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_马明专
2020-01-31 | 阅:  转:  |  分享 
  
心理月刊2019年?第12期?Vol.14107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马明专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001)
[摘要]目的分析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偏
瘫患者72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分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良肢位摆放),各36例,两组干
预周期为2个月,比较肌力恢复程度。结果研究组肌力恢复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良肢位摆放可有效提升脑卒中偏瘫
患者肌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值得借鉴。
[关键词]良肢位摆放;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38/j.cnki.psy.2019.12.091
脑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发病过程中对其神经功能比较两组肌力恢复程度:以Brunnstrom量表判定肌力,
造成了严重损害,大多数患者在抢救之后仍旧存在偏瘫症
肌力改善等级>3级为显效;肌力改善等级>2级为有效;肌
[3]
状,导致其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能力降低,及早对患者进行力改善等级在1级以下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1]
康复护理对于改善其预后意义重大。临床有研究显示:良1.4统计学方法
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使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
[2]
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鉴于此,本文纳入本院自2016年(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2
比较采用x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研究,做出如
下汇报。2结果
研究组肌力恢复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
1资料与方法
2
1.1一般资料69.44%(x=7.6037,P=0.0058),见表1。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偏表1两组肌力恢复程度比较[n(%)]
瘫患者72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分对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研究组女15例,男21例,年龄
研究组3614(38.89)20(55.56)2(5.56)34(94.44)
42~80岁,平均(61.52±5.14)岁;脑梗死18例、脑出血
对照组3610(27.78)15(41.67)11(30.56)25(69.44)
18例;病程3~17周,平均(10.05±2.14)周。对照组女
3讨论
14例,男22例,年龄43~79岁,平均(61.68±5.04)岁;
脑卒中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脑部动脉病变,导致局部血栓
脑梗死17例、脑出血19例;病程4~16周,平均
破裂、栓塞、痉挛,对脑部正常血流供应造成了严重不良影
(10.08±2.11)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响。临床有研究显示:脑卒中的致残率高达70%~80%,重
(P>0.05),具有可比性。
度残疾者占40%,加重了家庭以及社会负担,现已受到临床
[4]
1.2方法
高度重视。肢体等动作受损是导致脑卒中患者残疾的重要
[5]
对照组包括监控病情、生命体征,评估肢体功能以及神
原因,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了严寒不良影响。脑卒中偏瘫患
经功能等,根据患者临床经验展开康复训练计划,干预周期
者肌肉长期性处于收缩期,降低了肌肉恢复速度,如果此时
为2月。
被动运动患肢,伸展肌肉,可有效降低肌肉障碍等并发症发
[6-8]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良肢位摆放。①平卧位摆
生率。
放:前伸患者肩胛骨,获取一软枕垫到患者肩胛骨部位,外
本研究示:研究组肌力恢复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
伸肩关节,与身体构成45°角。伸展腕关节与肘关节,旋后
P
(<0.05)。说明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
前臂,掌心向上,伸展手指,外展拇指放在体侧。取一软枕
有效性较高。分析如下:良肢位摆放不需要过多的医疗器
垫到膝关节与髋关节下方,内旋髋关节,弯曲膝关节,背屈
械,在病房中即可完成相关护理措施,节省了大量的医疗资
踝关节,足尖向上呈90°角;②健侧卧位摆放:前伸患侧
源,可有效预防肌肉痉挛、肌肉紧张等问题,改善局部血液
上肢肩关节,伸直肘关节,前旋前臂,背伸腕关节,五指分
循环,提高肢体活动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良肢位摆放
开。屈曲膝关节与髋关节,足呈中立位。背伸手腕,用枕头
可增加患侧感觉传入,牵拉整个肢体,增加患侧血液供应,
将两腿分开;③患侧卧位摆放:向健侧移动身体,取一高枕
避免肌肉、组织出现痉挛,明显提升了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与
放置膝部,向患侧转身,向后挪动身体,取一枕头垫至背
肌张力,减轻了家庭以及社会负担。
部。屈曲下肢,背屈踝关节90°。拉出患肩之后,向前伸展
综上所述,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良肢位摆放,可有效提
手臂,手掌向上,伸展五指,干预周期为2月。
升肌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与预后,值得临床信赖,并将该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护理干预方法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先娟,张培华,李义芬,等.PDCA循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6):2005-2008.
[2]彭欢欢,黄石群,潘少芬,等.专案改善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4):3339.
[3]曹钏宏,常巧云,吴小花.良肢位摆放应用于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6):676-678.
[4]应海丽,江崇凤,胡娇芬.集束化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7,18(10):74-75.
[5]陈煌,黎蔚华,谢红珍.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7,31(28):3495-3499.
[6]苏园园.自我效能理论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4):1734-1736.
[7]王晶.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4):137-138.
[8]王文毓,曹丽君.偏瘫体操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1):147-149.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