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材制造实训室建设申请
增材制造实训室建设的背景:
《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明确指出“组织实施学校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普及工程。在学校配置增材制造设备及教学软件,开设增材制造知识的教育培训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设计的兴趣、爱好、意识,在具备条件的企业设立增材制造实习基地,鼓励开展教学实践。”
中国是工业制造大国,但传统流水线、自动化作业方式无法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3D打印在固件稳定性、多样化、小批量生产具备较强优势,是辅助只能制造的重要手段之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卡快速发展,推动各行业提供个性化产品及服务,同时VR/AR、3D技术的逐渐成熟为3D打印市场的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
增材制造实训室建设的目的:
1、产教结合,让学校成为学校工厂,创造集设计和3D打印于一体的课程,以传授核心教学和科学概念的课程。该课程是为了激发学生对前沿技术、科学、数学尤其是工程和设计的兴趣。产学协同,产学研一体化协作,为其他平台提供符合教育需求的3D新资源、新工具、新平台和优质服务。
2、真正赋能,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在没有看到或者触摸到实物的情况下,很难掌握抽象概念。对于所有学生而言,无论吸收新知识的程度如何,亲自动手实践可以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许多学生喜欢动手学习。3D技术包含多样的技术,在不同场景和情境下使用(如个人环境、班级环境、学校环境),应用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及终身教育,构建一个基于3D技术应用的教育生态系统。
3、特色建设,要在众多的职业院校中拥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有出彩的教学成果和口碑,以及差异化创新型的高科技专业课程。如虚实的结合与融合,将3D显示技术和3D虚拟现实技术的桌面显示技术与3D打印的桌面制造技术有效融合,进行有效集成创新,同时,将3D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开发3D新资源,研发3D新工具,构建3D应用服务平台,有效融入学科教学之中。
4、学校品牌,拥有创新的、实践性强的课程,对学校的宣传和口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招生对象的吸引力也是显而易见的。有利于招生宣传,节省招生资源。
增材制造实训室建设的方案:
⑴使用面积:场地面积大约80-100平方,或一间普通教室。
⑵教室配备桌面3D打印机、电脑各8台,以组为单位学习3D扫描、3D打印知识以及制图操作,然后进行打印。
⑶配备4台彩色3D打印机,配4台普通打印机,可以满足学生创新出的物件直接打印以及部分特殊需求;
⑹在教室布置有玻璃柜展示,展示学生的创意成果,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⑻教师基本要求:(1)具备CAD、UG、proe或solidwork等基础知识;(2)应具备艺术设计或美术设计等基础知识;(3)具备机械制图、计算机操作、机械制造工艺学等基础知识;(4)人员需求:1人。
配置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规格、技术参数 数量 单位 1 桌面型3D打印机 FDM熔融沉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