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4学法大视野讲解
2019-12-30 | 阅:  转:  |  分享 
  
??八年级物理课外辅导——第1章4、测量平均速度衡东六中李中桂课堂探究?1、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
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路程sAB=cm,如果测得时间tAB=
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记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
度vAB会偏。40.025.0小(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
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理由是:。不正确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
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课堂训练?1、用斜面和滑块
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如图所示,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A.
10cm/sB.9cm/sC.8cm/sD.7cm/sB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120km的路程,前半段路
程的平均速度为60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0km/h,则汽车行驶这120km()A.所用时间为2.4hB
.所用时间为2.6hC.平均速度为48km/hD.平均速度为50km/hC3、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
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
秒”。(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2)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4、一小球以一定的速度从A点冲上斜面,用照相
机每隔0.5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的运动情况,如图(1)小球从A点冲向E点的过程中,速度(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小
球在AD段运动了cm,用时间?s,平均速度为?m/s。减小60.001.50.4课后提升?基础达标?1、在测物体平均
速度的实验中,如果测出物体的运动时间比实际值偏大,则测量出的物体的平均速度()A.跟实际值相同B.比实际值偏大C.比实际值偏小
D.不能确定C2、2015年5月31日,中国选手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100m比赛中,以9秒92的成绩获得第三名,成为当今跑
得最快的黄种人,在这次100m比赛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约为()A.0.1m/sB.1m/sC.10m/sD.
100m/sC3、把带有墨水装置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的纸带上,小车每隔相等的时间滴一滴墨水。当小车向左做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一
系列墨滴,其分布情况如图所示。设小车滴墨水的时间间隔为t,那么小车从图中第一滴墨水处至最后一滴墨水处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大B.小车的速度逐渐减小C.小车的运动时间是8tD.小车的速度时而变大,时而变小B4、小明在上学的路上
,先以υ1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以υ2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上学的全程中平均速度为()B5、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
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
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D6、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
上7:30出发开往乙地,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则这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km/h,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
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15s,火车的长度为?m。1002007、小车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
图所示,从0到4s这段时间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m/s.5能力提升?1、木块从图斜面所示位置静止释放,直到撞上金属片,测此过程
木块的平均速度。(1)在图中画出需要测量的距离;(2)用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的木块做实验所得数据如表,根据公式?算出第一次实验
木块的平均速度是?;本实验木块的平均速度与质量是否有关?(选填“有关”、“无关”)v=s/t1.250m/s无关S2、蚊香
生产者为了节约原料和用户使用方便,要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规格不同,现有某规格蚊香,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该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要求:(1)写出所需要的器材。(2)说明测量方法。
献花(0)
+1
(本文系多活一年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