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十八
2020-02-28 | 阅:  转:  |  分享 
  
家庭教育、因果报应,乃现今挽救世道人心之至极要务!《弟子规》心得分享之十八《文钞》“家庭教育、因果报应,乃现今挽救世道人心之至极要务。若不从
此着手,则凡所措置,皆属枝末,皆可伪为”。家庭教育,包括伦理道德和因果报应,前面讨论过,只落实伦理道德,上根人做得到,中下根人很难
做到。上根人极少,中下根人甚多,这样伦理道德所起的作用就不大了。我们用因果报应配合伦理道德,一起学习,令人人能做到伦理道德。为什么
?老法师说:“知道伦理道德,耻于作恶;明白因果报应,不敢作恶”。伦理道德令人人能尽好自己本分,可是人际关系并不简单,通常讲有四种,
讨债、还债、报恩和抱怨。这些人来到一个家庭,你愿意尽本分,彼不愿意。这就起烦恼了,闹矛盾了,家庭焉能和睦?懂得因果报应,知道“善有
善报,恶有恶报”。你可以作恶,你得报应。我觉悟了,知道结果不好,我不做。这里面的难点,就是你对我怎么样,这就是个难题。你看到这些,
就给自己缠绕在里面了。不能就事论事,撇开这些感受,仔细把因果报应看明白。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不好的结果,不能做;只有好的结果,可以
做。那你就能老老实实尽本分了。因果报应配合伦理道德,这是家庭教育的第一首选。我这些年在家里尽孝道,就有这种问题。你不运用因果报应,
你看不清楚该怎么做自己的事情。靠意气用事,不行,靠和对方赌气,那是在烦恼堆里摸爬滚打,不能离苦。怎么才能离苦得乐呢?就是用因果报应
看清楚自己的前因后果。结果好,这事可以做,结果不好,这事不能做。因果报应不难。只要你不计较对方怎么对待你,坚决运用因果报应,就能把
自己的处境看的清清楚楚,明确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运用因果不难,难的是把对方怎么对待自己撇开,而不意气用事,而不情绪用事。佛法讲忍辱
,是的。忍不住,你就会情绪用事,情绪是烦恼,那能把你领对路?撇开情绪,撇开烦恼,冷静地运用因果看问题,你把事情看的明明白白的,不会
做错事。这里就有个忍辱的问题。忍到什么地步才算完了呢?若忍不住了,人就爆炸了,一瞬间你就做错事了。你真修行,要用一句佛号觉悟,把烦
恼打掉。可是初学打不掉烦恼,怎么打烦恼,不见少,反而越打越多。这就要求佛加持,多拜佛,求加持。求不是没完没了地求,求一次就够了,佛
就在冥冥中加持你。或者等你罪业消除了,或者等你功夫提升了,这个烦恼之苦就走出来了。自己的罪业还要自己消除,自己的因果还要自己偿还,
是故佛曰“人生酬业”。“唯从小便教以敦伦尽分之道、因果报应之理,则习与性成,及长而不为贤人者,无是理也”。各人的环境不同,这都是自
己所作所为造成的结果。无论是今世,还是前世,佛门曰:“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里的时间跨度非常远,佛又
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这里的时间跨度很近,三世因果,前世、今世和后世。全都是自己所作所为,自作自
受。谁也代替不了谁,自己所作所为,为什么对自己不负责任呢?就是事情之前,没有把因果报应看明白。所以佛曰:“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粗
心大意没有把因果看明白,完全受情绪作用,无法摆脱。烦恼带着你,在六道中随业受报。觉悟者,把因果报应看明白了,起码报应中没有恶报了。
离苦得乐,就这点事。这都是学佛的基础。“语云:“天下与亡,匹夫有责!”,匹夫身贱名劣,何得有此责任?须知国家天下,由一人一家而积成
。彼有权力者,同室操戈,无权力者,聚党劫掠,与夫荡检踰闲,作奸犯法,只图暂时之侥幸,不顾后来之祸福者,皆由从小未受贤父母之善教,不
知利人即是利己,害人甚于害己,作善者其家必昌,殁而神超善道,作恶者其家必亡,殁而神堕恶道之所致也”。国家天下,由一个一个人组成。富
贵贫贱都是前世所作所为,今世得到的结果。人要是从小有贤母的善教,知道“利人就是利己,害人就是害己”。这就很超然了,但是非常不容易,
人皆有自私自利,佛法讲,人的第一个烦恼就是身见,凡事为自己着想,不把别人的利益放在心里,只有自己的利益,没有别人的利益。所以人都能
损人利己、自私自利,很少见到人能损己利人、大公无私。这都是父母没有善教的缘故,这个善教,就是伦理道德和因果报应。今天我们提倡的三个
根,比这个还要完美,加上一个十善。今天人有条件了,吃肉喝酒,无不是为自己享受,不顾他人的死活。你今天吃了它,他能饶了你吗?大家都在
六道中轮回,你杀它,是你有势力。将来它有势力,它也会杀你。所谓是:“吃它半斤,还他八两”。“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个世间没有
谁能占便宜,也没有谁真吃亏。“利人就是利己,害人就是害己”。“使知声和则响顺,形直影端,种瓜则得瓜,种豆则得豆,既造如是因,必感如是果。决不至为求自己安富尊荣,至令杀人盈城盈野,以及国运危岌,民不聊生也”。喜欢,请转发点赞,让更多人看到。
献花(0)
+1
(本文系佛弟子2yui2...首藏)