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0部编人教版语文七下第一单元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
2020-02-20 | 阅:  转:  |  分享 
  
2019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一课《邓稼先》资料汇编



文学常识

邓稼(jià)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安徽怀宁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的研发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省合肥市,著名物理学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名誉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中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内容主题

《邓稼先》是一篇记人传记型文章,也可以看作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以中华几千年来的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歌颂了邓稼先忠厚谦虚、真诚朴实的思想品格以及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身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

课文由六个小标题组织内容,从近百年来中华民族蒙受屈辱和宰割写起,引出邓稼先的伟大贡献与可贵品质,然后引用唐代李华的《吊古战场文》和作者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中国男儿歌》,深化读者对历史背景的认识,由此也更能体味邓稼先的可贵与伟大。最后,作者中肯而深情地评价了自己这位好友——他是中国人民“永恒的骄傲”。我们学习邓稼先的感人事迹,也应体会其中的民族自豪感和为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强盛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写作技巧

蒙太奇手法:蒙太奇(Montage)本是电影艺术的术语,是“剪接”的意思。在文学艺术中,也可以通过不同“镜头”的拼接,创造出各个片段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特定含义。写作时采用这种方法写作的方式也叫蒙太奇手法。

《邓稼先》文中六个小标题所引领的六个“镜头”是经过选择和取舍的。第一章交待历史背景突现邓稼先对祖国对民族所作出的历史性的巨大贡献。第二章介绍邓稼先的生平事迹。第三章对比揭示为什么是邓稼先取得这样的成就,展现邓稼先所特有的优秀民族性格。第四章,“镜头”再入作者与邓稼先的交往,亲自证实邓稼先在中国核事业中的巨大贡献,充满民族自豪感。第五章,“镜头”再转,重点交待他取得巨大成就时身处的极端艰难的环境,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取得辉煌卓越的成就,而自己依然隐姓埋名默默无闻。最后,作者给了自己一个“特写”,自己站在镜头前总结陈词。

六个镜头仿佛从远到近,逐步推向主人公,从背景到行为再到内在,渐次揭示邓稼先的伟大成就与伟大人格。这样的“镜头剪辑”使表现内容层次分明又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引导读者的注意力与情绪心理,启迪读者思考。



关键字词

《吊古战场文》译文: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象飘带一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幽暗啊悲惨凄凉,阴风悲号,天日昏黄。飞返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禽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里是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夜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元勋yuánxūn:首功,大功,引申为立大功的人。

奠基diànjī:奠定建筑物的基础,比喻某一事物的产生或确立。

选聘xuǎnpìn:挑选聘用。

昼夜zhòuyè:指白天和黑夜。

署shǔ名:在书信、文件或文稿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挚zhì友:交情深厚的朋友。

任人宰zǎi割: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

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为人知xiǎnwéirénzhī:很少有人知道。鲜,少。

至死不懈xiè: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某件事(信念)有着执着的追求,对事业坚持不懈。

鞠躬尽瘁jūgōngjìncuì:指勤勤恳恳,贡献出全部精力。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当之无愧dāngzhīwúkuì:毫无愧色,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截ji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清楚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锋芒毕露fēngmángbìlù: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好表现自己。毕,全,都。

妇孺皆知fùrújiēzhī: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阔kuò别:长时间的分别。

铤tǐng:疾走。(铤而走险)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筹chóu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

彷páng徨huáng:犹豫。

殷yān红:带黑的红色。





综合练习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0.选出本课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3-5个好词,把它们写在一段连贯合理的话中。(5分)



1.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4分)

(1)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2)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3)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

(4)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





2.下面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3分)

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B.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C.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D.“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3.选出下列词语的字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3分)

A.秘(mì)密秘(bì)鲁曾(zēng)祖曾(céng)经

B.吐血(xiě)血(xiè)脉殷(yān)红殷(yín)勤

C.强(qiáng)硬勉强(qiǎng)倔强(jiàng)说(shuō)服

D.参(cān)与参(cēn)差人参(shēn)游说(shuì)



4.选词填定。(3分)

奥本海默是一个________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玻恩的研究生。玻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玻恩做学术报告时)________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________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________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A.顶尖 中断 家喻户晓 但是

B.拔尖 打断 家喻户晓 只是

C.顶尖 截断 妇孺皆知 只是

D.拔尖 打断 妇孺皆知 不过



5.选出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A.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

B.我们要主动向同学老师、家长等身边的人不耻下问。

C.希望本次活动能激发同学们的练字热情。

D.希望大家通过持之以恒不间断地练习,写出一手美观的汉字。



6.关于《邓稼先》一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邓稼先》是杨振宁写的一篇回忆性记人散文,作者以中华几千年传统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介绍了自己的老朋友邓稼先——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B.课文第五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把读者引入中国历史的深处,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去思考。结尾处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说明了邓稼先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儿,他有着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的精神品质。

C.文中第三部分对比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的一段话,表明了作者对邓稼先的赞扬和对奥本海默的贬斥。

D.“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表明邓稼先是自觉自主地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



7.课文首章结尾说: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结合全文,分析邓稼先为什么有“巨大贡献”,却“长期以来”“鲜为人知”?(4分)



8.拓展阅读。(12分)

《半个世纪的友谊》选段

许鹿希

“文革”初期,氢弹爆炸了,但核武器的研制并没有到头。可在那个乌烟瘴气的年代,就连稼先他们核武器研究院也未能幸免。林彪、“四人帮”组织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把斗争矛头指向稼先等十几位理论部的负责人。稼先非常清楚地知道这时只要说一句违心的话,就会给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他顽强地顶着,处境很危险。正在此千钧一发之际,似乎苍天有眼,1971年杨振宁先生从纽约经巴黎飞抵上海。下飞机后,开列了他要见的人的名单,名单上第一个就是邓稼先。这张名单很快传到中央,稼先立刻被召回北京会客。不久,在周总理亲自干预下,基地里暗无天日的局面结束了。

杨振宁先生当然不知道他们的这次会晤对稼先来讲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但是我们全家人从心底深深地感激他。

杨先生与稼先从小就有着深厚的情谊。他们两家的祖籍都是安徽,在清华园两家人又住隔壁。邓父邓以蜇和杨父杨武之是多年深交的老友。杨振宁教授的弟弟杨振平与稼先也很要好。少年时代的稼先与少年杨振宁总在一起打墙球,弹玻璃球,甚至还比赛爬树。上中学稼先和杨振宁都同在北平崇德中学,杨振宁比稼先高两级,后来他们两人又是西南联大的校友。解放前夕,稼先和杨氏兄弟又都赴美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后,稼先就与他们分开了,不过他们的友情却一直保持着。

自1971年以后,杨先生多次回来访问、讲学。稼先与他总少不了叙旧聊天。有一次杨先生到我们家,他说想和稼先一起骑车去颐和园。为安全起见,这样的要求我们着实不敢答应他。还有一次,我们一道去北海仿膳,大家边吃边谈笑着,杨先生对稼先说:“这回你可以吃饱了,想当年在美国留学的时候,你可是常常饿肚子的呀!”可不是嘛,稼先留学的时候,生活很艰苦,开始没有奖学金,吃饭不敢按饭量吃,只能按钱吃。有一段,他和洪朝生(现在科学院低温物理中心工作)合住在一位美国老太太的阁楼里,有一次他俩去吃饭,两份牛排端上后,稼先看了看,对洪朝生说:“我这块小,你那块大。”洪朝生就把自己那份给了稼先。……回想起这些往事,杨先生与稼先都笑了。

后来,杨先生多次送书给稼先,有《杨振宁论文选集》,有《读书教学四十年》等,都写着“稼先”或“稼先弟”存念。稼先六十寿辰时,杨先生特意送他一副国际象棋。稼先住院后,杨先生到医院看他,并且为他找特效药。最后一次,杨先生送给稼先一大束鲜花,这鲜花象征着两人永存的友谊。

(选自《怀念稼先》,作者是邓稼先的妻子,北京医科大学许鹿希教授)

(1)选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表现了什么主题?(4分)



(2)1971年杨振宁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下飞机后,他开列了想要见的人的名单,第一个就是邓稼先。选文中作者对此事的记忆犹为深刻,为什么?(4分)



(3)解放前,邓稼先和杨振宁赴美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杨振宁留在了美国,甚至因此几乎与父亲决裂,而邓稼先迫不及待地回到了祖国。后来两人各自做出了一番成就,但杨振宁做为诺贝尔奖得主名满天下,而邓稼先做为“两弹元勋”,生前默默无闻,令人感慨。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请简要明晰地加以表述。(4分)





参考答案:

1.(1)记叙(叙述);(2)抒情;(3)描写;(4)议论。

2.D。其它三项正确标题用法如下:

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B.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C.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3.B血(xuè)脉

4.D

5.C。A句概念混淆重复,“古典诗词”是属于“诗歌”的,可改为: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B句用词不当,“不耻下问”可改为“请教”或“求教”。D句“持之以恒”和“不间断”语义重复,应删掉一个。

6.C。二人是不同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产生的不同性格的杰出人物,各自为自己的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奥本海默,作者并无贬斥之意。

7.邓稼先是我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的研发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不断的研发过程中,出于保密的需要,邓稼先和一大批奉献者们都只能隐姓埋名,在荒漠戈壁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鲜为人知”与“巨大贡献”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邓稼先默默无闻,努力奉献,不图回报的优秀品质,更能表现出邓稼先将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而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崇高品格。

8.(1)1971年杨振宁回国,救邓稼先脱出陷境;邓杨两家的交情与二人多年的友情;1971后,杨振宁多次与邓稼先相聚忆往昔,并多次送给邓稼先自己的作品和各种礼物。这些内容集中表现了邓杨两人之间跨越了半个世纪的永存的友谊。

(2)当时邓正陷于政治危局之中,杨的归国恰逢其会,使邓稼先得以脱困,邓家人包括作者对杨满怀感激;且杨振宁刚回国,提出首先要见的就是邓稼先,也表明他对邓稼先的深情厚谊,所以作者对此事尤其难忘。

(3)略。答题内容注意二人选择都无可厚非,但显然杨对邓的崇敬更甚,能由此基调出发,结合爱国情怀和人物经历来谈即可(2分)。文字表述要求简要明晰,观点明确,论述合理方可(2分)。



2020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二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资料汇编



文学常识

1.臧zāng克家(1905年-2004),著名诗人,山东潍坊诸城人。他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诗刊》主编,第一部诗集是《烙印》,其短诗《有的人》被广泛传颂。

2.闻一多(1899年-1946年),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红烛》和《死水》等。著名的《七子之歌》是他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此后不久,他便回国,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直至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内容主题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主要事迹,表现和赞颂了他的崇高品格与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





写作技巧

诗化的表达:作者臧zāng克家是一位诗人,本文的内容安排和语言表述上都有鲜明的诗化倾向。

文章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后半部分写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作者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最能体现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的材料,围绕着表现人物品质这一主题有详有略,有繁有简地加以组织。如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主体事件详写以突出中心,次要细节略写以补充强调。具体材料的选择和安排可谓选材精当且精于剪裁。

语言生动凝练、音调铿锵,富于感情和音乐美。用词精警有力,使叙述和议论的句子也生动形象,充满感情。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个“钻探”,便以形象生动的比喻,写活了闻一多钻研学问的勤敏刻苦的态度。再如“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短促有力,琅琅上口,整齐而富有节奏感。文中这样精警生动的用词和整齐有力的句子还有很多。这些句子不仅让描写句,也让本来容易显得平实甚至流于平淡的叙述和议论的句子也变得形象生动、铿锵有力,包含着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之情,特别感人。所以文中很多夹叙夹议的部分,在语言上也是抒情化的,描写、叙述、议论和抒情常是间错交融的。



关键字词

梳头shūtóu:梳理头发。

抱歉bàoqiàn:心中不安,觉得对不起人。

弥高mígāo:更高。弥,更加。

秩序zhìxù:有条理,不混乱。

衰微shuāiwēi:指(国家、民族等)衰弱,不兴旺,十分微弱。

深宵shēnxiāo:深夜。

赫然hèrán: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

伴侣bànlǚ:伙伴。

小楷xiǎokǎi:楷体小字。

硕果shuòguǒ:很大的果实,比喻巨大的成绩。

卓越zhuóyuè:高超出众。

迭起diéqǐ:一次又一次兴起。迭,屡次、接连。

澎湃péngpài:形容声势浩大。

大无畏dàwúwèi:无所畏惧。形容英雄气概。

望闻问切wàngwénwènqiè:中医用语,原指中医的四种诊断方法,合称四诊。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

锲而不舍qièérbùshě: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

目不窥园mùbùkuīyuán: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兀兀穷年wùwùqióngnián:意思是指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勤劳不懈。比喻做事不辞劳苦。兀兀,穷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群蚁排衙qúnyǐpáiyá:文中指整齐地排列着。衙,衙门。排衙,旧时主官升座,衙署陈设仪仗,僚属依次参拜,分立两旁,称为“排衙”。

迥乎不同jiǒnghūbùtóng:形容差别很大,或完全不一样。很不一样。迥,差得远。

沥尽心血lìjìnxīnxuè: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沥,滴。

潜心贯注qiánxīnguànzhù:形容做事用心专注,用心专而深,全部精力都放在上面。

心会神凝xīnhuìshénníng:指精神高度集中,十分认真,心思精神完全会聚和集中起来。凝:凝聚,聚集。

一反既往yīfǎnjìwǎng:完全与已经过去的情况不同,完全与以前相反。一:完全;既往:从前。

心不在焉xīnbúzàiyān: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慷慨淋漓kāngkǎilínlí: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气冲斗牛qìchōngdǒuniú: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综合练习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0.选出本课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3-5个好词,把它们写在一段连贯合理的话中。(5分)



1.选出下列词语的字音或字形无误的一项()(3分)

A.秩(zhì)序赫(hè)然卓(zhuó)越潜(qiǎn)心贯注

B.深霄(xiāo)倔(jué)强迥jiǒng)异气冲斗(dòu)牛

C.字帖(tiè)迭(dié)起偷窥(kuì)楔(qiè)而不舍

D.伴侣(lǚ)倦怠(dài)排衙(yá)沥(lì)尽心血





2.关于《说和做》一文,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作品全名《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最早刊登在1980年2月12日的《人民日报》。

B.作者是“农民诗人”臧克家,其短诗《有的人》是影响极大的名篇。

C.文中主人公闻一多,是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D.闻一多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红烛》和《死水》等。





3.关于《说和做》的内容解析,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全文结构严谨精致、选材典型精当、内容文约义丰,仅千余字,就将治学严谨、言行一致、有澎湃爱国热情的闻一多先生刻画得血肉丰满、跃然纸上。

B.文章写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先致力学术救国,后投身民主革命,义无反顾。无论什么样的行为表现,本质上是言行一致的,核心精神在于爱国精神。

C.“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连用四字短语,内容丰富,气势流畅,形象地表现出了闻一多先生研究唐诗时的勤奋刻苦,呕心沥血。

D.作者亦是诗人,全文都运用诗化的语言,用词典雅精致,极具韵味,富有音乐美。



4.选词填定。(3分)

他“说”了。说得真________,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________的学者,________的优秀诗人,________的革命烈士。

A.痛快 优秀 激情洋溢 无畏

B.痛快 卓越 热情澎湃 大勇

C.快意 卓越 热情澎湃 忠诚

D.快意 优秀 忠于祖国 大勇



5.选出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A.小张告诉小王,睡前看电视时间太长或玩手机时间太长,都会导致他难以入眠。

B.文明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市民的一举一动往往可以显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

C.学校组织防震逃生演练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师生熟知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方法。

D.5月3日至4日,中美就经贸问题举行了磋商,达成了就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



6.关于《说和做》一文中的语句分析,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研究学问的目的是在于救国,是出自爱国精神的行为。

B.“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刻苦勤勉的治学精神。

C.“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D.“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飘逸超然的学者风度。





7.“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此句在文中独句成段,有什么作用?(3分)





8.拓展阅读。(10分)

有的人

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

(1)“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暗含了鲁迅先生著名的一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2分)



(2)诗歌上半节中有一句“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与后半节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后呼应,又令人联想到写野草精神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请简要概括本诗的主题?(2分)



(4)诗中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D。其它三项错误在:A潜(qián)心贯注;B深宵(xiāo),气冲斗(dǒu)牛;C偷窥(kuī)锲(qiè)而不舍。

2.D。《烙印》是臧克家的诗集。

3.D。“全文都运用诗化的语言”过于绝对了,这是一篇语言精警,用词典雅,音调铿锵的充满感情的记叙文,但并非诗或散文诗。

4.B

5.B。注:A存在歧义;C“目的”和“为了”重复冗余;D项中“达成”与“沟通”搭配不当,应为“达成了就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的共识(或协议等)”。

6.D.“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7.“还”字承接上文,“革命家的方面”引出下文。此句独句成段,简洁有力地承上启下,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8.(1)俯首甘为孺子牛。

(2)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诗句各一分,错一处扣一分)

(3)此诗讴歌了鲁迅先生甘为孺子牛的一生,抒发了对那些为人民而活的人们由衷的赞美之情。

(4)诗中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诗人以高度浓缩概括的诗句,总结了两种人。两种人通过不断地相互对照和映衬,伟大的更伟大,卑劣的更卑劣。作者的崇敬与赞美,蔑视与批判都表达得更加鲜明深刻。



2020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三课《回忆鲁迅先生》资料汇编



文学常识

1.萧红(1911年-1942年),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本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nǎi)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散文集《牛车上》等。



内容主题

《回忆鲁迅先生》通过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并以多个片段的形式组合在一起,呈现出一个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血肉丰满的鲁迅,展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和气质,体现了鲁迅先生随和豁达的性格和对亲友的深情厚谊,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作者对鲁迅的尊敬、爱戴和怀念之情。





关键字词

安顿:文中意为安祥,安稳。

舀yǎo:用瓢、勺等取东西(多指流体)。

揩kāi:擦,抹。

调羹tiáogēng:汤匙,舀汤的小勺。

薪金xīnjīn:工资。

校对jiàoduì:根据定本核对抄本或根据原稿核对校样,订正差错。

展然:通“辗然”,笑的样子,舒展、舒心的笑。

草率cǎoshuài:潦草,不工整。

吩咐fēnfu:口头指派或嘱咐。

抹杀mòshā:彻底勾销。

阖hé:闭合;全。

疙瘩gēda:文中指绳子上突起的小绳结。

深恶痛绝shēnwùtòngjué: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不以为然bùyíwéurán: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写作技巧

深情的白描:

白描与工笔相对,是用朴素简练的文字勾勒轮廓,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白描看似平淡却需要抓住对象的特点。《回忆鲁迅先生》中对鲁迅先生的刻画就是以白描为主的。作者通过细腻观察,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生活细节,能从细微处对鲁迅先生进行了客观而生动的具体描写,通过一个个传神的白描片段,组织成鲜活的鲁迅形象,平实自然而穷形尽相。仔细体会,不难看出作者在白描片段安排上的良苦用心:思想家文学家,关爱青年的导师和诤友,一个对妻子无比倚重的丈夫,一个体贴孩子的好父亲,一个亲切随和热情幽默的长者,作者的白描几乎面面俱到。

不同角度的白描铺展开来,容易显得琐碎,甚至凌乱。选文却没有这种缺憾。这要归功于描写的背后蕴含的深情和女作家细腻明丽的语言。不同片段的组合看似散漫,内里却贯穿着作者对鲁迅深刻质朴的感情,随着一个个片段的展开而沉郁舒缓地散发出来。随着白描的展开推进,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爱戴、赞颂与怀念也越来越鲜明深切。





综合练习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0.选出本课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3-5个好词,把它们写在一段连贯合理的话中。(5分)



1.选出下列词语的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3分)

A.咳(ké)嗽绞(jiǎo)肉揩(kǎi)抹疙(gē)瘩

B.薪(xīn)酬倔(jué)强迥jiǒng)异校(jiào)对

C.厌恶(wù)草率(shuài)捆(kǔn)绑调羹(gēng)

D.吩(fēn)咐偷窥(kuì)菜碟(dié)舀(yáo)水



2.关于《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无误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作者萧红,是中国当代女作家,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散文集《牛车上》等。

B.《回忆鲁迅先生》呈现了鲁迅的多个侧面: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风度,又是一个对青年爱护备至的导师和诤友,一个对妻子无比倚重的丈夫,一个体察孩子的好父亲,一个亲切随和不失热情幽默的长者。

C.文章内容看似寻常甚至琐碎,随意想象,轻描淡写,但这看似漫不经心的背后是对鲁迅深刻的了解,貌似轻描淡写的内里是对鲁迅深厚的感情。

D.本课语言平淡简洁,以白描的功力见长,凝练有力,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



3.关于《回忆鲁迅先生》的内容解析,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多次写到了鲁迅的笑容:“明朗的鲁迅先生的笑声”、“转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来”、“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笑而不答”……这可以看出鲁迅并不是永远板着脸,而是爽朗和蔼、可亲可爱的。

B.“青年人写信,写的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可见鲁迅先生对青年人之关怀与责任感,他对青年严格要求的同时又深切关爱。

C.鲁迅“欢喜吃硬的,油炸的,就是吃饭也欢喜吃硬饭”、“喜欢北方口味”、“就是后来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这体现出他很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个性鲜明,甚至有些倔强、固执。

D.鲁迅先生即使生病了也“又谈翻译,又谈某刊物”,还忙着“校《海上述林》的校样,印珂勒惠支的画,译《死魂灵》下部”,“要做的事情非立刻就做不可”。可见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又极其讲究效率。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调查显示:消费投诉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服务类消费关注度高,二是互联网广告投诉增长。

B.是大半夜里起来看球赛?还是美美地睡上一觉呢?作为球迷,很多人心里会有些纠结。

C.来到孔子的故乡——曲阜,游客都要游览“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体验传统文化。

D.在“做一天上海人”的特色活动中,全体师生一起了解了上海的历史、体验了上海的生活。



5.请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3分)

①____________,俯首甘为孺子牛。

②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_____。

③寄意寒星荃不察,_____________。



6.请以“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运用排比修辞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5分)







参考答案:

1.B校(jiào)对

2.B。其它三项错误在:A.本文作者萧红,是中国近现代女作家;C.文章内容是回忆并非随意想象;D.本文课文平易简洁,又不失细腻明丽。

3.D。鲁迅先生即使在病中也夜以继日,笔耕不辍。可见想抓住有限的时光,多给后世留点东西,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孺子牛。

4.C

5.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②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③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6.略

2020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四课《孙权劝学》资料汇编



文学常识

1.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sù]水先生,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2.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3.吕蒙(178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吕蒙是东吴攻灭关羽的最早倡议者。鲁肃去世后,吕蒙代守陆口。后来吕蒙抓住战机,袭取荆州三郡,帮助东吴实现了“全据长江”的夙愿,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其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笃志勤学的典范。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





内容主题

此文以“劝学”——“就学”——“赞学”为主线,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诫下发奋学习,最终大有长进,令人刮目相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





关键字词

孙权劝学

初(初,起初,当初),权谓吕蒙曰:“卿(卿,你)今当涂(当涂,当道,当权。涂同途)掌事(掌事,掌权,管事),不可不学!”蒙辞(辞,推辞,推托)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君王的自称,我)岂(岂,难道,表示反问)欲卿治经(治经,研究经典)为博士(博士,负责传授经学的学官)邪!但(但,只,只是)当涉猎(涉猎,粗略阅读),见(见,了解)往事(往事,历史,过去的事)耳(耳,语气助词,罢了)。卿言多务,孰(孰,谁)若(若,比得上)孤?孤常读书,自以为(以为,认为)大有所益。”蒙乃(乃,于是)始就学(就学,学习)。及(及,等到)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即,就)更gēng(更,重新,另外,再)刮目相待(刮,擦拭。刮目相待,用新眼光看待),大兄何(何,怎么)见(见,知道,知晓)事之(之,结构助词,此处无实际意义)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而,就,然后,连词,表示顺承)别。



重点解析

此文以极为凝练的文笔、传神的对白叙事写人,以对话为主来展现和推动情节,再结合对比手法和侧面烘托来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的风采,可谓言简意丰,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

短文通篇主要记录人物的几次对白,却传神生动地塑造出了两个艺术形象。孙权作为吴国之主,关心下属,鼓励吕蒙要多学习,针对吕蒙的推托更是现身说法,令其醒悟。几句话之间,一个关心下属、端正严明的君王形象跃然纸上,风度俨然。再看吕蒙,未就学时对读书的不以为然和学有所成之后的明智自信,也是通过一句推托之辞和一句玩笑话就神形毕现,而这两句话呈现的吕蒙形象也恰成对比,可谓生动传神、言简意赅之极。

除了对“劝学”的两位当事人的直接描写,文中还通过鲁肃这个旁观者见证了吕蒙的长足进步,其“赞学”之言行侧面烘托出“劝学”的成就,亦引出了吕蒙的自信之语,使文章和故事得以完美收结。

综观全文情节,孙权的用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吕蒙就学后的学识长进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论情节,环环相扣,前因后果,井然有序;论技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烘托与对比并用,不可谓不精妙。能将这一切纳于短短一百五十余字之中,简约传神的白描功不可没。



综合练习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0.文言是古代的书面语体,年代久远,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技巧的朗读能够有效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率。朗读请注意:一、把握停顿,读准节奏,切忌太快;二、揣摩虚词,读出韵味,注意模仿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



1.请按课文故事内容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人名。(3分)

()劝学——()就学——()赞学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8分)



卿今当涂掌事——涂()见往事耳——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若()自以为大有所益——益()

即更刮目相待——更()结友而别——而()



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你如今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

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D.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4.下列句子“而”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博学而笃志。

C.有闻而传之者D.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5.下列句中括号内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卿言多务,孰(若)孤——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C.即(更)刮目相待——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及)鲁肃过寻阳





6.阅读故事时,人物语气的判断是要仔细探究的。因为说话者的不同口吻,能显示出人物的各种神情、心情,甚至性格特点。请结合文中故事内容,分析下列句中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将至少两个描述语气的词语填在句后括号内。(6分)

示例:

及等到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十分欣喜、高兴)

(1)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3)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7.拓展阅读。(2分)

《取笑》

甲乙同行,甲望见显者冠盖,谓乙曰:“此吾好友,见必下车,我当引避。”不意竟避入显者之家,显者既入门,诧曰:“是何白撞,匿我门内!”呼童挞而逐之。乙问曰:“既是好友,何见殴辱?”答曰:“他从来是这般与我取笑惯的。”

显者

白撞:白日行窃的人挞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①显者既入门既我当引避引避

③既是好友既何见殴辱见不意竟避入显者之家,显者既入门,诧曰:“是何白撞,匿我门内!”



1.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2.涂:同“途”,道路;耳:罢了;若:比得上;益:好处;更:重新,再;而:然后,连词,表顺承。

3.B.译: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教授经学的学官吗?注意“博士”是古今异义词。

4.B。B项中“而”表示并列关系,其它三项都是表示顺承(承接)关系。

5.A。A项中“若”都是“比得上”的意思。B项中“之”分别是无实义的结构助词和代词;C项中“更”分别意为“重新,再,另外”和“还,还有”;D项中“及”分别释为“来得及”和“等到”。

6.参考范例:(1)坚定有力,语重心长,十分认真;(2)严肃认真,循循善诱,语重心长(1、2两小题中,“语重心长”只能用一次);(3)十分自豪、大方自信、亲切地玩笑。(每空中至少两词,意对方可)

7.(1)已经;避开,避让;既然;被。

(2)没想到竟然躲进了显贵的家里,显贵进门之后,惊诧地道:“这是什么白日行窃的贼,藏在我家门内!”

(3)这则小故事讽刺了那些贪慕虚荣而自欺欺人,装模作样的人,这样的人最终会自讨苦吃,成为笑话。其中四句对话各有味道:“此吾好友,见必下车,我当引避”是甲在装模作样,故作姿态,应读出谦逊礼让或故作谦逊礼让的语气;“是何白撞,匿我门内”是显者的惊诧;“既是好友,何见殴辱”是乙看破甲的可笑面目后的调侃或调笑;“他从来是这般与我取笑惯的”则是甲在强行为自己遮羞,应是尴尬或强作镇定的语气。所以文中四句对话,可以按情境按人物身份“实读”,也可以稍作夸张地“虚读”,前者强调作品的现实意义,后者更能突显作品的嘲讽意味,强化讽刺效果。所以这是一道主观题,能明确观点,并结合故事主题有理有据有序地说明理由即可。此题5分,明确观点一分(只有观点不得分),分析主题两分,结合主题分析语气及表达效果2分(语气分析能整体分析或举一例分析即可,不要求四句全析)。







和语文在一起 七(上)课内资料汇编







献花(0)
+1
(本文系和语文在一...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