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李仲愚李老师啊!离开我们已经十五年了。这次有这么一个机会,省社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间文化研究中心。搞这么一个项目。请我介绍一下李老师。生平 以及学术方面的一些成就。我呢,作为李老师多年的学生。对李老师的一些,据我所了解的一些,给大家谈谈。李老师啊,老师是一代明医,当代的 大医。明医是这个明,光明那个明。大医,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大医,他必须具备特有的一些文化功底。我们中医特别是针灸它来源于中国传统文 化。一个大医,必须要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呢?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简单的概括就是儒释道。所以儒就是儒家文化,就是我 们的孔孟,孔孟文化。道是什么呢?就是老庄哲学。老子、易经、八卦。释呢指的是释迦牟尼,就是佛学。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是我们中国的本土文 化,中华民族的本土文化,特有的。释家文化佛教文化是外来文化。外来文化到我们中国以后。我们中华民族啊,有个光荣的传统。对于世界的优秀 文化都可以兼修并蓄。并且跟我们自己本土文化,结合起来把它发扬光大。所以这三个文化就成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什么我们恩师李仲愚他会 成为一代明医,一代大医,这个是有根源的。李老师是四川彭县人。彭县九尺乡人,出生于书香世家,世代医家之家。大概应该是十几代吧!习医习 儒这个是他们家里面的传统,在当地,是非常有名的。尤其他父亲春庭公,李春庭。是当地,非常有名的大儒,啊!李老的那个家族啊,对于李老的 成长。应该说影响非常大的,他的父亲,因为他父亲的表兄。叫海慧禅师,海慧禅师当时非常有名一个,就是学佛非常有成就的一个大禅师。曾经为 了学法到过西藏、印度。然后小的时候啊,老师就耳濡目染,受了很大的影响。包括他的父亲春庭公,也受这个影响。后面皈依了佛教也是一个大居 士。所以说在这种家庭环境之中,李老师,从小对中国传统文化就有一种深深的情结。五岁,据李老师说,他就进入私塾那个时候。后面至于学医呢 ,是九岁。至于学医,中间还有这么一个机缘,因为老师年轻的时候,小的时候体弱多病,身体不好。所以说作为他们家一个医家世家来说,也需要 这么一个人来学医。在家里的鼓励下,以及他自己有这方面与生俱来的一种爱好,所以他九岁就开始学医了学得很早。在现在人肯定是做不到的,九 岁不可能去学医,你只有去读书,上小学怎么样的。那么那个时候,学医也有这么好的机缘。一个成功的人必然会遇到很多,良好的缘分。他在学医 的过程之中,又遇到当地很多的名医。当然本身自身家庭里面也是家传。后来学医以后呢,因为老师啊,生性聪颖,聪明,悟性很高。所以他学得比 一般人学得快。我记得好像是十五岁,李老师说过,他就开始,那个时候开始,随老师或者是应诊,就开始治病。甚至于李老师说,有时候老师出去 了不在的时候,他一个人也可以单独应诊。这个过程,就是说,老师他小时候刻苦学习加上他自己的聪明以及他的领悟。十九岁,好像那个时候大概 是在解放前吧,三九年好像是,他就开始个人行医,取得了行医资格。他是在那个时候,老师有一个事情,可以说是老师在当时一下就名声大震了。 是啥子事情呢?大概四几年,四五年抗战胜利的时候,成都地区霍乱流行,霍乱在当时是医不了的哦,现在也是一个很严重的传染病。霍乱,称为虎 烈拉。那个是得了以后传染性,一家人死完,甚至于全村的人死完。当时国民党政府管不到。老师那个时候啊,他就自己通过这个对于这个疾病的分 析。然后就用中医的方法,一个是针灸,大灸,就是用选的那种专门针对这个有效的药物,加上他自己另外呢配合这个吃的药救了很多人。很多这个 拉肚子的,我这个亲自听他说,拉的就是一般拉两三天不对就死了,那个时候医不到,没有特效药的。所以说李老师当时一个是开中药他自己就把这 个疾病根据症状分成了几种。然后针对这个不同的症型,然后就总结出来几种治疗的方法。把这个方法他还把它推广出去。当时整个彭县救了很多人 。哎呀,都晓得有一个年轻的后生医生不得了,可以医这个病,所以一下就出了名了。那个名声就在外。当时当然这个病呢最后还是控制下去了。很 快就解放了,解放后因为李老医这个病嘛,当时就把他选为彭县中医协会的负责人,另外,在成立这个新中国成立第一届县委的时候,还把他聘为县 委委员。所以李老师后面说,人这一辈子啊,说不清楚,他说,我假如不当医生的话,我很可能那个时候就是一个最年轻的县长了,县委书记或者是 ,当时把他作为培养对象。但是李老师他对医道有着不可割舍的情结,后来就成都市成都中医学院成立前身,这下在全四川省各地选举甄选名医的时 候,第一批就把他选到中医学院了。中医学院的前身,是五六年就到中医学院,当然这中间呢,据我晓得李老师也讲过,他曾经原来不是这个西医传 进来以后嘛,有一段时间对中医是从上到下认为不科学,中医有段时间比较艰难。那么你们中医嘛必须要学西医。大概是在五二年嘛五三年,我听到 李老师说,这个事很有趣,五二年就喊中学西,他就在温江,那个时候在温江办了一个学习班,就是说所有的中医都必须要学西医的基础。那就从, 李老师那个时候爱说话,他说话比较幽默,他说,那就从端痰盂开始。护理,意思就是护理嘛,端盘盘,打针,怎么样,学西医的生理、解剖、病理 ,那都要学完。嗯,当然,学了还是有好处,那是肯定的。这中间有个趣事,李老师曾经给我们讲,我听他讲过,他说那个给他们讲课的有一个西医 老师啊,当然也就很看不起中医了,说你们这些人啊,就好生学西医,中医喃就说医不了疾病的,阑尾炎你去吃中药嘛,胆囊炎去吃中药嘛,那可不 可能嘛,还是只有我们西医,言下之意呢就是说中医是不入流的,你们好生学西医,结果这个事又凑巧,有一次就遇到这个老师,这个西医老师,他 的儿呢,这个就出麻子,喊的麻疹。那个时候因为没有做麻疹疫苗。不像现在,那么麻疹,是每个人都跑不脱的。必须要出麻子的。每人都要出,哪 怕你是十几岁,二十几岁没出过麻子的都要出。都要遭感染,就要出。因为他没有进行免疫,不像现在有麻疹疫苗。甚至于你死了没有出,那么死了 ,在棺材里面你要出一遭,是这样说的。于是呢,他的娃儿出麻子,当然肯定难免的就要出麻子,麻子的一般就是烧三天出三天免三天九天时间,出 了,你只要把那个安全期度过,发高烧期度过就平安了,度不过那就死路一条。那就是,这个时候,出了麻子,就去找西医啊?西医就是盘尼西林嘛 ,消炎嘛,麻疹病毒现在才晓得,那个消炎怎么消得了?医不到。他喃,恰好呢,就把西医的药用多了。就把这个麻疹,的麻,就是我们中医所说的 麻疹的病毒,压下去了,出不出来。发不出来,在我们中医中,称那种情况为麻疹内陷,要死人的。他那个娃儿发烧五六天就出不出来得嘛,这个时 候他就着急了。那弄不好那个娃儿就要死得嘛,这个娃儿就救不到,哎呀,他就跑来问我们老师,说,哎呀,中医有没有办法哦?他可能也晓得这么 几千年来,没有西医,未必出麻子都死?中医是不是还有办法呢?李老师就笑他,还给他开了一句玩笑,你开刀嘛,做手术三。当然那个时候玩笑归 玩笑,他说我们这个就称为麻疹内陷,就是你用了不合适的药不恰当的药,没有把麻子发出来。就给他开了几味药,很简单几分钱。但我们现在晓得 那个药是啥子药,那就是发出来,结果吃了药的第二天,那个娃娃的烧马上就退了,红通通的麻子就发出来了。发出来,娃娃也平平安安的度过了。 就这样,就因为这个事情,他那个西医老师,从今以后对中医就刮目相看。后来又西学中,西医又学中医嘛,这个人还学得很好。学得非常好,跟老 师成了很好的朋友。当然,这个事情那就是说中医啊,能不能医到病。后面老师到中医学院以后啊,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老师呢,我为什么说老师 是一代名医大医呢,因为我老师他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这是一般的医生不具有的。以前学医啊,跟我们现在学中医,我指的中医,不同。 现在的中医学院的学生,中医药大学的学生,跟我们以前的不同。我们以前中医学院的老师,老的那些老教师,就在我们老师那一批,李老师老师那 批,全国各地来的,都是用我们中国传统学习方法学起来的,学的中医,咋个学的,首先必须要求要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古话说的这个叫做什么: 秀才学医,笼中抓鸡。包括我父亲也是这样的,因为中医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你再来学中医,很容易,把内 经一读,伤寒一读,是不是。而且他们读的方法不同,比如说,内经,伤寒,据我所知我们老师,伤寒,内经,药性,脉学…全部用背,方剂全部用 背,读包本。现在的学校里学这个中医药大学学这个,内经,选几节出来,而且选几段文章只背那么几节,作为考试,就学那么一点点东西。以前不 是这个样子,那完全是要读完,甚至于背完。据我晓得我们那个包括我们中医学院不光是我们老师,基本上那个时代的老先生,个个都是对这些内经 ,伤寒,经络…这些中国传统的中医的古典都是倒背如流,这个是啥子概念。所以说现在这种像老师那个世代的名医啊现在不好找,不容易了。老 师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他跟其他这些以前老先生所不同的,那就是他不但精通方剂,不但精通处方用药,还精通针灸,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跟 他家庭的传承,与他个人的经历才成就得。我们老师在后来人家称为什么呢?人称多宝道人。那就是内、外、妇儿、五官、皮肤。针灸、按摩、汤液 、膏、丹、丸、散门门精通。这个不是我乱说的,多宝道人!我亲自看到那个时候在这个治病的过程当中,很多时候老师自己亲自动手,炼膏、炼丹 、做薄贴。就是说根据疾病的需要,当然更不要说老师还有杵针,还有他独特的指针。在用针方面,人称什么呢,李长针。为什么老师他能够治到那 么多疑难病,包括后来到中央跟中央首长在北京治好那么多中央首长的疾病,大受欢迎,就是因为我的老师他具备了中医治病的所有的专长,集于一 身。能够用药就用药,能够配合针就用针,能够用外敷,用灸就用灸,李老师,啊。李长针指的啥子呢,我们老师在针灸方面他有他的很长的针,比 如说一尺长的针,他能够熟练的作用,那种用好了以后,很多疾病那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我们来谈一下杵针。杵针,一般人啊,包括就是 搞中医的,可能好多都不晓得。杵针啊,险些就被淹没了,失传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杵针是李老师,李老,家传十四世十四代不对外秘传了十四代 传下来的,传到老师手上是第十四代,没有文字,口口相传,传下来的。假如不是李老师把这个杵针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几十年的研究发扬。假如 不是得李老用杵针,包括给中央首长看病,假如不是中央首长执意要李老师,希望李老师把杵针传出来。那么也可能这个杵针,大家就看不到了,说 不定就失传。所以说杵针啊,现在能够在我们中医尤其是针灸里面占有一席之地。下面我想给大家介绍下杵针,杵针是李老师家传,密不外传的传了 十四世传到老师手上。如果假如不是传到李老师的手上,假如不是老师把它公之于众,很可能这个杵针,这块瑰宝啊,我们中医,针灸瑰宝,有可能 就失传,甚至于就消灭了消失了。杵针,这个它应该是属于针灸的范畴,我们针灸不是有很多种么,包括灸法,针法,甚至于现在的什么全息经络治 疗法,啥子所谓的头针,手针等等等等哈,都属于针灸的范畴,杵针当然也是。因为它都是在我们传统的,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一样的。理论是一样 ,以经络,中医阴阳五行啊,脏腑,经络,作为它的基础理论,啊,以这个作为理论基础,来指导我们这个进行治疗。而杵针呢,他的来源,我这个 地方给大家介绍下,是在李老入川的始祖,叫李尔菲,始祖,当时在入川之前是湖北麻城县的人,啊,李老师的始祖,那个时候嘛明末嘛,当时叫做 湖广填四川,那个时候到四川来的,而这个始祖呢,他曾经在湖北武当山,跟到如幻真人学道,在学道的过程当中,道家呢都有一技之长,他们为了 与众生结缘啊,道家都有这么一个必修课,就是啥子呢,除了他们修道以外,学医。而学医,一般局限于学针灸。因为这个针灸啊,随身可携带,并 且本身,从这个,针灸的这个发源来说,和道家是密不可分的,下面我们以后有时间在跟大家谈一谈。那么这个如幻真人呢,就把这个杵针,就传给 了老师的始祖,李尔菲。后来老师的始祖就到了四川,到了四川一代一代的就传下来了。杵针他还不是一般的那种针灸,针灸啊,比如针灸在道藏, 比如我们道家的文献里面都查得到,包括就是我们的黄帝内经,灵枢经,大部分的内容,和道家都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杵针,没有。查不到的,完 全就是当时的如幻真人啊始祖的老师,他单线流传下来的,最后传给老师的始祖,到了四川,到了四川一直传下来,传到我们老师手上是第十四代, 当时的杵针不像现在是铜质的,那个时候是以什么呢,玉石,杵针是一种特殊的治疗工具,这种特殊的治疗工具呢,他是分成四种,有四种,这四种 工具,分别是,金刚杵,五星三台杵,魁星笔,七曜混元杵。这四种,从名字上大家其实应该了解一下,啊,大家可能听得出来,这个名称啊,和道 家是分不开的。金刚杵啊,混元杵啊,实际上都是我们道家的一些专用名词。他把它作为一种,这种杵针工具,分别就是这四种。取了这么四个名字 啊!当然,在治疗当中,这四种工具呢由不同的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用法。分别有不同的用法。我在想呢,谈一谈就说,李老师,他 就是说为什么是一代明医,大医?老师啊,人称多宝道人,我也说过。它不但具有我们说的传统学的一些老先生,我们以前说的这些前辈这些老先生 这些过去学医的老先生,它不但具有这些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深厚传统文化的一些知识,它还具有一种,我们老师啊,就因为他家庭的原因,这么 一个机缘,老师是儒释道不是泛泛的懂,尤其是道学,和释迦学的佛学,老师是可以这样子说,非常精通。而本身老师他又是一个大居士,佛学居士 。之所以他会有那么大的成就,和这些都分不开的。比如说老师家里面他父亲的表兄,海慧禅师,这个人相当了不起。小的时候我记得老师他跟我说 过他身体很差,所以说喊他学医,但同时,他跟到海慧禅师学了,嗯,受海慧禅师的影响,学了非常多的关于佛家道家文化知识。在我晓得的,比如 说就像道德经这些,那都是倒背如流的,包括什么阴符经啊,还有就是佛家的一些东西就更多了,而且他还学了,因为他的身体差,海慧禅寺还传了 他一个特殊的佛教和道教融合在一起的功法,叫啥子功呢?这个名字叫做,净明兰字功。净明养身功,兰字功。这个兰字功啊,在老师后来的行医, 以及他自身养生的保健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说七八年七九年,老师曾经两次这个车祸,打到这个后脑勺上,就是那个坐汽车,那个时候,打 车子都是,坐这个货车,或者是拖拉机。这个时候大家都是在上面坐到,冬天,对面来了一个车子,拉木料的的,一个小木料伸出来了,就打到他的 后脑勺上,一般人是受不了的,后来啊,险些造成了残疾。这个时候我都认识李老师了,他就自己把这个功就提起来了。因为解放以后呢,他也就不 敢学这些,不敢对外,怎么怎么样,气功所谓的气功,人家说的都是迷信。很快,海慧禅师教他的那些功,他就把他捡起来,通过练习不到半年,基 本上完全恢复了。而且他在后来的治病过程当中。他在当时大概我记得应该是在八几年吧,有一段时间不是气功热吗?这个各种各样的人都出来了, 这个假的真的真的假的在社会上泛滥,老师是最反对的。但是中医学院,因为他在给别人治病的过程中经常介绍这个功法,中医学院同意他开班,办 了很多期,就是这个兰字功,据我晓得,很多的慢性病,包括这个肿瘤,癌症,都得到了很大的收益,和这个疗效。配合这个药物和针灸收到了很多 的疗效。就是说在通过这个练功,表现出来反映出来的,功法确实有一些这个想不到的疗效。当然为什么要说这个呢?老师,在运用杵针的时候,跟 这个功法治病也是密不可分的。杵针,给大家简单说一下,他有个什么呢,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用针,刺激穴位,不用针。一般的人不管是小孩,尤 其是青壮年,最怕的就是针。他实际上晓得这个效果很好,你扎针,但是他畏针,因为它反应啊,年轻人,这个精气很盛,所以他反应很强,所以说 针灸呢,他就都怕,就像老师说的,还不要说他怕,就是那些老干部,他枪林弹雨不怕,他还是很怕针,所以说老师在大部分的时候包括给中央首长 治病,就还是用这个杵针。同样可以收到跟针灸一样的效果,甚至于有些时候还优于针灸。他不用扎针,不用消毒嘛,不会感染嘛,他最大的优点就 是不刺入皮肤携带方便,穴位跟这些针灸穴位都是一样的,只是他的手法有些不同,有其他特殊的手法,这个是杵针跟针灸最大的区别。我就想谈一 下这个杵针的手法,不在乎就是,点、叩、分理、开合、升降、运转,就这么五种这个手法。点叩就是,我们在做这个穴位的时候就这样的,点,轻 叩,好,手法,刺激穴位的手法,五种,这是点叩。升降,比如说我们背上,用我们这个金刚杵,升,降。开合,就是我们,把这个穴位啊,该让他 ,实症,该让他放开,出来的时候,开,该让他虚症要补的时候呢,合,都是手法。在一个就是运转,用我们那个金刚杵,转过来,圆的那头,在穴 位上运转,或者这样运转,运转。另外一个,分理,就是把我们这个不通的,用我们的手法,分开,分,理。总之就是通过这五种手法,基本手法, 当然还有一些哈,其他的手法,主要就这五种手法,通过这五种的手法呢,点,叩,开合,运转,分理,让我们整个人体的经络,通畅。就是淤积的 地方散开,经络不通的,打开。人体为什么会生病呢?那就是经络不通嘛,气血不畅嘛,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是我们脏腑的枝叶,枝叶这个地方 不通畅啊,就用我们这个手法,不管针灸也好,杵针也好,还有我们杵针这些手法也好,让我们这个整个人体的经络啊,大的为经,小的为络,让它 通畅,整个我们人体四肢百骸都是经络来联系的,脏腑经络。通畅以后,我们人体整个这个经络,通畅以后气血也就调和了。疾病它自然也就痊愈了 ,人也就不容易生病。当然说到这,杵针他还有个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说它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什么呢,它不光是治病,还有个最重要的一个特 点,保健。要是我们用针灸来保健哪个愿意呢?来来我们天天给你扎几针,对嘛,你的足三里,命门,气海,关元,保健穴位,来我给你扎?你说一 般人能不能接受?接受不了。杵针就是一种最适合的工具了,尤其是现在,我们现在的人啊,越来越重视自身的保健,而且大家也晓得,中医最主要 的内容就是一种,治未病,就是为了保健,以不治病而治,就是说不要等到病产生了以后再来治它,这个是下工,就是,不高明的医生了,我上工治 未病,我们这个中医说的,好的医生他治未,就是还并没有开始,在没有发生之前,我们就预防它。现在的人越来越认识到这一点,怎样预防?最好 的工具,其实现在,就是杵针。所以说,这一方面啊,杵针的推广,对于这个,现代人的这种,健康意识就说保健这个,未病先治,让我们保持健康 ,是一种最好的办法和工具。嗯,简单再说一下还是说的这个杵针,杵针这个,刚才说到他的使用的方法,就是这么五种方法。那么,我还再简单跟 大家说一个,杵针还有它独特的穴位。这个独特的穴位,很多是我们李老师到他这一代以后把它传下来的。我现在再讲一下杵针的穴位。杵针的穴位 和我们针灸的穴位是一样的。针灸的361个穴位,都是我们杵针穴位使用的穴位。但是,杵针,他之所以与针灸不同,就因为它的工具不同,再一 个,杵针的来源纯粹是从道家传下来的,道藏里面没有的,秘传下来的,传到老师手上以后,老师再根据他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比如说,易 经、八卦,他把这些信息综合以后,然后他提炼,研究,最后总结出来,他又发明了独特的一些穴位。他师古不泥古,善于创新。几个穴位什么穴位 呢?其他穴位我不说哈,比如说我们中国针灸传统的三百多个穴位不说,现在所谓的一些新穴,奇穴我们不说,就是光用于我们杵针的,他有几个独 特的穴位,独创的。第一,八阵穴。八阵,大家一听到八阵就想到诸葛亮八阵图,确实诸葛亮也是道家人物,那就说衍生出来的,所以说我们中国传 统文化高深,八阵穴,他把我们穴位按照我们八卦来分布,然后有比如说天谷八阵,命门八阵,大椎八阵,八阵八个穴位,实质上这个就是中医和易 经里的,比如说说到八卦,大家就要想,咋中医也要讲八卦呢?医者易也,医者易也易经的易,就是易经从易经来的。实质上我们这里更重要讲的是 针灸,针灸更是从易经里来的。阴阳八卦,老师最讲就是易也,易经八卦,阴阳对待,任何事情不外乎两个,道生一,一生二,其他都是次要的,就 是一生二,阴阳,天地,男女,月亮太阳,不外乎就是这么两个,所以说从八卦上讲也是这么的,乾在上,坤在下,雷电,比如说八卦八个方位,从 这个方位来讲。所以讲到这个我也只能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八阵,八阵穴。然后还有一个,八廓穴,比如说,耳八廓,也是上下分成八个穴位,这 个穴位那就是自身创造的了,反正以八卦,八个方位,眼八廓,治疗眼周疾病,啊。还有一个就是河车路,河车路就是背上,实质上就是中医针灸里 本来就有河车,但是他把河车路把它发扬,把它扩大,不光是仅仅局限于背部河车,其他地方也有。症以起穴,取穴来布阵。根据不同的疾病,这个 就是杵针他不同于其他具有自身特异仅有它才有的一个起穴的方法。穴位,一些特异的穴位,只有杵针才独特具有的,与针灸所不同的。刚才我提到 的杵针现在更多的实际上我觉得我们应该重视的是他在养身,在保健方面的作用。比如说你看,梳理啊,运转啊,每个人都容易接受。而且它治疗效 果相当好。讲到杵针的时候啊,我想应该讲下李老师的指针。指针和杵针是分不开的,为啥这样说呢?因为当时在这个老师在用杵针在治病的时候, 有的时候他就感觉得这个杵针你必定还是要带。再一个指针呢,所谓指针就是以指代针,这是我们现在说的指针,而作为老师来说这个指针并不是说 他因为杵针后他才用的,但是跟杵针有关系,因为指针就以指代针,和用杵针来代替针灸代针,实质上应该说他的大致的含义是一样的,当然也有区 别。那么,在用杵针的时候呢有时候老师感觉用指针还更方便些。所以说在指针方面用指针方面更方便些,这个为什么人称我老师是多宝道人呢?就 是因为他掌握的这种治病的方式,方法基本上把中国传统的中医,真正的中医应该掌握的,都掌握了。集于一身,所以称为多宝道人。其实医生作为 中医我们来说,应该向我们老师这样学习,可惜很不容易做到,因为首先一个对你个人的修养修为,以及你的知识结构,要求太高。我们都做不到, 但是我们尽量的在向这个方面努力。那么就说,用指针,特别是用指针的时候啊,那跟你个人的这种比如说老师自己的身体结构,精神,还有就是你 的,我们刚才不是说到了李老师精通内养功么,道家的,不能小看这些东西,我们不能认为中国传统东西,好像有些东西都是是不是迷信,实质上现 代已经发现很多东西啊,是我们还没有了解的,自身不了解的,甚至于说是现代科学还不能解释。我记得以前老师说,我给大家讲个病历,那阵子我 在中医学院,跟老师临床实习的时候,临床学习。我不是一般就是那种去学习,不是那种学校毕业了就去学习。是因为我跟老师的特殊关系,很早就 跟着老师学习。我也不是中医学院的,但是我在那里跟着学习。有一天上午都要十二点钟了,就有一个病人家属就过来,就希望老师去给他(一个住 院病人)看一下。老师他就在那里等,一直等到十二点多,每天老师忙到很晚,都是推迟很多才下班,人太多了。结果,完了以后就到中医学院住院 部就走过去,路上病人家属就介绍就说的是,这是他爱人,得得是胆管癌。癌症,晚期。现在关键是水都吃不下,看老师有没有办法,或者怎么样看 一看,想着老师那么大名声,就希望老师有没有什么办法,哪怕临时给解决点什么。结果走到了以后呢,当时就没有带杵针,针灸,都没带。老师走 到后,看睡在病床上的,那个样子病人那个晚期癌症病人看起来是惨不忍睹的。老师走去以后就把他脚啊,把那个铺盖掀开,在脚上把脚亮出来,在 一支脚上找了两个穴位,没开腔,就用手指,点了两个穴位,时间不长,大概可能几分钟时间,老师也没说啥,然后就走了。走了嘛,那阵子我不是 天天在那里看病嘛,隔了三天,这个病人家属就来了,他说的,老师啊不得了,你简直太神了。好像第二天又去了一次,去了两次,第三天就来了就 说得,现在可以喝点稀饭,不光是能够喝水,原来喝水都要吐,就是靠输液什么的,等于说就几天时间了当然哈,一身全身都黄了。这个病例给我的 印象很深,说是不是可以开点中药,就给她开点中药,又过了几天,来了,把那个,女的搀着来了,来了走着来了,我一看,这个人怎么…因为她躺 着的,当时的样子看着你根本认不出人,样子也记不到,她来了以后我说这个人是哪个病人哦?这里有来个病人,结果旁边那个人我认识啊,她的家 属我认识啊。这个事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就说,我们光是说指针指针怎么样,结果后来啊,我曾经自己也在老师那里学习,我也曾经遇到过有时非常 好,指针效果,好的很。这个病例不妨给大家也讲一讲。有一次,我去看我一个朋友,也是个医生朋友他那个时候他也在看病,他在他们一个医疗单 位一个工厂里面医务室卫生室,结果那天去他不在,不在呢就有几个病人还在那里等他,其中有一个病人呢,精神病,精神分裂症,这是个年轻人, 不到二十岁,他父亲跟他一起把他带着来的,找我这个朋友来扎针,我这个朋友会针灸、扎针,结果他不在,我当然也就在那里等一会儿,等得时候 就在那里摆谈,当然他们其他那些医生们一个单位的也认识我,我就在那里耍,等他回来,那些人就在说晓得我也是医生,说邓医生,我们晓得你还 是针灸学得很好,你在搞针灸他们那个病人等得着急,干脆,穴位都在这里处方签处方的,你干脆帮他扎了算了,他们都在那里等了好久了,等了多 久了,可不可以帮他扎下针。我想了一下,扎针呢,这样吧,我可以帮你处理下,我也没看他的处方签,我给他治疗下,就用的指针。当时也没有工 具,我也不愿意想着没有必要给他扎针,就用指针取了几个穴位,后来那个病人就走了。走了以后,这个事情半个月以后,我印象很深,因为那个时 候没有电话啊,八十年代的事情,我呢,就又到他那里去,结果这一去,那里医生说,他也给我说,邓医生,你今天才来,你走了第二天那个病人又 来找你,专门要你,就要你医,因为你给他弄了以后,回去以后,他原来回去,一会儿又发,一会儿又发,这一会去以后,正常人一样,管了一两天 ,简直就好了。他说效果好的很,这个病人天天就在问啊,这个医生在哪儿,我来找他,找不到。又没有电话,通知不上。到后来当然去了以后,后 来那个病人找到我以后,我后来还是给他治疗,针灸啊,开药啊什么的,效果还是很好。就说明这个事情,我们就感觉到,李老师这个指针针灸啊, 真正了不起。当然了,后来这方面的事情就很多了,我又遇到用指针啊,用针灸啊治了很多些人,有一次也是很凑巧,我到医院里去看病人,恰好又 遇到另外一个病人也是我熟人,刚好一会儿就送来了,就送来那个病人是个老年人,六十多岁了快七十岁了,腹痛,急诊,在一个哪个大医院送来, 哎呀,咋你也在这里呢?我说我来看一个病人,我说他咋了?因为是熟人啊,认识的,我一看我就估计可能是肠梗阻,结果果然是肠梗阻。医生马上 照片,照了下来肠梗阻,就说的等一下做手术。我就给医生说,我说可不可以保守疗法,或者是推迟一点,那是晚上,可能很快就要做,这头我就给 那个病人,我也没带针啥都没带,就用指针。做了下来以后,那个病人隔了会儿,一下就想吐,本来那个病也要想吐,一吐,吐了以后我还没走,他 说肚子里在响,那天不是就很晚了,都有点晚了,我陪了他一会儿,后来我就走了,我说的,如果你打了屁,就用不着了,我跟他说,结果第二天一 早,他打电话过来了,出院了,太奇怪了,我都有点出乎意料,他说你刚刚走一会儿,就开始打屁,他说我就跟医生说不做了,医生说打了屁就通了 ,然后他就要求,睡了一会儿,睡了一晚上,第二天就要求出院了,药也没吃,好了。你说这些病案啊,听起来,都有点感觉都有点天方夜谭,实质 上在,对中医来说,不奇怪,点都不奇怪。这个指针呢,你说他神秘呢,它有它神秘的地方,你说它不神秘呢,它也不神秘。总之呢,就是说,一个 人啊,一个医生,作为一个医生来说,你恐怕还是只有不断的加强自身修养有些事情才达得到。我认为呢,指针最大的特点就是,始终在我们身上, 工具始终在我们身上,在我们医生的身上。他不像你针灸需要带针,包括杵针,你还是要带一个工具,而指针就在我们手上,任何个地方,任何时候 ,你都可以给别人施救,甚至于急救,急诊,它更能够体现出来它的优势。所以说这个之所以李老师的指针这么受欢迎,那么包括那个时候以前治了 很多疾病,不管是娃娃,成年人,老年人,包括我之前讲到老干部这些,他们都非常喜欢,乐于接受。并且效果也相当好,我记得有一次老师给我说 过,他说的,比如说我给别人治耳聋。指针他的效果就从我们这个病例,这就是一个急诊,西医称为急腹症,在这种情况下啊,中医,它治疗急腹症 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而体现这种优势就在于我们的指针,任何时候,比如说出现了急诊,你这个西医那是没有办法的,只有在医院里面,设备在 医院里,那么你针灸,万一没带,针工具没带,包括或者怎么样,如果我们有这个手指,有这个工具,作为医生来说的话,我们把这个指针能够利用 起来,在这个对于中医急症,遇到急症方面,他的作用就能反映出来。那么我们说到指针他还有个重要的一点在于什么呢,他会和病人直接接触,直 接这种接触,他中间的感应,穴位,这种穴位感应,比如说我们取穴。当然指针还是在我们中医指导理论之下,它的穴位经络所有基本理论都是我们 中医理论,穴位也是我们常用的传统的三百六十多个穴位,只是说我们使用的工具是我们的手指,这种不同于一般我们针灸或者什么工具,关键在于 哪里呢,在于它和我们人体直接的接触。就是说我当时在想,这个病人啊,我看了下他这个穴位,比如我们中医一般认为的,安神啊、或者是补益气 血啊,大概就这么几个穴位,当时我想,要是我是李老的话,他也可能用杵针,实质上杵针和指针,指针和杵针,对于李老来说,实质上就是不同的 工具而已,它运用的方法,也是一样的,当时我就给他取了这个穴位,比如说天谷八阵,这个头上,天谷八阵,我就用的杵针的方法,以指代针,代 杵针,点叩、分理,另外呢,我在心经上,手少阴心经,还有就是心包经上分别取了两个穴位。因为这个,精神病啊,他这个从辩证论治上来说,从 中医,它都是属于与我们的心啊,就是中医的心主神明嘛,所以说这个取穴呢,就离不开脏腑。下一个肠梗阻,当时这个病人呢,对于这种肠梗阻病 人,我是用的几个穴位呢,我考虑着中医这个肠道梗阻呢就是不通,不通则痛。中医肠梗阻呢不外乎就是属于中医的大肠经,小肠经和胃经,所以从 这三个经络,三个脏腑的三条经络上分别取穴,我就给它取了比如说一个是胆经穴位、取了胃经穴位、足三里、还有就是内庭,包括大肠经的穴位, 分理,取了几个穴位。所以说,只要我们不管用于什么针,杵针也好,指针也好,我们按照中医传统理论,然后再进行辩证论治,它就会有很好的效 果,哪怕是急症。这个急症,西医认为中医是不能治急症,这个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实际上自古以来我们中医的,难道说西医传进来一百多年来以前 ,我们中国历史几千年,那个时候生了病,我们中国这个中医就没有这些病吗,比如说刚才这个肠梗阻,比如说精神病,比如说急症里的阑尾炎,这 些病自古以来就有,那么中国难道得了这些病以后就死了么?就束手无策么?并不是这样的,实际上我们中医比如说治治这个阑尾炎,我们中医称为 缩脚肠痈,它是肠痈,就是长在肠子上的一个痈症,一个疮,那么在我们这个大黄牡丹汤,在我们这个伤寒论里,金匮,伤寒里就有,而现在就是包 括李老都讲过,他给我们讲的,那个时候我们学到的,他说,遇到这种病人,我们一般不做手术,不劝他们马上做手术,首先一个用针刺办法,就在 我们这个一个是阿是点,比如说他的痛点,一个是脾胃脏,这个胃经上取几个穴位,马上就可以止痛,痛一止了以后马上去抓药,大黄牡丹汤,吃下 去以后,三个小时一吃三个小时一吃,吃了下来一泄,好了。用不着去做手术。多得很,这个地方呢比如说指针,就是说让我们更多了一个,而且是 最方便的一个治疗工具。它杵针和指针,实际上作为我们老师来说,刚才说的,对于老师来说它就是一样的,指导它的用针方法不管指针杵针,对于 老师来说这两个就是相同的工具一样。当然它也有所不同,就像我刚才说到,比如说我们指针呢,它更具有方便,其中还有一个和我们人体直接接触 ,中间它还有一种人与人间更密切接触它一定会有一种优于其他工具的一种作用在里面。这种作用也许我们现在不能把它表达清楚,但实质上,这个 应该说是在现实当中肯定存在的。所以说为什么李老师,相对来说他对指针这方面更看重。刚才说到杵针等等内容,我想我自己对于这个杵针啊,跟 李老师的这段师生情师生缘,我感觉这个是非常殊胜的。我本身自身也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家里面家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精通。爷爷啊,而 且他们也粗通中医,所以,从小呢也是受这方面影响,也想当个医生,加上自己本身身体又不太好,那么父亲也就这么说,他说你干脆学医,不然的 话你做其他什么你身体不行,所以我从小也就喜欢学医,中间很小的时候呢,家父也让我就学一些基础知识,医学方面的基础内容,比如说医学三字 经啊,背啊这些哈,药性赋啊,脉学啊。同时也拜了些老师,比如说杨志坚老师,李健全老师,这些都是非常有名,比较有名的名医。但是李老的这 个大医这种因缘呢,确实也是想起来自己非常有幸。跟李老学习到现在可能,那个时候大概就是二十多岁,因为家父和李老他们属于是世交,所以就 说朋友,当然也就很容易那个时候也就拜李老为师。大概我记得是七十年代末吧,李老刚好就是那阵出了车祸以后,刚好康复,那个时候通过跟老师 的接触,后来又在学校里跟到老师,一直跟师开方,跟老师一起出诊,受老师的影响是很大的,我感觉的,一个老师,他不光是给你一个技术,或者 是医学技术方面的给你传授,其实最关键是老师他的人品和他的学识,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识。这方面我才认为是老师他的,对我来说我受益最大 的。学医,首先要有一个非常良好的医德,我们中医就讲究的是哈,其次是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要有一些了解。比如说老师,你看,除了中国传统文 化儒释道,他同时对诗词歌赋书画啊,老师都非常出类拔萃,非常爱好,字也写得很好,又画画,还有诗集。所以说老师是真正不愧这个为大医、明 医。我在对老师跟老师这么几十年的接触当中对我的这个言传身教,使我受益确实非常大,我对老师来说非常的感恩,我觉得师恩是难报的,在老师 的杵针,老师的其他的比如指针对我的影响也很大,我在我的临床当中,对我来说我就感觉一个医生啊,真要成为一个大医,一个合格的医生必须要 从我们医学的包括方药、针灸、推拿,包括指针杵针这些都应该把它学到手,自己呢在这么多年以来,也不断的学习总结,也有一些在医学上也有些 自己的心得,我记得大概零几年曾经到泰国去,给他们一些泰国所谓的上流人物,他们邀请我去给他们看病医病,后来呢,他们甚至邀请我在那边开 医院,地方都给我联系好了,手续基本都办了甚至于,让我回来在组织批人员,结果回来以后很不凑巧,就遇到非典,零三年那年,就没再去成,结 果后来非典以后没去他们结果又来,还有些病人甚至于到成都,专门飞成都来找我看病,那是零三年的事吧,我就觉得,一个医生你看我们老师,他 为啥子呢,他在中医学院,实际上当时他是在针灸科,因为他在针灸方面他在学校里面大家分工,但是实际上他还是,他多半的时间据我群了解我观 察所看到老师大部分时间还是开药,只有在必要的时候就是用针。虽然他在针灸科,他还是用针,或者是说,有时候该用膏药的时候,用膏丹丸散的 时候,他就是自己动手做,经常我看到老师的手,两个手都染着颜色,那就比如说炼丹,做膏药的时候,手上难免整上颜色,很多天都不褪的。老师 的医德啊,确实非常高尚,毫无怨言的,不计回报的,这个真的值得我们大家好生学习。我就想这个中医啊,现在,当然是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当然,肯定是首先受到广大病者,我们中国人啊都是离不开中医的,特别是稍微上点岁数的人,对于中医的感情是非常深刻的,非常深的。所以说现 在赶到这个好时候,我呢,有时候还有成都市医疗机构、成都市中医学会、成都市中医管理局经常我受他们邀请,去讲一些中医方面的课题,我在这 方面呢,这个讲针灸这个事,特别喊我讲一讲针灸方面的一些特点,讲中医针灸。所以我就选了这么一个题材,千金十要穴给大家讲,主要讲的对象 包括一些西学中的,一些中医针灸科的啊,医生提高的,或者其他的。我给他们讲这个,为什么我要讲这个千金十要穴呢,千金十要穴和天星十二穴 ,这个是我们中医道家针灸的发源,实际上和道家密不可分。这个是出自于两个道家的人物之手,千金十要穴是唐代孙思邈,孙真人活了一百多岁, 他所写出来的,十个穴位。天星十二穴,是马丹阳,马真人,道士,他传出来的,在之前也是不传的,后面传出来以后,十二个穴位。这十二个穴位 大概和千金十要穴两个出入不大,基本雷同,在那个基础上增加了几个,减少了一两个。但是总得有一个我为啥选这个呢,就是说我们针灸啊,就像 用药一样,用药就要像用兵一样,用兵贵在精是吧,不在于多。用药如用兵,用针也如用兵,不在多。不是动辄我开药就开几十味,大包围,这个实 际上是不太正确的,也是我们中医反对的,应该是不主张的。针灸也是这样子的,动辄就是七八个穴位,十几个穴位,十多个穴位,这个也是不正确 的。为什么我们古人,你看千金十要穴的孙思邈孙真人,天星十二穴的马丹阳马真人,他就主张用穴用多了不行,根据我自己的体会呢,确实是如此 。假使我们用多了穴位用多了要耗伤人的精气,他扎了针灸上,要耗人的精气。那个人扎了下来我就遇到过,我自己很有体会,假使我们扎上五六针 ,七八针,扎下来人要软几天,当时下来他就感觉人就无力,病治不治得了我们先不谈。实际上,我们并不在多,有的时候有效,一个穴位就有效, 我在临床当中,不光是李老师,从李老师那里看到学到,我自己也有这个体会。并不在多,甚至于很多病,一个穴位就完全足够了,就够了。这个要 举得例子就太多了,所以我就写了这本书,我就体会到,李老师也是这样子的,临床上杵针指针哈,你看,比如说我们用指针,你可不可能一个病人 身上你全部要到处去按?没有必要啊。那就说明有一个有可能是不是你辩证不准确,那你还需要自身提高。实际当中我们辩证准确了以后,就是一两 个穴位,最多三个穴位。曾经有一个明代有个医家,最后他生气了就骂人了,他说,善用针者,一针足矣,最多两针三针,多用,满身针者,可恶可 恶。现在多的很啊,你在包括现在医院里也多得很,那些年轻人你看嘛,扎针的时候背上扎满,你数一下起码十几针二十针,这个实际上不正确的。 所以我就选择了这个题目给他们讲,给大家建议,这个呢我的意思是说还是想纠正下大家的看法。那么就说中医啊,到现在我这儿行医几十年了,通 过这么几十年,我自己逐渐慢慢的感悟出来,我就感觉我们中国人啊真是了不起,从古到今,我们不光说这个医学我们就说其他方面,中国人对世界 上从思想上从哲学上,都对世界贡献是非常大的。中医同样如此,曾经中医走过些弯路,我想这里多说几句,那么走这个弯路也很正常,一种新的东 西进来以后,有的人他不了解自己的东西,比如说西医传进来一百多年,那个时候用科学两个字就把大家迷惑住了,啥事情都打上科学的烙印认为中 医不科学,第一,不讲解剖,那个解剖,中医的心,实际上心肝脾肺肾跟西医的完全不同嘛,好像是臆想出来的一样,他对中医不了解,那个时候不 了解。当然,我们说西医这套理论啊,他是就说解剖也好,病理也好,生理也好建立在一套,建立在解剖学,建立在实验医学上的。对不对呢,对的 ,正确的。但是现在我说,这么几十年我看到,这个事情这个看法呢也不光是我,西医他也这种看法,就好像在现在已经有点走到那种死胡同,走到 一种胡同了一样。如果没有现在其他科学的,相应科学的发展,新的东西出来,它的这个医学就走不动了。比如说没有显微镜的出来,就不会有细菌 的发现,没有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它也就不会有病毒的发现,他就不晓得还有病毒。但是这个作为我们中医来说,用我们中国人的思考来说,就感觉 它这种好像有点教条,反正就感觉他这种方式方法跟我们中医认识事物的方法有所不同。就认为他是走的微观,有点局限,中医是走的宏观,微观我 们确实不了解,我们以前哪个敢去解剖尸体?谁敢去?人体肤发受之于父母,还不要说生前,死了都不要去动,哪个敢去随便去动这个人?割开看, 肠胃咋个的?但是,我们历史上还是有这么一个人,王清任,清代的,他当时他还是认为这个人体可能跟这个古代就是说我们传统的中医的书上所记 载的,是不是有点他就提出感觉有些怀疑。因为他看到比如说动物咋个弄开以后,心啊什么的跟中医所说的有点不同。他曾经从事了这方面的工作, 他甚至于到战场,战场晚上跑去战场上观察那些死伤的死了的那些士兵。然后割开看,拿尺子量,肺是咋个的,胃是咋个的,写了本书。就是叫做我 一下就想不起了,这不要紧,写了这么一本书。但是呢,这个呢只是我们这里一个插曲,实际上我们中医并不走这个路,不走解剖这个路。中医实际 上,所以为什么我们说中医和我们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呢,它是我们中医传统哲学思想产生的,中医哲学思想正不正确?首先一个,对人对自然,中医 咋认识的,中国传统文化咋认识的,天人合一。天,那么就说整个人我们中国的传统认识,通过这个观察,就认为我们这个中医啊,认为这个人体哈 ,整个和这个自然界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是咋的呢,自然界是用我们中医道家的思想,易经的思想,那就是阴阳,就是对待,任何事情都是矛盾对 立统一,用现在的话来说,人要生病就是对立统一打破了,阴阳不平衡了,比如说现在天天下雨,阴阳不平衡了,阴气太重,人也要生病。天天出太 阳,阳气太盛,人也要生病,那就是这个样子这个道理,用这种思想来指导我们的中医。道家也是这样认为的,为啥子我说了针灸就提到道家呢,道 家他的来源也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八卦,阴阳八卦就从那儿来。针灸实际上哈,据我自己的研究,我的一些看法,我认为针灸这套理论到一本 书啊,最早的一本书叫做就是内经里面的灵枢经,内经分两大部分,一本是素问,主要讲的是生理啊,人的这个天地啊,对天地的认识啊,对人体的 一些认识啊,怎么样防病啊。针灸呢,主要就是另外一部,第二部,他分成两部,叫做灵枢。你看灵枢这个名字,灵枢这个名字实际上就是道家的东 西,灵枢啊。并且灵枢和素问各占一半,但是在素问里面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讲的针灸,所以说整个中医的第一本书,中医理论第一本书内经实际上主 要讲的就是针灸,针经,以前叫针经,讲针灸的内容最多。而且据说也有人研究,他就说的是素问这本书哈,内经这本书,这部书当然不是一人一时 写出来的,它托名叫黄帝,秦汉那个时候就开始了,这个书成书,有人说最早可能先还是针灸,就是说灵枢经有了才有了素问。讲这个自然,讲这个阴阳,讲这个中医的这个辩证,讲中医的这个养生的道理,包罗万象,我们中医的最主要的东西,现在还是依赖于它,诊断,治疗,包括。所以说这个针经啊,我就想到感觉我这个恩师老师啊,他为啥子这么成就有这么高,确实成就非常高,那就是因为他把中国传统的东西学通了,他才会自己的就我刚才讲到的比如说杵针里面,指针他运用的那么一些特殊的穴位,布阵的方法,这就是完全他自己做出来的,这是我们中国传统东西。那么我们就说现在这个中医啊,越来越得到老百姓的认可,也得到了政府,得到相关部门的越来越大的高度重视,从我们老师那个时候在给中央首长看病的时候,那个时候是八几年吧,八二三年,当时他就,我简单给大家讲几句,当时他给彭真谈,看了病以后大家摆谈的时候,他就说,这个中医现在呢不太受重视,八十年代哈,以前都不太重视,他说我举个例嘛,彭真说的都解放这么多年了,不会哦,他不太了解哈,他说你看嘛,比如说我们中医学院一年的科研经费二三十万,很少,那个时候二三十万也不算少,他说但是华西医学院,那个时候叫华西医学院,他说一年就要拨一两百万,他说你看,我们等于我们连我们的啥都很简陋,我们的设备,我们的住院部,门诊大楼,修都没得钱,他说,这是真的啊,他说这样,你写个东西过来,然后我转交给他们相关部门,后来,老师回来了,结果有一天就打电话,院党委办公室就打电话李老你快过来,他以为啥事情,当时讲得很诙谐哈很有趣,然后这下到校办公室去,就说李老啊,你简直做了大好事了,给我们中医学院,你给他们提的建议,对我们中医学院现在非常重视,就是给我们成都中医学院拨了你猜多少钱,两千万,那个时候两千万八几年,哎呀他说的我们不晓得咋用了这个钱,这个钱后来就分成三年,修住院部,修门诊楼,又没用完就修宿舍,刚参加工作的都分一套。然后那个时候呢,其他的中医院校呢也就都给了的,你不给就端不平,所以什么天津中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北京中医学院都给了钱,但都没拨那么多,卫生部确实钱有限。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中医又迎来又一春,李老写了以后啊,对中医各方面的政策啊都放得更开,于是那个时候我想,好像中医学院特别是李老也把杵针也献出来了,杵针也公布于世,大家都非常激动,中医学院又成立了相应的研究室,整个又成立了一些课题组,当时甚至于有个课题还获得了四川省二等奖,科技二等奖,到现在呢,我们中医这种,对中医好像一些不利的一些言论啊说法也少了,很少了,而且,本身中医现在啊尤其是在养身保健方面发挥出来的作用,更得到了我们大家的这个认可,那么在这里我想说在这种形式之下,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责任,这个义务,来为我们中医的发展,中医的更进一步的比如说向国外,虽然说像国外尤其是我们的针灸走遍全世界而且我们中医的中药也走向了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得到了认可,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我们自己祖国的这么一个奇葩把它发扬光大呢,更进一步的发扬光大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