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森林生态学考试知识点
2020-02-17 | 阅:  转:  |  分享 
  
森林生态学一.名词解释海克尔(Haeckel1896)首先对生态学作了如下界定: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
境)相互关系的科学。IGB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森林:是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构成这个群落的成分处了乔、灌木外,
还包括其他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其所居住的环境。生境:是指植物或群落生长的具体地段的环境因子的综合。光补偿点:当光照强度增加,植
物光合速率随之增加。光合作用吸收CO2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当光照强度超过光补偿点继续增加
,光合速率随之增加,到一定水平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光合速率达到光饱和时的强度称为光饱和点。光周期现象:是指植物和动物对昼夜长
短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反应。耐荫性:树种的耐荫性是指树种能够忍耐庇荫的能力,或树种在浓密林冠下更新和生存的能力。温周期现象:植物对温度
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反应称温周期现象。土壤结构;指土壤颗粒的排列方式。种群:是同一物种占有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的个体集合群。种群的年
龄结构:是指种群内个体的年龄分布状况,即各年龄或年龄组的个体数占整个种群个体总数的百分比结构。赤潮:是水中一些浮游生物暴发性增殖引
起水色异常的现象,主要发生在近海,又称红潮。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态种群不断
扩大,分布区逐渐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最后产量衡值法则: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最后产量差不
多都是一样的,即最后产量衡值法则。生态型:在生态特征上有差异的不同个体类型。生态型主要有以下3大类: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
态型生活型:是植物对外界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特别是能反映特定气候区内各种植物的越冬方式。陆生植物的5类生活型: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
物、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1年生植物。他感作用:也称异株克生,通常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
或间接的影响。Gause假说:或称之为竞争排斥原理,两个对同一种资源产生竞争的种,不能长期在一起共存,最后导致一个种占优势,一个种
被淘汰。生态位: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种间协同进化: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的共生进化的关系即为种间协同进化。优势种
: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优势种。建群种:优势层(乔木层)的优势种起着构建种群的作用,常称为建群种。
最小面积:至少要有这样大的面积,才能包含组成群落的大多数植物种类。层片:即每一个层片均由同一生活型的不同植物所构成。群落交错区:当
两个不同群落相邻存在时,群落之间可能有一个过渡带,这个过渡带是相邻生物群落的生态张力区,通常称为群落交错区,也称为生态交错区或生态
过渡带。边缘效应:在生态交错区内的物种种类和个体数目都比邻近生态系统里要多的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林木分化:群落中的不同植物,即
使种类、年龄都相同,也必然会在形态、生活力和生长速度上表现出或大或小的差异,这种现象在森林群落中称为“林木分化”。自然稀疏:竞争的
结果,使森林群落随年龄的增加单位面积上林木株数不断减少,即谓森林群落“自然稀疏”。旱生演替:开始于裸露岩石、沙地等干旱基质上的原生
演替称旱生演替。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地衣植物群落阶段、苔藓植物群落阶段、草本植物群落阶段、木本植物群落阶段。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
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
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取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取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彼此交
错连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这就是食物网。同化效率:指植物吸收的日光能中被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的比例,或被动物摄食的能量中被同化了的
能量的比例。生态平衡: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况。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能量输入输出稳定。养分吸收量:
指林木或植物从环境中吸收的养分总量。即吸收量=存留量+归还量初级生产量: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称为初级生产量或第一性生
产量。净初级生产量: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被植物自身的呼吸消耗掉,剩下的用于植物生长和生殖,这部分生产量称为净初
级生产量。温室效应:由于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易于让大量的太阳辐射透过而到达地面,同时大气又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地面辐
射不易逸出大气,大气还以逆辐射返回地面一部分能量,从而减少地面的失热,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温作用,称为“大气保温效应”,习惯上称“温
室效应”。叶片适光变态:由于叶片所在的生境光照强度的不同,其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往往产生适应光的变异,称为叶片适光变态。先锋树种:指
能够在荒山、荒地上首先生长形成森林的树种。物候期:植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水分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植物发育节律称为物候。
发芽、生长、现蕾、开花、结实、果实成熟、落叶休眠等生长发育阶段称为物候期。水源涵养作用:森林可以减少地表径流,使降水以地下径流的形
式均匀流入河流、水库,水量常年充足不竭,流量平稳,在枯水期仍能维持一定的水量,这种作用称为水源涵养作用。林冠截留量:林外降水量减去
林内降雨量叶面积指数:是群落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并与群落的功能有直接关系。叶面积指数=总叶面积/单位土地面积二.填空1.种群个体
的空间分布格局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均匀型、随机型和集群型。2.种群的年龄结构的基本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3.逻辑斯谛曲线
常划分为5个时期:开始期、加速期、转折期、减速期和饱和期。4.有关演替顶级理论主要有3种:单元顶级论、多元顶级论和顶级-格局假说
。5.分解作用包括碎裂、异化和淋溶3个过程的综合。6.收获量测定法是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的一种,包括皆伐实测法、平均木法、随机
抽样法、相关曲线法。7.常绿阔叶林;是指立木以常绿双子叶阔叶树为主,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等常绿乔木为典型代表组成的森林
。8.景观3要素:斑块、廊道和本底9.节律性变温包括昼夜变温和季节变温。10.森林群落的发生一般都具有迁移、定居、竞争、反应这
样4个过程。11.定居包括发芽、生长、繁殖3个环节。12.影响耐荫性的因素:遗传特性、年龄、气候、土壤。三.简答1.生态因子作用
的一般特征综合性:生境是由许多生态因子构成的综合体,因而对植物起着综合性生态作用。非等价性/主导因子作用:组成生境所有的生态因子,
都为植物直接或间接所必需,但在一定条件下必然有一个或两个起主导作用,这种其主要作用的因子称主导因子。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植物的生存
条件,即光、热、水、空气、无机盐类等因子,对植物的作用虽不是等价的,但同等重要而且不可缺少,若缺少任一类因子,植物的生长发育受阻,
且任一因子都不能由另一因子所取代、限定性:生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中往往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直接作用性与简介作用性
:区别生态因子作用的直接性和间接性,对认识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分布都非常重要。2.森林对水分的调节作用林冠截流入渗土壤的水蒸
发散地表径流3.r对策和k对策有利于增大内禀增长率的选择称为r-对策,有利于竞争能力增加的选择称为k-对策。在典型的K-对策和r
-对策种之间,存在无数的过度类型,称为r-k连续体。K对策种的特征:个体大、寿命长,低的补充量和低的死亡率,高的竞争能力以及对每个
后代的“巨大投资”。r对策种的特征:个体小、寿命短,在裸地生境有很强的占有能力,对后代的投资不注重质量,更多考虑其数量,在植物界表
现为种子小,结实量大,能够远距离传播种子。4.群落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具有一定的外貌形成群落环境不同
物种间存在相互影响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5.层片与层次的异同相同之处:森林群落的乔木层,在北
方可能属一个层片,但在热带森林可能属于不同层片。区别:一般层片比层次范围要窄,一个层次的类型可由若干生活型的植物所组成。6.热带
雨林特征(1)种类组成极为丰富(2)群落结构复杂(3)与植物根共生的真菌发挥了作用(4)乔木的特殊构造板状根、裸芽、乔木的叶子在大
小、形状上非常一致、茎花、多昆虫或鸟类传粉。(5)无明显季相交替(6)高位芽植物数量占绝对优势(7)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能流与物质流的速率都很高可见,热带雨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生产力最高的类型。四.论述举例说明生态因子间的补偿作用和不可替代性生态因子的补偿作用是指,当一种生态因子的数量不足时,有时可以通过另一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如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增加CO2的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光照的不足;不可替代性是指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完全由另一个因子来代替,如光合作用中,CO2浓度的增加并不能完全代替光照的作用。
献花(0)
+1
(本文系WANTED7r5ja...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