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传染病试题9cd444b60d19f53a9b68034e2f6b88f8
2020-02-01 | 阅:  转:  |  分享 
  
《重点传染病识别与防制》试题二〇一五年八月一、传染病防治公共知识1.请回答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类,并指出哪些疾病
属于甲类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2.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
时,应当及时采取哪些措施?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
隔离治疗;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4、拒绝隔离治
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3.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
工作规范》(试行)规定,一例或一例以上病例需要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疾病有哪些?发生一例就要报突发的疾病有: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
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新发或再发传染病(发现本县(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或发生本县近5年从未报告的或国家宣布已消
灭的传染病),不明原因肺炎。4.简述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方式和时限?报告方式和时限: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采用最快的通
讯方式报送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信息进行审核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5.请回答什么是医院感染?医院感
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
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二、鼠疫6.简述鼠疫病原体和传染源病原体:鼠疫杆菌,属肠杆菌科的耶尔森菌属,
传染源:主要为染疫啮齿类动物和肺鼠疫病人.7.简述腺鼠疫临床特征(1)全身症状:恶寒,高热,伴恶心呕吐、头痛及四肢痛、颜面潮红、结
膜充血、皮肤粘膜出血点等;(2)淋巴结病变特点:侵袭部位淋巴结肿大且发展迅速,淋巴结和周围组织显著红肿热痛,边缘不清,与皮下组织粘
连,较坚硬,失去移动性,一周后淋巴结很快化脓破溃;(3)淋巴结病变好发部位:好发部位依次为腹股沟淋巴结(约占70%)、腋下淋巴结(
约占20%)和颈部淋巴结(约占10%),多为单侧。8.简述肺鼠疫临床特征(1)全身症状:起病急,恶寒高热、头痛胸痛、呼吸促迫、发绀
等;(2)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粘液或血性泡沫痰,肺部可闻及散在湿罗音或胸膜摩擦音;(3)重症情况:可以导致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而
死亡。9.简述鼠疫主要临床类型鼠疫主要临床类型包括: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10.简述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为鼠-
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另一种为人-人方式,即
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11.简述腺鼠疫诊断依据(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0天到
过动物鼠疫流行区或接触过疫区内的疫源动物,动物制品及鼠疫病人。(2)临床特征恶寒,高热,皮肤粘膜出血点等;侵袭部位淋巴结和周围组织
显著红肿热痛,一周后淋巴结很快化脓破溃。(3)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外周血WBC和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升高,严重者呈类白血病反应
。病原学检查:淋巴结穿刺液、脓、痰、血、脑脊液等进行涂片或培养可找到病原菌。血清学检查:被动血凝试验(PHA)血清抗体阳性。12.
简述预防鼠疫的措施(1)因地制宜开展宣教。对各级医疗卫生人员,应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使之了解鼠疫的诊疗技术、疫情报告程序和消毒隔离措
施等,做到及时发现首例病人,尽快采取隔离措施。(2)预防性灭鼠灭蚤。特别是与疫源地毗邻地区内的大型建设项目施工前后应对其周围进行彻
底灭鼠灭蚤。(3)动物疫区处理。在动物鼠疫流行区包括血清学阳性的现疫流行区进行彻底灭鼠灭蚤,尤其是流行区内的居民区和交通要道周围。
对直接接触染疫动物者要限制外出,并医学观察9天。三、霍乱13.简述霍乱弧菌的形态?霍乱弧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短小弯曲杆菌,无芽孢,
菌体一端有一根鞭毛,运动极为活泼,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呈穿梭样运动,粪便可用于直接涂片检查。14.什么是霍乱带菌者,简述霍乱带菌
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霍乱带菌者指无临床表现但能从粪便或肛拭子中检出霍乱弧菌的人。带菌者不易被发现,且临床上易误诊和漏诊,不易被发现
,并可自由活动,故其作为传染源的意义较大。15.请简述霍乱泻吐期的临床特征?腹泻是发病的第一症状,其特点为无里急后重感,多数不伴腹
痛。排出的粪便初为黄色稀便,后为水样便,以黄色水样便多见。腹泻严重者排出白色混浊的“米泔水”样大便,有肠道出血者排出洗肉水样大便。
腹泻次数由每日数次至数十次不等,重者则大便失禁。一般无发热,少数可有低热。呕吐一般发生在腹泻之后,不伴恶心,多为喷射性呕吐。轻者可
无呕吐。16.什么情况下可以诊断为霍乱确诊病例?具备霍乱临床表现,并且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细菌培养分离到O1群和/或O139群
霍乱弧菌。17.请列举出需要与霍乱进行鉴别诊断的主要疾病名称?(答出5条及以上即可)1、急性胃肠炎;2、急性细菌性痢疾;3、大肠杆
菌性肠炎: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性肠炎,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性肠炎;4、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5、空肠弯曲菌肠炎;
6、耶尔森氏菌肠炎,气单胞菌肠炎;7、寄生虫性肠炎。18.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霍乱疫点?病人(带菌者)隔离和疫点终末消毒后,密切接
触者经过便检和医学观察期,外环境采样检测阴性,5天无续发病人或带菌者时可予以解除。四、艾滋病19.请简述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名称和生
物学种类、分型?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英文缩写为HI
V),或称为艾滋病病毒,在分类学上属逆转录病毒科,是单链RNA病毒。HIV分为HIV-1和HIV-2两个型。20.请简述艾滋病的传
染源和传播途径?1传染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2传播途径:(1)性传播;(2)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21.
简述目前我国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主要有哪些?暗娼、男男性行为者、静脉注射吸毒人群等是目前我国HIV感染的高危人群。目前我国新发现的HI
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性接触。在一些大城市,男男同性性行为成为当地艾滋病流行首要的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男男性行为者中
艾滋病的流行已经成为当地艾滋病防控的关键。22.简述艾滋病的分期和临床表现?HIV感染人体以后一般分为3期:(1)急性感染期(Ⅰ期
):急性HIV-1感染后2~6周内,HIV大量复制,CD4细胞急剧下降。临床表现以发热、淡漠、皮疹、肌痛和头痛最为常见。(2)无症
状期(Ⅱ期)急性HIV感染后,绝大多数病人进入无症状期,可历时数月至10年或更久。(3)艾滋病期(Ⅲ期)病人免疫功能的衰竭进入此期
,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在此期将会发生HIV相关症状和各种各样的机会性感染以及肿瘤。23.简述患艾滋病可能会发生哪些机会性感染
和肿瘤?(答出5种及以上即可)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及肿瘤有:呼吸系统: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肺结核、复发性细菌/真菌性肺炎;中枢神经系统:
隐球菌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弓形虫脑病、各种病毒性脑膜脑炎;消化系统:白色念珠菌食道炎,巨细胞病毒性食道炎、肠炎;沙门氏菌、痢疾杆
菌、空肠弯曲菌及隐孢子虫性肠炎;口腔:鹅口疮、舌毛状白斑、复发性口腔溃疡、牙龈炎等;皮肤:带状疱疹、传染性软疣、尖锐湿疣、真菌性皮
炎和甲癣;眼部:巨细胞病毒性及弓形虫性视网膜炎;肿瘤:恶性淋巴瘤、卡波济肉瘤等。24.什么是艾滋病的窗口期?窗口期持续多长时间?从
HIV感染到抗体的形成大约需要3-6个月的时间,从HIV感染到产生抗体(或血清抗体阳转)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25.简述目前的艾
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的种类,并至少说出其中3种药物名称(说出任意3种药物名称就得分)目前临床所使用的抗病毒药物主要分为抗逆转录酶抑制
剂(RTIs)和蛋白酶抑制剂(PIs)。逆转录酶抑制剂又分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
s)。NRTI类药物现在至少有6个品种:①齐多夫定;②地丹诺辛;③扎西他滨;④司他夫定;⑤拉米夫定;⑥阿巴卡韦。NNRTIs类药物
主要有:①奈韦拉平;②地拉韦啶;③依非韦伦等。PI代表药有:①沙奎那韦;②茚地那韦;③利托那韦;④奈非那韦;⑤安普那韦等。26.简
述艾滋病鸡尾酒疗法(HAART)的治疗方案?HAART,俗称“鸡尾酒”疗法,已成为全球抗HIV的标准疗法。其方案为:一个蛋白酶抑制
剂(PI)加上两个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或者三个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也可以选择两个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NRTI)加一个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27.简述艾滋病扩大检测和扩大治疗的意义由于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在感染HI
V早期血液中的病毒载量往往较高,传染性最强。HIV感染者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的恢复,还可以显著降低其体
内病毒载量水平,减少HIV传染性,达到预防继发传播的目的。28.简述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主要措施有哪些?1、扩大检测、扩大治疗;2、
加强HIV感染/艾滋病疫情监测;3、行为干预和减少危害;4、保证血液和血制品安全;5、大力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6、减少艾滋病
相关的歧视29.艾滋病与结核病在发病和流行方面是怎样相互影响的?艾滋病与结核病在流行上有相互促进的作用。结核病感染者容易感染HI
V,而HIV感染者也容易感染结核病。HIV/结核病混合感染者对AIDS或结核病的发病相互间有明显的促进作用。HIV/结核病混合感染
比单纯的结核病感染者发生活动性结核病的危险性增加。结核病是HIV/AIDS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据估计HIV死亡的30%与结核病有
关。HIV感染者合并结核病,加重了HIV感染者的疾病负担,也会加速HIV感染的进程,缩短其期望寿命。30.简述HIV和结核病双重感
染的治疗原则HIV阳性病人一旦并发结核病,其治疗原则与方法与HIV阴性者相同。HIV阳性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即使涂片阴性,亦应积极
进行治疗。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和督导。五、病毒性肝炎31.病毒性肝炎分哪几型?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
32.请简述甲型肝炎的传染源甲肝的传染源通常是急性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33.请简述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甲肝病毒通常由粪便排出体外,
故粪-口途径是甲肝传播的主要途径。34.甲肝有哪些主要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往往无特异性,多数患者表现乏力、食欲不振,上腹不适、厌油、
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又分急性无黄疸型和急性黄疸型。实验室检查肝功能ALT、AST、T
BIl等明显升高。35.请简述哪几型肝炎可以用疫苗预防?甲肝、乙肝、戊肝36.请简述乙肝的传染源,传染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什么?所有
携带乙肝病毒的人都是传染源。其传染性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液中HBV-DNA(病毒载量)水平。37.请简述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1、血液传播
:经血和血制品传播,经破损的皮肤和粘膜传播2、母婴传播3、性传播:与HBV携带者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HBV的危险
性明显增高。38.请简述发生乙肝肝硬化的高危因素。(答出4项即可)1、高病毒载量;2、HBeAg持续阳性;3、ALT水平高或反复波
动;4、嗜酒;5、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或艾滋病病毒(HIV)感染。39.请简述乙肝母婴阻断策略HBs
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出生后推荐立即接种首针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1月龄时再接种第二针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6月龄时接种第三
针乙肝疫苗。40.请简述儿童乙肝疫苗的常规免疫程序乙肝疫苗免疫程序为:全程接种3剂,接种时间分别为0、1、6个月,即第1剂在出生后
24小时内接种;第2剂在第1剂接种后1个月接种;第3剂在第1剂接种后6个月接种。41.突然发生意外事故(如针刺伤或切割伤)而接触H
BsAg阳性者的血液时应如何处理?是否会感染乙肝病毒与暴露的方式、程度和患者血液中的病毒载量有关。发生暴露后首先应该及时处理伤口
,还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1、对未接种乙肝疫苗者,应立即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如有可能,应在接触后
24小时内尽早注射HBIG。2、对已接种过乙肝疫苗,并已知抗-HBs水平者,可视其抗-HBs水平而定:抗-HBs超过保护水平的可不
必处理;未达保护水平(<10mIU/ml)者应加强注射1剂乙肝疫苗;如免疫后无应答者应尽早注射HBIG和乙肝疫苗各1剂。3、对已接
种过乙肝疫苗但不知抗-HBs情况者,应立即检测抗-HBs后按2处理;若不能立即检测抗-HBs,应尽早注射HBIG。42.请简述丙肝
的传染源丙肝传染源是患者和无症状丙肝病毒携带者。43.请简述丙肝的传播途径1、血液传播:经血和血制品传播,经破损的皮肤和粘膜传播2
、母婴传播3、性传播:与HCV感染者性交及有性乱行为者感染HCV的危险性较高。44.请简述戊肝的传播途径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
传播。一般情况下,日常接触是散发性发病的主要传播方式,饮用水污染则是暴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六、脊髓灰质炎45.请简述脊髓灰质炎的
传染源。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唯一的宿主,传染源为病人、隐性感染者。46.请简述脊髓灰质炎的传染期。患者自潜伏期末到发病后3~4周都有
传染性,发病1~2周排毒率最高,可从70%以上的患者大便中分离出病毒,退热后传染性减少。47.请简述脊髓灰质炎的传播途径。感染者通
过粪便排出病毒,数量多且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周至数月,偶有长期排毒者。粪口途径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在发病的早期咽部排毒,可经飞沫传
播。48.脊髓灰质炎的潜伏期是多长?潜伏期一般多为3~35天,一般为7~14天。49.请简述脊髓灰质炎脊髓型瘫痪的主要临床表现。表
现为弛缓性瘫痪,腱反射消失,肌张力减退,多无感觉障碍,单侧、下肢麻痹多见,麻痹不对称,两侧麻痹程度不等,近端肌群重于远端肌群,如累
及颈背肌、膈肌、肋间肌时,则出现梳头及坐起困难、呼吸运动障碍等表现。50.简述急性迟缓性麻痹的定义。急性迟缓性麻痹(AFP)不是一
个单一的疾病种类,而是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51.请简述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
(VDPV)的定义。疫苗衍生病毒(VDPV)是疫苗株病毒发生的变异,与原始疫苗株病毒相比,I型和III型VDPV的VP1区基因序
列核苷酸变异率>1%,但<15%;II型VDPV的VP1区基因序列核苷酸变异率>0.6%,但<15%。52.简述对脊灰野病毒病例隔
离的要求。对脊灰野病毒病例应住院进行隔离治疗。每间隔7天采集1次粪便标本,连续3次采集的标本病毒分离或PCR检测阴性,可解除隔离。
53.简述脊髓灰质炎常规免疫程序。婴儿在出生后2、3、4月龄时各接种1剂疫苗,3剂之间间隔28~60天,4岁时加强免疫1剂。七、人
禽流感54.简述人禽流感的定义和常见的两种禽流感病毒型别。人禽流感是指由禽流感病毒中某些亚型病毒引起的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的
两种禽流感病毒型别是H5N1和H7N9禽流感病毒。55.简述人禽流感的传染源。人类禽流感病的传染源是病、死禽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禽类
。人禽流感患者或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非常有限。56.简述人禽流感病毒由禽传到人的主要传播途径。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以下两种:(
1)呼吸道传播:吸入含有禽流感病毒的飞沫或飞沫核。(2)接触传播: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禽类或其分泌物和排泄物;间接接触受禽流感
病毒污染的物品和环境。57.简述人禽流感确诊病例的诊断标准。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或相关组织标本中分离出特定病毒,或采用其它方法,
禽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抗原或核酸检查阳性,或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禽流感病毒亚型毒株抗体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者。58.简述人感染H7
N9禽流感病毒的主要病原学检测方法。(1)核酸检测:对可疑患者呼吸道标本采用real-time?PCR(或普通RT-PCR)检测H
7N9禽流感病毒核酸。(2)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3)病毒抗原检测:通过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法进行
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抗原(NP)或基质蛋白(M1)和H亚型抗原检测。(4)动态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H7N9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
水平呈4倍或以上升高。59.简述人禽流感的流行病学史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流行病学史是指发病前1周内,接触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或者到
过活禽交易、屠宰市场,或者与人禽流感病例有流行病学联系。60.简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早期症状。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起病
急,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
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61.简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于
人感染H7N9禽流感主要是对症治疗以及抗病毒治疗(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62.简述如何预防H5N1禽流感。1、普通人群尽可能减少与
禽类及其它野生动物的不必要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2、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未熟的禽肉及蛋类,不食用病死禽。3、勤洗手,养成良
好的个人卫生习惯。4、因职业关系必须接触禽类或野生动物者,尤其是在接触病死禽时,应配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与禽类或野生动物接触后
,应及时洗手或洗澡。5、禽类养殖人员应按照农业部门的有关要求对禽类进行免疫接种。八、麻疹63.消除麻疹的定义是什么?消除麻疹是指麻
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不包括输入病例),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64.麻疹的传染源是什么?传染源:麻疹病人是麻疹的唯一传染源
,没有中间宿主,也没有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65.麻疹病人的传染期是多久?传染期: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均具有传染性。66.麻疹的传
播途径是什么?麻疹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此外,还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67.麻疹的潜伏期是多长?潜伏期7~21天,平均10~11天
。68.麻疹疑似病例的定义:发热、出疹,伴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任何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诊断为麻疹的病例。69.麻疹
确诊病例的定义是什么?符合下面条件之一的疑似病例,为实验室确诊病例:①血标本检测麻疹IgM抗体阳性者;②病原学标本检测麻疹病毒核酸
阳性或分离到麻疹病毒者;③恢复期血清麻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者。70.简述发生麻疹
疫情时,应急接种的要求。对8月龄-14岁儿童,应尽快开展含麻疹成分疫苗的查漏补种;对15岁-45岁、5年内未明确接种过含麻疹成分疫
苗、且无明确麻疹病史者,尽快应急接种麻疹疫苗,3天内疫苗补种率或接种率应达到95%以上。九、流行性出血热71.简述引起流行性出血热
的病原体及其分型引起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是汉坦病毒,它属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已知引起人类流行性出血热的汉坦病毒有4型:汉滩型(Ⅰ
型)、汉城型(Ⅱ型)、普马拉型(Ⅲ型)、杜布罗瓦型(DobravaVirus,Ⅳ型))。72.简述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流行性
出血热可经以下三类途径传播:动物源性传播、媒介传播和垂直传播。1、动物源性传播:⑴经皮肤(粘摸)伤口传播。⑵经呼吸道传播。⑶经消化
道传播。2、虫媒传播:革螨和恙螨均能作为流行性出血热生物性媒介,部分螨媒可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但其在鼠间传播和维持疫源地上作用
更为重要。3、垂直传播:感染孕妇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带病毒孕鼠可传给胎鼠,带病毒革螨、恙螨均可经卵传递。73.简述我国流行性出血热
的季节及人群分布特点。季节分布:流行性出血热全年各月均有散发病例发生,但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汉城型病毒流行主要在春夏季、汉滩型
病毒流行主要是在秋冬季。人群分布:男女老幼均可感染发病,不同年龄组发病率差别明显,20~50岁青壮年发病者最多;大多数地区男性发病
率高于女性。74.简述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临床特征及典型病例的病程经过。典型病例具有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三大主征和发热期、低血压休克
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75.简述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早期(发热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三红”、“三痛”指的是什么?主要表现
为发热、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伤症状及肾脏损害等。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全身酸痛、头痛、腰痛及眼眶痛,一般将头痛、腰痛及眼眶痛称之为
“三痛”。毛细血管损伤主要表现为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征。皮肤充血常见于颜面、颈部及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即“三红”。76.确诊流行性
出血热的常用实验室检测指标有哪些?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从病人标本中检出
汉坦病毒RNA核酸;从病人标本中分离到汉坦病毒。77.流行性出血热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人间病例监测:2、宿主动物监测:
3、病原学监测:4、暴发疫情调查与监测:十、狂犬病78.简述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的犬、猫、家畜(猪、牛、
马等)和野生温血动物。79.简述狂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咬伤、抓伤传播;也可因伤口、粘膜被患病动物的唾液、体液污染传播;也可经呼吸
道气溶胶传播,吸血动物传播狂犬病在我国未见报道。80.被动物致伤后,什么情况下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III级暴露者,应当立即注射
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II级暴露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或者II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按照III级暴露处置,立即注射
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既往全程接种过狂犬疫苗者,不需要注射被动免疫制剂。81.狂犬病的潜伏期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潜伏期是多久?潜伏期的
长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伤口的严重程度及其距头面部的远近、感染病毒的数量和病毒的毒力等。狂犬病的潜伏期最短5天,长可达数年。多数
病例的潜伏期在半年以内,一般为半个月至3个月。82.简述狂犬病人兴奋期的临床表现兴奋程度增高,表现为极度恐怖、烦躁。恐水是本病的特
殊症状,典型表现为饮水、见水、听到流水声甚至谈论水时,发生严重的咽喉肌痉挛;对风、声、光等刺激非常敏感,也可引起咽喉肌痉挛。常伴全
身性痉挛、颈项僵直,呈阵发性发作。辅助性呼吸肌痉挛时可引起呼吸困难。患者神志清楚,多汗流涎等。1~3天进入麻痹期。83.简述狂犬病
的暴露分级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I级;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
微抓伤''擦伤为II级;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污染为III级。84.简述狂犬病
II级暴露的定义和处理定义: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II级。处理:(1)清洗、消毒伤口(2)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3)注射狂犬病疫苗85.简述狂犬病III级暴露的定义和处理定义: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
伤口、黏膜被污染为III级。处理:(1)清洗、消毒伤口(2)注射被动免疫制剂(3)注射狂犬病疫苗86.简述动物咬伤后伤口的处理。伤
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伤口处理越早越好。伤口冲洗:用20%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
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
%酒精涂擦伤口。如果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当首先予以清除。十一、流行性乙型脑炎87.请简述乙脑的传染源乙脑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人和动
物皆可成为本病的传染源。猪为最主要的传染源,其次为马、狗等动物。人感染乙脑病毒后病毒血症期短、病毒量少,不是主要的传染源。88.
请简述乙脑的传播途径本病主要通过蚊虫(库蚊、伊蚊和按蚊中的某些种)叮咬传播,其中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蚊虫也是本病毒的长期储存
宿主。89.简述全球乙脑流行的分布特征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是乙脑的主要流行区。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病例集中在7、8、9三个月,主要与蚊
虫繁殖、气温和雨量等因素有关。病例主要集中于10岁以下儿童。近年来,由于在儿童及青少年中进行预防接种,发病年龄有推迟的趋势。90.
简述典型乙脑病人“极期”主要临床表现病程4-10天。高热不退,可达4O℃以上,发热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意识障碍、惊厥或抽搐、
呼吸衰竭,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脑膜刺激征阳性;腱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91.简述乙脑实验室诊断病例的判断标准疑似或临床诊断病例伴有
下列情况之一者:①一个月内未接种过乙脑疫苗,血或脑脊液IgM抗体阳性。②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或中和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升高
,或急性期IgG抗体阴性,恢复期阳性。③脑脊液、脑组织、血清分离到乙脑病毒或检测到乙脑病毒抗原/基因。92.简述乙脑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的标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同一乡镇、街道在1周内等发生5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时,或发生本区县近5年内从未报告过
的乙脑病例,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3.简述乙脑的疫情控制措施隔离传染源:病人进行隔离治疗,体温正常可解除隔离。切断传播途径:对病家
周围50米范围内居室进行彻底的药物灭蚊。牲畜棚迁离蚊虫滋生地及人群居住区,并做好畜圈的清洁卫生工作,定期喷洒灭蚊药物。消除蚊虫滋生
地,居室内采取驱蚊、防蚊措施。保护易感人群:疫情发生地1公里范围内,学龄前儿童进行乙脑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对病例所在地医疗机构开展病
例搜索,必要时开展社区病例主动搜索。开展健康教育:开展乙脑防病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对疫苗接种、防蚊灭蚊预防乙脑重要性的认识。十二、
登革热94.简述登革热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和病原体(1)传染源登革热或登革出血热患者以及隐性感染者和非人灵长类为本病的传染源或宿主
。(2)传播途径登革病毒通过伊蚊传播。(3)病原体登革病毒是登革热病原体,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95.简述我国登革热疾病流行分布(
地点、时间、人间)特征?(1)本病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时可侵入温带地区;(2)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广东、广西、海南、
台湾等地);(3)流行高峰同雨季平行,流行季节主要在5~11月。(4)在无免疫力人群流行时,各年龄组发病率无明显差别;在流行区有免
疫力人群中流行时,成人发病率不高,多在儿童中发病。96.简述登革热临床表现类型根据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分为登革热(DF)、登革出血热
(DHF)、登革休克综合征(DSS)三个临床型。97.简述典型登革热临床特征(1)表现为突然起病,畏寒、迅速发热(24~36小时
内达39~40℃,少数患者表现为双峰热);(2)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及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可出现出血倾向
,面、颈、胸部潮红,称“三红征”,结膜充血、表浅淋巴结肿大、皮疹;(3)束臂试验阳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4)部分病人上述病症不
典型或表现轻微且病程短、痊愈快(其中有些可自愈)者为轻型登革热,病死率极低。98.简述登革热鉴别诊断(答出5项即可)登革热的鉴别诊
断包括:流行性感冒、麻疹、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败血症、伤寒、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基孔肯雅病。99.简述典
型登革热诊断依据(1)流行病学史凡在流行季节,发病前15日内,在流行区有居住或逗留史。(2)临床特征表现为:突然起病,畏寒、高热;
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出血倾向,面、颈、胸部潮红,称“三红征”,结膜充血等。(3)实验室检测①常规检查登革热患
者的白细胞计数减少,常在4×109/L左右,中性粒细胞减少。②病原学检查从急性期病人血清、血桨、血细胞层或尸解脏器分离病毒;③血清
学及核酸检查血凝抑制试验(HI)或补体结合试验(CF)阳性或RT-PCR检测到登革病毒特异性核酸(RNA)片段。100.简述登革热
潜伏期、传染期(1)潜伏期潜伏期为2~15天,多为5~8天。(2)传染期病毒血症期为发病前1天到发病后5天,传染性最强,伊蚊吸取此
期登革热病人的血,可以传播登革热。但病后9~20天仍可从病人血液中分离到病毒而起传播作用。101.简述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调查主要内
容(1)登革热流行病学调查,要进行一定数量个案调查并核实诊断;(2)查明本次流行的地区分布、年龄、性别、职业发病专率、病死率、死亡
率,确定疫区范围和流行特点,追踪本次流行的传染来源;(3)详细查清疫区中的自然条件,人群居住条件和环境卫生、卫生设施、卫生习惯,分
析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4)流行期间随时对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的孳生地和布雷图指数(调查户数不得少于50户)、房屋指数进行调查
,有条件时也可对成蚊叮刺时停留率、室内栖息率、季节消长以及抗药性等进行调查;(5)对疫点、疫区内不明热患者做好病家访视,接触者要进
行15天医学观察。102.简述登革热流行时的防控措施(前三点必答,答出5点即可)(1)疫点的划定以病家为中心半径50公尺周围的居民
区作为疫点。(2)加强病人和接触者的管理急性病人要求做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就地治疗。病人住院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6天,
接触者要进行15天医学观察。(3)紧急灭蚊将疫点范围内布雷图指数降至5以下。(4)加强个人防护,防止媒介蚊虫叮。(5)在流行区尽量
劝阻减少集会。(6)必要时可实施对交通工具灭蚊和对有关人员进行检疫。(7)要积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十三、炭疽103.简述炭疽病原体
及理化特征(1)炭疽病原体炭疽病原体为炭疽杆菌,属需氧芽孢杆菌,为粗大的革兰染色阳性杆菌。(2)理化特征①炭疽杆菌对日光、热及一般
消毒剂敏感;②其芽孢对外界抵抗力很强,一般消毒方法均不能将其杀死;③可形成荚膜,有荚膜的杆菌致病力强,荚膜及毒素是此菌致病的主要因
素,引起组织水肿出血。104.简述炭疽传染源主要是患病的食草类动物,以牛、羊、猪等家畜多见。肉食动物虽然为低感受动物,但也可能为炭
疽的传染源。炭疽病人也可作为传染源,但较少见。105.简述炭疽传播途径炭疽传播途径主要有3种形式:(1)皮肤接触:皮肤直接或间接接
触病畜和染菌的附属品或半制品而引起皮肤炭疽;(2)呼吸道吸入:因吸人含有炭疽杆菌或其芽孢的气溶胶、尘埃而导致肺炭疽;(3)消化道食
入:而进食未充分烹饪的带菌食物可引起肠炭疽;其中皮肤直接接触病死畜及食用未经煮熟的病畜肉是炭疽的主要传播途径。106.简述炭疽临床
分型炭疽临床分型:(前三项必答,答出4项即可)皮肤炭疽、肺炭疽、肠炭疽、炭疽口眼部感染、炭疽败血症、脑膜炭疽。107.简述炭疽特异
性治疗本病的特异治疗主要指针对炭疽杆菌的治疗,国际上推荐的防治方案为:首选青霉素、次选氨基糖甙类、其余依次为氯霉素、四环素、喹诺酮
类(环丙沙星)等。108.简述肺炭疽临床症状和体征症状:开始为低热、乏力及干咳等流感样症状,2~4日后病情急骤加重,表现寒战、高热
、咳嗽加重、胸痛、血痰、呼吸困难及紫绀和大汗。体征:肺部有湿罗音、哮鸣音或胸膜摩擦音。十四、细菌性痢疾109.引起细菌性痢疾的病原
体有哪些?菌痢是由志贺氏菌属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病,志贺氏菌血清型众多。根据生化反应和○抗原的不同,将志贺氏菌属分为4
个血清群(即痢疾志贺氏菌、福氏志贺氏菌、鲍氏志贺氏菌、宋内氏志贺氏菌,又依次称为A、B、C、D群)。110.简述细菌性痢疾主要的传
播途径菌痢的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通过感染者粪便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及手经口感染,亦可经过苍蝇、蟑螂等媒介传播。由于志贺菌的
感染剂量低,人与人之问的生活接触传播较为常见。常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引起暴发或流行,通过日常生活接触及苍蝇等生物媒介引起散发病例。
111.简述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起病急骤,畏寒、寒战伴高热,继以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每天排便10次-20次,但量不多,呈脓血便,
并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重症患者伴有惊厥、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也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有左下腹压痛伴肠鸣音亢进。112.细菌性痢
疾疑似病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腹泻,有脓血便或黏液便或水样便或稀便,伴有里急后重症状,尚未确定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者。113.简述细菌
性痢疾的治疗原则1、一般对症治疗:进易消化饮食,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可给口服补液盐(ORS),必要时ORS和静脉输液同时应用。2、病
原治疗:细菌性痢疾可以是自限性的,一般情况下可以不使用抗生素。对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抗生素治疗可缩短病程、减轻病情和缩短排菌期(
治疗痢疾I型志贺氏菌感染时,应该慎用抗生素)。3、休克型菌痢处理:抗感染、抗休克。4、脑型菌痢处理:抗感染、防治脑水肿和呼吸衰竭
。114.简述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疫点、疫区解除标准一般为疫点处理后,1周内无新发病例,疫点即可解除;疫区范围内最后一个疫点解除后,
再观察1周,如无新发病例和带菌者出现,即可解除疫区管理。115.简述细菌性痢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3天内,在同一学校、
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菌痢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116.简述细菌性痢疾疫情控制措施(答出
四项及以上即可得分)1、隔离治疗病人和带菌者;2、做好疫点、疫区管理工作;3、做好“三管一灭”(管理水源、管理粪便、管理饮食和消灭
苍蝇),切断传播途径;4、对密切接触者登记管理;5、开展应急监测工作;6、进行健康教育。十五、肺结核病117.肺结核诊断原则?肺结
核的诊断是以细菌学实验室检查为主,结合胸部影像学、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必要的辅助检查及鉴别诊断,进行综合分析。咳嗽、咳痰≥3周或
咯血是发现和诊断肺结核的重要线索。痰涂片显微镜检查是发现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最可靠的方法。118.简述肺结核的主要临床症状?1、咳嗽
、咳痰超过3周,或咯血为肺结核可疑症状。2、原因不明的低热、伴盗汗、乏力、体重减轻、女性月经失调。(部分病人可有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
症状)。3、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以及结核性胸膜炎,多伴有中、高度发热,胸痛和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等。4、少数病人还可伴
有结核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表现。(包括: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和结核风湿症等。)119.新涂阳和新涂阴肺结核病人化疗方案是什么?一
是2HRZE/4HR即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四种药联用每日顿服1次,连服2个月,用药60次;异烟肼、利福平每日1
次,再服4个月,用药120次。二是2H3R3Z3E3/4H3R3即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四种药联用隔日1次,服2个
月,用药30次;异烟肼、利福平隔日1次,再服4个月,用药60次。如病人治疗到二个月末痰菌检查仍为阳性,则应延长一个月的强化期治疗,
继续期化疗方案不变。120.请简述开展预防肺结核的健康教育核心知识?(回答出6条及以上即可)开展健康教育,核心知识包括:(1)肺结
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2)咳嗽、咳痰3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当怀疑得了结核病;(3)得了结核病,应当到县(区)级结防机构接
受检查和治疗;(4)在县(区)级结防机构检查和治疗肺结核,可享受国家免费政策;(5)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
的;(6)咳嗽、打喷嚏掩口鼻;(7)不随地吐痰;(8)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
上课;(9)养成开窗通风习惯;(10)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十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21.简
述流脑的病原体是什么?有哪些型别?脑膜炎奈瑟菌革兰染色阴性,菌体呈肾形双球菌。根据其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可以将分型12型,主要有A
、B、C、X、Y、W135等。122.简述流脑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带菌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重要。病原
菌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密切接触(同睡、怀抱、接吻等)对2岁以下婴幼儿的传播有重要
意义。123.简述普通型流脑病例“脑膜炎期”的临床特征除败血症期高热及中毒症状外,同时伴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烦躁不安,以及颈项强
直和凯尔尼格征等脑膜刺激征阳性等,重者谵妄、抽搐及意识障碍。本期经治疗通常2-5天内进入恢复期。124.简述实验室诊断流脑病例的判
断标准在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的基础上,具有下述任一项者:①病原学:瘀点/斑组织液、脑脊液涂片可见革兰阴性肾形双球菌;脑脊液或血液
细菌分离培养阳性;或检测到特异性核酸片段。②免疫学:急性期脑脊液、血液检测到抗原;或恢复期血清效价较急性期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1
25.简述北京市流脑聚集性疫情的定义聚集性病例定义:以村、居委会或学校或集体单位7天内发现2例或以上流脑病例;或在1个乡镇14天内
发现3例或以上流脑病例;或在1个区(县)1个月内发现5例或以上流脑病例为聚集性疫情。126.简述流脑散发疫情处置中医疗机构的职责
医疗机构发现流脑病例和疑似病例时,要尽快采集病人脑脊液、血液、瘀点(斑)组织液标本,标本应尽可能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各类标本均
应采集2份,1份自行检测用,另1份提供给区(县)疾控中心。此外,发病前在京居住10天以下外地户籍住院流脑病例,由医院负责病例调查
。127.简述流脑病人的隔离时限隔离期为自发病之日起10天,或症状消失后3天。128.简述流脑预防控制的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相关要求
病例所在地段医院预防保健科人员负责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随访,应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10天(自最后接触之日算起),期间内活动不限制,但
应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一旦出现发病迹象(发热),立即就医,并根据流脑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十七、猩红热12
9.简述猩红热病原体的名称和在传染病防治法中属于哪一类。猩红热的病原体是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本病是我国乙类的法定传染病之一。13
0.简述猩红热的主要临床特点。猩红热的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充血点状皮疹和退疹后明显的脱屑。131.简述猩红热
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患者和健康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峡炎患者排菌量大,且常不被隔离治疗,是重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包括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由污染的用具、书籍、饮料等间接接触传播。外科或产科型猩红热主要通过皮肤伤口或产道等处感染。132.简
述猩红热的临床型别分类。普通型猩红热、轻型猩红热、中毒型猩红热、脓毒型猩红热、外科或产科型猩红热。133.简述猩红热临床诊断病例的
定义。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以下任一项即可诊断:1、流行病学史:当地有本病发生及流行,有与猩红热患者,或与扁桃体炎、咽峡炎、中耳炎、丹毒
等链球菌感染患者接触史。2、A组链球菌快速检测试验阳性;3、细菌培养后镜检,为β型溶血性链球菌;4、杆菌肽敏感试验阳性;5、生化鉴
定为化脓性链球菌。134.简述猩红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标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
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135.简述猩红热潜伏期多长,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限。潜伏期1-7天,一般为2-5天。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7天。
十八、布鲁氏菌病136.简述什么是布鲁氏菌病,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哪一类?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137.简述布鲁氏菌病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1、传染源:疫畜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我国大部分地区羊是主
要传染源,有些地方牛、猪是主要传染源,鹿、犬和啮齿动物也可以作为传染源。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2、传播途径:布氏菌可以通过体表皮
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机体。138.请简述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1、出现持续数日乃至数周发热(包括低热),多汗,乏力,肌
肉和关节疼痛,头痛等症状。2、多数患者淋巴结、肝、脾和睾丸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各种各样的充血性皮疹和黄疸。139.简述我国布鲁氏菌
病高危人群?凡与病畜、染菌畜产品接触多者发病率高。牧民、兽医、皮毛和乳肉加工人员感染率比一般人高。青壮年接触病畜机会多,感染率比其
他年龄组高。140.请回答如何判定布鲁氏菌病确诊病例?确诊病例:具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布病的临床症状或体征,且血清学确证试验(试管凝
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任意一项或细菌分离阳性者。141.为什么布鲁氏菌病要与伤寒、副伤寒进行鉴别诊断,二者有什么区
别?伤寒、副伤寒患者的持续发热、肝脾肿大,以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等表现,酷似布病。伤寒、副伤寒与布病的主要区别:多
为高热,常有典型的体温曲线;严重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表情淡漠、听力减退、嗜睡、谵语等;相对脉缓;皮肤可见蔷薇疹;多有消化系统症状
,血清肥达氏反应阳性,滴度逐渐增高;伤寒菌培养阳性。布病特异性实验室检查为阴性。十九、梅毒142.请简述梅毒病原的名称和理化特征?
梅毒(syphilis)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苍白螺旋体又称梅毒螺旋体。人是它的唯一宿主,离开人体后不易生存。干燥环境1-2小时即
死亡,41oC可存活2小时。耐低温,-78oC可生存数年,一般消毒剂容易将其杀死。143.请简述梅毒的传染源?传染源:感染了梅毒螺
旋体的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包括有症状和无症状的梅毒患者。144.简述梅毒的传播途径?(1)性接触传播:主要通过性行为由皮肤黏膜破
损处传染。性交时与感染者的皮肤、黏膜损害处的传染性渗出物直接接触,可导致感染。(2)母婴传播:感染梅毒的孕妇在妊娠4个月后通过胎盘
感染胎儿。(3)日常生活间接接触传播:接触病人污染的衣物、毛巾等也可导致感染。(4)血液传播:如果献血员处于梅毒早期,梅毒螺旋体可
以通过输血途径传播。145.简述梅毒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有哪些?(回答出任意4种即可)梅毒血清学试验: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非梅毒螺旋体抗
原血清试验,包括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不加热血清反应素玻片试验(USR)、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
清试验(TRUST),这些试验主要应用于梅毒的筛查和疗效观察。另一类为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包括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这些试验
主要用于确证试验,不用于疗效观察。146.简述一期梅毒的典型临床表现?1、硬下疳:潜伏期一般2-4周。常为单发也可多发。初为粟粒大
小高出皮面的结节,后发展为直径约1-2cm的原型或椭圆形浅在性溃疡。典型的硬下疳界限清楚、边缘略隆起,创面平坦、清洁;触诊浸润明显
,呈软骨样硬度;无明显疼痛或轻度触痛。多见于外生殖器部位;2、腹股沟或患部近卫淋巴结肿大:可为单侧或双侧无痛,互相孤立而不粘连,质
中,不化脓破溃,其表面皮肤无红肿热。147.简述二期梅毒的主要临床表现1、皮肤黏膜损害:皮损类型多样化,包括斑疹、斑丘疹、丘疹、鳞
屑性皮损、毛囊疹及脓疱疹等,分布于躯体和四肢等部位,常泛发对称。掌跖部暗红斑及脱屑性斑丘疹,外阴及肛周的湿丘疹或扁平湿疣为其特征性
损害。皮损一般无瘙痒感。可出现口腔黏膜斑、虫蚀样脱发。2、全身浅表淋巴结可肿大;3、可出现梅毒性骨关节、眼、内脏及神经系统损害等。
148.简述三期梅毒的主要临床表现(回答出树胶样肿、结节性梅毒疹和内脏梅毒即可得分)三期梅毒不仅皮肤、黏膜出现损害,全身各器官或组
织也受到较大破坏。主要临床表现为:1、树胶样肿:初起为皮肤上的小硬结,数目少,逐渐扩大与皮肤粘连成暗红浸润斑块,中央软化渐成溃疡,
排出粘稠胶样分泌物,溃疡常一面愈合、一面继续发展,形成马蹄形溃疡和萎缩性瘢痕,常见于头部、四肢。2、结节性梅毒疹:成群发生的皮肤小
结节,如黄豆大,面部四肢多,不对称,铜红色,有时排列成环状或形成小溃疡,溃疡边缘又多发生新的小结节,自觉症状极轻。3、内脏梅毒:除
皮肤表现外,还可以累及内脏,包括骨梅毒、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等。此外,眼、呼吸道、消化道、肝、脾、睾丸等都可以受累而发生梅毒病变。
149.简述梅毒的治疗原则(1)及早发现,及时正规治疗,愈早治疗效果愈好;(2)剂量足够,疗程规则。不规则治疗可增多复发及促使晚期
损害提前发生;(3)治疗后要经过足够时间的追踪观察;(4)对所有性伴同时进行检查和治疗。150.简述如何进行早期梅毒的疗后观察梅毒
患者经足量规则治疗后还应定期观察,包括全身体检及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VDRL、RPR或USR试验等),以了解是否治愈或复发
。早期梅毒疗后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半年复查一次,连续2-3年。如血清反应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滴定度升高四倍(如由1:2升为1
:8)属血清复发,或有症状复发,均应加倍量复治。超过2年血清不阴转者属于血清固定,如无临床症状复发,是否再治疗,根据具体病情而定;
无论再治疗与否,应作神经系统检查,以便排除早期无症状神经梅毒151.简述梅毒临床治愈标准临床治愈:一期梅毒(硬下疳)、二期梅毒及三
期梅毒(包括皮肤、粘膜、骨骼、眼、鼻等)损害愈合消退,症状消失。152.简述梅毒血清学治愈标准抗梅治疗后2年以内梅毒血清学反应(非
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如VDRL、RPR、USR试验)由阳性转变为阴性,脑脊液检查阴性。一期梅毒(硬下疳初期),血清反应为阴性时已接
受充足抗梅治疗,可以不出现阳性反应,这种情况不存在血清治愈的问题。153.简述梅毒的预防控制措施1、加强疫情监测2、规范性病诊疗
市场,推动规范化诊疗:对于梅毒患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应严格按推荐治疗方案足量、足疗程治疗。3、保证血液安全:对献血员应进行严格
的梅毒检测,保证临床用血安全。4、加强预防性病的宣传教育5、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旅店、宾馆、饭店、招待所等服务单位及浴池、理发业应
按照国家卫生管理条例的要求,认真做好公共场所用具的消毒,防止通过公共用具和设施造成传播。二十、疟疾154.疟疾是由哪几种病原体引起
的?我国最常见的是哪种?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人体疟原虫有4种: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在我国间日疟较常见
,恶性疟次之。?155.简述疟疾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疟疾现症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当其外周血液中存在配子体时成为传染源。疟疾经媒介按蚊叮
咬传播、经血液传播。156.简述疟疾发作期的主要临床表现典型的疟疾发作先后出现寒战、发热、出汗退热的周期性症状。但初发患者临床发作
常不典型。多次发作后可见贫血、脾大。恶性疟多起病急,无寒战,出汗期不明显,且热型不规则,持续高热,发热期往往长达20h~36h以上
,前后两次发作的间歇较短。157.简述各型疟疾发作周期间日疟和卵形疟的发作周期为隔天一次,但间日疟初发病例的前2次~3次发作周期
常不典型,呈每日一次;其后可呈典型的隔天发作。恶性疟一般间隔24h~48h发作一次,在前后两次发作的间歇期,患者体温可不回复正常。
三日疟隔2日发作一次,且较规律。疟疾的发作多始于中午前后至晚9点以前,偶见于深夜。158.疟疾临床诊断病例的诊断标准?具备下列之一
者即可诊断:(1)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或近二周内有输血史。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呈周期性发作,每天或隔天或隔两
天发作一次。发作时有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发作多次后可出现脾大和贫血。重症病例出现昏迷等症状。(2)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
住宿、夜间停留或近二周内有输血史。具有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但热型和发作周期不规律。用抗疟药作假定性治疗,3d内症状得到控制。1
59.诊断疟疾确诊病例的实验室检查依据有哪些?显微镜检查血涂片查见疟原虫;疟原虫抗原检测阳性。二十一、流行性感冒160.简述流感病
毒分型依据和各型流感的特点。根据病毒粒核蛋白(NP)和膜蛋白(MP)抗原特性及其基因特性不同,把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病
毒易发生变异,常引起流行,乙型病毒变型缓慢,流行比较局限,丙型病毒很少变异,多呈散发。161.简述甲型流感病毒区分亚型的依据,并请
列举出近年来引起流行的两种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根据表面抗原的不同分为不同的亚型,根据红细胞凝集素抗原的不同分为16个亚型,根
据神经氨酸酶的不同分为9个亚型。近年来引起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包括:甲型H1N1流感病毒、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H7N9禽流感病
毒、H5N1禽流感病毒。162.简述流感的传染源和传染期。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传染期: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
染性。一般来讲,体温恢复正常后即已不带病毒。163.简述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急起高热(腋下体温≥38℃)、畏寒、头痛、头
晕、浑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及咽痛、干咳等呼吸道症状,但卡他性症状常不明显。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
症状。少数病例也可并发鼻窦炎、中耳炎、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甚至会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164.简述流感的主要病原学检测方法。主要
包括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核酸和抗体检测。(1)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和鉴定到流感病毒。(2)在患者呼吸道标本流感病毒特异的核酸检测
阳性或检测出特异的抗原。(3)采集标本经敏感细胞将病毒增殖一代后,流感病毒特异的核酸检测阳性或检测出特异的抗原。(4)患者恢复期血
清中抗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比急性期高4倍或以上。165.简述流感确诊病例的定义。临床诊断病例或流感样病例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1、从
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和鉴定到流感病毒。2、患者恢复期血清中抗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比急性期高4倍或以上。3、在患者呼吸道标本流感病毒特异
的核酸检测阳性或检测出特异的抗原。4、采集标本经敏感细胞将病毒增殖一代后,流感病毒特异的核酸检测阳性。166.列举出流感主要的抗病
毒药物。常见抗流感病毒药物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和M2离子通道阻滞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167.简述流感样病
例的定义。流感样病例是指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168.简述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标准。1
周内,在同一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出现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发生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
),或发生2例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二十二、手足口病169.请简述手足口病病原的种类?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
属,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B组);肠道病毒71型(EV71);埃可病毒(ECHO)等。其中以EV71及CVA16型较为常见。170
.请简述引起手足口病病原(肠道病毒)的理化特征?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75%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对乙醚、
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56℃3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病毒在4℃可存
活1年,-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171.简述手足口病的传染源和传播方式?传染源: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病人和
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粪-口途径)、呼吸道
(飞沫、咳嗽、打喷嚏等)和密切接触(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途径传播。172.哪些人群是手足口
病的高危人群?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对同血清型病
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173.简述我国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地区、季节和人群分布等)特征?地区分布:手
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②季节分布: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③人群分布:
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
病现象。174.简述手足口病的潜伏期?手足口病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简述手足口病主要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口腔
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
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175.重症手足口病病例应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最终依据什么鉴别?(至少答出3种)应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脊髓灰质炎肺炎暴发性心肌炎其他病毒所致脑炎或脑膜炎最终依据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进行鉴别。176.3岁以下手足口病患儿,具有哪些特征
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答出4条及以上即可)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的手足口病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
化。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呼吸、心率增快。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高血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高
血糖。177.简述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答出5条及以上即可)每日进行晨检;②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
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
构停课10天;③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④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
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⑤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
进行擦拭消毒;⑥托幼机构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⑦托幼机构应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
病防控措施。二十三、埃博拉出血热178.埃博拉病毒可分为哪几型?哪一型埃博拉病毒致病力最强?埃博拉病毒可分为五个型别:扎伊尔型、
苏丹型、本迪布焦型、塔伊森林型和莱斯顿型。五个型别的埃博拉病毒中,扎伊尔型毒力最强,苏丹型次之,塔伊森林型对人的致病力较弱,莱斯顿
型对人不致病。179.简述埃博拉病毒的抵抗力及灭活条件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
℃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100℃5分钟即可灭活。该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180.埃博拉出血
热的传播途径有哪些?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病人感
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病人家属或其他密切接触者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
易受到感染。181.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染源和可能的宿主动物有哪些?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狐蝠科的果蝠有可
能为本病的传染源。182.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是多少天?本病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5-12天。尚未发现潜伏期有传染性。183.
埃博拉出血热初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典型病例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肌痛、恶心、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2-3天后可有呕吐
、腹痛、腹泻、血便等表现,半数患者有咽痛及咳嗽。病人最显著的表现为低血压、休克和面部水肿。184.埃博拉出血热极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病程4-5天进入极期,可出现神志的改变,如谵妄、嗜睡等。重症患者在发病数日可出现咯血,鼻、口腔、结膜下、胃肠道、阴道及皮肤出血或
血尿,少数患者出血严重,多为病程后期继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并可因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及致死性并发症而死亡。185.医疗机构
内的埃博拉出血热密切接触者是如何判定的?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未按要求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时,直接接触埃博拉出血热病例或疑似病例的血液
、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如粪便、尿液、唾液、精液),或被其污染的物品如衣物、床单或用过的针头。186.家庭或社区的埃博拉出血热密切
接触者是如何判定的?与病例发病后共同生活;病例发病期间或死亡后(包括葬礼时),接触过病例的身体,或者其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
接触过病人血液、体液等污染的衣物、床单等物品。187.口岸卫生检疫发现埃博拉出血热密切接触者是如何判定的?(1)在飞机上照料护理
过病人的人员;(2)该病人的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3)在机上与病人同排左右邻座各一人(含通道另一侧)及前后座位各一人;
(4)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的其他乘客和空乘人员。188.埃博拉出血热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为多
少天?医学观察期为21天,即与病例或污染物品等最后一次接触之日起至第21天结束。189.埃博拉出血热密切接触者解除医学观察的条件是
什么?1.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间,如果其接触的可疑或疑似病例排除埃博拉出血热诊断,该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解除医学观察。2.医学观察
期满21天时,如未出现急性发热、乏力、咽痛、头痛、关节或肌肉痛、呕吐、腹泻、出血等症状,解除医学观察。190.埃博拉出血热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转运要求分别是什么?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选用标准负压型救护车转运,均为一车一人隔离转运,患者须戴外科口罩。密
切接触者可用普通救护车转运,一车可转运多人,密切接触者转运时宜戴外科口罩。191.埃博拉出血热应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相关病原
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其中的流行病学史包含哪些??1.发病前21天内有在埃博拉传播活跃地区居住或旅行史;2.发病前21天内,在没有恰
当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接触过埃博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3.发病前21天内,在没有恰当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接触或处
理过来自疫区的蝙蝠或非人类灵长类动物。192.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的定义是什么?发病前21天内,在没有恰当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接触过
埃博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或接触或处理过来自疫区的蝙蝠或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并且符合以下三种情形之一者:?1、体
温≥38.6℃,出现严重头痛、肌肉痛、呕吐、腹泻、腹痛;2、发热伴不明原因出血;3、不明原因猝死。193.埃博拉出血热确诊病例的定义是什么?留观或疑似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1)核酸检测阳性:患者血液等标本用RT-PCR等核酸扩增方法检测,结果阳性。若核酸检测阴性,但病程不足72小时,应在达72小时后再次检测;(2)病毒抗原检测阳性:采集患者血液等标本,用ELISA等方法检测病毒抗原;(3)分离到病毒:采集患者血液等标本,用Vero、Hela等细胞进行病毒分离;(4)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双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较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5)组织中病原学检测阳性。?194.简述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解除隔离的条件。1.若发热已超过72小时,采样进行病原学检测,阴性者排除诊断,解除隔离;?2.若发热不足72小时,病原学检测阴性,需待发热达72小时后再次进行病原学检测,仍阴性者排除诊断,解除隔离。二十四、中东呼吸综合征195.简述什么是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2012年9月发现的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196.简述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可能的传染源?目前确切的传染源尚不完全明确。在中东地区的病例接触骆驼等动物传染源而感染的可能性大。与病例密切接触的家人和医护人员中可以发生有限的人传人。197.简述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传播途径?非人际传播:动物到人类的传播途径尚不完全明确,但骆驼可能是MERS冠状病毒的主要宿主和人类感染的动物来源。人可能通过接触含有病毒的单峰骆驼的分泌物、排泄物(尿、便)、未煮熟的乳制品或肉而感染。人际间传播:具备一定的人传人能力,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传播。198.请回答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潜伏期?潜伏期为2-14天,常见为5-6天。199.请简述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临床症状?早期出现发热、畏寒、乏力、头痛、肌痛等,随后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部分病例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重症病例进展为重症肺炎,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部分病例可无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普通感冒症状。200.请简述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实验室病原学检测项目?主要是病毒分离培养、病毒核酸检测(PCR)。病毒分离为实验室检测的“金标准”;病毒核酸检测可以用于早期诊断。201.请回答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疑似病例的诊断标准?患者同时符合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但尚无实验室确认依据。1.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病原感染解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体温≥38°C、咳嗽,有胸部影像学改变等。2.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内在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报告或流行地区旅游或居住;或与疑似/临床诊断/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史。202.请回答目前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确诊病例的诊断标准?目前,具备下述4项之一者,可确诊为MERS实验室确诊病例:1.至少双靶标PCR检测阳性。2.单个靶标PCR阳性产物,经基因测序确认。3.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ME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4.恢复期血清MERS-CoV抗体较急性期血清抗体水平阳转或呈4倍及以上升高。203.如何判定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密切接触者?1、诊疗、护理MERS确诊、临床诊断或疑似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2、在确诊、临床诊断或疑似病例出现症状期间,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3、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判断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医疗机构发现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病例后如何报告?医疗机构发现MERS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及确诊病例时,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并同时报告本辖区疾控中心;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当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本辖区疾控中心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辖区疾控中心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204.请简述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出院标准?患者体温基本正常、临床症状好转,病原学检测间隔2-4天,连续两次阴性,可出院或转至其他相应科室治疗其他疾病。
献花(0)
+1
(本文系19760916wcj...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