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双峰驼品牌推介材料
阿拉善盟农牧局
阿拉善双峰驼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90年命名的地方良种,2000年被农业部列为第一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并在阿拉善左旗设立阿拉善双峰驼国家级保种区和保种场。2011年农业部认证颁发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2012年中国畜牧业协会命名阿拉善为“中国骆驼之乡”,2020年阿拉善左旗被内蒙古自治区认定为阿拉善双峰驼内蒙古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19年全盟双峰驼存栏达12.56万峰,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一强。全盟年出栏双峰驼1.37万峰,年产驼毛绒420吨,年产驼肉2400吨,驼奶产业起步发展,双峰驼产业年产值已突破3亿元。
一、品质特点:阿拉善双峰驼集产绒毛、产肉、产奶、役用等多种经济形状于一体,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所产绒毛是高级毛纺产品的优质原料,素以“王府驼毛”而驰名中外,曾连续三年荣获美国阿米卡公司优质驼毛奖和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铜奖。驼肉是一种含动物性蛋白质较高的瘦肉型肉类。驼峰味甘胜温无毒,具有润燥、祛风、活血、消肿的功效。驼奶性微热,营养丰富、易消化,具有滋补、安神、养阴、解毒、降三高、增强免疫力之功效。
二、产业品牌:2012年以来,阿拉善盟坚持双峰驼保护与产业开发并重,全盟设立阿拉善双峰驼保护区13.8万平方公里,国家级保种场1个,阿拉善双峰驼良种繁育基地1个,保护性养殖区4个,扩建保种群30个;全盟主推“放牧+补饲”原生态饲养模式和“龙头企业+专业养殖合作社+散户奶驼轮换托养”现代经营模式,发展驼绒、驼乳、驼肉和驼血加工企业18家。在牧区培育建设养驼专业合作社35家,建立骆驼奶站52个,发展挤驼奶户400余户,带动骆驼散养户900余户、农牧民从业人员达到2500人,骆驼产业注册商标33个,已形成品牌效益的企业13个。驼奶纳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推进奶业振兴的实施意见》扶持范围。驼峰油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纳入《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
三、科技支撑:阿拉善盟畜牧研究所、内蒙古骆驼研究院(自治区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是全国从事骆驼研究的科研机构,与内蒙古沙漠之神生物科技公司联合在阿拉善右旗共建了双峰驼良种繁育基地,饲养着中国双峰驼3个品种。为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自主制定阿拉善双峰驼生产标准16项,重点开展基因组学、生物制药、沙漠生态治理等科研攻关,已取得科研和产品成果10项,其中2项科研成果填补了国际空白。构建了国际领先的双峰驼基因组数据库,率先研发出驼乳IgG3抗体竞争检测试剂盒,以驼乳、驼脂为原料研发化妆品种类6个。当地相关企业自主研发的牧区全自动智能提水机、GPS定位跟踪器、新型驼圈、“满达”奶驼专用颗粒饲料等现代养驼设备及饲料已广泛推广应用。
四、发展方向:一是着力创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双峰驼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养驼业发展提供优良品种和饲养管理技术。二是坚持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对骆驼补饲的草料立足就近生产加工,对种植、养殖、加工环节实行全程有机生产和质量安全管控。三是扩大骆驼产业规模。在保护好荒漠草原的前提下,发挥区域优势,发展差异化产品。规划到2025年,全盟双峰驼存栏达到18万峰,能繁母驼比重达到45%,年出栏骆驼1.9万峰。年产有机驼绒640吨,有机驼奶11000吨,有机驼肉4000吨,双峰驼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8亿元。四是推动骆驼产品研发多元化。支持相关科研机构与企业广泛合作,加快推进骆驼产业规划落地,促进骆驼系列产品产业化生产,提高市场竞争力。扶持民营企业加工民族骆驼奶食品和肉食品,满足旅游消费者对当地民族特色产品的需求。
五、推广途径:一是创新发展模式。以产业发展推进骆驼保种,支持骆驼产业科研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激发牧民养驼内生动力。二是深化融合发展。推动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骆驼产业联合体建设,培育康养、旅游、文化等骆驼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三是推介营销品牌。积极组织企业和骆驼产品参加各类展会,宣传推介沙漠之神、驼中王、沙漠王、宇联、阿荣德吉、大漠魂、驼妈妈等骆驼产品品牌,合力打造阿拉善双峰驼区域公用品牌,争取进入“蒙字号”品牌系列。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