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
2020-02-21 | 阅:  转:  |  分享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人教版)

姓名班级成绩出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如图,∠1=62°,若m∥n,则∠2的度数为()

(A)118°(B)28°(C)62°(D)38°

2、如图,若m∥n,∠1=105o,则∠2=( )

A、55o B、60o

C、65o D、75o



3.如图,直线m、n相交,则∠1与∠2的位置关系为()

(A)邻补角(B)内错角(C)同旁内角(D)对顶角



4.如图,已知∠C=70°,当∠AED等于()时,DE∥BC

(A)20°(B)70°

(C)110°(D)180°

5.如图,能判断直线AB∥CD的条件是( )

A、∠1=∠2 B、∠3=∠4

C、∠1+∠3=180o D、∠3+∠4=180o



6.如图,已知AB⊥CD垂足为O,EF经过点O.如果∠1=30°,则∠2等于()

(A)30°(B)45°

(C)60°(D)90°

7、如图所示,下列推理及所注理由错误的是()

A.因为∠1=∠3,所以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因为AB∥CD,所以∠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因为AD∥BC,所以∠2=∠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因为∠2=∠4,所以AD∥B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8、如图,下面推理中,正确的是……()

(A)∵∠A+∠D=180°,∴AD∥BC(B)∵∠C+∠D=180°,∴AB∥CD

(C)∵∠A+∠D=180°,∴AB∥CD(D)∵∠A+∠C=180°,∴AB∥CD

9.如右图所示,点在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

A.B.

C.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的度数为。

2、如图2,直线相交于点,.若,则等于。3、如图3,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则的度数等于。



4、如图4,已知AB∥CD,若∠A=20°,∠E=35°,则∠C等于。.

5、如图5,,∠1=120°,∠2=100°,则∠3=。

6、如图6,已知AC∥ED,∠C=26°,∠CBE=37°,则∠BED的度数是。









图4图5图6

7、如图7,AB∥CD,∠ABE=66°,∠D=54°,则∠E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

8、如图8,AB//CD,直线EF与AB、CD分别相交于E、F两点,EP平分∠AEF,过点F作FP⊥EP,垂足为P,若∠PEF=30,则∠PFC=__________。

9、如图9,则.

10、如图10,已知,∠1=130o,∠2=30o,则∠C=.









图7图8图9



三、解答题(每小题9分,共63分)

1、已知:如图,DA⊥AB,DE平分∠ADC,CE平分∠BCD,

且∠1+∠2=90°.试猜想BC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并说明其理由

















2、已知:如图所示,CD∥EF,∠1=∠2,.试猜想∠3与∠ACB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并说明其理由

















3.已知(如图)AE⊥BC于E,∠1=∠2,

试说明DC⊥BC的理由?



















4.如图,已知∠1+∠2+180°,∠DEF=∠A,

试判断∠ACB与∠DEB的大小关系,

并对结论进行说明.

















5.如图,∠1=∠2,∠D=∠A,那么∠B=∠C吗?为什么?



















6.如图所示,A,O,B在一条直线上,

OE平分∠COB,OD⊥OE于O,

试说明OD平分∠AOC.





















7、如图,AB∥CD,试求∠BAP、∠APC、∠PCD三者间的关系式,并进行严格的证明。

























学校班级考号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1



2



m



n



第1题







2



3



4



n



m



1



第2题



C



B



E



D



A







第5题



B



C



D



O



2



A



1



E



F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1



2



3



图3



E



D



B



C′



F



C







D′



A



图1



C



A



E



B



F



D



图2



l1



l2



1



2



3



300



P



F



E



B



A



C



D



图10



A



B



D



C



1



2



3



























A



B



P



C



D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95294...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