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价值实现
2020-02-06 | 阅:  转:  |  分享 
  
科翰师训—健康心理实现价值—讲稿提纲教师心里健康的概念与标准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
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教师心理健康和教师心理素质密切联系,教师心理健康素质是教师心理素质
的一个重要部分和评价标准,心理健康的目标就是要全面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职业对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有较高的要求。教师的心理健康除了
有与其他职业共有的心理健康标准外,还有自己的职业特殊性。根据国内外学者研究,一般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应包括以下几点:1、角色认
同,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2、能够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心境轻松愉快;3、有良好和谐的
人际关系;4、能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感知,能平衡自我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5、具有教育独创
性,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6、能运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7、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
能力;8、有健全的人格。教师心理健康现状2000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14个城市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
名教师进行抽样检测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中小学教师高达51.2%,其中32.18%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属“中度心理障
碍”,2.49%已处于“心理疾病”。从分布特点看,小学教师问题最为突出,心理障碍率高达54.21%,其中小学女教师问题尤其严重,
心理障碍率高达57.43%,初中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高中,好于小学。城市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乡村教师。2002年,研究者
对浙江6所中学167教师进行测试发现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2.56%;山区学校教师和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学校教师心理问题尤其突出,青
年教师较中老年教师心理问题突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国内的调查显示,中小学教师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焦虑、忧郁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
高。从性别来看,女教师的焦虑倾向高于男教师,而男教师的职业稳定性低于女教师;从年龄来看,中老年教师的强迫症状和躯体化倾向比较明显,
而青年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敏感、性情急躁、偏执等方面;在教育教学改革大潮中,面对新的挑战,有的教师表现出缺乏自信,适应力较
差,有的则害怕变化,甚至惶恐不安。概括来说,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1、适应不良。中小学教师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差异
较大,因此诱发如嫉妒、自卑、妄想、愤懑、抑郁等多种不良情绪,有的还会出现思维不灵活、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等心理机能的失调;外界对教
育的影响和冲击很大,有些甚至违背教育规律,但是人们还是无奈的接受。2、职业行为问题。表现为把教师职业视为无奈之举,怨气冲天;对教学
失去热情,甚至开始厌恶、恐惧教育工作,试图离开教育岗位,另觅职业;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好自夸与自己相关的人或事,目中无人,虚荣
心强、勾心斗角、人际关系恶劣;情绪极端不稳定,心理异常;与同事相处,尖酸刻薄,语多伤人,稍不如意就争吵、责骂甚至破坏公物;对学生施
以体罚、傲慢、唯我独尊、盛气凌人;生活方式和行为不检,挑拨是非,恶意中伤,在学生中行为放荡、粗俗,有损教师形象。3、人际交往问题。
中小学教师常见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有;封闭心理、自卑心理、自傲心理、嫉妒心理、孤僻心理、猜疑心理等。这类教师,一旦有了与他人进行交流
的机会,很少有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往往倾诉自己的不满,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如打骂学生、体罚学生、对家庭成员发脾气、把家长当出气筒等,
或者是表现为交往退缩,对家庭事务缺乏热情,对教学工作也缺乏热情等。4、人格障碍。中小学教师中常见的人格障碍有:偏执型人格,反社会型
人格,分裂型格,自恋型人格,癔病型人格,依赖型人格,强型人格。5、生理—心理问题。表现为抑郁、焦虑,更为常见的症状是在抑郁与焦虑之
间变动。心理问题常伴随着一些身体上的症状,如失眠、食欲不振、咽喉肿痛、恶心、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头疼、晕旋等。如果教师不及时疏导或
渲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或情绪归因不当,容易引起一些心身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偏头疼、心绞痛、消化性溃疡病等。不良情绪的积累也很容易引
起神经衰弱、焦虑症、恐怖症、抑郁症、癔病等。6、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在许多方面,如疲劳、烦燥、易怒、过敏、情绪紧张,不愿与
学生沟通,出现人格丧失甚至降低成就感。长期下去,职业就失去了最初的意义,工作不再有激情,工资成为维持勉强上班的惟一动机。教师心理
健康问题的危害1、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危害。研究者对上海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表明,小学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8.11%,初中、
高中分别为11.27%、16.94%;也有研究发现,天津市过度焦虑的中小学生所占比例为21.54%〔15〕。教师是影响学生心理
健康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如沈阳市某小学三年级学生给《中国妇女报》记者写信反映,班主任经常训斥甚至用极刺耳的语言骂学生,只要他出
现时,教室里再也没有了笑声,学生甚至连大气也不敢出;据调查,57%的35以下的青年教师易在课堂上发脾气、责骂学生,体罚学生成了一种
非常普遍的现象;曾有媒体道,某学生随手将一塑料袋扔进厕所,年轻的教师一怒之下,竟强迫学生将塑料袋捡出含在里。如果教师缺乏健全的人
格,心理不健康,对学生冷漠无情,或随意惩罚学生,久而久之,生就会出现焦虑、恐惧、逃学、出走等心理和行为问题,危害学生心理健康。2、
对教师本身健康的危害。病理学研究指出,人的身体—旦发生某种病变,就会影响人的心理活动,使人的智力活动及行为出现异常应;同样,心理状
态也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目前,中小学教师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调查,上某区800名中学教师,约50%患有慢性病;武某中学的1
02名教师中,患心、肺、胃、肝等内脏疾病的达57名,占65.5%;上海某小学67名教师中,有60名患有高血压、心脏病、
美尼尔氏综合症等疾病。不健康的心理是导致各种疾病的重要原因,因此,关心教师的身体健康,就必须维护并增强教师的心理健康。3、对教育
教学质量的危害。心理学家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教师积极的情感,对于
促进学生学习心境的愉快,对于师生关系的协调,对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冷静,讲课思路混乱,动辄发
火,当众训斥或惩罚学生,这极易使学生形成逆反心理,产生抵触情绪,重影响教育教学效果;有心理偏见的教师对“好”学生无论优缺点一律宽容
接受,对差生的过错则决不放过,对他们提出的所有问题,不加分析地进行讽刺挖苦,从而挫伤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造成他们学习成绩的下降,上
进心淡薄,情绪低落,严重的还会破罐子破摔,贻误终生。4、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危害。当代心理学家把尊重独立人格看作是每个人在人生各阶段都
不可缺少和无可替代的基本心理需要。任何人无论是小孩还是成人或老人,心理上都要求被人理解和肯定,受人尊重。有的教师不懂或忽视学生身心
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悖逆青少年的天性,严格控制甚至看管学生的一举一动,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老师的意志和愿望;还有些教师不顾学生的个性特点
,常常因为他们在课堂上好动或“不听话”等,而给学生以冷面孔。青少年学生由于不够成熟而心灵比较脆弱,父母和教师尤其是老师不尊重他们,
随意支配他们,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无能无用,形成畏缩、胆怯、怕事的心理,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往往缺乏主见,不肯与人交往、孤僻,导致创造
能力低下;而对于个性较强的学生,则易导致他们的反抗行为,甚至形成反社会的不良人格。5、对教师职业的影响。教师职业同其他职业一样,
需要心理健康的工作者,否则无法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但教师职业又有特殊性,其他行业工作人员如果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是
局部的、个人的,而一个教师如果心理不健康,其影响是总体的、社会的、长远的。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比教师的专业学科知
识、教学方法和管理工作更为重要。著名教育家索罗门教授说过;“在个体人格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
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的教育,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从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的教师
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关注教师的发展,重视教师的身心健康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1、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
识。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个体因为对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
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2、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如果把希
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假如对方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会大失所望,其实,每个人都有他的思想、优点和缺点,何必要求别人迎合自己的要求呢?这是
将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3、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当我们勃然大怒时,很多错事或失态的事,都会做出来,与其事后后悔,不如事前加以自制
。我记得学校的第一任校长就指导过我们,如果学生犯了错误使你非常生气的话,你可以暂时走开,过几分钟等自己冷静了再回去处理,这样就可以
有效地防止自己因不理智而做出错误举措。我觉得这个方法很受用,缓冲一下确实可以让自己冷静许多。4、偶尔亦要屈服:一个做大事的人,处事
要从大处看。因此,只要大前提不受影响、在小处,有时亦不必过分坚持,以减少自己的烦恼。5、暂时逃避:在生活受到挫折时,应该暂时将烦恼
放下,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如运动、睡眠或看电视等,待到心情平静时,再重新面对自己的难题。因为不恰当的坚持反而会让自己产生异常烦躁的情
绪。6、找人倾诉烦恼:把所有的忧郁埋藏在心底里,只会加剧自己的苦恼、如果把内心的烦恼告诉给你的知己朋友同事或领导,心情会顿感舒畅。
7、为别人做些事:助人为乐为快乐之本,帮助别人,可使自己忘却烦恼,并且可以确定自己的存在价值。我们做教师的完全可以帮学生和家长做一
些份外但又完全是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自己快乐的同时也可以赢得更多的喜爱和尊敬。8、在一个时间内最好只做一件事:要减少自己的精神负担
,尽量不要进行一件以上的事情,以免弄得精力不足,甚至身心憔悴。9、不要处处与人竞争,处处以他人作为竞争对象,使得自己经常处于紧张状
态;其实,只要你不把别人看成对手,别人也不会与你为敌,以免“惶惶不可终日”,自寻烦恼。我到现在一直认为,人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自己,只
要做好该做的事,能每天有所收获和超越,就是胜利的。10、对人表示善意:如果在适当的时候,表现自己的善意,多交朋友,少树“敌人”,心
情自然变得平静。11、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要合理地安排工作与生活,适度紧张有序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上滋生失落感,令生活更加充
实,而充实的生活可改善人的情绪和抑郁心理。同时,要培养多种兴趣,生活丰富多彩就能驱散不健康的情绪,并可增强生命的活力,令人生更有意
义。12、正确认识自身与社会的关系:要根据社会的要求,随时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使之更符合社会规范。要摆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
关系,正确对待得失、成功与失败。这样,可以减少心理失衡。如何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1、加强个人涵养。宋代的张载说:“充内形外之谓美。”
是说人先要有内在的充实,然后又有外在的显现,这才是真正的美。教师要时时按社会的道德要求检点自己,以大公无私、廉洁自律、求实创新、行
知统一等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道德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好书,育好人。同时,还要注重外表谈吐的儒雅,举止的端
庄,使学生得到内外精神的双重润泽,从而实现教师的道义价值。2、提高敬业意识。教师作为一种特定的职业,承担着教化万民、培育后代,推动
社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向前发展的重任。教师要胜任当代教育工作,首先要爱岗敬业。敬业,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核心,它是教师个体与学生、
社会乃至国家关系的投射。教师是师德文化的考察对象。一个具有良好敬业精神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定会得到内心极大的充实与满足,也必将赢得
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具有良好敬业精神的教师不仅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主要责职,还淡泊名利,勤勉工作,科学施教,幸福人生。唯此,教师的教
育价值定会实现。3、增强师爱意识。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魅力的源泉,它是教师对学生热情真诚的关心与爱护。师爱体现了一种新型的师生
关系,包含着对学生深厚人道的关怀与期待。“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教者具有强
烈的爱心,学校定充满欢乐,课堂定洋溢活力,师生间定充满和谐。反之,教育犹如一潭死水,师生间必会相互推诿、抱怨,甚至排斥。师爱意识,
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根基,是实现榜样价值的关键。4、提升教学技艺。教师只有做新课改的弄潮儿,时刻站在学科的前沿,广闻博识,游刃有余地科学施教,让课堂充满情趣,充满诗意,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诲。课堂是教师价值实现的舞台。教师良好的教学风格,高超的教学技艺,高效的教学质量定会让学生受益无穷。正如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所说:“我的梦想是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让学生沉醉在我的课堂!我的梦想是做一名优秀的校长,让校园充盈人文的光芒,让每一位师生在我们的校园幸福地成长!为了这一梦想,我曾呕心沥血,我曾披星戴月,我曾上下求索。”教师要为提高自身教学技艺耐得寂寞,耐得清贫,苦练内功,实现自我文化价值。5、确立目标,设计好自己的职业规划。6、坚定信念:追求一种高尚的境界。7、投身教改: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93468...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