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00213现场安全检查要点.
2020-02-14 | 阅:  转:  |  分享 
  
2.0.5防护墙safetywall用于常温条件下,通过加压使气态变成液态物质的储罐组,在发生泄漏事故
时,防止下沉气体外溢的构筑物。3.1.2防火堤、防护墙必须采用不燃烧材料建造,且必须密实、闭合。3.1.5
每一储罐组的防火堤、防护墙应设置不少于2处越堤人行踏步或坡道,并设置在不同方位上。防火堤内侧高度大于等于1.5m时,应在两个人
行踏步或坡道之间增设踏步或逃逸爬梯。隔堤、隔墙亦应设置人行踏步或坡道。3.2.1立式油罐的罐壁至防火堤内堤脚线的
距离,不应小于该罐罐壁高度的一半;卧式油罐的罐壁至防火堤或防护墙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m。注:高架立式罐(指罐环梁顶面到
场内地面距离大于1.5m的罐)罐壁至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下述高度的一半;该高度等于罐壁高度与环梁顶面到场内地面距离之和减
去1.5m。3.2.2相邻油罐组防火堤外堤脚线之间,应留有宽度不小于7m的消防空地。3.2.5……
立式油罐组的防火堤内侧高度不应小于1.0m,且外侧高度不应大于2.2m;卧式油罐组的防火堤内、外侧高度均不应小于0.5m。立式油罐
组隔堤高度宜为0.5~0.8m。3.2.7—1防火堤内的地面坡度宜为0.5%;……3.2.8—1防火堤
内应设置集水设施。连接集水设施的雨水排放管道应从防火堤内设计地面以下通出堤外,并应设置安全可靠的截油排水装置。3.3
.1—1全压力式液化石油气及天然气凝液储罐组的防护墙高度宜为0.6m,隔墙高度宜为0.3m。3.3.1—2全冷冻
式液化石油气及天然气凝液储罐组的防火堤高度应满足下列要求: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应容纳储罐组内一个最大罐的容量;防火堤高度应比计算液面
高出0.2m;储罐罐壁与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储罐最高液位高度与防火堤高度之差。3.3.4—3其他化工产品
储罐组的总容量及储罐组内储罐数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GB15603)的有关规定执行。3.3.5
全冷冻式储罐组和其他液态化工产品储罐组,其防火堤内有效容积不应小于储罐组内一个最大储罐的容量。3.3.6—2储存
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储罐组内的地面应作防腐蚀处理。3.3.7储罐组内应设置集水设施,并设置可控制开闭的排水设施。
3.3.8—2全冷冻式储罐组应每罐一隔。4.1.2储存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储罐组,防火堤堤身内侧均应作
防腐蚀处理。用于全冷冻式储罐组的防火堤,应采取防冷冻的措施。4.1.5防火堤(土堤除外)应采取在堤内侧培土或喷涂隔热
防火涂料等保护措施。SH3063-1999(1999-04-15发布1999-09-01实施)《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
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3.0.6凡使用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企业,应配备必要的标定设备和标准
气体。3.0.8可燃气体检测器的有效覆盖水平平面半径,室内宜为7.5m;室外宜为15m。在有效覆盖面积内,可设一台检
测器。有毒气体检测器与释放源的距离,室外不宜大于2m,室内不宜大于1m。3.0.9按本规范规定,应设置
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场所,宜采用固定式,当不具备设置固定式的条件时,应配置便携式检测报警仪。6.1.1
检测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测器,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楼地板)0.3~0.6m。注:气体密度大于0.97kg/m
3(标准状态下)的即认为比空气重;气体密度小于0.97kg/m3(标准状态下)的即认为比空气轻。6.1.2检测比
空气轻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测器,其安装高度宜高出释放源0.5~2m。6.1.3检测器宜安装在无冲击、无振动、无强
电磁声干扰的场所,且周围留有不小于0.3m的净空。说明:ABC安全的朋友们收集于网络;版权作者所有,致谢;3.更多资源请扫
右侧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微信最高级群已发2400+PPT5.4T+的HSEF资料!4.还不在abc安全微信群中的朋友请点击5.
或者直接扫描左侧二维码入微信群;!!!已经在ABC安全微信群中的不要扫!!!谢谢大家!10、可燃气体的电除尘
、电除雾a.防负压措施?b.防过氧措施?11、环氧乙烷的安全阀a.入口应连续充氮?
b.排气管应有充氮接管(氮气管道应设止回阀)?第二部分现场检查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条文(摘要
)GB4387-94(1994-12-26批准,1995-08-01实施)《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5.1.2跨越道路上空架设管线距路面最小净高不得小于5m,现有低于5m的管线在改、扩建时应予以解决。5.4.7
进入易燃易爆区域的机动车辆,必须装设火星熄灭器(阻火器)。6.1.2装卸场地和堆场应保证装卸人员、
装卸机械和车辆有足够的活动范围和必要的安全距离,其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3.5m,物料堆垛的间距不得小于1m,并设置安全标志。
6.6.2装卸搬运危险品的机械和工具,应按其额定负荷降低20%使用。6.6.6罐车装车充满
系数,油品不得大于95%,液化气不得大于85%,油品自流装车流速不得大于3m/s。?说明:ABC安全的朋友们收集于网络;版权
作者所有,致谢;3.更多资源请扫右侧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微信最高级群已发2400+PPT5.4T+的HSEF资料!4.还不在a
bc安全微信群中的朋友请点击5.或者直接扫描左侧二维码入微信群;!!!已经在ABC安全微信群中的不要扫!!!GB1280
1-91(1991-04-26批准,1992-01-01实施)《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5.4.8危险性作业场
所,必须设置安全通道;出入口不少于两个;门窗应向外开启;通道和出入口应保持畅通。5.7.3.d管线系统的支撑和隔热应
安全可靠,对热胀冷缩产生的应力和位移,应有预防措施。5.7.3.e根据管线内物料的特性要求,管线上应按规定设置相应的
排气、泄压、稳压、缓冲、阻火、放液、接地等安全装置。5.8.1的“要求a”:要保证贮存物品的平稳、安全。要标明物品名
称、牌号、存入日期和其他注意事项。具有危险和有害的物品,必须有合格证、明显的标示牌和符合规定的包装。5.8.1的“要求d
”:贮存化学物品,应按其特性要求存放,并设置相应的支架或箱柜,配备必要的器皿、工具和工作人员的防护用品。6.3.5
在易于产生静电的场所,应有消除静电措施。对下列设备管线应作接地处理。a.生产、贮存、装卸和输送液化石油气、可燃气体
、易燃液体的设备和管道;c.用空气干燥、掺合、输送可燃的粉状塑料、树脂及其易产生静电集聚的物料的厂房、设备和管道;
6.7.3生产场所、作业点的紧急通道和出入口,应设置明显醒目的标志。HG20571-95(1995-05-3
1发布1995-10-01实施)《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1.0.2本规定适用于一切新建、扩建、改建以及技术
改造的化工建设项目。外资、中外合资和引进项目可采用经我方同意的国外相应的安全卫生标准。2.2.4厂区面积大于5
万米2的化工企业应有两个以上的出入口,……2.2.6厂区道路应根据交通、消防和分区的要求合理布置,力求顺通。
危险场所应为环行,……。3.1.10生产设备、管道的设计应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和物料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材料。
3.1.11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设备和管道应设计安全阀、爆破板等防爆泄压系统,对于输送可燃性物料并有可能产生火焰蔓延的放空
管和管道间应设置阻火器、水封等阻火设施。3.2.1化工装置防静电设计应符合《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518)
以及《化工企业接地设计技术规程》(HGJ28)的规定。3.2.10重点防火、防爆作业区的入口处,应设计人
体导除静电装置。3.6.2高速旋转或往复运动的机械零部件应设计可靠的防护设施、挡板或安全围栏。
4.1.4在有毒性危害的作业环境中,应设计必要的淋洗器、洗眼器等卫生防护设施,其服务半径小于15m。并根据作业特点和防护要
求,配置事故柜、急救箱和个人防护用品。5.1.3车间内安全通道、太平门等应采用绿色,……。5.2.
3在有毒有害的化工生产区域,应设置风向标。(2006-07-12发布,2006-12-01实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3.1.4同一座仓库或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该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
性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类别确定。3.3.5建筑面积小于等于300㎡的独立甲、乙类单层厂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3.3.7甲、乙类生产场所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甲、乙类仓库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3.3.8
厂房内严禁设置员工宿舍。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当必须与本厂房贴邻建造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烧体防爆墙隔开和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在丙类厂房内设置的办公室、休息室,应采用耐火极限
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不低于1.00h的楼板与厂房隔开,并应至少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
采用乙级防火门。3.3.9厂房内设置甲、乙类中间仓库时,其储量不宜超过一昼夜的需要量。…
…3.3.11厂房中的丙类液体中间储罐应设置在单独房间内,其容积不应大于1m3。设置该中间储罐的房间,其围护构件
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相应要求,房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3.3.15仓库内严禁设置员工宿舍
。甲、乙类仓库内严禁设置办公室、休息室等,并不应贴邻建造。在丙、丁类仓库内设置的办公室、休息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
.5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不低于1.00h的楼板与库房隔开,并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3.4.12厂区围墙与厂内建筑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5m,且围墙两侧的建筑之间还应满足相应的防火间距要求。
3.5.5库区围墙与库区内建筑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5m,且围墙两侧的建筑之间还应满足相应的防火间距要求。3.
6.2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应设置泄压设施。3.6.6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以及有粉尘、纤维爆
炸危险的乙类厂房,应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采用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3.6.8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
厂房的总控制室应独立设置。3.6.10使用和生产甲、乙、丙类液体厂房的管、沟不应和相邻厂房的管、沟相通,该厂房的下
水道应设置隔油设施。3.6.11甲、乙、丙类液体仓库应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遇湿会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仓库应设置防止水
浸渍的措施。4.1.2桶装、瓶装甲类液体不应露天存放。4.1.3液化石油气储罐组或储罐区四周应设置高度不小
于1.0m的不燃烧体实体防护墙。4.2.5甲、乙、丙类液体的地上式、半地下式储罐或储罐组,其四周应设置不燃烧体防火
堤。防火堤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2防火堤的有效容量不应小于其中最大储罐的容量。对于浮顶罐,防火堤的有效容
量可为其中最大储罐容量的一半;3防火堤内侧基脚线至立式储罐外壁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罐壁高度的一半。防火堤内侧基脚线至
卧式储罐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5沸溢性液体地上式、半地下式储罐,每个储罐应设置一个防火堤或防火隔堤;
6含油污水排水管应在防火堤的出口处设置水封设施,雨水排水管应设置阀门等封闭、隔离装置。4.2.6甲类液体
半露天堆场,乙、丙类液体桶装堆场和闪点大于120℃的液体储罐(区),当采取了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时,可不设置防火堤。4.2
.7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与其泵房、装卸鹤管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7的规定。注②:泵房、装卸鹤管与储罐防火堤外侧基脚
线的距离不应小于5m。4.3.5液氧储罐周围5.0m范围内不应有可燃物和设置沥青路面。6.0.9消防车
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7.4.12建筑中的疏散
用门应符合下列规定:1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用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2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用门应采用平开门
,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3仓库的疏散用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首层靠墙的外侧可设推拉门或卷帘门
,但甲、乙类仓库不应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4……11.4.2建筑内可能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场所应设可燃气
体报警装置。(1999-3-17批准,1999-06-01施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
9年版)?第4.2.33条凡在开停工、检修过程中,可能有可燃液体泄漏、漫流的设备区周围,应设置不低于150m
m的围堰和导液设施。第4.3.7条公用工程管道与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管道或设备连接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在连续使用的公用工程管道上应设止回阀,并在其根部设切断阀;二、在间歇使用的公用工程管道上应设两道切断
阀,并在两阀间设检查阀。第4.3.8条连续操作的可燃气体管道的低点,应设两道排液阀,排出的液体应排放至密闭系
统;仅在开停工时使用的排液阀,可设一道阀门并加螺纹堵头或盲板。第4.3.12条进、出装置的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
液体的管道,在装置的边界处应设隔断阀和8字盲板,在隔断阀处应设平台,长度等于或大于8m的平台,应在两个方向设梯。第4.6
.11条在使用或产生甲类气体或甲、乙A类液体的装置内,宜按区域控制和重点控制相结合的原则,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探头。第
5.1.4条(储运设施)在可能泄漏甲类气体和液体的场所内,应设可燃气体报警器。第5.2.16条防火堤及隔堤
,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防火堤及隔堤应能承受所容纳液体的静压,且不应渗漏;二、立式储罐防火堤的高度,应为计算高度
加0.2m,其高度应为1.0m至2.2m;卧式储罐防火堤的高度,不应低于0.5m;三、隔堤顶应比防火堤顶低0.2m至0.
3m;四、管道穿堤处应采用非燃烧材料严密封闭;五、在防火堤内雨水沟穿堤处,应设防止可燃液体流出堤外
的措施;六、应在防火堤的不同方位上设置两个以上人行台阶或坡道,隔堤均应设置人行台阶。第5.2.24条储罐在
使用过程中,基础有可能继续下沉时,其进出口管道应采用金属软管连接或其他柔性连接。第5.8.2条在跨越铁路或道路的工艺
管道上,不应设阀门、波纹管或套筒补偿器,并不得采用法兰或螺纹连接。第5.8.4条工艺管道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与阀门、设备开口连接,除要求法兰或螺纹连接外,应焊接连接;二、输送高粘、易凝介质的管道,必要时可采用法兰连
接。第5.8.5条在无隔热层,不排空的地上甲、乙类液体管道的每对切断阀之间,应采取泄压措施。
第6.1.7条罐组内的生产污水管道应有独立的排出口,且应在防火堤,并宜在防火堤与水封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易开关的隔断阀。
第6.1.8条甲、乙类工艺装置内生产污水管道的支干管、干管的最高处检查井宜设排气管。第6.1.9条
排气管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管径不宜小于100mm;二、排气管的出口,应高出地面2.5m以上,并应高
出距排气管3m范围内的操作平台、空气冷却器2.5m以上;三、距明火、散发火花地点15m半径范围内,不应设排气管。
(2005-03-17发布2005-07-01实施)《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05?2.0.
3防火堤firedike用于常压液体储罐组,在油罐和其他液态危险品储罐发生泄漏事故时,防止液体外流和火灾蔓延的构
筑物。用于常压条件下,通过低温使气态变成液态物质的储罐组,在发生泄漏事故时,防止冷冻液体骤变成气体前外流的防火堤亦称围堰
(cofferdam)。现场安全检查要点说明:ABC安全的朋友们收集于网络;版权作者所有,致谢;3.更多资源请扫右
侧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微信最高级群已发2400+PPT5.4T+的HSEF资料!4.还不在abc安全微信群中的朋友请点击5.或
者直接扫描左侧二维码入微信群;!!!已经在ABC安全微信群中的不要扫!!!第一部分现场检查内容一、企业大门1、
厂界线黄色实线,宽200mm~300mm?2、安全标志①严禁烟火②禁用手机③限高限宽限速④必须使
用机动车火星熄灭器⑤必须穿戴护品……?3、门禁安保措施验证、登记、收缴火种、例行检查……?二、道路
1、标线①道路宽度>9m中间隔离线(白色实线)?②道路两侧有管架、设备沿边导向线(黄色实线)?
2、标志①上方架设管廊、管道的道路限高标志?②两侧设置管架、设备的道路限宽标志?三、
人行通道1、供紧急疏散专用的无障碍(防滑)坡道?2、平坦、通畅?3、行走空间(指净高2m,两侧)
尖锐物件?四、车间、库房、操作室的门1、安全出口的门a.能向疏散方向开启?b.有“推”、“拉”
标识?2、门开启后门的固定措施?3、防火防爆特殊要求保持门“关”状态的设置“自动闭门器”?4、
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a.“安全出口”标志?b.门下有门槛?c.门外设台阶?五、泵房1、通风换气
?2、防爆电气设备a.与“类、级、组”匹配?b.满足“防护等级IP”?3、压力表的表盘上刻划指示最高压
力的红线?4、仅供开停工、检维修用的排气、排液口封堵(丝堵、管帽、盲板、法兰盖)?5、低点排液口与地面距离
≥150mm?6、泵的出口管道上安装“止回阀”?7、剧毒化学品的取样采用“密闭取样器”?8、
每台机泵a.标识了“位号”?b.对应的操作按钮,标识一致?9、管道进出泵房和操作阀门的部位涂色、标注物料名
称和流向箭头?10、液体化工物料防流散措施?11、管道法兰间的垫片符合流体介质的相容性?12、甲、乙类液体
管道(无隔热层、不排空)满管-温升憋压?13、酸、碱等强腐蚀化学品的法兰加装“防喷溅罩”?14、化学灼伤危
险场所,服务半径15m设置洗眼冲淋器?15、管道法兰间的防静电跨接紧固件中有平垫圈和防松动(弹簧)垫圈
?六、储罐区1、易燃易爆的入口处设置人体导除静电设施?2、每个储罐,除标注“位号”外a.品名标识?
b.特殊标识(禁水、抗溶性泡沫灭火……)?3、储罐底部进出物料管线采用柔性连接?4、不设隔热层又不排空的每对
切断阀之间甲、乙类液体管道采取泄压措施?5、停罐检修专用的罐底阀加装盲板、法兰盖?6、穿越防火堤(围堰、防护
墙)的管线环隙封堵严密?7、储罐底部接地专用的断接卡采用的紧固件中有平垫圈和防松动(弹簧)执圈?8、
压力储罐顶部设置的安全阀,当进出口安装切断阀时a.切断阀保持“全开”状态?b.吊挂黄底黑字的正面为“全开”,背
面为“禁止开启”的标牌?c.采用铅封/加锁措施?9、储罐区防火堤(围堰、防护墙)的排雨水阀门
除排水外,呈“关闭”状态?10、立式储罐顶部防护措施滑跌坠落?11、液氧储罐周围5m范围不应有可燃物和沥
青路面?12、与化工储罐(管道)连接的氮气管道上①连续使用的应设止回阀+根部切断阀?②间歇
使用的应设两道切断阀,在两阀间设检查阀?13、可燃液体储罐上部接入的进料管①延伸至罐底200mm处?
②沿壁进料?14、罐组的专用泵(或泵房)均应布置在防火堤外?15、储罐(管道)隔热层采用泡沫塑料制品
应为阻燃型,其氧指数>30?16、甲B、乙类液体的固定顶罐a.应设阻火器和呼吸阀?b.当采
用氮封,应设置事故泄压设备?17、储罐液位计a.强酸、强碱、剧毒类化学品,禁用玻璃管液位计?b.
液位计上刻划指示“高液位、低液位”红线?18、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a.应设置“托升液化烃,泄水不漏烃”的注水设施
?b.安全阀就地排放管口,高出相邻罐顶平台>3m?c.高液位报警装置和高液位自动联锁切断进料装置?
19、全压力式液化气体储罐泄压排放管道能承受流体减压或排放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20、可燃(助燃)水槽式气柜
a.应设上、下限位报警装置?b.进出管道自动联锁切断装置(宜)?七、库房1、储存甲、乙、丙类液
体的防止液体流散设施(门坡、收集沟、集液坑)?2、储存遇湿会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的防止水浸渍的措施?3、甲、乙
类库房的疏散用门a.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b.不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4、可能散发可燃气体(蒸气)的库房
应设具有“预测、预报、预警”功能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5、危险化学品库房内堆物五距(墙、柱、垛、顶、灯)保持?
6、性能不互抵可以同库混存物品两者之间的垛距>1m?7、性能互相抵触、灭火和防护方法不同的危险化学品同库
混储?8、装卸作业雨棚a.作为临时仓库使用?b.采用“速熔、排烟、采光带”?9、进入库区的机动车辆合格的排气管火星熄灭器(防火罩)?10、控温要求的有机过氧化物储存a.禁与无机氧化剂共储?b.应急资源准备?11、剧毒化学品储存a.技防措施到位?b.地面防渗漏措施?12、直立储放的气瓶a.防倾倒措施?b.比空气轻的气瓶库顶,气体积聚?13、横卧堆放的液化气体钢瓶a.≤两层?b.防滚动措施?c.“漏气,不漏液”处置原则?八、化工生产单元或设施1、与其无关的永久性地上、地下管道穿越或跨越?2、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设备30m以内的管沟、电缆沟防气体窜入和积聚措施?3、设备(管道)隔热层采用泡沫塑料制品应为阻燃材料,其氧指数>30?4、爆炸危险环境(区域)a.应有区域划分图?b.应有《检查报告》,3年有效?5、有可燃液体设备的多层建筑物应采取防漏液至下层的措施?6、装置内构架中≥自燃点的可燃液体设备上层,若布置空气冷却器或甲、乙、丙类设备,应有防漏液至下层的措施,并用不燃隔板作隔离保护?7、开停工、检维修可能泄漏、漫流化工液体的设备区周围应有>150mm的围堰和导液设施?8、装置控制室朝向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设备侧的外墙应为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9、两端阀门关闭由于温度变化可能造成介质压力升高的甲、乙类液体管道应采取安全措施?
献花(0)
+1
(本文系清风日照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