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二历史复习课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020-02-16 | 阅:  转:  |  分享 
  
夏朝世袭制——“家天下”出现西周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西周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西周礼乐制——权力认同制度战国七雄①春秋时期,
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②战国时期,随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由“礼乐征伐自诸
侯出”变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春秋战国的纷争(礼崩乐坏/诸侯争霸)春秋争霸战国兼并从分裂逐渐走向统一东周第2课秦
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秦始皇一、前无古人的一项功业秦能够实现统一的条件:◆生产力提高,经济的发展;◆常年战乱,人民渴望统一;◆局部统一各民族初
步交融;◆商鞅变法,使秦富国强兵;◆策略正确(秦始皇雄才大略)(2013·浙江·15)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右
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A.②③①⑤B.②①⑤⑥C.①③⑤④D.④③⑤⑥A东到东海
南到南海西到陇西北抵长城一带秦朝疆域图人口达2000万秦的统一,结束割据混战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
帝国。秦始皇二、决定命运的两场廷议廷议一:以什么名号管理国家?材料1:“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
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
2:丞相绾等皆曰:“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臣等冒死上尊号,王为泰皇…”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
‘皇帝’。——《史记?秦始皇本纪》廷议二:以什么方式管理国家?材料1:丞相绾等言: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2:延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天下无异意,则安
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三、影响百代的三大制度皇帝制度有哪些特征材料1:王初并天下,自
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材料2:“天下
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材料3:“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传之无穷。”虎符是皇帝调发军队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中分为二,右左半符各有金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12字。发兵时,
必须右左半符验合方能生效。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1、皇帝制度(2012·海南)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
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D.标
榜君权神授C皇帝丞相“百官之首”御史大夫(副丞相)太尉百官之首全国政务职掌奏章下达诏令兼理监察
军务(虚有其位)诸卿三公之间分工明确,互相配合,互相牵制2、三公九卿制度3、郡县制的全面推行贵族政治官僚政治权力世
袭皇帝任免依据图示结合所学,概括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相同点:两者都是地方行政制度,在不同时期都曾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发挥
过重要作用不同点分封制郡县制官员产生方式世袭,有封地皇帝任命有俸禄无封地。地方与中央关系很强的独立性绝对服从中
央影响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容易导致地方的分裂割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但容易导致统治者独断专权。(实现了对
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郡县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分水岭”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皇帝太尉丞相
御史大夫郡守县令皇权至上地方政府中央政府集权中央集权集权君主专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中央VS地方皇权VS相权
归纳: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的原因?◆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小农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社
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诸侯割据混战教训,维护国家统一。◆地理原因——中国属于典型的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
面积广阔,需要统一管理。◆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BC221AD1912秦朝皇帝制度中华民国共和制秦朝
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有什么影响?立国虽二世、遗制越千年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有什么影响材料1:“百代都行秦政法”——
毛泽东材料2:“中国历史沿着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趋势,一直连续不断…原因之一在于政治制度从秦开始就搭建了保证国家整体性的
基本结构。”——任世江材料3:“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谭嗣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明清以
前积极作用为主;明清以后消极作用为主。积极:消极:政治:易导致暴政和腐败且扼杀民主政治经济: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资义萌芽发
展文化:形成文化专制,束缚民主思想发展总体:阻碍社会进步,是落后西方的因素制度:奠定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基本格局政治:维
护了国家统一和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有利于经济发展和大型工程的组织建设文化:有利于文化交流和古代文明的传承发展(2019年
新课标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
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D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
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
,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为什么作为创始者的秦朝仅二世而亡?(2015·海南)《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A.郡县制B.分封制C.井田制D.宗法制A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95294...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