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选择题的考察特点和解题技巧概述
第一部分:理论指导
从高考命题的趋势来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认识、判断、辨析、理解和应用等,选择题中的计算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一、选择题的特点与功能
1.选择题的特点
(1)严谨性强.物理中的每一个概念、名词、术语、符号乃至习惯用语,往往都有明确、具体而又深刻的含义,这个特点反映到选择题中,表现出来的就是试题有很强的严谨性.所以,解题时对题中的一字一句都得认真推敲,严防产生思维定势,不能将物理语言与日常用语混淆.解答时切莫“望文生义”,误解题意.
(2)信息量大.选择题对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考查考生对某个或多个物理概念的含义或物理规律的适应条件、运用范围的掌握和理解的程度,也可以考查考生对物理规律和物理图象的较浅层次上的应用等等.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往往较多,对所考查知识的覆盖面也较大,它还可以对重点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
(3)有猜测性.众所周知,解选择题时,在分析和寻求答案的过程中,猜测和试探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就其本身而言,它也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没有猜想与预测,就没有创造性思维.对物理选择题的猜答,往往是在思索求解之后仍难以作出决断的时候,凭借一定的依据而选出的.多数考生的猜答并非盲目的,而是凭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决断能力,排除了某些项之后,才作出解答的.知识和经验不足、能力差的考生,猜错的机会较多;反之,知识和经验较多、能力较强的考生,猜错率较低.
2.选择题的功能
(1)选择题能在较大的知识范围内,实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
每道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一般有2~5个,以3~4个居多,因此,8道选择题构成的题组其考查点便可达到近24个之多,而一道计算或论述题,无论如何也难以实现对三、四十个知识点的考查.
(2)选择题能比较准确地测试考生对概念、规律、性质、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选择题严谨性强、信息量大的特点,使其具有较好的诊断功能.它可从不同角度有针对性地设置干扰选项,考查考生能否区别有关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以及能否认识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培养考生排除干扰进行正确判断的能力.
(3)在一定程度上,选择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但要求一般不会太高).
(4)选择题还具有客观性强、检测的信息度高的优点.
二、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第二部分:实战剖析
一、直接判断
当考查的知识为识记的内容,可直接依据物理事实、概念、规律、定则等,经过回忆、对比与思考,从题目提供的多个选项中,“对号入座”,选出正确答案,但是得注意结论规律使用的范畴或者前提,这样便于立即做出排除。
【例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在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总表现为引力
C.内能与机械能的互相转化是等值可逆的
D.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实例解析:花粉是光学显微镜就可以看到的大颗粒,远远大于分子,所以A错误;分子力的特点是距离大于平衡位置表现为引力,小于表现为斥力,所以B错误,B选项明显在混淆因果;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机械能和内能转化可逆,但是不能等量,所以C选项错误。以上例子告诉我们:对基本知识和结论要非常熟悉其对象、情境、范畴,不管选项说的多么天花乱坠,我们要看到的漏洞。
通过分析、推理和计算,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一一排除,最终留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如果选项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可通过举反例的方式排除;如果选项中有相互矛盾或者是相互排斥的选项,则两个选项中可能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当然,也可能两者都错,但绝不可能两者都正确.
【例题2】:一颗子弹以一定的速度打穿静止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某同学画出了一个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子弹刚碰到木块时的位置,虚线表示子弹刚穿出木块时的位置,则该示意图的一个不合理之处是()
A.子弹打穿木块的过程中,木块应该静止不动
B.子弹打穿木块的过程中,子弹对地的位移应小于木块长度
C.子弹打穿木块的过程中,子弹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要大于摩擦力对木块做的功
D.子弹打穿木块的过程中,子弹在木块里面时系统动量不守恒
实例解析:穿过时子弹减速,木块加速,A错误;既然穿过则B错误;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由于子弹对地位移大于木块,则C正确;每时每刻动量都守恒。根据知识和结论对选项进行逐一排除,专找其错误描述。
它是让题目中所涉及的某一物理量取特殊值,通过相对简单的分析和计算进行判断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将特殊值代人后能将错误选项均排除出去的选择题,即单项选择题.当然,也可以作为二种将正确的选项范围缩小的方式应用于不定项选择题的解答中.
【例题3】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m0,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了l.现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l后停止,然后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以内,则刚松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
A.(1+)mg
B.(1+)(m+m0)g
C.m0g
D.(m+m0)g
实例解析:假设两个质量相等,物块要向上加速则盘对物体的支持力超过其重力mg,假设l很小,则只有A符合选项。
“图”在物理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将抽象物理问题直观化、形象化的最佳工具.中学物理中常用的图有示意图、过程图、函数图、矢量图、电路图和光路图等等.若题干或选项中已经给出了函数图,则需从图象纵、横坐标的物理意义以及图线中的“点”、“线”、“斜率”、“截距”和“面积”等诸多方面寻找解题的突破口.用图象法解题不但快速、准确,能避免繁杂的运算,还能解决一些用一般计算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例题4】一颗速度较大的子弹,水平击穿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设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定,则当子弹入射速度增大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获得的动能变大B.木块获得的动能变小
C.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变长D.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变短
实例解析:做出子弹和物块的
五、极限分析法
将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推向极致(如:设定摩擦因数趋近零或无穷大、电源内阻趋近零或无穷大、物体的质量趋近零或无穷大等等),并根据一些显而易见的结果、结论或熟悉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的一种办法.
【例题5】如图所示,在一粗髓的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结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间的距离为()
实例解析:假设1的质量为零,则弹簧弹力为零则为原长,则可以选择AD,假设2的质量为零,则弹力等于1
从物理量的单位出发筛选出正确答案.如果等式两边单位不一致,或所列选项的单位与题干要求量不统一,则肯定有错误;或者,尽管式子两边的单位一致,却仍不能确保此式肯定正确,因为用单位判断法不能确定常数项的正确与否.
【例题6】图为示波管中偏转电极的示意图,相距为d长度为l的平行板A、B加上电压后,可在A、B之间的空间中(设为真空)产生电场(设为匀强电场).在AB左端距A、B等距离处的O点,有一电荷为+q、质量为m的粒子以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与平行)射入.不计重力,要使此粒子能从C处射出,则A、B间的电压应为
A、B、
C、D、
实例解析:电压U=W/q,W的单位是J,则满足条件的只有AB,然后根据水平方向越长则飞行时间越长,则电压应该越小,则应该选择A选项
所谓类比,就是将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相互的联系或所遵循的规律,然后根据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一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在处理一些物理背景很新颖的题目时,可以尝试着使用这种方法.
【例题7】两质量均为M的球形均匀星体,其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为MN,O为两星体连线的中点,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O点沿着OM方向运动,则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实例解析:类比与两等量同种正电荷形成的电场,其垂直平分线上方一试探负电荷移动,则选C
当题干中所涉及到的物体有多个时,把多个物体所构成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是一种常见的解题思路,特别是当题干所要分析和求解的物理量不涉及系统内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
【例题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内有光滑圆形轨道,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沿该圆形轨道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A、C为圆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B、D点是与圆心O在同一水平线上的点.小滑块运动时,物体M在地面上始终静止不动,则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N和地面对M的摩擦力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滑块在A点时,N>Mg,摩擦力方向向左
B.小滑块在B点时,N=Mg,摩擦力方向向右
C.小滑块在C点时,N>(M+m)g,M与地面间无摩擦
D.小滑块在D点时,N=(M+m)g,摩擦力方向向寿
实例解析:将其视为一个整体,A处出现部分失重,C处出现部分超重,所以AD错误;BD处都有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则地面一定有摩擦力,所以综合考虑选B
有些物理问题用常规思维方法求解很繁琐,而且容易陷入困境,如果我们能灵活地转换研究对象、或是利用逆向思维,或是采用等效变换等思维方法,则往往可以化繁为简.
【例题9】如图甲所示,把系在轻绳上的A、B两球由图示位置同时由静止释放(绳开始时拉直),则在两球向左下摆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绳OA对A球做正功②绳AB对B球不做功
③绳AB对A球做负功④绳AB对B球做正功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实例解析:将绳子都等效为不能转动的杆,单个下摆时到达底端的,则A会比B下摆时要快,则A会拖着B移动,则A会通过杆对B做正功,应该选择B
A.小球受到的洛伦兹力大小变化,但方向不变
B.小球受到的洛伦兹力将不断增大
C.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小球的电势能一直减小
实例解析:根据对称和能量守恒,两球会出现互换位置的情况,所以有对称重复过程,所以答案应该选择C
3
m0
m
A
O
B
+
-
-
-
-
-
-
+
+
+
+
+
v0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