ ○ ○ ○ ▲ ○ ○ ○ ○ 6.4工作环境 ○ ○ ○ ○ ▲ ○ ○ ○ ○ 7安全产品的策划和实现 7.1总则 ○ ▲ ○ ○ ○ ○ ○ ○ ○ 7.2前提方案 ○ ○ ○ ○ ▲ ○ ○ ▲ ○ 7.3实施危害分析的预备步骤 ○ ○ ▲ ○ ○ ○ ○ ○ ○ 7.4危害分析 ○ ○ ▲ ○ ○ ○ ○ ○ ○ 7.5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建立 ○ ○ ○ ○ ▲ ○ ○ ○ ▲ 7.6HACCP计划的建立 ○ ○ ○ ○ ▲ ○ ○ ○ ○ 7.7预备信息的更新、规定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文件的更新 ○ ○ ▲ ○ ○ ○ ○ ○ ○ 7.8验证策划 ○ ○ ▲ ○ ○ ○ ○ ○ ○ 7.9追溯性系统 ○ ○ ○ ○ ▲ ○ ○ ○ ○ 7.10不符合控制 7.10.1纠正 ○ ○ ○ ○ ▲ ○ ○ ○ ○ 7.10.2纠正措施 ○ ○ ○ ○ ▲ ○ ○ ○ ○ 7.10.3潜在不安全产品的处置 ○ ○ ○ ○ ▲ ○ ○ ○ ○ 7.10.4撤回 ○ ○ ○ ○ ○ ○ ▲ ○ ○ 8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验证、确认和改进 8.1总则 ○ ○ ▲ ○ ○ ○ ○ ○ ○ 8.2控制措施组织的确认 ○ ○ ▲ ○ ○ ○ ○ ○ ○ 8.3监测和测量的控制 ○ ○ ○ ○ ○ ▲ ○ ○ ○ 8.4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验证 8.4.1内部审核 ○ ▲ ○ ○ ○ ○ ○ ○ ○ 8.4.2单项验证结果的评价 ○ ○ ▲ ○ ○ ○ ○ ○ ○ 8.4.3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 ○ ○ ○ ○ ○ ▲ ○ ○ ○ 8.5改进 8.5.1持续改进 ○ ○ ○ ▲ ○ ○ ○ ○ ○ 8.5.2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新 ○ ○ ▲ ○ ○ ○ ○ ○ ○ 注:“▲”表示主要负责部门,“○”表示协助部门。

附录3程序文件一览表

序号 程序文件名称 编号 备注 1 文件控制程序 人事行政部 2 记录控制程序 人事行政部 3 信息沟通控制程序 人事行政部 4 管理评审程序 总经理 5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人事行政部 6 设备设施管理程序 业务部 7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采购部 8 采购控制程序 生产部 9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品管部/生产部/仓储部 10 产品标识、追溯控制程序 各部门 11 危害分析控制程序 HACCP小组 12 前提方案控制程序 HACCP小组 13 监视测量设备程序















质量食品安全管理手册HL/QSM-2009 版本/状态:B1 页次:第3页共41页 生效日期:2009年7月25日





























采购部









HACCP小组



执行副总经理























总经理











化验室



品管部



生产部



设备组



生产三部



生产二部



生产一部















财务部



业务计划部



人事行政部











献花(0)
+1
(本文系水71ox9xtcf...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