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思想,幸福人生——发心工作在企业经营界,日本的稻盛和夫带领团队创建了日本精瓷这个世界500强企业,接管过KDDI,更是在晚年临危 受命接管风雨飘摇的日本航空并使之成为又一个世界500强,稻盛先生以悲天悯人的心态,对其经营管理心法进行了整理,形成了其独特的经营哲 学,写就了《京瓷哲学.人生与经营的原点》了不起的著作,更是成立了“稻盛塾”培训机构,对全球的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传播教导,志在提高企 业家们的心性水平,管理能力,为世界的经济繁荣贡献力量。中国与日本毗邻,从秦始皇派出徐福带五百童男童女前往茫茫东海寻求长生不老仙药的 传说,到后来的日本派出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至明代的倭寇扰边,至清朝的甲午战争,近代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二千多年来,日本从学习到超越至侵略,日本的文化几乎来自于中国文化或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融合日本本土风俗人情再创新,可以说日本文化是 对中国文化的浓缩,甚至说日本保留了中国的部分文化。稻盛先生的思想也是根置于日本的文化土壤,在其多年的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总结、升华 、提炼出来的,其与中国的儒家文化,佛家文化是相通的。日本从学习中国文化到现代经济上的超越,今天我们更应该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态度 来正视日本,学习日本。日本近现代出现过两个非凡的经营大家,一种经营方式。明治维新时期的涩泽荣一,其创建了论语与算盘的经营体系,论语 代表着经营哲学,算盘代表着数字管理,并开创了日本资本主义工业体系,被称之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稻盛先生的经营思想归纳起来是由经营 哲学和阿米巴两个支柱组成的,其哲学主要吸收了佛学、阳明心学及部分儒学而成,其阿米巴经营就是把组织划成小单位,靠各个小单位自行进行每 日核算管理,这就构成了稻盛的经营方法。丰田的大野耐一先生开创的精益生产方式,把生产形成全面流动管理,减少库存,从八十年代开始在全球 传播,至今代表着先进的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稻盛先生作为当代健在的人,其著作及思想就是我们今天的中国经营者管理者学习的最佳对象,今天就 给大家报告一下我学习《京瓷哲学.人生与经营的原点》的中的感想和今后的工作中的发心。中华文化源源流长,华夏服章,薪火相传,作为文国明 古国,必有其文化优势,正值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信息化时代,时代的车轮越滚越快,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物欲竞争、弱肉强食,每一颗人心充满 着彷徨、恐慌、无助,此时更需要中国古圣先贤们在千百年前参悟后为我们指明的修身、立业、齐家、治事的思想,稻盛先生提出的“敬天爱人”、 “利他之心”,“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精进”“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在工作中磨炼心性”,“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精神两方面幸福的 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这些思想、理念完全与中国的古圣先贤们的思想契合,正是解决今天的职业人焦虑、彷徨、躁动的良药, 能够让我们沉淀下来,心无旁骛的安心工作,也能够为我们重塑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我们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必生之力的使命感、责任感。让我们在 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心怀感恩、从容尊严,成就幸福美好人生!宋代的哲学家张载曾提出过: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句话的大思是:人们之间都 是兄弟、万物与我都是一体,此观念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稻盛先生讲的:敬天爱人既然我们都是亲人,我与万物都是一体,那么哪里还会有分别 心,哪里还会怨天尤人,而是爱天下苍生万物,既然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是爱的关系,爱人之间不就是理解、信任、宽容、关怀、感恩、传承、奉献 的吗,按照孔子的话:爱之能勿劳乎这句话的大意是,既然爱他,就应该为他操劳啊。稻盛先生正是基于爱提出了:利他之心一个人如果对人类没有 爱心,那么他就不会爱这个社会、爱这个企业、爱自己的家人,只会爱自己,这就是自私的表现,这就是过度欲望的表现,爱心是一个人在这个社会 中展开关系的原点,决定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活动,更决定着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世界观)、对人生的认识(人生观)、价值取向(价值观)稻盛 先生在利他之心的思想下提出了“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的企业经营理念。因此人活一生 ,因为有爱,才能展开有情有义的丰富人生,因为有爱,就应该对这个社会中的人有所奉献、这样我们就把追求个人事业的成功转化成了对社会的奉 献,在奉献的同时,社会也会给予我们相应的所得,这样也使我们的生命意义得到伟大的升华!近代誓学家梁漱溟曾讲:向上之心强,相与之情厚这 句话大意是:我们中国人都是有向上的进步心的,我们人与人之间情谊深厚。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改革开放三十来年,我们就把GDP做到了全 球第二,我们真的都有力争向上把生活过好的良好愿望和动力。只要我们闲暇时,就会省亲、访友、呼朋、拜访、聚会等好一幅相与情厚的画面。 故心理学家讲,关系才是一个人在社会中本质,首先要靠他在社会关系当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准自己的本位。弄不清楚关系,找不准自己的位置 ,就不能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互动关系,没有为在关系中定义的责任与义务的担当的认知,哪怕再多的物质财富,我们只能是孤苦的存活一生,而少去 了丰富多彩精神的情感的人生,何其的遗憾!《周易》上讲: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话大意是讲:人要向天体的运转一样,不停的去拼搏进取, 也要向大地一样去承载委曲。看看中国的神话,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哪一个不是拼搏进取、自强不息的体现。以上这些拼搏 、爱人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几千年来,中国人就是靠着这个精神的慰藉,而不是靠天,靠地、靠神仙,不断的激励着我们这个民族砥砺前行 。稻盛先生也提出了: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也能体悟到,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我们才能够产生灵知妙觉,这时 我们就会产生创造力,创意、创新的灵感也就来了,这会给我们带来无比的喜乐,这种精神上的喜乐绝对大于在吃一顿美食、穿一件漂亮的时装等物 质上的满足层面要高,愉悦感更强!在道义与利益方面,稻盛先生提出的自己的价值观:把利他之心作业判断的基础大多数人的心里,即有只要对自 己有利就行的利己心,也有即便牺牲自己也要帮助他人的利他心,仅凭利己心判断事物,因为只考虑自己的利害得失,所以无法得到别人的帮助,同 时,只以自我为中心,因此视野狭窄,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相反,以利他之心做判断,因为是为他人好,所以以获得周围人们的帮助,同时,因为 视野开阔,所以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在做判断时,就不以光考虑自己,应该顾及他人,满怀体谅他人的利他之心。《易经》 上讲:“利者,义之和也”。大意是讲:利益与道义情理应该是统一的。对于我们身在职场中的人,工作追求回报固然没有问题,但更应该讲奉献, 就像孔子讲的:先事而后得先去做事,再考虑利益。也如尹总寄语中讲的:当一个人过度在意报酬的时候,他就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一个以报酬 多少来决定自身用心程度的人,产生的价值反而不会太大,报酬自然也不会太多;相反不太计较报酬,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反而可以创造出超额的 价值,他的报酬自然也不会差。刚召开过的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对中国的外交原则明确提出了:义利观。在为了公平正义时,甚至可以牺牲部分国家 利益。这个在世界外交史上,也只有古老而伟大的中国,根置于五千年大同和谐的文化思想,才能为申张公平正义而不惜牺牲利益,也可以理解为中 国愿意牺牲自己利益来保障弱小国家的正常利益,这也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形象,为了世界的和平共处,繁荣发展作出的姿态和责任承诺。《论语》 中也讲过:“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大意是:见到利益要想一想自己是否应该要,如果没有付出就不应该要,以不符合情理 的方法得到的财富和地位,应该像天上的浮云一样掠过。以上这些义利观,在今天这个利益至上的世界里,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国家与国 家这间的交住、共处,指明的正确的价值导向,为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建设好企业文化,实施文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其塑造的人文环境也 必定是积极向上的,温暧人心的,让每一个前行者充满着爱和温暖。日本文化几乎传承于中国文化,在三个社会法则中,中国文化中是把“孝”排在 第一位的,西方社会是把信排在第一位的,只有过西方的信是通过外在的约束、制度建设来实现的,那在日本文化中“忠”是排第一位的,比如日本 的武士道精神、敬业精神、服从精神都是忠的极致表现。稻盛先生创建的阿米巴核算体系,并提出:人人都是经营者,提出了要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 业去做,把自己当成经营者,把自己当成CEO,只有站在经营者的角度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才会发心、发力的去做事情的指导思想。稻盛的这 种人人都是经营者的理念,这在中日文化中属于忠的概念,即忠于自己的工作职责,忠于自己的角色义务。责任是人与社会的关系,我为社会,社会 为我,相互依存。责任是对于一个人的社会职业而言的,有职业必有岗位,有岗位必有职责,完成职责任务是对岗位的负责任。负责任在今天演化成 了职业道德的概念,就是敬业,敬业也被列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负责任在儒家语系中称为尽忠,在家天下时代属于义务的概念,这个尽忠不是 忠于某一个人,而是忠于岗位赋予我们的职责,也谓忠于职守,因为我既然接受了这个岗位的名分,也就应该接受岗位的职责,更应该去完成它,如 果完不成,要么是态度有问题,要么就是能力不足,总之就是不胜任该岗位,就是不尽忠。负责任在西方语系中称之为契约精神,组织把岗位及职务 授予与你,就意味着也赋予你了相应的权力,你接受了这个岗位、职务及权力,就应该履行并完成责任,这样才能体现权力与责任对等。负责任从古 到今、从东方到西方,无论名词如何变化,属性如何变化,其内容不变,那就是,做好工作才能承担责任。因此负责任是一个人在完善人格过程中及 在职业发展中最为基本的品质与能力的综合体现。为此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能力,不断的修养态度,做一个对岗位负责的 人就能体现价值。我们同在一个工厂,实际上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我们负责敬业的把事情把好,才能实现基本的物质保障,同时磨练我们的人 格,提升我们的心志,就是说,全身心投入当前自己该做的事情中去,聚精会神,精益求精,这种做就是在耕耘自己的已田,可以造就自己深沉厚重 的人格,最终才能得到物质精神两方面的幸福。论语中讲过:谨而信。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谨就是严谨认真之意。一个怀有梦想的读书人,如果整 天想着稳定又安逸的生活,那么他就不配做一个士人。稻盛先生也提出了:六项精进,精进就是认真努力之意。认真意味着勤奋、意味着对工作始终 抱有诚实的态度,认真而有使命感的工作,我们才能从心底品尝到的真正的快东就在工作之中,对工作漫不经心,而想从娱乐中寻求快乐,结果可能 会有一时的快感,但决不会获得真正的喜悦,如果不能从占人生比重最大的工作中获取充实感,那么,我们必将感到空虚和无聊。在中国儒文化中常 讲立志,志向应远大,佛家也常讲发心、发愿,而且是发大愿,才能得到大的结果,都是一个意思。《论语》中有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 远大意是:作为一个有着知识修养的士人,要树立人生志向,志向应远大、坚强、持久,因为我们的责任很重,实现的路途遥远。反之,如果志向不 够远大坚强,在生活中稍有一点艰难、阻拌就可能会放弃。这句话我想也是我们整个QHB人的精神追求。中国古语讲的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稻盛先生也讲: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怀有远大的理想和愿望固然重要,但是,即使树立了远大的目标,在日常的工作中,却必须要做许多看起来简单乏味的事,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很大,这时我们就会感到苦恼。可是在任何领域,在取得丰硕成果这前,都必须对工作进行改进,必须做最基础的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反反复复,精益求精。伟大的事业不是一下子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靠脚踏关地的努力和一步步的积累。年青的我们尽情努力吧,尽情拼搏吧,美好的未来属于比亚迪,也属于我们!周超,2018-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