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小学四年级语文试题 (154)
2020-02-22 | 阅:  转:  |  分享 
  
班别姓名

?

?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划“√”。

笼罩(lónglǒng)薄雾(bóbáo)

余波(bōpō)风号浪吼(háohào)

二、写近义词。

霎时()昂首()颤动()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2)形容隐隐约约。()

(3)没有风浪,比喻平静。()

四、比较词语填空。

(1)奔腾沸腾

只见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起来了。

霎时,潮头()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

(2)恢复重复

这个动作,他掌握不好,()几十次以后,终于成功地完成了。

掌声雷动,过了好久,剧场才()平静。

(3)观赏欣赏

妈妈站在花坛边,()着盛开的牡丹。

我们到音乐厅()音乐。

(4)期待等待

党和人民()我们快快长大。

地下资源()我们去开发。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潮来了,作者先听见远处传来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过了一会儿,浪潮越来越近了,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当潮头奔腾西去后,江面依旧_______________。

六、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用序号表示。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mēnmèn)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bēnbēng)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划去文中不正确的音节,并在第二自然段空白之处加上标点。

2、“鼎”可查音序;还可先查部首,再查画。“鼎”在字典里的解释有:(1)古代煮东西的器物;(2)盛大;(3)正为、正在。“鼎沸”的“鼎”应取第种解释。

3、短文从、、这三方面描写潮来之时的景象。

4、按照时间顺序把第一自然段分成两层(用“/”标出),点明这一顺序的词语是、。

(1)第一层写江潮要来时的特点是



(2)第二层写江潮刚来时的特点是



5、用“——”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1)作者在描写大潮到来时的壮观景象时,只按照从到的顺序观察的。不但写了亲眼看到的浪潮的,还写了亲耳听到的浪潮的。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形象。

(2)作者观察细致,具体地写出了大潮到来时的变化过程。描写听到的声音变化顺序是:从远处传来,好像;过了一会儿,响声;浪潮越来越近时,,



(3)描写看到的景象的变化顺序是: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那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再近些,,;浪潮越来越近,,



(4)我还从、、这三个词语体会到观潮人的惊喜之情。

7、找出短文中四个字的词语。

、、、、、、、、

8、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





(出题者:东城区花园小学李敏君)























献花(0)
+1
(本文系学海课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