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论晖公嫡系尹显及尹谊
2020-01-03 | 阅:  转:  |  分享 
  
论晖公嫡系尹显及尹谊

“尹晖,魏州人”《旧五代史》载,尹洙撰写的《故天水尹府君墓志铭》“公讳节,字守约,其先代北人。大父晖,事后唐为清泰功臣,尝以节帅彰国军,晋初以忠于旧君遇祸,故人景延广匿其三子,君父,其中子也,得亡太原-始,景氏所匿其长勋,后显贵,继伦其嗣也。季(尹让)即鸾凤军使。唯君父亡他国”。

这个墓志铭是为尹节写的。墓主尹节是后唐尹晖的孙子,尹继伦是尹勋的儿子,是尹节的堂兄,从墓志铭内容上看这个尹晖的祖上是代北人,自唐代后期开始,郡望衰落,人们以不在那么看重郡望了,已经不再以郡望代籍贯,史书编纂者大多照实写,

墓志铭载尹晖有三个儿子:长子尹勋,次子是尹节的父亲(因早逝墓志铭把名字省略了或流亡到海外》,三子尹让。这里可以看出尹晖的三个儿子里没有记载尹显,尹谊。而且尹洙提到了关于写这篇墓志铭的原因:“唐州从事君以志文为请,初,予在枢密院王丞相府,从事君,其婿也,与之为有节。后予亲之丧在外,从事君助予奉之以?归,是当德且节,於其亲之丧,是宜为之铭”。如果尹谊是尹晖的儿子,那尹洙就是尹节的从孙了,作为晚辈从孙,那他为尹节写的墓志铭中尹洙还能自称“予”吗?那还用得着其女婿求请铭吗?这是对先人极不尊重的。尹洙他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

《尹洙墓表》:“公讳洙,字师鲁,其先太原人。曾祖谊,以道晦,乱世不仕。祖?文化,始以才行兴其家,官至都官郎中,赠刑部侍郎”;《尚书虞部员外郎尹公墓表》:“公之先世居太原,祖谊赠光禄卿,葬?河南寿安,其后子孙遂居河南”;

欧阳修写的《尚书虞部员外郎尹公墓志铭》说得更直接:“公讳仲宣,姓?尹氏。尹氏世居太原,无显者--刑部葬其父于河南,今为河南人”。

吕稽中的《尹焞墓志铭》亦载:“先生,洛人也,姓尹氏。五世而上,居太原,徒于汝,自汝徒居于洛,卒葬寿安之任范里。至先生曾祖仲宣,娶张氏,生七子,二两子有大名”。

通过上述记载我们知道了尹洙,尹源的曾祖尹谊以上都是太原人,家世也比较平凡,都是些普通人,没有出过显贵的人物,尹谊也因“道晦,乱世不仕”没有做过官,只是去逝后追赠了光禄卿。尹谊从太原迁居于汝,后又迁居于洛阳,去逝后葬在了河南寿安,其后代就定居在了河南,成为河南人。我们知道墓志铭,墓表中关于墓主的贯籍,世系都是写实的,不存在高歌颂德情况,这几篇墓志铭的作者都是宋代出了名的文学家写的,不可能把墓主祖籍都搞错的。

另欧阳修、韩琦和尹洙、尹源确是同时代的且是好友。他俩佐证当世人,远比后代人推论前朝精确的多,可信度强。尹洙、尹源、尹焞支系的先祖均是太原人,至尹谊开始迁居河南,后代才成为河南人。

小结1:从上墓志铭看出二人的祖籍不同。尹晖为魏州人而尹谊嫡系为太原人先迁汝州后迁洛而住,尹晖与尹谊明显不在一处不存在有父子关系。

小结2:尹节墓志铭看出尹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尹勋(子尹继伦)、二儿子名字失考(子尹节)、三儿子尹让。我们可以看出尹显、尹谊不是尹晖的儿子。也就是说尹崇柯也不是尹晖系。

总结:尹谊及尹显均不是尹晖的儿子,为后人攀附或断代而乱接之嫌。那么尹显的父亲是谁?待考。尹谊的父亲是谁呢?

尹谊嫡系往上的世系为父亲是尹元祖(生于唐昭宗大顺三年十一月十三日卒於唐明宗天成三年二月初三,配王氏生一字谊)、

祖父是尹纯仁(字正心举进士谏議郎配黄氏生元祖)、

曾祖父尹受卿(字伯达举进士累官至仆射继沛公建扬公后又修尹氏谱牒生于唐文忠开成二年三月十三日卒於懿中咸通十四年八月二十三日配秦氏生四子纯仁纯義纯禮纯智)………….至般公(出自三畏堂)。



和靖公嫡系尹兆华考写于德阳(142世)

2018年8月4日





献花(0)
+1
(本文系飞天红飘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